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他的理學思想對於後世產生了要極為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在明清兩朝,所以他也是是繼孔子和孟子之後,儒家學說的集大成者,而且他的除了是一位思想家,還是一位了不起的詩人,同樣有很多膾炙人口經典的詩作流傳於世,其中最經典的要數《春日》,這首詩情感細膩,寫出了不一樣的春色美景,從而成為了宋詩裡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這首詩可謂是膾炙人口,成為了宋詩裡面比較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整首詩意境唯美,看似信手拈來,但是每一句都充滿詩情畫意,美得也是猶如一幅畫。朱熹的詩看似很簡練,可是寫得很唯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一定能夠感受到那種獨特的美,每一句都美得猶如一幅畫,連起來那就是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
那麼朱熹眾多的作品中,另外這一首《觀書有感.其一》,那也是難得的佳作,整首詩不僅寫得很美,同時還充滿了哲理,詩人正是告訴了我們許多的大道理,所以這首詩也是別具一格,也是寫得很有韻味,自然這樣的作品,只要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意思,那對於自己也是會有幫助,這也正是朱熹詩作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朱熹是思想家作品中自然會融入哲理,再說哲理也是宋詩的一大特色,儘管後人對於宋詩的評價褒貶不一,認為宋詩中的哲理失去了詩歌的神韻,一味地講究哲理,反而使得詩歌沒有了靈性。其實這要看個人的理解,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只要能夠從中學到東西,明白更多的道理,那麼也就足夠了,而且朱熹這首詩意境唯美,哲理也是很深刻,所以讀他的作品還是要有一定的人生閱歷。
第一二句便是寫得很有趣,同時也是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遠處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打開,看上去非常的壯觀,也非常的漂亮,天上的日光還有雲的影子全部都倒映在了水中,在那水面上波光閃動。這兩句看似很一般,可是結合下面的兩句,我們就會發現,這兩句其實別具一格,正是為了下面的兩句做鋪墊。
第三四句則是直抒胸臆,直接表達自己的看法,從而也令這整首詩更具有哲理,「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如果你要問為個麼池塘裡的水這麼清澈,那麼我可以告訴你,正是由於前方還有活水源源不斷地注入,才使得這池塘裡的水清澈見底。這兩句寫得很巧妙,正是告訴了世人許多的大道理,也是值得我們去細細思考。
朱熹的很多詩都充滿了哲理,寫得也是很巧妙,而且他的詩情感細膩,看上去可能寫得很一般,但是只要細細品來,則是會發現他的作品別具一格,每一首都寫得很有韻味,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獨特的才情,還有他對於人生的解讀,這樣的作品最是值得一讀,只要讀懂了,那也是能夠明白很多的道理。這也正是思想家與普通詩人的區別,可能對於一般的詩人,只是描寫一般的景物,可是朱熹卻是深入思考,才讓他的作品顯得與眾不同,讀來也是令人拍案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