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第五品揭示佛法的真諦

2020-12-09 金剛智慧

第五品 如理實見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原文大意

「須菩提!你覺得怎樣?見到如來的身相就等於見到如來嗎?」「不能,世尊!如來身相不等於如來。為什麼呢?如來所說的身體相貌,不是絕對的身體相貌。」(意思是說如來展示給我們的相貌生老病死,是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的報身、化身,並非如來不生不滅的法身)。佛告訴須菩提:「所有的外相,都是虛妄的。如果能明白這一點,就等於見到如來了」

身見等於真見嗎?

關於這一品,我們先講一個故事,佛上天給母親摩耶夫人說法三個月,說法歸來時,弟子們因為思佛心切,都希望能第一個見到佛。其中有位蓮花色比丘尼,因為是女眾的關係必須排在男眾後面,但她神通廣大,為了第一個見到佛,就運用神通變現了輪王身首先來到佛面前。她非常高興,以為佛會讚揚她,沒想到佛卻對她說:「你不是第一個迎接佛的。」蓮花色比丘尼急忙問:「那麼第一個迎接佛的是誰呢?」佛說:「是須菩提。」

原來佛返回人間時,須菩提尊者正在靈鳩山上猶豫著是否隨眾人去迎接佛,此時,尊者憶起佛曾說過的一句法語:「若見緣起即為見法,若見緣起即為見佛」,因此,須菩提尊者認為,我應該見法,他就思惟一切因緣生法均是有生有滅,因緣和合就生起,因緣離散就息滅了,法是隨順因緣之轉變而有生有滅,它本身是無決定性,就是無自性、畢竟空的意思,須菩提尊者乃從緣起法、畢竟空道理中悟道,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

這則故事告訴人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的道理。因為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法身才是真佛,報身、化身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須菩提尊者觀察諸法的空性,所以才是真正迎接見到佛的第一人,因為見法的人才能第一個見到佛。

如來

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佛告訴須菩提,所有的外相都是虛妄的,只有當你明白了所有的外相都是虛妄的時候,你才真的看到了如來。世界是虛妄的,只是我們被迷惑,把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感受到的當作真實的,正如他最後說的那樣,世界一切都是「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像夜晚的睡夢一般虛無,像池塘雨點激起的水泡一樣飄忽,像清晨的露水一樣短暫,像天空一道閃電一樣飛逝,世事無常,沒有一成不變。

就像現代科學家發現的那樣,物質只有在絕對零度才能徹底靜止,但是永遠不可能達到絕對零度,只能無限接近,也就是說不存在靜止不動的物質,這裡是說微觀的原子哦,不是你指著一塊大石頭說他幾千年都這樣,其實它裡面無數的原子都在無時不刻的運動的!

我們常說,不求天長地久,但求曾經擁有。你想想,你真的擁有過嗎?它只從你的世界流過,沒有絲毫的停留,所謂「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也就是這個道理!凡人三毒貪嗔痴,哪一件不是因為佔有欲而產生的?眾生的煩惱皆來自我見。

當我們明了了這個真諦,並且在生活中去踐行,打消貪嗔痴的妄想,我們就等於見了如來,見到了如來,就等於見到了佛法的真諦,也等於我們就成為了如來,因為佛法本來就周遍法界,自性圓滿的,在佛法的光芒下,褪去無知的黑暗,照亮我們自有的佛性。如來,無處不在,亦無處所在。

相關焦點

  • 《金剛經》空的智慧: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世界上的一切事都如夢如幻,如水面的氣泡,如鏡中的虛影,如清晨的露珠,日出即散,如雨夜的閃電,瞬息即逝。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並無自性,所謂」緣起性空「。因此,我們平時看到的一切事物的形象,實際都不是它們真正的形象,事物真正的形象是」無相「。這樣,世界上一切都不值得執著,這就是」無住「。
  •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現實啟迪意義
    在《金剛經》裡有句名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句話告訴我們諸相不是真的,相併不是不存在,而是幻有、是假像,並非真有。我們感覺到的一切相都是真實的,可是佛菩薩卻告訴我們眼前這一切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不必不執著,我們把這些幻相誤以為是真實的,所以處處執著,這是自找苦吃。
  • 《金剛經》的智慧——「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金剛經》中有一句非常有名的佛語——「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修行悟道的基礎,也是打開我們智慧的途徑。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末學對這句話的理解和感悟,末學愚鈍,所談如有不妥之處,還望各位大德指點一二,不勝感激。
  •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什麼意思?《金剛經》在教我們什麼?
    今天先來說一下《金剛經》,其全稱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屬於大乘佛教般若類的經典。從字面理解,金剛指無堅不摧,堅若磐石的,「般若」是開悟的智慧,也就是佛法的意思,「般若密」是指到達彼岸的意思,我們知道佛陀的世界觀裡是有六道輪迴的,到達彼岸就是脫離六道輪迴達到涅槃。那麼《金剛經》就是教人堅若磐石的開悟智慧。1、何為「破相」?
  •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真的懂了嗎?
    今天,雲來就針對「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句話來談談自己的一點見解。「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金剛經》第五品中的一句話。原話是佛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裡的相,由於是針對修行人講的一句話,所以他只對修行人起到指導作用。後來也流傳到不修行的人中,並且被廣泛應用,以至於將它的意思搞得很混亂。
  •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到底是什麼意思?
    《金剛經》中有這麼一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很多人覺得,這裡的意思是說,只要看到所有的相都是假的,就能看到如來。那麼,這種理解對不對呢?這裡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金剛經第七: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懂這一句就等於懂了整部經
    01《紅塵說禪》系列第356篇今天咱們繼續分享《金剛經》的第五品「如理實見分」。04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接下來世尊說了一句經典的偈言,咱們一起來看看:>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金剛經》中再三提及有四句偈,不過到底是哪四句一直爭論不休,畢竟佛經是翻譯過的,我們不能拿中文來反推原來的梵文,而且經中也沒有明確說到。
  •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無心,不是追求可得,一追求就是妄想心,而是要放下、放下……,「放舍諸相,休息萬事」。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兩句話是《金剛經》所說,也可以說是佛法的根本原則。意思是:凡是所有一切的相,都要將它當成是虛妄的,只要不去執著它,就會產生智慧。
  • 讀《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眾生能夠相信嗎?
    關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少解釋中將「凡」解釋為「凡是」,於是整句話的意思就變為:凡是所有現象,都是虛妄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如來所見之相也是虛妄的。如果說如來所見之相是虛妄的,那麼,依照「性相一如」的說法,相是虛妄的,性也應該是虛妄的,那真心本性何從談起呢?
  • 為金剛經初學者說,為什麼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初學佛的人,或者對佛一知半解的人,或者對佛完全不知的人,往往不理解四大皆空的道理,也不理解金剛經裡面反反覆覆提到的諸相非相的道理。其實,這都是誤會了佛法的真實含義。在金剛經裡面,佛問須菩提,可以憑藉身體相貌見到如來嗎?須菩提說不能。他很理解佛的旨意,故補充說明道,如來所說的身相,並不是指如來的身體相貌。為什麼須菩提是如來所說的身相,並不是指如來的身體相貌?
  • 《金剛經》淺易之凡所有相皆為虛妄10
    各位同修,在今天末法時代,能夠深入研究三世諸佛的妙理,非常難逢難得,本人非常高興,也非常樂意和大家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一起學習《金剛經》。今天我們學習凡所有相皆為虛妄。我們先看一下經文:「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中的相究竟是什麼
    《金剛經》第五品中,提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麼,到底什麼是「相」呢?首先,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原文。「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
  • 扯淡是佛法?中庸是非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應無所住無所不住
    《金剛經》說「不住於相」,一切現象不留,心中若留一點現象,就是「著相」。千萬要注意不住於相,一住相,什麼都學不成了。什麼叫修行?念念皆空,隨時丟,物來則應,過去不留;風來竹面,雁過長空;就算做了一件好事,做完了就沒有了,心中不存。好事都不存,壞事也就不會去想。
  •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要是有眾生被如來滅度,那如來不就有我人眾生壽者相啦。須菩提,如來有時會說我,其實真不是有我這麼個東西,是因為凡夫眾生,以為有我。須菩提,我們所說的凡夫,在如來看來也是虛妄不存在的,只是有個凡夫的名稱罷了。這一段的經意和第二十一段差不多。也沒有啥新鮮的。
  • 夢中見佛跟「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不是相悖?
    摘錄自心上蓮花次第開博客問:有師兄問,《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可是為什麼《無量壽經》說,要是人往生會在夢中見阿彌陀佛?不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嗎?答:1、「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句話後面接著還有一句:「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虛妄不是什麼都沒有了,而是有「見諸相非相」的正見。2、非相不是沒有相,不要會錯了佛法大意。如《心經》所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 於曉非: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原標題:於曉非: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系列導讀之二十八須菩提回答完了,看老師怎麼評價的:「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見相非相這段經文, 鳩摩羅什大師譯得非常好, 佛陀跟須菩提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裡說的「 相」, 對照梵文原本來看, 指的是佛陀應化到人間的色身的「 三十二相」、「 八十種好」。
  • 如何理解《金剛經》中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此句出自《金剛經》,是佛法的核心所在。這裡的「如來」指的是世間的至真、至善、至美。意思就是說所有的相,凡是形體構造出來的東西都是虛妄,都是我們的執著、我們的分別心在起作用。如果我們看到了世間萬物空的本性,也就達到了佛的境界。
  • 細讀《金剛經》之第五品 如理實見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大意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可不可以身相來得以見到如來呢?不可以,世尊,不可以以身相來判斷是否看見了如來。為什麼呢?如來所說的身相,並非真正的身相。佛告訴須菩提,所有的現象,都是虛幻的、不真實的,如果看見一切現象並且知道這種現象是虛幻的,才能真正地見到如來。
  •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句話可信嗎?
    在《金剛經》裡有句著名的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同樣的觀點,在《金剛經》的其它部分和其它佛典裡都有許多類似的表述,那麼,佛家的這個觀點可信嗎?我們又應該怎樣去看待佛家的這個觀點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就要追根溯源,回到佛教的理論基礎上來。
  • 《金剛經》精華20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應無所住,掃一切相
    《金剛經》以金剛為喻,說明這部經能夠破一切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它破一切虛妄的相,回歸空相和實相。強調「不住相布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行文以如來佛和弟子須菩提兩人對話的形式開展,須菩提被稱為「解空第一」。通行本由姚秦時期的佛學大師鳩摩羅什所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