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醫院「杏林尋寶」12年,今年8種中醫絕技羊城亮相

2021-01-08 信息時報

信息時報訊(記者 馬澤望 通訊員 查冠琳 莊映格 何明坤)11月12日,「杏林尋寶——第十二屆全國中醫藥特色技術演示會」在羊城上演,延續以往11屆演示會的精彩,中醫特色絕技登臺亮相。

當天演示會共8個特色療法分成三組呈現,分別是經典與創新——氣機調平綜合療法、道醫針法與人迎脈口脈法、經絡診察;探新與發秘——四維立體針療法、乳腺解結法;獨家與傳承——踩蹺療法、整骨導引術、火功推拿。




廣東省中醫院名譽院長呂玉波介紹,上世紀90年代末至本世紀初,省中醫院就開始到處尋找和挖掘安全有效的特色療法。2009年,廣東省中醫院啟動了「杏林尋寶」活動,廣邀有一技之長、掌握特色療法的名家能人到現場展示交流。此後,省中醫院更加系統、全面、深入地開始了大江南北中醫特色療法的尋寶曆程,並專門成立傳統療法中心,承接尋回來的寶。

杏林尋寶活動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民間獻寶人前來,成為醫院挖掘中醫特色療法的重要渠道,以及搶救散落在民間瀕臨失傳中醫絕活的有效途徑。很多過去只存在於文獻記載中的、或流傳於民間的療法,在急危重症、專科專病、疑難雜病、治未病等各個領域得到推廣應用,發揮其臨床療效。同時,醫院建立傳統療法中心、中醫經典科,承接杏林尋寶活動尋回來的中醫絕活,而這些簡、驗、廉、便的中醫特色療法、適宜技術也易於在基層醫療機構開展,受到廣大市民歡迎。

據悉,目前杏林尋寶活動已累計梳理全國中醫藥特色技術415餘項,實地走訪212項,共有126項上臺展示。醫院通過跟師、進修、辦培訓班等方式引進53項特色療法,其中組織跟師42項,培養院內繼承人310餘人次,為其中18名老師建立名醫工作室,為其中7項特色療法組建了中醫特色療法專業小組,通過標準化、規範化、人才培養,使一批特色療法在廣東省中醫院生根發芽。12年來,形成杏林尋寶相關專著62部,相關課題研究102項(其中省部級課題42項,廳局級課題35項),發表相關論文151篇。


三組八個特色療法

一、經典與創新

1、但楊標·氣機調平綜合療法

獻寶人但楊標帶來的是「氣機調平綜合療法」,他還原《黃帝內經》針法所用寸口人迎陰陽脈法,將針、灸、藥、砭、導引療法總結為「氣機調平綜合療法」,以醫者自身內觀導引,針刺調節,以灸溫補、以藥調和,以患者的氣機快速調平為功,治療方法安全,見效快,效率高,成本低,能快速緩解病患痛苦。

2、祝勇·道醫針法與人迎脈口脈法

獻寶人祝勇帶來的是「道醫針法與人迎脈口脈法」,身為武當道醫傳人的祝勇,應用武當道醫技術調理各種疑難雜症,尤其對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等具有良好的療效。

3、張僑文·經絡診察

獻寶人張僑文帶來的手法是「經絡診察」,「用針者,必先察其經絡之實虛,切爾循之,按而彈之。」可見,經絡診察如此關鍵。王居易(1937-2017年)是北京市著名經絡醫學專家,北京市中醫管理局薪火傳承「3+3」工程名醫傳承工作站專家,首都國醫名師。從事中醫針灸五十餘年,構建了「經絡醫學」體系,包括 「經絡診察法」。它是通過審、切、循、按、捫五種方法對人體的十四經進行診察、辨識,並根據所獲信息指導醫者對經絡進行相應的調整,使機體達到陰平陽秘的狀態。張僑文為加拿大籍華人,王居易的入室弟子之一,長期從事針灸臨床工作和恩師的學術推廣工作,整理出版王居易針灸學專著若干。

二、探新與發秘

1、李季·四維立體針療法

獻寶人李季帶來的是「四維立體針療法」,四維立體針療法創始人李民,以陰陽學說和整體觀為基礎,以胚胎學、全息等理論為指導,一步步總結出立體頭骨針和立體手骨針。自幼跟診於李民的李季,經多年學習與實踐,臨床經驗豐富,對四維立體針療法的臨床應用以及授課量化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2、譚志飛·乳腺解結法

獻寶人譚志飛帶來的是「乳腺解結法」。他曾先後學習過多派主流手法、針法等,臨床中以古中醫理念為指導,結合現代醫學體系指導中醫外治手法、正骨、針術、艾灸、藥敷等診治各種疑難疼痛性疾病及內、兒、婦科等相關雜症,尤其擅長診治婦科乳腺疾病。

三、獨家與傳承

1、國家臣·踩蹺療法

獻寶人國家臣帶來的是「踩蹺療法」,踩蹺療法是在《黃帝內經》中曾經提到的療法。作為中醫藥世家傳人的國家臣,利用雙足循經取穴,辨證施治,使受傷的組織恢復生理狀態,使失調的臟腑機能得到糾正。

2、雷春生·整骨導引術

獻寶人雷春生帶來的是「整骨導引術」,一部《葉問》電影讓大家對詠春拳有了濃厚的興趣,而雷春生正是把詠春中拳的基礎訓練活用於正骨。他通過整骨來調理經絡出入升降,跨界治療臟腑和經絡疾病。

3、袁開勇·火功推拿

獻寶人袁開勇帶來的是「火功推拿」,苗醫苗藥文化源遠流長,是中醫學的一部分。火功推拿,源於貴州當地苗族療法,又與中醫融合,用火又用藥是其中一個亮點。袁開勇,他將藥火酒和推拿手法合而為一,用火功推拿以達到松筋動骨。

相關焦點

  • 杏林尋寶第12年,今年8位「奇人」來秀中醫「絕活」
    2020年11月12日,「杏林尋寶——第十二屆全國中醫藥特色技術演示會」開鑼。每年的杏林尋寶的「英雄帖」都會引來各路高手展示拿手絕活,今年也有8種中醫特色絕技登臺亮相。 廣東省中醫院名譽院長呂玉波介紹說,今年是杏林尋寶活動的第12年。
  • 「杏林尋寶」9年累計挖掘中國民間中醫藥特色技術283項
    新華社廣州12月21日電(記者肖思思)運用艾絨、牛角和金、銀、銅、鐵等五金製造的專用器具,加熱器械後對局部進行燒烙刺激,術後給予藥膏護理外用,該療法用於胃火衰微、浮腫、腹水、黃水病、白脈病等,來自青藏高原的「喋巴療法」在羊城引起圍觀。
  • 「洋中醫」炫技秀針法,本土奇人復現易筋經……
    原來海外也有中醫門派,洋面孔也有傳統療法「獨門絕活」,75歲的「洋中醫」從醫45年還較真鑽研了古書《內經》《淮南子》等等多個版本;原來「易筋經」不是失傳江湖的「武林秘籍」,現代杏林也有高手修習它來強身健體,不信快來讓省名中醫楊志敏教授傳你一招一式……11月2日,「杏林尋寶——第十一屆全國中醫藥特色技術演示會」在廣東省中醫院開鑼
  • 中醫高手獻技 首現外國面孔
    11月2日,「杏林尋寶——第十一屆全國中醫藥特色技術演示會」在廣州召開。各路中醫高手相聚一堂,展示了15種拿手絕技與特色療法。與過去十屆相比,今年獻寶專家首次有了洋面孔,有來自法國、西班牙、美國等國家的醫學同道遠赴萬裡,前來分享活躍在西方的針灸療法。「在西方國家,也有中醫針灸流派。」旅法人類學家賀霆教授曾對西學針灸進行長期、系統、深入的研究,發現其存在良好的療效。
  • 岐黃學者 浙江省國醫名師 省名中醫名單公示
    岐黃學者 浙江省國醫名師 省名中醫名單公示 2018年12月14日 21:50:06來源:浙江在線根據這一公示名單,我省有三人入選:  岐黃學者人選浙江名單(按姓氏筆畫排序):  萬海同  浙江中醫藥大學  方劍喬  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範永升  浙江中醫藥大學  也是在今天,省衛生健康委、省人力社保廳、省中醫藥管理局根據《浙江省中醫藥傳承與創新「十百千」人才工程(杏林工程)》《關於組織開展第二批浙江省國醫名師評選的通知
  • 安陽市中醫院加入嶺南中醫呼吸病區、急診醫療醫療聯盟
    為積極促進河南中醫藥強省建設,貫徹落實好《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2020年12月10日,河南省中醫藥強省建設促進聯盟「走出河南看發展」系列活動正式啟動,率先將全國中醫藥事業發展典範廣東省作為首站
  • 民間中醫高手可持證上崗
    即日起,民間中醫有望「轉正」、中藥材質量將得到全程監管,整治虛假「神醫」有法可依……  1日,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獨家採訪時,省衛生計生委黨組成員、省中醫藥局局長徐慶鋒表示,中醫藥法的實施,將推動中醫藥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也將提升中醫藥的影響力。「我省明確提出到2020年要成為中醫藥綜合實力全國領先的中醫藥強省。《中醫藥法》將進一步推進廣東中醫藥強省的建設」。
  • 羊城菊會來了,看點都在這
    今年菊會以「菊香滿載杏林情」為主題,將中醫藥文化巧妙融入菊花景組中,展出菊花主題景組16座,菊花小園圃作品26組,藝植造型菊 60座、扎作造型菊40 座,品種菊近450種,大立菊、懸崖菊、盆景菊、樹菊等藝菊1000 多盆,各類時花、盆菊近30000 盆。市民遊客需留意,菊花景組預計在11月下旬進入最佳觀賞期,菊展至12月初結束。
  • 赴一場秋日之約吧,羊城菊會精彩活動搶先看
    今年菊會以「菊香滿載杏林情」為主題,將中醫藥文化巧妙融入菊花景組中,展出菊花主題景組16座,菊花小園圃作品26組,藝植造型菊 60座、扎作造型菊40 座,品種菊近450種,大立菊、懸崖菊、盆景菊、樹菊等藝菊1000 多盆,各類時花、盆菊近30000 盆。市民遊客需留意,菊花景組預計在11月下旬進入最佳觀賞期,菊展至12月初結束。
  • 州民族中醫院院長譚曉文榮獲「湖南省名中醫」稱號
    湘西網1月4日訊(劉讓定)2020年12月30日上午,湖南省中醫藥大會在長沙召開,為全省第四批「湖南省名中醫」和第二批「湖南省基層名中醫」頒發證書。州民族中醫院院長、主任醫師譚曉文獲得第四批「湖南省名中醫」榮譽稱號。這是截至目前我州唯一一名獲得此殊榮的中醫專家。
  • 溫縣中醫院被省中醫管理局通報表揚
    近日,筆者從《醫藥衛生報》獲悉,在首個「中國醫師節」來臨之際,8月2日,河南省中醫管理局通報表揚了中醫醫療機構臨床工作表現突出的52個集體、202名醫師。
  • 同飲長江水,共敘國醫情——湖北省崇陽縣中醫院到湖口縣中醫醫院...
    中國江西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7月31日上午,湖北省崇陽縣中醫院職能部門和臨床科室負責人一行12人,在副院長王續兵帶領下,來到湖口縣中醫醫院進行交流學習。湖口縣中醫醫院黨總支書記屈新雲率在家院領導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交流。
  • 杭州蕭山區中醫院助力凱裡中醫醫院邁向「全科」發展
    這一幕的發生,源於杭州市蕭山區中醫院幫助該院新建了康復科。自2017年兩家醫院建立對口幫扶協作關係以來,雙方共同發力,在學科建設、制度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實效,凱裡市中醫醫院整體醫療能力顯著提升。對患兒進行康復治療2019年6月,來自蕭山區中醫院監察室主任、副主任中醫師吳曉萍,開始擔任凱裡市中醫醫院院長。
  • 青島中醫院養老康復項目年內投用 已備案中醫診所40家
    青島市已建成6家中醫醫養結合型醫院  市中醫院養老康復項目年內投入使用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8月28日,記者從市衛計委獲悉,青島市積極實施「中醫藥+養老」發展戰略,已建成6家中醫醫養結合型醫院,投資4000萬元、建築面積6000平米的青島市中醫醫院養老康復項目已開工建設
  • 古醫家為何以「杏林中人」為榮?(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原標題:古醫家為何以「杏林中人」為榮?(杏林尋寶——中華傳統醫藥漫談)《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6年08月12日 第 11 版)「杏林」是中華傳統醫學的代名詞,自古醫家以位列「杏林中人」為榮,醫著以「杏林醫案」為藏,醫技以「杏林聖手」為贊,醫德以「杏林春暖」為譽,醫道以「杏林養生」為崇。
  • 精誠濟世立杏林 仁心妙術譜華章——日照市中醫醫院60年發展巡禮
    新面貌展示新風採:砥礪奮進鐫刻堅實足音燥鏡頭聚焦:  2004年8月20日,市中醫醫院1959年1月,城南聯合診所與將帥、蓮村衛生所整合組建城關人民公社衛生院。這則看似簡單的消息,卻標誌著日照第一家中醫院的前身誕生。日照市中醫醫院也從此在日照大地紮下根系。  物換星移。1985年1月,日照縣政府將日照縣城區衛生院改建為日照縣中醫醫院,同年3月,改稱為日照市中醫醫院。
  • 2020廣州第61屆羊城菊會要門票嗎?
    2020廣州第61屆羊城菊會要門票嗎?  答:免費參觀  /賞花攻略/  時間:2020年11月14日-12月初  地點:廣州文化公園  門票:>免費  交通:地鐵6號線文化公園站下  文化公園開成「金黃海洋」  今年菊會以「菊香滿載杏林情」為主題,將中醫藥文化巧妙融入菊花景組,展出菊花主題景組,16座菊花小園圃作品,26組藝植造型菊60座,扎作造型菊40座  品種菊
  • 中醫的杏林文化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講師 楊必安千百年來,廬山不僅以秀麗的風景吸引世人的目光,其厚重的人文歷史底蘊和美麗傳說也讓人為之嚮往。祖國傳統醫學的「杏林文化」便出自於此,其「開山鼻祖」是大名鼎鼎的董奉。50年後,少年遲暮,回鄉探親,當年的鄰居朋友老的老、死的死,唯有董奉一如往日。他頗為奇怪,就問董奉:「我已身形佝僂、滿頭白髮,您卻仍然壯如中年,越活越年輕,難道先生已經得道了嗎?」董奉回答:「不過是偶然罷了。」對貪戀人間的人來說,死亡是最恐懼的事。因此,前來向董奉尋求「長生不老之術」的人日益增多,攪得董奉終日不能安寧。為了圖清靜,他索性離開家鄉,週遊天下、濟世救人。
  • 全國排名第一的中醫院:傳承與發展,中醫藥特色不是「慢郎中」!
    過去20多年,廣東省中醫院的門診量一直排名全國醫院之首,2016年門診量達741萬人次,2017年啟動公立醫院改革後略有下降,但依舊有712.6萬人次的服務量。據統計,每天該院的醫生要開出12噸中藥飲片。「廣東省中醫院是我國中醫藥事業的一面旗幟,打響了嶺南中醫第一家的品牌。」
  • 大江東有了省中醫院「門診部」
    今年初,河莊街道與省中醫院籤訂新三年合作協議。這是繼2015年雙方首次合作後,兩院再次許下的「三年之諾」,共同探索基層醫療發展新模式。張爍介紹,省中醫院向河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放「信息互通平臺」,是浙江省級醫院在街道級的首次嘗試。「這等於是省中醫院在河莊開設了一個『門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