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利仁和物業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強化黨建引領,把黨組織建在物業上,20年來相繼成立了黨支部、工會、計劃生育協會、團委會、婦聯等群團組織,始終堅持將黨的領導貫穿於物業管理全過程,始終堅持「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並重」的發展理念,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義制利」的經營理念,始終堅持「創造溫馨,盡在用心」的服務理念,主動納入當地黨委政府統一管理,自覺承擔社會治理相應責任,在各個物管項目住宅小區建立起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和物管項目中心「1+1+1」三方參與管理的聯動服務機制,加強網格化管理,積極配合所在地黨委、政府推進城市社區共建共治共享進程,使物業服務管理與社區治理融合協調發展,在改善小區居住環境、提升社區治理能力的同時,也促進了企業自身發展,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的良好成效和局面。
黨建共建,社區治理共創新氣象
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天利仁和物業服務企業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非公要姓公,謀發展也要多做貢獻」作為企業的價值取向和自身發展的立足點。在巷口街道浦頭社區香格裡拉·觀園,探索建立在街道黨工委領導下,社區黨支部、社區居委會和物業企業黨支部、物業服務企業「2+2」住宅小區協同治理工作機制,以問題導向為抓手,將物管服務與社區治理融為一體,經常就小區環境整治、衛生綠化、平安家園建設,以及物業收費標準、服務項目指標等方面進行協調溝通,並就小區治理目標願景達成共識,形成了組織共建、社區共治、資源共享的社區黨建格局,共同推進基層治理制度化、規範化、現代化建設。
「黨建引領物業健康發展,是推動社區治理創新發展的生動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天利仁和物業服務企業堅持以黨建為抓手,主動融入當地基層治理,自覺承擔社會責任,有力助推了物管項目所在地社區居委會各項工作上水平。」巷口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莊志強由衷地說,天利仁和物業服務企業走到哪裡,哪裡的社區治理就有新變化,社會各項事業就能齊頭並進。莊副書記還介紹說,巷口街道的浦頭、巷口、東園、官園等社區居委會,自從天利仁和物業服務企業進駐住宅小區開展物業管理之後,這些社區的黨建、綜治、創城創衛、消防安全、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工作都走在街道前列,尤其是小區業主們針對物業管理的投訴事件再也沒發生過,呈現出居民安居樂業,社區和諧穩定的新氣象。
「黨建也是生產力,抓好黨建添活力。」天利仁和物業服務企業在巷口街道香格裡拉·觀園取得成功經驗基礎上,以點帶面、逐步鋪開,把「2+2」協同治理工作機制覆蓋推廣到市區所有進駐物管項目的住宅小區,加強黨建引領,促進工作融合,在贏得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對我們物業服務企業來說,抓好黨建工作,可以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有助於提升物管服務水平,有助於塑造企業文化形象。」天利仁和物業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徐亮元深有感觸地說,天利仁和企業能有今天的發展成就,得益於地方黨組織對社區物業服務管理工作的領導,得益於黨建引領多方共建融合的結果。
聯動服務,小區安居樂業有保障
為把社區、物業服務企業雙方「2+2」繪製的社區治理藍圖付諸實施變為現實,為住宅小區居民群眾創造一個安心、放心、舒心、宜居、宜業、宜樂的幸福家園,天利仁和物業服務在浦頭社區香格裡拉·觀園,還探索建立在社區黨支部領導下,由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香格裡拉·觀園物業服務中心「1+1+1」三方參與物業管理的聯動服務機制,明確三方各自責任。業主委員會作為訴求方、受益者,負責向社區反映提交物業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建議;社區作為協調方、監督者,負責督促物業服務中心抓問題整改;物業服務中心作為服務方、執行者,負責把業委會提交的物管問題和建議一一抓落實。
此外,物業服務中心還搭建「1+1+1」三方議事協商「圓桌會議」平臺,敞開業主訴求綠色通道,不定期邀請有問題反映的業主到「圓桌會議室」,參加由社區牽頭,業委會成員、物管中心客服人員三方組成的碰頭協調會議,面對面傾聽業主們對物業管理與服務的訴求,探討解決居民群眾對身邊物業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建議。
「有了『1+1+1』物業服務聯動平臺,業主們反映的問題都能得到妥善解決,業主對物業投訴的案件也沒有了。」負責浦頭社區信訪工作的社區幹部許錦華說,之前觀園小區內要建設新型環保垃圾屋,業主們出於各自考慮,既喜歡早日建好投入使用,又不願建在離家近的地方,怕垃圾臭味影響居家日常生活,遲遲不讓設點建造。觀園物業服務中心尊重業主意願,沒有強制施工。在社區牽頭下,召開由業委會成員、物業中心經理、居民代表、以及環保垃圾屋施工人員等組成的「圓桌」會議,傾聽各方意見,闡明建造環保垃圾屋的功效和好處、以及選址布局的考慮,並組織與會人員到現場實地察看選點,分析利弊,讓業主們心服口服同意施工建設。
另外,不久前,一位外地來漳州創業的莊女士,租住在觀園3棟304房間,養了一隻寵物狗,很愛狗狗,每天回來都很晚,就在房間內逗狗溜達,影響到樓下204居室業主蔡女士一家和周圍鄰居的睡覺休息。蔡女士曾多次上門制止,莊女士均當面道歉說改卻從沒落實。忍無可忍的蔡女士只好向物業中心打電話反映。當時正值深更半夜,物業中心值班人員二話沒說,立即入戶勸導制止,並約定第二天上午到社區「圓桌會議室」協調解決,把租戶逗狗擾民糾紛事件平息下來,還業主們一個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在觀園小區,區,物業中心有訴必接、有求必應已成常態,也正因為他們事無巨細都能替業主排憂解難,才有今天業主對物業工作的認可和支持。」許錦華說。
「業主是我們的衣食父母,為業主提供服務是我們物業的職責所在。」香格裡拉·觀園物業服務中心經理陳燕敏動情地說,沒有業主就沒有我們物業存在的價值。在「業主至上」的服務意識感召下,天利仁和物業觀園服務中心在做好物業分內事的基礎上,還主動為業主們提供照看老人小孩的無償服務。據了解,觀園小區居住不少上了年紀的老夫老妻,大多是空巢老人;還有許多雙職工家庭,寒暑假期間,家長忙於上班,兒童留守在家沒人照顧。為了解決異地子女照顧老人不便、家長上班無暇看管孩子的後顧之憂,觀園物業服務中心設身處地為業主著想,安排保安人員24小時輪流值班,要求每隔一段時間入戶到這些「重點戶」家訪,發現異常及時處理或上報。
陳經理舉例說,觀園14棟407居室,住著林老伯夫婦倆人,11月7日傍晚5:30左右,老伴臨時有急事要出門,交代林老伯廚房壓力鍋煮稀飯,記得10分鐘後要熄火關掉液化氣,可林老伯耳背沒聽見,自己躲在房間做事,結果壓力鍋燒焦直冒濃煙,幸好值班保安人員來「家訪」時及時發現,及早進廚房關掉液化氣閥門,避免了一場火災事故的發生。「諸如此類事件時有發生,正因為有值班保安人員巡邏看護,每次才能化險為夷,給業主們創造了一個安全和諧的居住環境。」陳經理說。
天利仁和物業服務企業在當好業主「管家、保姆、守護神」的同時,還不忘承擔社會責任、參與社會治理,上為黨和政府分憂,下為居民群眾解難。如在疫情防控期間,天利仁和物業服務企業講政治、顧大局,上到企業老總、下到小區保安,全員在崗在位、蹲守一線,特別是黨員、退役軍人,更是示範帶動、逆襲而上,在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積極加入到社區疫情防控阻擊戰全過程,主動作為、勇於擔當,奮戰在搶險救災第一線。今年第6號強颱風「米克拉」正面來襲,颱風來臨前,天利仁和物業各服務中心,啟動防抗颱風應急預案,加強人員通宵值班值守,開展隱患險情排查排除工作。颱風過境之後,又及時組織應急搶險隊伍清運路面倒伏的樹木、落葉和垃圾,清掏明溝暗渠裡的泥沙堆積物,疏通排澇低洼地雨水,搶修維護損壞的公共設施等,確保儘快暢通小區道路,恢復小區的日常生活工作秩序。
(來源:巷口街道 顏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