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2020-12-11 鄉愁中國

「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秋天的第三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白露也是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白露的「露」是一種自然現象。白露前後,暑氣逐漸消失,陰氣上升擴散,天氣漸漸轉涼,清晨的露水日益加厚,在草葉面上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

天高雲淡。 鄉愁網 羅光乾攝

進入白露節氣後,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此時,天高雲淡,氣爽風涼,孟秋結束,仲秋開始,進入一年中最舒適的時節。

古人根據對大自然的觀察,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元鳥歸,三候群鳥養羞。」意思是說在這個節氣裡,鴻雁自北南飛,燕子南往避寒,其他鳥類開始儲存越冬食物。「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一場秋雨一場涼,一場白露一場霜」等民諺也說明了這一時節的天氣特點。

白露民俗

我國民間在白露節氣有「收清露」的習俗,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記載:「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飢。」「百草頭上秋露,未唏時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輕不飢,肌肉悅澤。」「百花上露,令人好顏色」。因此,收清露成為白露最特別的一種「儀式」。此外,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後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到了白露節氣,秋意漸濃。

白露養生

白露節氣過後,秋風在降溫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乾了,這種乾燥的氣候特點在中醫上稱為「秋燥」,很多人會出現口乾、咽幹、眼乾、皮膚乾等症狀。

秋水。 鄉愁網 羅光乾攝

預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適當地多服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也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對普通大眾來說,簡單實用的藥膳、食療似乎更容易接受。

白露詩詞

蒹葭——《詩經·國風·秦風》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白露——唐·杜甫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憑几看魚樂,回鞭急鳥棲。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秋露——唐·雍陶白露曖秋色,月明清漏中。痕沾珠箔重,點落玉盤空。竹動時驚鳥,莎寒暗滴蟲。滿園生永夜,漸欲與霜同。南湖晚秋——唐·白居易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風多,衰荷半傾倒。手攀青楓樹,足蹋黃蘆草。慘澹老容顏,冷落秋懷抱。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萬裡何時來,煙波白浩浩。

秋日。 鄉愁網 羅光乾攝

雜詩

——魏晉·左思

秋風何冽冽,白露為朝霜。

柔條旦夕勁,綠葉日夜黃。

明月出雲崖,皦皦流素光。

披軒臨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塊然守空堂。

壯齒不恆居,歲暮常慨慷。

衰荷

——唐·白居易

白露凋花花不殘,涼風吹葉葉初幹。

無人解愛蕭條境,更繞衰叢一匝看。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相關焦點

  • 今日白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今天是2020年的9月7日,星期一。庚子年(鼠年)七月二十,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白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其中的那兩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釋義為:「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
  • 白露丨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生死。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邊防駐軍的鼓聲隔斷來往的行人,邊塞的秋色裡只有一聲飛雁的孤鳴。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的節氣,還是故鄉的月最明亮。雖然有兄弟卻也天各一方,沒有地方可以打聽生死。寄去的家書常常收不到,何況戰亂頻繁還沒有休止。
  • 詩中的白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唐朝杜甫《月夜憶舍弟》初衣解詩:早上起來,秋氣清涼。居所臨浩渺長江,岸邊時有白頭蘆花。秋天是真的來了。我是後知後覺,因散步回家,想看看古代中秋詩裡,有哪些麗句,驀然看到一行提示,今日白露。有一種五味具陳的感覺。少年不知愁滋味,愛好白露,因為詩經有云,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比如今日之晨,遊在江邊的秋草微風裡,說不盡秋風清淺,陽光旖旎。
  • 白露節氣必讀的一首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白露時節,天高雲淡,氣爽風涼,早晚的溫差較大,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白露,是個富有詩意的節氣,植物上的露水晶瑩剔透,這是夜間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成的水滴,陽光照上潔白無瑕。
  • 最經典的白露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一句「露從今夜白」,仿佛看見珍珠一樣的露水,妝點秋夜,它們仿佛會越來越多,直到如霜似雪。然而杜甫這首詩,雖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為經典對照的美句,但並不是這首詩的最核心。所以這首詩要慢慢解讀,讓我們慢慢品嘗這顆橄欖。「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48歲的杜甫,到了人生的多事之秋。家運和國運簡直是老天選中的安排在一起。杜甫生前並不知道,自己死後在後世的詩壇上享有無上崇高的地位,被尊為「詩聖」。
  • 今日白露,宜讀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文|丁十二圖|網絡今日白露,宜讀詩。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秋季第三個節氣。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一葉落而知天下秋,自古逢秋悲寂寥。自宋玉「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詩中的白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衰荷》唐·白居易白露凋花花不殘,涼風吹葉葉初乾。無人解愛蕭條境,更繞衰叢一匝看。《南湖晚秋》唐(白居易)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風多,衰荷半傾倒。手攀青楓樹,足蹋黃蘆草。慘澹老容顏,冷落秋懷抱。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萬裡何時來,煙波白浩浩。
  • 五首白露時節詩詞,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關於白露,詩人們總有特殊的情感,因為它的名字淨透瑩白的露水,總是有種自然的唯美和浪漫,今天就讓我們穿越時空,一起閱讀關於白露時節的詩詞,一起追溯遠古的記憶。一起了解詩人們在白露時有什麼感慨呢?《蒹葭·詩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
    ,杜甫有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人世間幾多變換,而這月,這露,這清秋,這鄉愁,卻千古如此。「百花上露,令人好顏色」。收清露成為白露特別的「儀式」。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採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之說),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白露「漸知秋實美」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是,「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說明此後氣溫逐漸下降,天高雲淡,草木凝露,天氣轉涼。按照傳統文化裡的幹支計時法,白露節屬於八月令(哪怕今天是農曆七月二十),所以算作酉月,酉金當令。這就意味著,如果一個人出生在今天的12時零八分以前,幹支排法為七月申,如果是今天的12時零八分及以後出生,就算酉八月生人。所以,中國傳統文化周易的細分學科——四柱和奇門預測法等等,都是非常嚴格的遵從節氣時令進行推演的(當代已故周易大師邵偉華先生的著作《周易與預測學》等著作中有詳細解讀)。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白露成霜的時節更思鄉
    不知不覺中,就迎來了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五個節氣——白露。《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說「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這個時候,不能再穿短褲短袖了,就是微風拂過,也會泛起一層小小的雞皮疙瘩。走在街頭,不復夏日風情,美女們也穿上長衫長褲了。「芳草歇柔豔,白露催寒衣」,李白《秋夕懷旅》,講的就是這事,白露了,天是真的涼了,要穿保暖一點的衣服了。
  • 白露詩節丨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今日宜思念……
    白露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也是進入秋季以來的第三個節氣。進入「白露」,天氣漸轉涼,清晨時分地面和葉子上會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故名白露。秋天是一個適合思念的季節,關於白露的詩也有不少。
  • 24節氣:白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國人相信命運,更相信時運。白露綜述2020年9月7日12:07:54,將迎來24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白露節氣。白露,是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起點,也是申猴月的終結和酉雞月的開始。傳說這是一個「轉運」的節點。俗話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這句詩是我見過最美的「白露」詩
    杜甫畫像說起「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這句詩,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才對!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那麼,可能就有小夥伴疑惑了:這首詩我知道,明明是杜甫寫了思念弟弟的詩,怎麼又扯上了題目的「最美白露詩」呢?其實這都是有跡可循的。我們先來說說白露,何為白露?
  • 詩詞話節氣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稱,「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白露時節,正值仲秋,全國各地從北到南依次進入秋天,楓葉漸漸被染紅,在西北和東北等大部分已經率先入秋的地區,此時已經是層林盡染,瓜果飄香,秋天綻放的花兒顏色也更加濃鬱,可謂金桂飄香,秋色怡人。
  • 24節氣:白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白露綜述2020年9月7日12:07:54,將迎來24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白露節氣。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65°,對應處女座,北鬥七星指向天幹「庚」位。
  • 杜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今天是24節氣的白露。現代人對於自然的感知如此遲鈍。也許是暑氣還滯留在川流不息的路面,高樓擋住了四面八方的天空,我們看不到鴻雁的遷徙,感受不到仲秋的到來,更無心去找尋清晨和夜間草木上的露珠。此時,我想起的是杜甫的一句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和一千多年後的這個夜晚如此不同,那是一個清冷的秋夜。清冷的不止是白露時節的絲絲涼意,更是戰亂流離中的悲涼心境。
  • 今日白露丨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白露露,潤澤也。——《說文》白露為霜。——《詩經· 秦風·蒹葭》 水土溼氣凝而為露而氣始寒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白露身勿露,露了凍瀉肚。」專家提醒說,白露時節,起居上要注意保暖,夜間睡覺時最好用薄被蓋住腹部,以免著涼感冒。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白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五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時間點在每年公曆的9月7日——9日,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白露,八月節。秋屬金,金色白,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 白露將至,贈你十首關於白露的詩詞!
    8月首先描寫白露時節到了剛剛入秋,暑氣未過,湖水還是帶著綠意花朵也未謝,可詩人卻已經覺得「水」變「老」了大片的荷花荷葉都開始枯了。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有兄弟卻都分散了,沒有家無法探問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