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遠人·紅葉黃花秋意晚》
宋代:晏幾道
紅葉黃花秋意晚,千裡念行客。
飛雲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
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
林葉轉紅,黃菊開遍,又是晚秋時節,我不禁想念起千裡之外的遊子來了。臨窗揮淚,淚流不止,滴到硯臺上,就用它研墨寫信吧。點點滴滴,一直寫到離別後,情到深處,淚水更是一發不可收,滴到信箋上,竟然把紅箋的顏色給染褪了。
起首兩句,寫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懷遠,既點明時令、環境,又點染烘託主題。一「晚」字,暗示別離之久,「千裡」,點明相隔之遠。
《醉花陰·黃花謾說年年好》
宋代:辛棄疾
黃花謾說年年好。也趁秋光老。
綠鬢不驚秋,若鬥尊前,人好花堪笑。
蟠桃結子知多少。家住三山島。
何日跨歸鸞,滄海飛塵,人世因緣了。
菊花啊,不要說年年盛開花亦好,你也會隨著秋日時光的流逝而凋謝。
《天淨沙·秋》
元代: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該曲雖和馬致遠的《秋思》有相似處,但卻又自有特點。
這首小令,只五句二十八個字,篇幅雖短,卻以神來之筆捅繪出了一幅絕妙的秋景圖。前三句著力渲染出一派深秋悽涼之景。「青」、「綠」、「白」、「紅」、「黃」五種顏色,而且「白草紅葉黃花」這三種顏色,是交雜在「青山綠水」二種顏色之中;「青山綠水」是廣大的圖景,「白草紅葉黃花」是細微的圖景,如此交雜相錯,於是原本是寂寞蕭瑟的秋景,突然變得五顏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見,白樸的散曲寫作技巧的高明了。
《清江引·秋懷》
元代:張可久
西風信來家萬裡,問我歸期未?
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裡。
凜冽的西風,像是要把家裡人寫的信吹過來一樣,問我什麼時能回去?
大雁在滿是長滿紅葉的秋林上空長鳴而過,遠離家鄉的遊子,醉臥在秋菊盛開的園中,思鄉的夢裡隱約聽到秋雨輕打著芭蕉,聲聲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