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學鋼琴亦是如此,古往今來很多鋼琴家都是練出來的,「鋼琴之王」李斯特每天練琴4到5個小時,即使他的鋼琴技巧已經非常嫻熟,卻仍然每天堅持著。
學鋼琴,練琴是必須的,沒有人能夠不練習就彈得一手好琴。而對於初學者而言,練好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就像萬丈高樓一般,沒有一個堅實的基礎是無法矗立的。
鋼琴基本功過硬有何優勢?
在鋼琴考級中,基本功始終佔據著不少的分量,比如音階、琶音等,都是考級必考的內容。
有些家長和孩子一心只想將樂曲學會,想多學習幾首樂曲,反而疏忽了對鋼琴基本功的練習,但是基本功恰好是學習鋼琴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一個鋼琴基本功過硬的人就好比內力深厚的武者,對鋼琴的「一招一式」已經瞭若指掌,剩下的只需要學會高難的「武功秘籍」如世界名曲即可。而且鋼琴基本功過硬的人可以輕鬆地看懂曲譜的創作技巧,甚至還可以自己即興創作出一段鋼琴曲。
比如3月9號鄧紫棋在澳門有一場演唱會,由於故障演唱會推遲了幾個小時,而鄧紫棋在粉絲們等待的時候就即興創作了一首鋼琴曲,緩解了現場焦急的氣氛,也讓歌迷的心情放鬆了許多。
此外參加過《我是歌手》的哈薩克斯坦歌手迪瑪希,在出席某品牌直播活動時,根據屏幕上的雪梨歌劇院的照片,也即興創作出一首鋼琴曲並定名為《嚮往之歌》,旋律優美,贏得眾人喝彩。
可以說不管是鄧紫棋還是迪瑪希能夠做到現場的即興演奏,與他們紮實的基本功是離不開的。
鋼琴的基礎練習更重視質量
俗話說學鋼琴,三分學七分練,練琴是學好鋼琴的必經之路,但是練琴並不是單純地花費時間練習就一定可以練好的。誠然,練琴需要花時間,但是在這些時間裡孩子必須做到有效果、有效率的練習。
有一些家長還是挺重視孩子練琴的,每天也會督促孩子抽出兩三個小時的時間來練習鋼琴,但是家長們漸漸發現孩子的鋼琴技藝好像進步並不大,有一種耗費了精力卻得不到回報的感覺。
那是因為雖然孩子每天都在練習,但是不得要領,比如沒有選擇性地重複練習,沒有根據重難點來練習,不知道自己該以怎樣的速度來練習等等。
這就好比一個想要努力提高成績的孩子,花時間做了很多張試卷,但是考試的核心內容卻不在這些試卷上,或者說他僅僅只是做了試卷卻沒有對試卷上的知識進行融會貫通。
練習鋼琴也是如此,不僅要花時間練,還要練得有效率,練得有質量。
如何提高鋼琴基礎練習的質量
首先在練琴的時候要學會有選擇的重複。比如,在練習二十四個大小調音階和琶音時,不要一次性的全部練下來,要進行有選擇的歸類練習,這樣有利於孩子更好的消化知識。
所以可以將這些音階分成白鍵開始和黑鍵開始,這樣有助於將不是從大拇指開始的那些音階與從大拇指開始的那些音階分開,再分別練習它們,從而使鋼琴的演奏更加流暢合理。
其次練琴要學會分速度練習,尤其是對於初學者來講,要學會適當的運用慢,中,快三種速度,保證在每個速度下自己的手指都能從容,彈出來的每個音符都能達到飽滿狀態,這樣一來就可以靈巧地演奏曲目。
最後,在練習音階和琶音的時候可以採用「隔開八度進行,反向進行」的方式,鋼琴的基礎練習中大小調音階、琶音,減屬七分解和弦都是最重要的部分,這樣一來練習的方式就更多一些,練習的面也更廣。這種方式是有針對的練習方式,和一味地追求練琴的練習量不同。
除此之外,家長在督促孩子練琴的時候,要注意「少食多餐」,可以將一天的練習時間合理地分為幾次進行,從而提高練琴的效率。
就好比一個學生每天做五六個小時的功課成績未必會提高,反而會感到疲累,但是如果他每天做兩次,一次做一個小時,而且都是有計劃地做功課,那麼他成績上升的機率就會變高不少。
這就叫,精而優。
練琴也是如此,孩子在練琴的時候就要做到有計劃有質量的練習,讓自己能夠真正地打好基礎。
細水長流,持之以恆,一步步穩紮穩打,才能學會鋼琴,學好鋼琴,才能不辜負那些年為學鋼琴付出的汗水和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