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前上香,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2020-12-05 明月天心

我們都知道,佛門裡有幾種供養方式,包括佛前供花、供果、供香、供水、供燈等等。每一種供養都有其特殊的法義,起到一定的表法作用,利益大眾精進修行,也在供養的過程中培養了大眾的布施利他心。雖然供養只是形式,但是也要如理如法,才能積攢到功德。

比如我們在佛前供花,儘量不選用有刺激難味氣味的花來上供,花要清香美好,清淨莊嚴道場。佛前供果,水果不要有壞的、氣味不好的,上供前一定要清洗乾淨。佛前供水,最好用可以直接飲用的純淨水,且在佛前供水也有相應的「規矩」。

佛前供燈,無特殊情況不要人為吹滅,燈代表光明與智慧,破除人的無明煩惱,徹夜長明為宜。那麼,本篇文章,小編要和大家探討的是佛前上香,一定要知道的3條「禁忌」,希望大家受益。

一、不要在大殿內上香

雖然寺院大殿殿堂內佛像前仍設有香爐,但我們大家最好不要在殿內燒香,尤其是有些人喜歡燒些高香、粗香,這是不被允許的。真要燒香,最好在大殿外的大香爐裡上香。因為大殿內空氣流通不太通暢,如果大家都去裡面燒香,那樣會把大家燻得夠嗆,也容易引起火災。

現在許多香大多是工業香,也不利於寺院僧眾的身體健康。當然,若只是上幾炷小香,那也無大礙。不過,為了更加規範,利於大家培福,我們儘量在殿外上香。

二、不要大把大把燒香

我們燒香不要盲目,一定要心存正念,不可迷信顛倒。自佛教傳入中土,到寺院燒香拜佛成為大眾約定俗成的規矩,但其實到寺院是否要做這些,並沒有嚴格規定,隨大眾發心。佛菩薩不是神,是覺悟的人,不要執著神通。

佛菩薩不會因你所做供養好壞多寡而區別對待。供養再多再好,心不清淨、心術不正,也是徒勞。心善慈悲,不做供養,也是功德。總有些愚蠢的人,迷信什麼民間所說的「高香」、「頭香」,到寺院就大把大把燒香,像在與佛菩薩做交易、搞賄賂,簡直是無知。

功德功德,不是你交錢、你捐物,佛菩薩就加持你了。苛求功德,便無功德。帶著功利心「抱佛腳」,都是自欺欺人。不必花那麼多的錢去燒大香,福田在心不在外,你有一顆慈悲之心,自然能得感應。我們要明白燒香的真正含義,香支一燃,法界蒙燻,一切眾生皆能聞法得利益。

我們一般在佛前上香,上三炷香即可,三炷香代表至誠皈依「佛法僧」三寶,勤修「戒定慧」三學,戒掉「貪嗔痴」三毒。點燃三炷香後,用兩手的食指與中指夾住香支末端,兩個大拇指頂著香的底部,將香支舉至眉毛前方,頭部微傾,禮佛三拜,而後用左手插香。

第一支插在中間,代表皈依佛、覺而不迷;第二支插在右邊,代表皈依法、正而不邪;第三支插在左邊,代表皈依僧、淨而不染。之後恭敬作揖,供香結束。如果覺得比較繁瑣,點香後,用心插香即可。

三、不要以香的走向判定吉兇

民間有一種比較迷信的說法,人們會習慣性地通過看香的走勢、長短、形狀等來判定人當下、未來的福禍吉兇,這是非常不提倡的,很容易使人沉迷其中,越信越迷、越來越極端,違背佛教的宗旨,給人帶來不利的影響,不但修不到福報,反而起煩惱障礙,就是禍不是福了。

學佛一定要建立正知正念正覺,不要妄想著走捷徑、投機取巧,「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覺悟人生、奉獻人生」,這條忠告,我們一定要牢記在心。隨喜大眾發心功德,祝福慧增長、法喜充滿。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佛前「上香」,這3條常識,一定要清楚!
    很多善信一到寺院就會燒香,其實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只是覺得大家都這樣做,自己不做怕「佛菩薩」怪罪,出於人云亦云的心理而去供香,這就違背佛教的初衷了。很多人不明佛法,認為燒香就是燒給佛菩薩看的,供養的香越大越粗越高,就越能得佛菩薩歡喜,自己的功德也會越大。這完全是顛倒妄想。
  • 佛教:佛前參拜,這3條「禁忌」一定要提前知道,犯錯了難收場
    其實我們到寺廟當中去燒香拜佛,有這三條規矩,一定要提前知道,否則犯錯了很難收場。1、 佛門弟子是不能夠沾染葷腥的。我們都知道出家人,他們是不會吃肉類食物的。其實我們作為一名佛教信仰者,雖然說有些規矩可以不用與佛者一樣嚴格,但是我們至少也不要去違反這個規矩。不食用葷腥的東西,是去拜佛的最基本的一個佛門規矩。因為葷腥之物,在佛教當中看來是非常髒的。因此我們去佛門聖地拜佛的時候,儘量不要食用葷腥之物。因為在佛教當中,佛門聖地是非常聖潔的,如果一個人踏實用了葷腥,那麼這就是讓佛門聖地受到玷汙的事情。所以這一點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是卻非常重要。
  • 佛教:佛前上供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比如佛前供水果,水果就有著很重要的寓意。本篇文章,小編就來帶大家走近佛門供養中的「果」供養。佛前上供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一、水果要保證新鮮無壞果佛前供「水果」,有著特殊的寓意,主要有兩層含義。
  • 佛教:佛前做供養,這4條「禁忌」,一定要清楚!
    但是在信眾眼裡,燒香拜佛除了能與佛結緣,還能給自己積累無量功德。俗話說:「享福還需積福。」如果不做積福,即使福報來了,你也「無福消受」。信佛之人,為了更加方便修福,就在家裡設置了佛堂,經常做燒香拜佛、供養之事。很多人知道要燒香拜佛,要去做供養,但是真正的如法供養,卻也不簡單。
  • 佛前供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所供物品,佛菩薩是不會食用的,所以我們不要妄想著以此與佛菩薩做交易,而得到佛菩薩的額外加持,這是妄想,也是迷信。不論我們供養什麼,重在於發心,心地善良慈悲,哪怕不供養任何東西,也無礙,只要用心恭敬,皆功不唐捐。有些人信佛信的很迷信,看到佛前所供物品有些減損,就誤認為是佛菩薩食用了,覺得是自己的誠心感動了佛菩薩,佛菩薩食用了他的東西,就會保佑他,這是迷信思想。
  • 佛教:佛前供水,這4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如果以「交易」的想法去供養佛,就失去了供養的真正意義,一切功德,都會散掉。通常說來,你供養給佛的一切,佛都不會要你的。甚至連供養所得的一切功德,都會通過各種方式,「回向」給你。比如佛前供水,佛教中稱之為「大悲水」。水利萬物,告誡我們的要修大悲心,要有利他的心。除此之外,佛前供水,這4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 佛教:佛前「上供」,這3條「禁忌」,不學佛的人也得懂
    因此,一些佛教的信仰者,他們會為了方便自己修煉福氣,就在自己的家中設置了佛堂,並且在佛前經常做燒香拜佛和供養的事情。而且很多人知道燒香拜佛就要去做一種供養,但是我們應該要知道真正的如法供養,卻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容易的。
  • 佛教:佛前「上供」,這3條「禁忌」,不學佛的人也得懂
    因此,一些佛教的信仰者,他們會為了方便自己修煉福氣,就在自己的家中設置了佛堂,並且在佛前經常做燒香拜佛和供養的事情。而且很多人知道燒香拜佛就要去做一種供養,但是我們應該要知道真正的如法供養,卻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容易的。而且在佛教當中,對於供養這件事情有著一些禁忌。
  • 佛教:佛前上供水果,這4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我們要明白,不論我們供養什麼,都要發心清淨,不要帶有「賄賂」的功利念頭。我們供佛,不是為了換取佛菩薩加持,而只是培養自己的布施利他心。如果供養的初心變了,一切功德也就散了。佛門裡每一種供養都代表著一定的法義,都對眾生有一定的啟發和警醒。比如佛前所供的水,我們稱之為「大悲水」,水代表清淨、平等,告誡人們要修大悲心。
  • 佛教:佛前供水,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真正與佛菩薩感應道交,是要用心。佛前供養,只是佛門裡一種渡人的善巧方便法,不可執著。供養全憑發心,不要為了供養而供養,帶著一顆恭敬之心,精進修行、覺悟人生,就是對佛菩薩最好的供養。佛門供養類別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等,本篇文章,咱們來談一談佛前供水的3條「禁忌」,希望大家注意。
  • 佛前供奉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注意!
    布施,是為了培養大眾的利他無我慈悲心,看似是供養佛菩薩,其實是在為自己修福。佛門裡的種種供養方式都是一種善巧方便法,都有著深刻的法義,是為了更好利益大眾燻修。比如佛前供水果,水果就有著很重要的寓意。本篇文章,就來帶大家走近佛門供養中的「果」供養。佛前上供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 佛前擺放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注意!
    經常出入寺院的人想必對佛前上供並不陌生,我們細心觀察會發現,佛菩薩寶像水前每日都靜心供奉著各種各樣的供品,比如鮮花、水果、淨水、香燭、食品等等。有人不禁好奇,難道佛菩薩會用這些供品嗎?如果不用,那為何要上供呢?是供給誰看的呢?
  • 佛前供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注意!
    佛前供水果時,有三條禁忌,平日一定要注意。第一,心不要打妄想。不管供養何種物品,嚴格來講都屬於「供養法門」,它是培養眾生慈悲喜舍之心的善巧方便。人心越寬,天地越寬,自私自利越少,與佛道也越近。所以,不要認為供養是在「賄賂」諸佛,認為自己的供品貴重殊勝,就能得到佛菩薩的加持。
  • 佛前上供水果,這3點「禁忌」,一定要注意!
    佛前供水,寓意要修持清淨心、平等心、大悲心,心不染塵、心無掛礙。佛前供三炷香,是點燃內心的「戒定慧」真香,更是皈依「佛法僧」三寶,勤修「戒定慧」三學。那麼佛前供果又代表什麼法義呢?佛前上供水果,這3點「禁忌」,一定要注意!一、腐爛的水果一定不要拿來供佛。
  • 佛前上供水果,這3點「禁忌」,一定要牢記!
    大家都知道,佛教寺院是大眾培福修慧的地方,人們帶著對佛菩薩的感恩與恭敬之心來到寺院裡燒香禮佛做供養,希望能夠得到佛菩薩的慈悲加持。小編觀察發現,人們來到寺院裡做的最多的就是燒香和磕頭,寺院的請香處也總是人滿為患。其實,除了佛前供香,佛教裡還有其它形式的殊勝供養行為。
  • 關於佛前上供水果的說法,這3條「禁忌」,要多加注意
    佛教,一直都是我國一個十分重要的宗教,佛教的文化也深受我國國人信奉,因其廣大的受眾,所以追隨佛教的信徒也就日益增多。而在平時,每逢民俗節日,例如春節、元宵節每月的一些祭供、佛教文化也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而既然提到了祭供,貢品的選擇等問題往往也頗具學問。
  • 佛教:佛前上香,這3點常識,要牢記在心!
    那麼,你知道為何要燒香嗎?燒香了,佛菩薩就會保佑我們了嗎?難道不燒香就會得罪佛菩薩?香燒的越多就越好嗎?相信許多人對此都有疑問。相信通過本篇文章的講解,大家會在心中建立正知正見,不再迷惑顛倒。首先,小編要告訴大家的是,「燒香」只是佛門裡諸多供養中的一種,除了佛前上香,還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樂等等。
  • 這3條「佛教禁忌」,一定搞明白!
    我們都知道,在民間信仰中,流傳著眾多的拜佛禁忌。這些禁忌的源頭早已無從考據,有些是正統戒律在流傳中逐漸的被世人誤解,還有一些這是出於人們無知的敬畏心理。在諸多的因素下,佛教被冠以了特別多另類的「禁忌」,你知道幾條呢?有三條流傳甚廣的「佛教禁忌」,你一定要搞明白其緣由!
  • 佛前供花,這3條「禁忌」,千萬要注意!
    前世佛前供花人。佛教與花有很深的因緣,佛陀當年講經說法時,常以花作比喻,許多禪師也是因「花」而開悟。佛門也稱「花」為「華」,比如佛教經典《妙法蓮華經》用的就是這個「華」字。佛經裡有許多與「花」有關的典故、偈語和譬喻,比如佛陀當年在靈山法會說法時有名的「世尊拈花、迦葉微笑」、佛門回向偈裡的「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以及形容一個人妙語連珠的「舌燦蓮花」,等等。
  • 想要有求必應,在春節燒香一定要謹記這3條,且不要觸碰禁忌!
    以前聽過這樣一個說法,就是現在很多人都很忙,所以平常也沒有時間燒香拜佛,但是到年底的時候就要一次性的將平常沒有燒的香要補上。但是這樣的燒香方式真的可以嗎?其實燒香真的有很多禁忌,稍不注意就會觸犯神明。其實我們在這裡說的拜佛拜的都是佛教,佛教最開始發源於古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於佛教講究與人為善、行善積德,他的佛理跟中華傳統美德相符合,所以國內信眾自古就人數繁多。但是信佛也要懂佛,更要知道上香的時候要知道這些知識。首先,燒香的含義是什麼?很多人可能都只是為了燒香而燒香,但是並不知道燒香真正的意義,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燒香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