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供奉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注意!

2020-09-08 追夢人0810

文源:雲谷禪師 日行一善共修平臺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生活中,許多人都有到寺院裡拜佛供養做功德的習慣。我們如果到寺院裡去,會發現神聖莊嚴的佛菩薩寶像前總是擺放著各種各樣的供品,比如水果、鮮花、香支、燈燭、大悲水,還有清心悅耳的佛樂不絕於耳,等等。無論做何種供養,全在於供養者發心,只要用心真誠,皆功不唐捐。

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佛前做供養,不是「作秀」,不是裝樣子,不是做「表面」功德。我們也不要以世俗功利之心禮佛,不要將其視為與佛菩薩的「交易」或「賄賂」。

佛菩薩什麼都不缺,你供養什麼,佛菩薩都不會食用,不要覺得自己供養了佛,佛菩薩就會對你有偏私,這是愚痴,也是妄想。

佛菩薩視一切眾生平等,無二無分別,不會因你供養的多寡而區別對待。所以民間所認為的那些燒高香、搶頭香的行為是非常愚蠢無知的。

布施,是為了培養大眾的利他無我慈悲心,看似是供養佛菩薩,其實是在為自己修福。佛門裡的種種供養方式都是一種善巧方便法,都有著深刻的法義,是為了更好利益大眾燻修。

比如佛前供水果,水果就有著很重要的寓意。本篇文章,就來帶大家走近佛門供養中的「果」供養。佛前上供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一、水果要保證新鮮無壞果

佛前供「水果」,有著特殊的寓意,主要有兩層含義。一者,我們都知道,佛教最重視因果之道,佛陀說八萬四千法門、三藏十二部經典,其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佛前供水果,就在於提醒大眾要明因識果、敬畏因果。佛前供花代表善因,供果代表善果,花開結果,即善有善報,以此勸人行善,方可真正改變命運。

二者,我們當明白,佛教不是迷信,佛不是神而是覺悟的人,佛是過去人、人是未來佛。眾生若能精進修行,亦可成就無上佛道。

佛教裡對修行者所要成就的果位分為三種,即阿羅漢、菩薩和佛,其中阿羅漢屬於小乘佛教,菩薩和佛果位屬於大乘佛教,「佛」果位最圓滿無漏。佛前供水果,也在提醒修行者要時刻精進修行,菩提心永不退轉。

為了避免出現不好的表法,避免不恭敬、造業情況的發生,佛前供水果,一定要注意保證水果的新鮮、完好無損,沒有腐爛變質的情況發生。即使是在上供過程中發現水果有變壞的,也要及時撤換成好的水果。

二、水果上供前一定要清洗乾淨

就像佛前供水一樣,我們供佛,供養的也是我們的一份清淨心,既然有恭敬心,就像做好每一件事,不要應付、粗製濫造。有些人做事很不講究,買來的水果,該清洗的不清洗,帶著泥垢就供佛;

該清理的不清理,帶著雜葉直接上供,等等,這些行為都是不如法的。清洗任何物品就像清洗我們內心的汙垢一樣,洗去塵埃,淨化內心。

清洗後的水果清香潔淨,令人見之心生法喜,增上善緣。供佛水果的數量沒有什麼講究,供多少都可,水果清洗後在盤子裡排成大氣莊重的造型,置於佛前即可。

三、不要上供氣味不好的水果

供佛水果的種類沒有什麼大的要求,一般我們經常食用的水果,如蘋果、香蕉、梨、桔子、葡萄、西瓜、火龍果,等等,都可以。這些水果氣味聞起來都比較清香,價格大多數人也都能接受,都能供得起。但是要提到一種水果——榴槤,它的氣味大多數人是接受不了的,最好還是不要拿來上供,也對三寶有些不恭敬。

有人問,「梨」可以拿來上供嗎?民間認為「梨」的諧音有「分離」之意,不能拿來上供,這種說法可信嗎?佛教完全沒有這一說法,佛教認為「梨」有「離苦得樂」之意,是好的表法完全可以放心拿來上供。

我們一般都是早上上供,傍晚收供,也可以兩三天一收供,這個看自身情況。收供後,水果可以自己吃,也可以分享給家人鄰居朋友食用,都是非常好的。

以上就是佛前供果的主要注意事項,感恩您的閱讀,祝您人生吉祥、福慧圓滿。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前擺放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注意!
    經常出入寺院的人想必對佛前上供並不陌生,我們細心觀察會發現,佛菩薩寶像水前每日都靜心供奉著各種各樣的供品,比如鮮花、水果、淨水、香燭、食品等等。有人不禁好奇,難道佛菩薩會用這些供品嗎?如果不用,那為何要上供呢?是供給誰看的呢?
  • 佛教:供奉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謹記
    雖然可以十物供養,但是每個物品代表的意義都是不一樣的,香滅而留香代表無私,燈有去暗投明之義,花則是代表花開見佛,而我們常見的水果代表功德圓滿,獲得果位。今天就說說供奉水果方面的知識,也是比較常見的供奉方式,供奉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謹記!
  • 佛教:佛前上供水果,這4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我們要明白,不論我們供養什麼,都要發心清淨,不要帶有「賄賂」的功利念頭。我們供佛,不是為了換取佛菩薩加持,而只是培養自己的布施利他心。如果供養的初心變了,一切功德也就散了。佛門裡每一種供養都代表著一定的法義,都對眾生有一定的啟發和警醒。比如佛前所供的水,我們稱之為「大悲水」,水代表清淨、平等,告誡人們要修大悲心。
  • 佛前上供水果,這3點「禁忌」,一定要注意!
    佛前供水,寓意要修持清淨心、平等心、大悲心,心不染塵、心無掛礙。佛前供三炷香,是點燃內心的「戒定慧」真香,更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勤修「戒定慧」三學。那麼佛前供果又代表什麼法義呢?佛前上供水果,這3點「禁忌」,一定要注意!一、腐爛的水果一定不要拿來供佛。
  • 佛前供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我們經常去寺院會發現,寺院裡佛菩薩聖像前總是供奉著各種各樣的物品,比如鮮花、水果、燈油、香支、大悲水,以及齋食,等等。為什麼要供這些東西?供這些東西,佛菩薩會食用嗎?相信很多人有此疑惑。其實,佛前所供物品,是為了培養眾生的布施心,以此修養功德。
  • 佛前供奉花果,這3點「禁忌」,一定要注意!
    佛前所供任何物品,佛菩薩是不會食用的,供養表面上是利益佛菩薩,實則是在培養大眾的慈悲利他心。有善意的發心,自會有好的功德。佛前供養有多種形式,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樂、供香、供食等等。每一種供養都代表著一定的法義,起到好的表法,利益大眾燻修。
  • 佛教:用水果供佛時,這三條「禁忌」,一定要注意!
    深究起來,供養屬於菩薩六度中的布施,將世間種種美好之物擺放在佛前,感念佛恩的同時,克服自己內心的慳吝,又能累積巍巍功德,這就是供養。為了方便修行,在家的佛子常把佛像請回家中,並且用新鮮可口的水果供佛。但是,我們一定要明白,水果並非給佛「享用」的,諸佛菩薩是出世間的聖人,並不貪戀世人的供奉。
  • 佛教:佛前上供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我們如果到寺院裡去,會發現神聖莊嚴的佛菩薩寶像前總是擺放著各種各樣的供品,比如水果、鮮花、香支、燈燭、大悲水,還有清心悅耳的佛樂不絕於耳,等等。無論做何種供養,全在於供養者發心,只要用心真誠,皆功不唐捐。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佛前做供養,不是「作秀」,不是裝樣子,不是做「表面」功德。我們也不要以世俗功利之心禮佛,不要將其視為與佛菩薩的「交易」或「賄賂」。
  • 佛前上供水果,這3點「禁忌」,一定要牢記!
    比如佛前供奉「大悲水」,水代表著一種清淨平等,以此告誡眾生要修持清淨平等菩提心。佛前供燈,寓意照破世間無明黑暗,遠離愚痴無明,令佛法的光芒普照十方。佛前供香,「香」被奉為佛法的信使,將佛法的訊息傳遍虛空法界,令一切眾生聞之受益。燒香,更是點燃心靈之香,「戒定慧」真香,而不是為了求取感應。佛前供水果亦是如此,佛菩薩是不會吃的。
  • 佛前供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注意!
    平日進寺院禮佛,為了表達對佛菩薩的恭敬,也為了對治與生俱來的慳吝貪婪,很多善信會在佛前上供各種供品。依照每個人的發心不同,所供養的也有差別,譬如《業報差別經》雲,以花供佛,得「好顏色」等十種功德。除花之外,又有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等十種供佛之物。
  • 99歲老僧說:佛前擺放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注意!
    這就如同播下芥子般大小的種子,卻能長成參天大樹。皈依三寶之後,為了方便禮佛,我在家中設置了一處佛堂,並迎請了「娑婆三聖」法像。與眾多善男信女一樣,因為對大乘教法的篤信,水果成了擺在佛前最常用的供養。六時禮拜,日日不輟,我曾有深蒙法益之感,卻不知也已在無形中長養了貢高我慢之心。
  • 佛前擺放水果,這4點「禁忌」,一定要小心!
    唯有內心存善念,諸惡不作、眾善奉行,才是對佛最好的供養。本篇文章,小編就和大家探討一下佛前供果一定要注意的4點「禁忌」,希望大家能夠從中受益。一、不可用壞果佛門裡任何物品都代表佛法,就像在佛前供的水果,是有講究的,不可敷衍了事。
  • 佛前上供水果,這2點「禁忌」,一定要注意!
    另外,這些供品擺在佛前,也有表法的作用,以警醒大眾燻修。每一種供養都代表一定的法義,比如佛前供水,告誡眾生要修清淨心、平等心。佛前點燈,寓意照破無明黑暗,點亮智慧和光明,等等。佛前供香,代表皈依佛法僧三寶、勤修戒定慧三學,點燃心香。那麼佛前供果呢?本篇文章,小編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佛前供果的意義及注意事項。佛前上供水果,這2點「禁忌」,一定要注意!
  • 佛前上供水果,這4點「禁忌」,一定要小心!
    比如佛前供水,意在提醒大眾要修清淨心、平等心,不生惡念、貪念、嗔恚。佛前供燈,「一燈能破千年暗」,寓意照破無明黑暗、用智慧破除煩惱。佛前供香,指皈依佛法僧三寶、勤修戒定慧三學,「戒定真香」,明了因果,等等。那麼,佛前供水果又有何表法?佛前上供水果,這4點「禁忌」,一定要注意!
  • 佛教:佛前供水,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佛前供養,不是與佛菩薩的交易,不是世俗間的「賄賂」。不是佛菩薩需要我們的供奉,佛菩薩福慧圓滿,什麼都不缺,佛菩薩待眾生一視同仁,不會因為我們供養與否、或者供養的多寡而區別對待我們。佛菩薩不吃我們所供之物,佛前做供養是為了培養大眾的布施心、利他心、平等心,捨棄內心的自私慳貪等惡習,如此即是利益。
  • 佛前供養水果,這3條「禁忌」,不可不知!
    內心的大慈大悲、清淨無礙才是最令佛菩薩歡喜的。佛前供養的每一種東西,都代表佛門裡度化啟發眾生的一種善巧方便法,不是為了利益佛菩薩,而在於利益無量無邊需要渡化的眾生。比如,佛前供水,水代表清淨平和,佛前供水就意在提醒眾生內心要清淨無染、平和無憂。佛前供燈,照破世間無明黑暗,點燃智慧。那麼,佛前供果又有哪些功德利益及要求呢?
  • 佛教:以水果供佛,這三點「禁忌」,一定要注意!
    佛前供養,不是佛菩薩缺這些供養。佛菩薩已經圓滿成就,根本不缺世人的任何名聞利養。我們也不要以世俗功利心,妄想以物質供養換取佛菩薩的加持,交易和賄賂只會讓自己離佛心越來越遠。拜佛不是迷信,而是讓我們擁有正知正見,擁有一顆清淨解脫的心。本篇文章,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佛前上供水果,一定要注意的三點禁忌。
  • 佛教:佛前供水,這些「禁忌」,一定要注意!
    佛前的一切供品,並不是供諸佛菩薩「享用」的,它們的作用在於提醒眾生,時刻住於正念,不忘修行。比如,花朵和水果就用來提醒我們,要牢記因果不空的道理,平日應斷惡修善。同樣的道理,供水也是如此,供養若只重外在的形式,不能參悟其中的真諦,自身受益就十分有限。佛前供水時,注意以下「禁忌」,如理如法地供養三寶,定能受益無窮。其一,水不宜過滿,人生不可貪多。
  • 佛前供水,這幾點「禁忌」,一定要清楚!
    如果我們經常出入寺院,會發現寺院殿堂裡的佛菩薩聖像前,總是供奉著各種各樣的供品,比如鮮花、水果、香支、燈燭、淨水,等等。一切供養,不論貴賤多寡,功德大小源於發心。我們供養佛,不是佛需要這些供品,而是藉由此名義來表示我們對佛菩薩的恭敬,也培養大眾的布施利他心,以增長福德。
  • 佛教:佛前上香,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我們都知道,佛門裡有幾種供養方式,包括佛前供花、供果、供香、供水、供燈等等。每一種供養都有其特殊的法義,起到一定的表法作用,利益大眾精進修行,也在供養的過程中培養了大眾的布施利他心。雖然供養只是形式,但是也要如理如法,才能積攢到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