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詩人徐俯一首《春遊湖》,靠這兩個字寫活春天

2020-12-08 讀書燈下

詩歌經過歷代發展,至唐代而步入鼎盛時期,到宋代之時,已經少了唐時之氣韻。就像我們今天時常感嘆少有人能夠寫出流芳百世的古詩詞一樣,當宋代詩人們要寫詩之前,大概也常常面臨思考:珠玉在前,前朝詩人們差不多已經將時節物華寫得差不多了,咱們還怎麼下筆?

一年也就四季,每個季節的意象也就那麼多,還能怎麼寫?看,寫春風有「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寫春雨有「天街小雨潤如酥」,寫柳枝有「萬條垂下綠絲絛」,寫春燕有「誰家新燕啄春泥」……

柳枝

那麼,再怎麼寫能出新意?在宋代寫春的詩歌裡,徐俯卻憑著一首《春遊湖》脫穎而出,《全宋詩》《宋詩三百首》等都將其收入集子中。事實上,他使用的意象並不見特別,仍是燕子、桃花、春雨、柳樹、小船諸如此類,那他是如何寫活這春之畫面的?

讀書君認為,主要靠兩個字。

春遊湖·徐俯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水開。春雨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

桃花蘸水開

神來之二字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燕子飛來之時,便是江南春歸之際,詩人恍然間見到燕子雙飛而回,心中的喜悅之情不由升起:燕兒是什麼時候回來的呢?再看向水邊的桃花,夾岸而開,紛繁明麗。

徐俯這句「夾岸桃花蘸水開」勾勒出的意境讀書君甚是喜愛,一個「」字,把桃花花枝離水之近,與水面桃花之交相輝映寫了出來。雖然看似用力,但實際卻使用得相當巧妙。

桃花明麗

而要體會「蘸」字的巧妙,首先要理解「蘸」字的含義,其本意是指在液體或粉末狀的物體沾一下就拿出來。所以用在這裡,其實是能夠感受到一種花枝蘸水的動感:桃花在春風的吹拂下搖搖曳曳,時而蘸著春水,時而離水而去。

但桃花枝並不像柳枝一般下垂,它為什麼能時而蘸著水面呢?詩人在下一句中寫出了原因。春雨斷橋人不渡,一個「斷」字寫出了春雨之細密頻繁,春水之緩緩上漲。正因為這頻發的春雨,河水上漲,使得沒過了橋的一部分,讓橋如斷了一般,人沒有辦法再行渡過。而這,也是上句桃花能夠蘸水而開的原因所在。

春雨之繁密

句句皆動景 春之生動盡在其中

除了一「蘸」字,一「斷」字用得非常巧妙以外,徐俯這首詩還有一個特徵:詩人幾乎不用靜態描寫。整首詩鎖定詩人春遊湖時的所見所聞,從首句至末句,每一句,都勾勒出一幅徐徐流動的動態之景。

從雙飛的燕子,到夾岸而開的蘸水桃花,從春雨不停歇導致春水上漲沒過橋,到小舟撐出柳蔭來,詩人一步一動,一動一景。將一幅流動的春之美景徐徐鋪展開來,正解「春遊湖」之題意。

雙飛燕

雖用尋常物、尋常景,但徐俯此詩卻仍別具一格,清代謝啟昆贊其為:橫塘春綠滿東湖,不肯因人作步趨。這是對徐俯詩風做出的極其精當的評價。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水開。

多少年後,這首詩描繪出的美好春景仍打動著我們,至少讀書君是一讀難忘。不信你換一個字,還能渲染出這樣的畫面和意境嗎?

相關焦點

  • 宋朝詩人徐俯很唯美的一首詩,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所以兩宋期間很多的詩人,那都是屬於這一詩派。筆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薦徐俯的這首《春遊湖》,他也是這一詩派非常重要的詩人,而且這首詩也是代表了他最高的水平,通篇描寫得也是如詩如畫,讀來令人讚嘆不已。 《春遊湖》 宋代: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 讀徐俯的春遊湖:春風化雨,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遊湖宋.徐俯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湖,指杭州西湖。度,是通假字,通「渡」,渡過河。斷橋,就是說,春季雨多,湖水上漲,隔斷了橋面。這首詩描寫詩人春天遊覽西湖時的情景。
  • 宋代冷門詩人的一首絕美小詩,僅憑詩尾7字,就驚豔了世人千百年
    例如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宋代冷門詩人徐俯的《春遊湖》。全詩如下:春遊湖 徐俯(宋)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宋詩的名氣雖然沒有唐詩的名氣大,但是在宋代詩壇,星光熠熠的詩人也不少,像楊萬裡、範成大、陸遊等。可是,這位叫徐俯的宋代詩人,似乎就顯得冷門多了。徐俯,江西派詩人之一,字師川,自號東湖居士,江西修水縣人,是黃庭堅的外甥。
  • 宋代冷門詩人的一首絕美小詩,僅憑詩尾7字,就驚豔了世人千百年
    例如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宋代冷門詩人徐俯的《春遊湖》。全詩如下:春遊湖 徐俯(宋)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徐俯,江西派詩人之一,字師川,自號東湖居士,江西修水縣人,是黃庭堅的外甥。雖然徐俯在歷史上的名氣不大,但他的這首絕美小詩,僅憑詩尾7字,就驚豔了世人千百年整。
  • 10首春遊詩詞,看古人的浪漫春天
    四月天,是春遊踏青的好日子。春季郊野,萬木吐翠,芳草茵茵,百鳥爭鳴,陽光和熙,空氣清新,置身於這如詩如畫的環境中,能使人心胸開闊,疲勞消除,精神振奮。詩人也喜歡春天,喜歡春遊,隱娘推薦10首春遊詩詞,看古人怎麼浪漫過春天吧!
  • 一官員寫下一首詩,最後2句成了千古名句,這景色寫得真美!
    宋朝時期湧現出的一首首流傳於世的千古名作,除了像楊萬裡這樣著名的詩人之外,也有一些佳作出自於僧人和官員之手。比如我們熟悉的志南僧人的那首傳世絕作《古木陰中系短篷》;還有宋代一位官員徐俯揮筆寫下的一首寫景名詩《春遊湖》。志南僧人的那首《古木陰中系短篷》,小編在前幾期的文章中已經做過賞析,就不再贅述。
  • 宋代一首寫春天的古詩很是冷門,但第2句一個字使得我們眼前一亮
    尤其是色彩斑斕的春天,天地間萬物都充滿著勃勃的生機,更是容易激發出詩人內心的感慨。很多人書寫春天,都是為了表達傷悲,但是也有不少的詩人致力於描寫春天獨有的美景。今天的我們讀來,依然心生嚮往。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 雨季,一起去欣賞宋代的寫雨詩吧!
    雨季,一起去欣賞宋代的寫雨詩吧!宋代寫雨的詩詞有哪些?今天小編為大家收集了關於宋代寫雨的詩詞以及詩詞相關的賞識及詳解,供大家欣賞。《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作於蘇軾黃州之貶後的第三個春天此詞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這一生活中的小事,於簡樸中見深意,於尋常處生奇景,表現出曠達超脫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上片著眼於雨中,下片著眼於雨後,全詞體現出一個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脫之道,篇幅雖短,但意境深邃,內蘊豐富,詮釋著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現著作者的精神追求。
  • 黃庭堅外甥寫下一首高水平的詩,只有短短28個字,但是寫得很唯美
    徐俯的《春遊湖>》那就是一首很美詩,筆者認為這首詩完全可以與唐詩相媲美,無論是創作手法,還是整首詩所傳遞出來的意境,那都是不遜色於唐詩;另外這首詩水平很高,通篇看似那麼信手拈來,只是一首隨興之作,但是寫得卻是生動有趣,寫出了完全不一樣的春色美景,每一句都美得令人驚豔,這樣的作品在《全宋詩》裡面是比較少見。
  • 【宋代】徐俯的十五首詩詞,值得品讀!
    徐俯(1075~1141),字師川,自號東湖居士,原籍洪州分寧(江西修水縣)人,後遷居德興天門村。南宋官員,江西派詩人之一。徐俯7歲能作詩,為舅父黃庭堅所器重。因父親徐禧死於國事,承襲父爵被授任通直郎,累官右諫議大夫。
  • 作者妙筆之花,匠心獨運,這首寫春遊西湖的詩,驚豔了千年
    古時的文人墨客對春天也別有一番喜愛,他們揮筆賦詩,讚美這最為賞心悅目的季節。今天我們與大家一起分享兩宋詞人徐俯所作的《春遊湖》。徐俯,兩宋詞人,很小就對文學有偏愛,七歲就可以寫詩,舅舅黃庭堅給了他一些點撥與指導,所有在他的早期作品中,詩風受舅舅的影響。後來他成為江西詩派著名詩人,他著有《東湖集》,故又自稱為東湖居士。
  • 碧水上、煙霞中,橋橫與景融,古詩裡的橋將詩人的心境與美景聯通
    這首詩是南宋詩僧志南的一首即景小詩,寫出了詩人在微風細雨中拄杖春遊的樂趣。詩的首聯寫詩人的行蹤,從選擇靠岸泊船到拄著拐杖過橋,呈現出一位老僧遍覽一路風光的情景。雖寫景著墨不多,卻意延詩外,猶感景態萬千!個人在想,詩人劃一葉扁舟而來,為何不直接泊東岸觀景?
  • 春遊詩10首: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賞析】詩人經常外出春遊,擔心老妻抱怨,於是解釋一番,最後總結一句話:春天來了,不去春遊玩樂,恐怕是個傻子吧!詩人迷戀春遊,又要考慮妻子的感受,言談中表現出達觀的精神,以及一顆不可磨滅的童心。【賞析】這首詩表面上看是一首春遊詩,並且被認為是詠春詩作中的名篇。但是第一句說春遊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那裡在朱熹生活的南宋時期,早已被金人侵佔,朱熹也不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春遊尋芳。
  • 作者是黃庭堅的外甥,這首七絕別具一格,920年來一直被人稱頌
    下面介紹的作者是黃庭堅的外甥,這首七絕別具一格,920年來一直被人稱頌。春遊湖宋代:徐俯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徐俯,宋代江西派著名詩人之一,字師川,自號東湖居士,原籍江西修水,後遷居德興天門村,是黃庭堅之甥。因父死於國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諫議大夫。紹興二年,賜進士出身,官至參知政事。這首詩緊扣題目,妙在它突破了描繪春天的舊框架,不正面寫湖光山色,而是從景物中透露出遊人的喜悅心情。 「雙飛燕子幾時回?」
  • 這首古詩中的意境,比水墨丹青的畫卷,更加傳神,更加美妙
    有人說一首古詩,就是一幅美麗的畫卷,但是這種說法並不夠貼切。因為一首古詩中所呈現出的意境,並不是一幅靜態的畫面,而是一幕幕非常生動的場景。比如宋代詩人徐俯的這首《春遊湖》,就很能體現這種韻味。因為這首古詩中的意境,比水墨丹青的畫卷,更加傳神,更加美妙。
  • 春遊何處去,跟隨古詩遊:品賞十首春遊踏青詩
    宋代 的春遊踏青之風勝於唐代,將踏青與掃墓,擊球,鞦韆等習俗相結合,成為當時清明期間的主要娛樂消遣方式。宋代愛國詩人陸遊出城到郊野春遊踏青,空氣清新,於心曠神怡中寫下了一首《山城踏青》詩曰:天晴山城明城郭,水漲江流近驛亭。客鬢不如堤上柳,數枝春動又青青。
  • 朱自清引用宋代詩人名句,全文無一「春」字,卻每一句都在寫春天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在那篇課文當中,我們最早感覺到春天的美麗。在這樣一篇有著優美語言的課文當中,朱自清還引用了著名的詩句,那就是著名的「吹面不寒楊柳風」。這是朱自清用來描寫春風的經典詩句,引用的是一個宋代僧人的詩句。
  • 春雨入詩美如畫,沒雨的春天是不完整的、少韻味的!
    《春遊湖》是其晚期詩歌風格轉換的代表作。早期詩風受黃庭堅影響,崇尚疲硬,強調活法,要求「字字有來處」,提倡「奪胎換骨,點鐵成金」。晚年的徐俯,在詩歌創作中力求創新,詩風趨向平實自然,清新淡雅,別具一格。
  • 送給李白「謫仙人」讚譽的唐代詩人,一首寫春天的七絕膾炙人口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評論家同時也是一個非常著名的唐代詩人,而且仕途非常得意曾經擔任過宰相。他的詩歌才華在文學史上也是留下濃重一筆的。其中有兩首古詩,我們都是非常熟悉的,一首就是著名的《回鄉偶書》。另外一首就是我們今天所談到的寫春天的膾炙人口的七絕《詠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