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一個思念的季節!秋天的思念,是片片飄黃的落葉,隨風飛到天邊;秋天的思念,是一隻搖曳的小船,永遠抵不到岸;秋天的思念,是離人心上秋,濃鬱又不著痕跡
思念是秋天的底色,飄落的黃葉、迷離的細雨、輕寒的曉風,都是思念的溫床。
秋色漸深,思念更深,在最美的秋日裡,寫最濃的相思。
《長相思·一重山》
五代: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閒。
譯文:一重又一重,重重疊疊的山啊。山遠天高,煙雲水氣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楓葉那樣。菊花開了又落了,時令交替輪換。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飛,可是思念的人卻還沒有回來。只有簾外的風月無思無憂。
《秋夜曲》
唐代: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譯文:一輪秋月剛剛升起秋露初生,羅衣已顯單薄卻懶得更換別的衣裳。更深夜闌還在殷勤撥弄銀箏,原來是怕空房寂寞不忍回歸。但是又能彈箏到何時呢?
《相見歡·秋風吹到江村》
清代:顧彩
秋風吹到江村,正黃昏,寂寞梧桐夜雨不開門。
一葉落,數聲角,斷羈魂,明日試看衣袂有啼痕。
譯文:這首詩寫的是秋夜相思。梧桐夜雨,秋風落葉,數聲畫角,欲斷羈魂。結句"明日試看衣袂有啼痕",宛轉含蓄地透露了相思之情。全詞纏綿婉曲,清雅自然。
《撼庭秋·別來音信千裡》
宋代:晏殊
別來音信千裡,恨此情難寄。
碧紗秋月,梧桐夜雨,幾回無寐。
樓高目斷,天遙雲黯,只堪憔悴。
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
譯文:碧紗窗裡看慣了春花秋月,聽厭了梧桐夜雨點點滴滴敲打著相思之人的心,多少回徹夜無眠。她日登上高樓眺望,天地寥闊,陰雲密布,全無離人的半點蹤影,讓人更加憂傷憔悴。可嘆啊!那廳堂裡燃著的紅燭,空自心長焰短,替人流著一滴滴相思的苦淚。
《長相思·其一》
唐·李白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悽悽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雲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譯文:日日夜夜地思念啊,我思念的人在長安。秋夜裡紡織娘在井欄啼鳴,微霜浸透了竹蓆分外清寒。夜裡想她魂欲斷,孤燈伴我昏暗暗;捲起窗簾望明月,對月徒然獨長嘆。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雲端!上面有長空一片渺渺茫茫,下面有清水捲起萬丈波瀾。天長地遠日夜跋涉多艱苦,夢魂也難飛越這重重關山。日日夜夜地思念啊,相思之情痛斷肝腸。
《行香子·天與秋光》
宋代:李清照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
薄衣初試,綠蟻新嘗,
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黃昏院落,悽悽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譯文:黃昏時刻的院落,總感覺冷冷清清,悽悽慘慘,酒醒過後往事湧上心頭,愁上加愁。怎麼能忍受這漫漫長夜,明月照在這空床之上。聽著遠處的搗衣聲,稀微的蛩鳴聲,還有漫長的漏聲,感覺時光過的太慢了。
《菩薩蠻·秋閨》
清代:徐燦
西風幾弄冰肌徹,玲瓏晶枕愁雙設。
時節是重陽,菊花牽恨長。
魚書經歲絕,燭淚流殘月。
夢也不分明,遠山雲亂橫。
秋風吹得女主人公冰肌寒透了,它卻那般不解人意,只顧一味惱人。即使美麗的水晶枕也徒為虛設。看著它們雙倚的樣兒怎不使人感念自身的孤單。
這首小詞,將獨守空閨女子的落寞悽苦之情,表現的細膩而又蘊藉。
《撼庭秋·別來音信千裡》
宋代:晏殊
別來音信千裡,恨此情難寄。
碧紗秋月,梧桐夜雨,幾回無寐。
樓高目斷,天遙雲黯,只堪憔悴。
念蘭堂紅燭,心長焰短,向人垂淚。
譯文:碧紗窗裡看慣了春花秋月,聽厭了梧桐夜雨點點滴滴敲打著相思之人的心,多少回徹夜無眠。她日登上高樓眺望,天地寥闊,陰雲密布,全無離人的半點蹤影,讓人更加憂傷憔悴。可嘆啊!那廳堂裡燃著的紅燭,空自心長焰短,替人流著一滴滴相思的苦淚。
這首詞妙於淡雅閒適之外,透出一股深厚蒼涼,反映了作者性情沉鬱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