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知道嗎?「紹興花雕」是以酒罈命名的「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展開眼界

2020-11-24 揚眼

23日到25日,「東亞文化之都」聯盟工作研討會在揚州舉辦。24日,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作品展,在揚州486非遺集聚區開展。記者看到,活動現場,我國各座「東亞文化之都」城市設立展臺,進行非遺技藝展示,令人眼界大開。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陳詠

我國已有7城成為「東亞文化之都」,揚州是江蘇首個獲選城市

記者了解到,本次活動由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和揚州市政府主辦,是該市2020年「東亞文化之都」活動年系列活動之一,旨在進一步促進「東亞文化之都」城市之間的文化交流與融合,提升「東亞文化之都」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福建省、山東省、浙江省、湖南省、黑龍江省、陝西省、甘肅省文旅廳參會代表,中國「東亞文化之都」當選城市泉州、青島、寧波、長沙、哈爾濱、西安、揚州市領導和文旅局負責人,以及2021年「東亞文化之都」城市紹興、敦煌市領導和文旅局負責人參加了活動。

相關負責人介紹,「東亞文化之都」是中日韓三國文化領域的重要品牌,評選活動自2013年啟動至今已開展七屆,共有21座城市當選,分別為:第一屆,中國泉州、日本橫濱、韓國光州;第二屆,中國青島、日本新澙、韓國清州;第三屆,中國寧波、日本奈良、韓國濟州;第四屆,中國長沙、日本京都、韓國大邱;第五屆,中國哈爾濱、日本金澤、韓國釜山;第六屆,中國西安、日本東京都豐島區、韓國仁川;第七屆,中國揚州、日本北九州、韓國順天。

2019年8月30日,第十一次中日韓文化部長會議在韓國仁川召開,揚州成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召開後第一個當選的城市,成為「東亞文化之都」首次引入終審公開答辯和現場打分環節後第一個評選產生的城市,成為我省第一個、我國第七個獲此殊榮的城市。當選「東亞文化之都」城市後,揚州緊緊圍繞「尋美揚州」主題,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東亞文化之都」品牌建設,制定出臺《2020東亞文化之都·中國揚州活動年實施方案》,承辦了東協與中日韓文化城市網絡啟動儀式、2020中日韓「東亞文化之都」工作組第二次會議等重要國際交流活動。

雕版刻印

雕版印刷、花雕製作、剪紙、竹編、泥塑、漆藝,各地非遺展讓人「挪不開步」

記者在揚州486非遺集聚區展覽現場看到,各座「東亞文化之都」城市設立的展臺特色鮮明,引人注目。東道主揚州的雕版印刷、揚派剪紙、雀籠製作、漆器技藝、金屬工藝展臺多、陣容強,其他城市的非遺技藝展示也精彩紛呈,各不相讓。寧波的細絲竹編、西安的泥塑、泉州惠安的特色繪畫、紹興的花雕製作,都富於地方特色,技藝巧奪天工,值得人反覆品賞玩味,讓人「挪不開步」。

寧波竹編

泉州惠安繪畫

西安泥塑

花雕工藝

製作雀籠

漆器製作

紹興花雕展臺,記者看到,一個個色彩鮮豔的壇狀酒器呈現在眼前,酒器表面五彩斑斕,勾畫精細,色澤均勻油亮,上面古樸的「古越龍山」等字樣,更讓人對內盛的美酒充滿遐想。紹興花雕製作非遺傳承人告訴記者,紹興花雕是浙江省的地方傳統名酒,屬於黃酒的一種,從中國古代女兒酒演變而來。清代時畫花酒罈名為花雕,紹興花雕便以其酒罈外面的五彩雕塑而得名。花雕工藝師們根據酒罈的特點設計圖案,採用油泥雕塑出不同藝術形象的畫面,並配上五彩吉祥圖案,以傳統的漆藝方法和粒粉工藝進行製作。據介紹,紹興花雕酒器製作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域特色,油坭堆塑花色品種達200餘種。

校對 徐珩

來源:揚子揚眼

相關焦點

  • 紹興非遺添彩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作品展
    11月24日上午,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作品展,在江蘇省揚州市隆重啟幕,來自全國9個不同城市的30多項非遺代表性項目齊聚一堂,交流互鑑、以藝會友,共同演繹出一場精彩的非遺「群英會」,紹興市選送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越窯青瓷燒制技藝和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紹興花雕製作工藝參加展會,越窯青瓷燒制技藝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陳國榮和紹興花雕製作工藝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王文俊進行現場技藝展示。
  • 紹興花雕酒罈怎麼做 畫花師傅告訴你
    方文山詩詞的意境之婉約,詞句豪放的歌詞描繪了紹興黃酒。今天我們不講黃酒,講黃酒罈的一種工藝。4月20日,第六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在杭州和平國際會展中心落下帷幕,會展上,一壇壇精美亮麗的花雕酒罈吸引了眾人的眼球。「哇,酒罈都能做的這麼漂亮……」許多客商對紹興花雕工藝十分感興趣,讚不絕口。紹興花雕酒是啥?小編給你簡單介紹下。
  • 非遺紹興丨作國禮相贈的傳統工藝—紹興花雕製作工藝
    光緒年間,有《龍鳳呈詳》《武松打虎》平面彩繪酒罈,據考出自任伯年叔侄之手。民國時期,朱阿源在紹興后街開設漆鋪店,有花雕《精忠嶽傳》。建國後,民間老藝人蔡阿寶把漆藝堆塑技藝應用在了酒罈上,繼承發展了民間工藝美術。如今,花雕工藝在紹興酒鄉蓬勃發展,無論是酒席宴請還是贈人留念,當人們捧起酒罈看到工藝如此精湛產品時多少都愛不釋手。
  • 柯橋匠心|酒罈上的彩塑藝術—花雕大師吳金榮
    方文山詩詞的意境之婉約,詞句豪放的歌詞描繪了紹興黃酒。今天我們不講黃酒,講黃酒罈的一種工藝。紹興花雕酒,從我國古代女兒酒婚慶習俗演變而來,是一種優質加飯酒,以酒罈外面的五彩雕塑描繪而得名,故稱「花雕」。說到花雕,不得不提紹興的一位花雕大師吳金榮。
  • 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展讓人流連忘返
    以「東亞文化之都」為名,以「優秀非遺文化」為媒,作為2020年「東亞文化之都」活動年的系列活動之一,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作品展今天(11月24日)在揚州486非遺集聚區集中展出,16位大師和傳承人應邀在現場表演,令人眼界大開,流連忘返。
  • 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展在揚州舉行
    揚州市市長張寶娟(前排左二)、文旅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副局長張西龍(前排左三)同嘉賓觀看敦煌彩塑製作11月24日上午,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展在揚州486非物質文化遺產集聚區開幕,泉州、青島、寧波、長沙、哈爾濱、西安、揚州、紹興、敦煌9個城市的30餘項非遺項目,齊聚揚州古運河畔。
  • 花雕酒罈怎麼做 畫花師傅告訴你
    方文山詩詞的意境之婉約,詞句豪放的歌詞描繪了紹興黃酒。今天我們不講黃酒,講黃酒罈的一種工藝。4月20日,第六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在杭州和平國際會展中心落下帷幕,會展上,一壇壇精美亮麗的花雕酒罈吸引了眾人的眼球。「哇,酒罈都能做的這麼漂亮……」許多客商對紹興花雕工藝十分感興趣,讚不絕口。紹興花雕酒是啥?小編給你簡單介紹下。
  • 紹興民營企業把茶葉、青瓷、花雕、竹編裝進商業街的「非遺客廳...
    店鋪不難找,就坐落在街區的中心位置,老遠就能看到「非遺文化客廳」幾個大字。這是一家新店,今年8月28日才開門,這是紹興首家非遺客廳,在全國也算得上新鮮事物。 開業時頗為隆重:紹興市文廣旅遊局、旅行社協會、非遺保護中心等諸多部門和機構負責人蒞臨祝賀。現在,那裡則成為各地政府團體到紹興考察的「必經之地」。採訪當天早上八點半,張洪光就剛接待完一批政府代表團。
  • 紹興花雕酒及其價值
    紹興花雕,是以酒罈外面的五彩雕塑描繪而得名,這些雕塑色彩斑斕,圖案瑰麗,題材多樣,四時花卉,靈禽神獸,歷史典故,無所不有。它不僅為紹興黃酒增添了誘人的裝潢,也為古城紹興鑲了一道獨特的光環,糅合著紹興濃鬱的民俗,展示出一幅令人神往的風情畫卷。
  • 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作品展 泉州非遺瑰寶驚豔亮相
    來源:泉州網泉州非遺惠安石雕在展會現場收穫許多關注(王海波 攝)臺海網12月8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日前,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作品展在揚州開幕,泉州、寧波、青島、長沙、揚州等9個城市的30多個非遺項目集中展示,各地非遺傳承人現場演示,全方位展示「東亞文化之都」城市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及絢爛多彩的地域文化。
  • 東亞文化之都:紹興登上世界文化的高峰!
    明清之時,紹興更是文有峻骨,勁氣上達,金石之聲,振採欲飛,士如鯽多,才情義俠,光映天下。2500多年來,至今城址未變的城市,世界罕見。紹興是真正的東亞文化之都,還在於日、韓、朝等國文化在紹興皆可尋根溯源。
  • 東亞文化之都:紹興登上世界文化的高峰!
    明清之時,紹興更是文有峻骨,勁氣上達,金石之聲,振採欲飛,士如鯽多,才情義俠,光映天下。2500多年來,至今城址未變的城市,世界罕見。  紹興是真正的東亞文化之都,還在於日、韓、朝等國文化在紹興皆可尋根溯源。
  • 入選「東亞文化之都」後 紹興梳文脈向海外展江南底色
    紹興一景 李典 攝中新網紹興1月5日電 (李典 謝盼盼)雨細穿梅塢,風和上柳橋。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筆下的煙雨紹興成為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而今,穿越歲月長河,浙江紹興成功入選2021年「東亞文化之都」。作為中日韓三國文化領域重要品牌,「東亞文化之都」旨在通過開展多樣文化活動,帶動東亞區域文化合作與城市文化建設。
  • 「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作品展開展
    莊文斌 攝記者 居小春 孔茜刻畫傳神的揚州雕版印刷、憨態可掬的西安布藝老虎、幾可亂真的長沙湘繡……昨天,中國「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作品展在揚州486非物質文化遺產集聚區開展,泉州、寧波、青島、長沙、揚州等9座城市的30多個非遺項目集中展示,各地非遺傳承人現場演示,全方位展示「東亞文化之都」城市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及絢爛多彩的地域文化
  • 關於花雕酒你所不知道的事
    其壇常以彩繪,名曰花雕」。花雕酒其實不是專業的叫法,也不是黃酒的品種,而是一種俗稱。它其實就是經過長期貯藏的黃酒,因其酒罈外面繪有五彩雕塑裝飾而得名。品質好的花雕酒,酒罈內裝的一般是紹興加飯酒,放在地窖或酒庫中經過多年儲藏而成。
  • 悽悽涼涼的紹興花雕酒
    清燉越雞紹興在春秋時期曾是越國的故都,越王臺就是建於臥龍山(令府山)的東側。相傳在越王宮內,原先養有一批花雞,專供帝王后妃觀賞玩樂,後來此雞外流民間,經過當地百姓精心飼養,純種繁殖,速成為優良的食用雞種。民間多用它清燉而食,其肉質細嫩,雞骨鬆脆,湯清味美。
  • 紹興花雕酒,生女必釀女兒酒!
    紹興黃酒種類頗豐,有元紅酒、加飯酒、善釀酒、香雪酒、花雕酒等,而花雕又是當中最富特色的。據記載,花雕酒起源於六千年前的山東大汶口文化時期,代表了源遠流長的中國酒文化。在各地的花雕酒當中,字號最老的當屬浙江紹興的花雕酒。花雕酒,是紹興市的地方傳統名酒。
  • 紹興的花雕女兒紅,以最好的模樣,包裹這一壇醇香
    紹興花雕工藝原枓取於礦物質,自行配製的油泥作為堆塑的原料,在酒罈上進行手工堆塑雕刻,形成立體型高浮雕藝術風格,然後進行漆色描繪配色。紹興民間將這些民間花雕藝人稱為「花雕師傅」,也稱「畫花師傅」。匚 在紹興,躲不開花雕紹興人的生活,從來都離不開「吃老酒」,男人愛喝,女人也是。即便是中午,也忍不住滿上一小碗。
  • 敦煌彩塑亮相「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展
    敦煌彩塑亮相「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展圖片由甘肅省文旅廳提供每日甘肅網11月26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非遺項目集中亮相,精彩技藝目不暇接。11月24日,「東亞文化之都」城市非遺展在揚州「486非遺集聚區」開幕。來自泉州、青島、敦煌、長沙等9個國內「東亞文化之都」城市的30多項代表性非遺項目亮相揚州古韻河畔。甘肅展區展出了來自敦煌市莫高裡工匠村的敦煌泥塑、敦煌壁畫古法臨摹體驗。展會現場,敦煌彩塑、泉州花燈、長沙湘繡、揚州刺繡等非遺項目奪人眼球,非遺傳承一絲不苟地創作作品,成品其精美程度令人嘆為觀止。
  • 敦煌當選「東亞文化之都」
    首席記者 田蹊 攝中國甘肅網12月16日訊據蘭州晨報報導(通訊員 王文江 記者 楊亮)近日,記者從江蘇揚州舉辦的「東亞文化之都」聯盟工作研討會上了解到,敦煌市當選2021年「東亞文化之都」。「東亞文化之都」評選活動2013年啟動,目前中國已有泉州、青島、寧波、長沙、哈爾濱、西安、揚州、紹興、敦煌9座城市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