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劉備假仁假義,沒啥真本事就會哭,你確定這就是真相嗎?

2020-12-10 雲霄翔龍

劉備只會哭?你真的這樣認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為了拯救天下百姓。各路軍閥諸侯連年混戰,最終形成了三大勢力集團。其中最受爭議的要屬西蜀的昭烈皇帝劉備劉玄德了。光在影視劇中的劉備就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形象。在94版的《三國演義》中劉備的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愛哭,因此也有人說他的江山都是哭出來的。說他表面仁義其實是假仁假義!而《新三國》中于和偉飾演的劉備,一改往昔的形象,變成了一個沉著、冷靜和積極進取的劉備。然後又有人開始噴劉備了,說什麼無論正史還是演義,劉備最突出的都不是什麼梟雄的特質,如果能讓人看出劉備是梟雄來,那就是塑造成別人了。有的說于和偉版的劉備跟孫彥軍的比,確實不咋地!甚至還有人說94三國是一部英雄志,那麼新三國就是半吊子厚黑學。

在這裡我想問你們是怎麼比較的。難道經典的就一定是接近原著的嗎?或者說接近的是哪個原著。《三國演義》我就不說了,畢竟是經典,內容更還原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考慮到當年的拍攝水平很差。也不能給它過多的批判!但《新三國》我要說下,那些說劉備形象塑造成了別人。你是按在那本書來說的。人家高希希自己都說過,我們是把小說演義和正史結合來拍的。如果按照正史來說的話,《新三國》的劉備形象很符合啊!不信你看《三國志》是怎麼說劉備的,「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就連《資治通鑑》也說劉備「有大志,少語言,喜怒不形於色。」如果按照正史的說法《新三國》中于和偉扮演的劉備形象也沒什麼不妥啊!

所以說那些指責《新三國》的,基本上就是套用94版《三國演義》中劉備的形象來對比的,要麼就是借鑑了羅貫中的小說《三國志通俗演義》裡的劉備形象。這樣對比顯然是有失公道的!

大偽似真,不存在這樣的假仁假義

有一句話叫大奸似忠大偽似真,用來形容一個人表演得非常到位。讓人分辨不出來真假。既然沒法分辨那就沒有真假,假的也是真的。所以說劉備就是個仁義之君,不存在假仁假義。首先他與民同行,不管多麼危險情況多麼緊急,劉備也不會丟下自己的百姓。官渡之戰後劉備也敗於曹操,於是他就投靠了荊州的同宗劉表。劉表撥出一座城池新野給劉備駐軍。《三國志》說「荊州豪傑之士歸附先主者日益增多,劉表懷疑先主之用意,對他暗加防備。」曹操欲奪取荊州攻伐劉備,第一次他派曹仁為主將,李典為副將率精兵入駐樊城,在博望坡被徐元直獻計打敗了。第二次是諸葛亮為了立軍威主動出擊,也是在博望坡大勝曹軍。之後曹操親自率軍攻打劉備,諸葛亮主張劉備放棄新野。

但走之前諸葛亮要讓曹操也吃一把火燒,但是大戰之後新野肯定是一片廢墟了。一想到百姓無處安身劉備就頭疼!諸葛亮決定把糧食和錢財都發給百姓,讓他們都遷到別的郡縣去。但百姓都不願意離開劉備,要與他共同去往江夏。諸葛亮認為帶上百姓行軍太慢,如果曹操鐵騎追殺我們都跑不掉了。劉備不管這麼多他下令一定要帶上百姓。《三國志》原文寫到「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裡,別遣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由於趕路速度太慢,諸葛亮還是建議劉備丟棄百姓。但他認為只要萬民歸心江山遲早都會有的,假如我今天棄民而逃,從此就會身敗名裂,失去天下民心。

後來曹操親自帶兵追殺,劉備和百姓共同進退。很快就被追上來的曹軍給衝散了。為此他的老婆糜夫人為了不拖累趙雲也投井自殺了。兵士皆言趙子龍叛變了,只有劉備始終相信他。最終趙雲懷抱著阿鬥,殺出重重包圍回到了劉備身邊。劉備看到趙雲沒有先問自己的妻兒怎麼樣,而是先問子龍傷勢如何,看趙雲滿身是傷,他把阿鬥往地上一扔。說到豈能為了一個孩子損我一員大將。不用說這一招簡直就是誅心啊!如此情誼怎能不讓人為他死心塌地啊!況且劉備禮賢下士,為了請諸葛亮下山,他不惜三顧茅廬。在新野為了給諸葛亮建立威信,他甚至把自己的佩劍和兵符都借給了諸葛亮。

而且劉備還是三國裡唯一一個親自參加戰鬥的主公。也是唯一一個能讓軍師對他下命令的主公。就連諸葛亮都說劉備是個非常之主。像這樣一個沒有架子,做事還親力親為。待部下像兄弟,與他們共同戰鬥。誰會不願意對他死心塌地,就連關羽都不惜千裡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也要跑到劉備身邊。你們還認為他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嗎?人家明明用的是真本事!所以說如果曹操是一代奸雄,那劉備絕對就是一代梟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那麼多人都說劉備是偽君子,假仁假義?
    那麼就是這個白手起家最後成為一代君王的劉備為何被那麼多人說成是偽君子,假仁假義呢?請大家往下看。飯桌上劉備覺得這次吃到的肉和以前吃到的肉都不一樣就特意問了一句,當得知吃的肉正是獵人的妻子,劉備也沒有責備獵人反而感動的哭了,後來劉備還給了這個獵人很多的黃金。有很多網友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明擺著奪取漢家天下,但劉備也是借皇叔之名,嘴上說匡扶漢室,實際和曹操一樣。當遠在千裡之外的漢獻帝劉協得知劉備稱帝的那一刻,臉上雖然笑了,但是心裡卻哭了。
  • 劉備是仁義之君,還是假仁假義的偽君子?不要被《三國演義》騙了
    現代有不少人覺得劉備的天下是哭出來的,畢竟在《三國演義》中,劉備常常哭鼻子。比如在劉備與趙雲分別時,他與趙雲執手相看淚眼,忍不住淚流滿面;送別徐庶時,劉備以淚洗面;趙雲七進七出救出幼主阿鬥時,劉備不僅直接將阿鬥扔到了地上,而且還與趙雲一同痛哭流涕;張飛因為醉酒而丟了下邳,導致劉備的妻子兒女被呂布俘虜,當時張飛打算自刎以謝罪,劉備也及時制止了張飛,他們三兄弟當即抱頭痛哭,似乎劉備並沒有什麼真本事,打仗的時候,劉備靠自己的兄弟,沒事劉備就裝孫子,似乎劉備為了他的大事,故意裝出一副仁義之君的樣子來讓更多的人被他所利用
  • 都說劉備是哭出來的江山,但曹操卻偏偏佩服劉備,這是為何?
    近現代,劉備逐漸被大家唾棄,而曹操越來越被追捧,並不是一兩個人吹曹操造成的,而是近幾十年教育德育教學普遍缺失造成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是:1.現代人並不懂君子和聖人是什麼,以為陶器孔融為真仁義的君子,劉備假仁假義就變成了偽君子。
  • 為什麼說三國裡的劉備是假仁假義之人,歷史上真的是這樣嗎?
    這在哪個時代都是站不住腳、會受到譴責的。孫權在個人品格上的毛病,主要是生性多疑,亂加猜忌,殺戳了不少無辜臣下,晚年更甚,使得朝臣人人自危。而劉備,從他舉事之初到稱帝之後,始終重百姓、講仁德、守信義,把握好處世為人的基本道德準則,在個人品格方面沒有什麼明顯的閃失。這是劉備在品格上不同於曹操、孫權之處,也是他大半生顛沛流離最終能成就鼎峙之業的重要內因。
  • 不要被小說誤導,其實劉備有4副面孔,絕不是愛哭假仁假義的人
    假仁假義再加上愛哭懦弱,如果劉備是這樣性格的話 ,那就不像幹大事的人,更別提最後建立蜀漢政權了,恐怕早早的就會覆滅。我們不能被小說帶偏,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劉備又是另外一副面孔。劉備的第1副面孔,性情寬厚、知人善任劉備長得相貌非凡,雙手過膝,耳朵很大,這大概就是古代常說的異相模樣。
  • 世人都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那麼事實的真相確實如此嗎?
    劉備從一個賣草鞋的到一個蜀國的君主,一路走來很是不容易,其中的艱辛痛苦恐怕只有他自己能理解,而世人卻說劉備的江山是用眼淚哭出來的,騙取別人的同情,不是憑自己的真本事打下的江山,那麼真實的劉備真是如此不堪嗎?
  • 有人說劉備假仁假義,可我不認為!
    我其實很喜歡劉備,但如果說其假仁假義,我並不這麼認為,我認為是他施展的手段讓你覺得他並不高尚而已! 在古代,劉備是不是真的皇室後代先不說,先說他在自己的為人處世上絕對有一套,而且辦事的風格讓他自己從一個賣草鞋的做到了三分天下的蜀國開國皇帝,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說到為人處事
  • 劉備到底是假仁假義之人,還是真正仁德之士?看他怎麼對孟達
    但是後世卻有不少人認為劉備的仁義並非真仁義,實則是假仁假義。那麼劉備到底是真仁德還是假仁義,今天就隨野雲一起來了解更多歷史故事吧。假仁義之說因何而來?劉備賢德素有美名,三國時期的袁紹、曹操和孫權等人皆對其讚譽有加,諸葛亮也曾說過,劉公雄才蓋世,據有荊土,莫不歸德,天人去就。如此為何有人還認為劉備是假仁假義呢?其實這其中也是有一些因由的。我們來看一下這些事例和說法。
  • 一代梟雄劉備,他的義氣到底是真是假,到底是不是假仁假義
    一代梟雄劉備,他的義氣到底是真是假,到底是不是假仁假義在我國歷史上人們經常會稱呼一些人為英雄,奸雄還有梟雄,這三種名稱雖然類似但是意思卻是不同的,提到英雄,我們可能會想起楚霸王項羽在江東自刎之時的壯烈,提到奸雄就會想到治世之能臣
  • 《三國》裡,劉備真的是假仁假義嗎?
    你如果看三國,必須深刻理解這小段文字,才能理解劉備這個人。這段文字的來歷是這樣的:當時劉備有奪取西川的機會,龐統力勸劉備進兵。劉備卻非常猶豫,「獨坐沉吟」。然後,他單獨對龐統說了這樣一段話:「今與吾水火相敵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相反,事乃可成。
  • 劉備的江山真的是哭出來的嗎?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對於書中的人物,你是否有這樣的認知?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的感情義薄雲天,可歌可泣;諸葛亮足智多謀,出神入化;曹操的奸險、狡詐,當世無雙。有人說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偽君子,只會賣弄哭相,靠著諸葛亮、關羽、張飛等人才能統一大業。有人說他也是亂世之奸雄,謀略手段不遜於曹總。那麼,他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看過正史中的記載,應該能更好的認識劉備。
  • 過來人說:飯桌上有這4種表現的人,一般沒啥本事,不值得深交
    過來人告訴我:在飯局中、酒桌上有這4種表現的人,一般沒啥真本事,不值得深交!01.在飯局中吹噓自己本事的人過來人說,飯局中,有這樣一種人,他們說話總是大聲大氣的。這樣的人,在眾人面前,總是喜歡說自己的本事,不是說自己家財萬貫,就是說自己的人脈資源好。
  • 劉備大智若愚一生,用人善任生兒愚鈍,這一生為誰奔波為誰哭
    劉備大智若愚一生,用人善任生兒愚鈍,這一生為誰奔波為誰哭劉備自然是非常有名的一個大人物,無論是三國小說還是史上都存在其人。據說此人身形魁梧,雙手及膝,長得異常的奇怪。不過事實也證明這個偉人真的是做出了一番成就,那麼劉備這一生到底有什麼功過,他又成功在了哪些方面呢?小編來帶大家領略下劉備的成功學,重走一下他的心酸路吧!先說他的成功之路吧,我們知道偉大的人必然有他的出色之處,劉備的一手絕活你一定想像不到,他的苦情戲演的那是一個絕妙。劉備哭荊州,哭兒子,哭臣子。可以說幾乎每到一個重要節點,他都要哭一哭來宣洩情緒,撫慰人心。
  • 劉備是不是英雄?他們是這樣說的
    1.劉備有英雄之志從小,劉備就想坐羽葆蓋車~這是皇帝專車。這不算啥,劉家祖傳口氣。最有說服力的兩件,一件:劉郎才氣。另一件:髀肉復生。第一件,是徐州許汜去看望陳登,陳登對他很冷淡,獨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許汜去詢問劉備,劉備說:天下大亂,你忘懷國事,求田問舍,陳登當然瞧不起你。如果我,我將睡在百尺高樓,叫你睡在地下,豈止相差上下床呢?
  • 劉備是假仁假義的偽君子嗎?千古人傑諸葛亮跟著他是瞎了眼?
    劉備是假仁假義的偽君子嗎?那龐統徐庶諸葛亮等是被騙了?我們從小就對《三國演義》耳濡目染,多智若妖的諸葛亮、大奸自私的曹操、義薄雲天的關羽、七進七出的趙雲、喝斷當陽橋的張飛等等。看到劉備大家會想到什麼呢?
  • 劉備手下臣子忠心耿耿,不只靠假仁假義,更有高超御人之術
    最終救出了阿鬥,然後他懷抱著阿鬥,殺出重圍,見到劉備。趙雲訴說了戰鬥情況,並且擔心地說:剛才公子在我懷裡還哭呢,現在沒動靜了,恐怕沒保住。等他解開衣服一看,阿鬥竟然睡得很香。這時劉備接過孩子,沒有露出欣喜的表情,沒有去看看孩子有沒有問題,竟然丟到地上,注意是丟,不是摔,要摔肯定就摔死了。他還說:就為了這麼一個小子,差點折損了我一個大將。劉備這一手把趙雲感動得痛哭流涕。所以後來才有俗語:劉備摔孩子——假仁假義。
  • 《易經》提醒你:用餐時有這3種行為的人,沒啥真本事,不能深交
    《易經》提醒你:用餐時有這3種行為的人,沒啥真本事,不能深交在我們國家,有種特有的文化藝術,那便是酒局文化藝術,無論是紅白事還是工作中工作都是會碰到,簡易用餐身後反映的是一類人情往來,磨練的是咱們的交際能力。在飯桌,也是咱們結交朋友和擴展新項目的好機會。
  • 劉備,哭的藝術(三國演義與三國志)
    按說,一個大男人,動不動就哭,這也太招人煩了吧。有一段相聲,就說:「女人哭能夠引起別人同情,老爺們兒一嚎,準有人拿電棍捅你。」但劉備一哭,還就是比女人還能引起別人同情,就能辦成事。而且這位愛哭的劉皇叔,還是曹操嘴裡唯一可以和他並稱為當世英雄的人物。這又是什麼道理?據我看,劉備這個哭可不是瞎哭,瞎哭的人哭瞎了也沒人理你。劉備這哭講求方式方法,有技巧,有竅門。就我看來,劉備哭的藝術,大概有三個要點。
  • 三國演義與三國志04劉備,哭的藝術(三國演義與三國志)
    有一段相聲,就說:「女人哭能夠引起別人同情,老爺們兒一嚎,準有人拿電棍捅你。」但劉備一哭,還就是比女人還能引起別人同情,就能辦成事。而且這位愛哭的劉皇叔,還是曹操嘴裡唯一可以和他並稱為當世英雄的人物。這又是什麼道理?據我看,劉備這個哭可不是瞎哭,瞎哭的人哭瞎了也沒人理你。劉備這哭講求方式方法,有技巧,有竅門。就我看來,劉備哭的藝術,大概有三個要點。
  • 《易經》:吃飯時有這4種表現的人,往往沒啥真本事,遇到別交心
    《易經》這本書,裡面涉及的學問領域實在太多。儒家認為它是第一經典,所謂的五經之首;道家認為它是第一經典,所謂三玄之冠。在古代,《易經》被稱為是中國文化的&34;,很多人之所以對《易經》存在誤解,主要是由於刻板偏見。《易經》中告誡我們:吃飯有這幾種表現的人,可能沒啥真本事,遇到別太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