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到底是假仁假義之人,還是真正仁德之士?看他怎麼對待孟達
三國時期群雄崛起,劉備也是其中的一位,作為漢朝的宗室,他帶領關羽張飛兩個結義兄弟,還收服臥龍先生諸葛亮為其所用,以仁德美名傳天下,在梟雄林立的三國中爭得一席之地。但是後世卻有不少人認為劉備的仁義並非真仁義,實則是假仁假義。那麼劉備到底是真仁德還是假仁義,今天就隨野雲一起來了解更多歷史故事吧。
假仁義之說因何而來?
劉備賢德素有美名,三國時期的袁紹、曹操和孫權等人皆對其讚譽有加,諸葛亮也曾說過,劉公雄才蓋世,據有荊土,莫不歸德,天人去就。如此為何有人還認為劉備是假仁假義呢?其實這其中也是有一些因由的。
我們來看一下這些事例和說法。在荊州的時候,劉表要讓與劉備,劉備再三推讓,不是因為不想要荊州,而是因為曹操正要對荊州開戰,劉備也不願意接手這個燙手山芋。再者劉備雖然拒絕過益州,但是後來的行動還是奪取了益州,這是言不由衷。趙雲七進七出單騎救出阿鬥,劉備怒摔阿鬥,其實當時是沙土地,而且劉備手臂比較長,摔一下根本沒大礙,其實根本就不是真摔,只是作秀而已。
劉備仁德之二三事
看完上面的事例,我們再來看一看覺得劉備仁德無雙的二三事。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其實這也是劉備在臨死前叮囑自己兒子的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一個人在死前還要囑咐至親從善如流,如何會是一個假仁假義的人呢?有不少人認為劉備只是假裝仁義,那麼退一步說即使是假裝,偽裝了一生的善,那也就是真正的善了,你們說對嗎?
在劉備死的時候,已經投降曹軍的黃權還為其流淚哀悼。為什麼呢?因為黃權在投降曹軍之後,劉備不但沒有如別人所說的殺掉其無辜的妻兒,反而善待撫養了他的一家老小,如此仁德實屬罕見。
三國亂世之下,誰不是在為自己的利益蠅營狗苟,而劉備卻可以依然堅守自己仁義的本心,善待他人。要說最能見劉備仁德的還是在他對待孟達的態度上。關羽圍樊城的時候,孟達不發兵營救,導致關羽喪命,劉備痛失兄弟愛將大怒不已。但是即便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劉備依然赦免了其家人的死罪,此等心胸氣度並非一個假仁假義之人可以假裝出來的。
小結看法
作為一個在亂世中想要有一番作為的領袖人物,劉備代表的並不僅僅是他自己,他還有很多背後集團利益的考量,所以對於有一些行為,野雲覺得也是可以理解的。從整體大局來說,在整個三國中,劉備都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有仁德重信義的一方之主。
各位親愛的讀者,看完了以上的這些故事,您覺得劉備到底是否仁德之士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說說您的看法。
本文由野雲話史原創,歡迎關注,帶大家一起長知識!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