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鶴一首充滿哲理的詩,每一句都有大智慧,告訴了世人很多道理

2020-09-11 塵世曉書僮

唐朝詩人杜荀鶴,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位詩人,他的詩也是很有個性,從平凡中發現美,從而層層遞進,講述了許多的道理;所以他的作品,有著一種深刻的哲理,每一首都有大智慧。讀他的作品我們應該多去思考,如果能夠從中有所悟的話,相信對於自己的人生也是會有幫助。譬如他的《小松》、《贈質上人》、《涇溪》等等,不僅非常的抒情,同時那份哲理也很深刻。

以他的《小松》來說,寫得就很有趣,「自小刺頭深草裡,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詩人通過對於一棵小松樹的描寫,從而告訴了世人許多的道理,即使是一棵原本就不起眼的小松樹,可是最終也會成長為參天大樹。這也就是告訴了我們,千萬不要放棄,也不要小瞧了自己,總有一天你會成長,會像一棵小松一樣,最終成長為一棵大樹。

杜荀鶴的詩個性獨特,其中的哲理也是呼之欲出,除了《小松》那種膾炙人口的名篇之外,一些比較冷門的一點的作品,那同樣寫得很有趣,譬如這首《自遣》同樣是一首經典之作。在這首詩中同樣告訴了世人很多的大道理,所以每一句也是充滿了哲理,從這樣的作品中,我們也應該要反思,應該如何去過好這一生。

糲食粗衣隨分過,堆金積帛欲如何。

百年身後一丘土,貧富高低爭幾多。

現在很多人喜歡錢,畢竟有了錢可以過上好的生活,物質上有保證,其實無論是富貴還是貧窮,那都是一樣百年之後灰飛煙滅。其實沒有什麼可爭的,富貴也好,貧窮也罷,最終的結局都是一樣,所以沒有必要去爭,只要去做有意義的事情,不管是富人,還是窮人,那都是值得敬重。而詩人正是告訴了世人,不要過分去爭高低,一個人最終的歸宿,也只是身後的一丘土。

杜荀鶴看得很透徹,無論是對於人生,還是對於現實的感知,他都有自己的看法,這也是詩人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作為一位讀書,當時著名的才子,杜荀鶴年輕的時候也是胸懷大志,可是後來他逐漸看淡了,這首詩正是通過自身的經驗,還有對於現實的最深沉的描寫,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於人生的解讀,所以每一句都寫得很深刻。

第一二句就寫出了新意,同時也是告訴了世人很多的大道理,粗茶淡飯無所謂,即使是穿著粗布大衣,那也是一樣過日子,你家中就算是有無數的黃金,有用不完的金銀財定,那又如何呢?在這裡詩人設置了一個懸念,到了最後兩句,則是重點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第三四句寫得最好,同時也是充滿了智慧,詩人正是告訴了世人,每個人都是一樣,無論你多麼富有,最終的結局,還是那身後的一丘土,與窮人是沒有任何分別。所以不要去爭什麼,也不要去在富貴貧賤,只要做好自己,去做有意義的事情,這才是最重要的。

杜荀鶴在這首《自遣》一詩中,正是通過自身的經驗,還有對於人生的感悟,從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很多人為了可以享受榮華富貴,其實是沒有了做人的底線,其實就算你獲得了那些財富,最終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那又如何呢?到頭來還是要與泥土合而為一,這是每個人最終的歸宿,你有錢也買不來命運,不可能阻擋死神的到來,所以不要去爭,那樣沒有任何的意義,只需要過好每一天。

相關焦點

  • 杜荀鶴這首詩充滿了哲理,講述了許多的大道理,每一句都有大智慧
    那麼古代的文人士大夫,也都願意結交僧人,與他們交往的同時,也是為了提升自己。晚唐詩人杜荀鶴就與很多的僧人結下了濃厚的友誼,可見他也是極為敬重僧人,還寫下了一首經典的七絕《贈質上人》,這首詩充滿了哲理,講述了許多的大道理,每一句都有大智慧,所以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 杜荀鶴這首詩充滿了禪理,句句都是至理名言,告訴了世人很多道理
    雖然唐詩主要還是以抒情為主,並不重點突出哲理,也沒有多少禪理,可是杜荀鶴的詩清新脫俗,還是有著很深刻的禪理,所以讀他的作品,還是要下一番功夫。,也是詩人的朋友,在這首詩中杜荀鶴也是告訴了世人很多的道理。
  • 杜荀鶴這首詩每一句都有大智慧,百年身後一丘土,貧富高低爭幾多
    唐朝詩人杜荀鶴,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位詩人,他的詩也是很有個性,從平凡中發現美,從而層層遞進,講述了許多的道理;所以他的作品,有著一種深刻的哲理,每一首都有大智慧。在這首詩中同樣告訴了世人很多的大道理,所以每一句也是充滿了哲理,從這樣的作品中,我們也應該要反思,應該如何去過好這一生。糲食粗衣隨分過,堆金積帛欲如何。百年身後一丘土,貧富高低爭幾多。
  • 宋代高僧一首哲理詩,每一句都有大智慧,撫慰無數失落的年輕人
    古代的文人中有一類比較特殊,那就是僧人,這些人中也有很多受過了良好的教育,可是他們活得比普通人要通透,最終看破紅塵選擇出家,青燈古佛對於生活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也自然與眾不同,往往是充滿了哲理;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讀這樣的作品是一種成長的過程,只要能夠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再把哲理融入進生活中,對於自己的人生也是會有幫助。
  • 和尚寫下一首禪理詩,告訴了世人很多大道理,每一句都是至理名言
    ,也是能夠學會很多的東西,進而明白更多的道理,所以這樣的作品最是值得細細品讀。宋朝詩僧釋懷深的這首《退步.其一》,那就是一首充滿了禪理的作品,在這首詩中正是融入了他對於人生的思考,每一句都是至理名言,同時也告訴了世人許多的大道理,這樣的作品看似寫得很簡練,通篇無一生僻字,也沒有引經據典,但是句句經典,句句都有深意,只要讀懂了,自然也是能夠明白很多的道理。
  • 劉禹錫很有哲理的一首詩,告訴了我們許多的大道理,句句充滿智慧
    古人常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所有吃過的苦,最終都將會成為一種財富,如果你不願意吃苦,總想著一步登天,那是不可能,每一個成功的人,一定是吃過了比別人更多的苦。想要成功,想要成為人上人,吃苦是必須的,要是不夠努力,即使是你有才華,有著遠大的人生理想,僅僅去想那是不夠,還是要去行動,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成功。當然首要條件,那就是要準備吃苦,要繼承比別人更多的苦難。
  • 蘇軾很有哲理的一首詩,第一句就是至理名言,告訴了世人許多道理
    蘇軾身上那種獨特的氣質,也讓他顯得與眾不同,而且他從小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華,後來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了北宋最了不起的詩人,他的很多詩歌都是膾炙人口,譬如這首《春宵》那就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意境唯美,同時又充滿了哲理,尤其是第一句可謂是至理名言,告訴了世人許多的大道理,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只要能夠從中感悟一二的話,一定是會有收穫。
  • 原本只是一首普通的詠物詩,可是寫得很唯美,同時還充滿了哲理
    《全唐詩》裡收錄了很多經典的作品,並且大部分的作品,那都是膾炙人口,一些可能看上去很普通的作品,可是裡面卻又是大有深意。這也正是唐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所以閱讀唐詩,我們不能僅僅只是從字面上去理解,有時還要深入地去了解詩人的創作意圖,還有時代背景,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讀懂一首詩。
  • 黃庭堅這首詩讓蘇軾都服氣,每一句都有大智慧,通篇充滿了哲理
    民間關於兩個人的故事,那也是充滿了傳奇色彩。無論是蘇軾,還是黃庭堅,那都是當時的翹楚,正是由於他們對於文學的貢獻,從而讓宋詩提升到了另一個高度,可以與唐詩相媲美。,作品也更加豐富,但是黃庭堅也不遜色,同樣有很多的名作流傳於世,其中有一些作品讓蘇軾都服氣,譬如他的組詩《雜詩七首》,寫得就很有趣,每一首都是傳世名篇,尤其是第一首可以說是寫出了新意,也充滿了大智慧,每一句都有大智慧,通篇充滿了哲理。
  • 清朝詩人魏源很有哲理的一首詩,告訴了世人很多大道理,值得一讀
    古代的詩歌裡面就有很多哲理詩,無數的詩人把自己的經驗加以總結,然後寫過作品中,無非是要告訴世人,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上很不容易,會遇到了很多的困難,但是這些困難我們一定可以克服。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只要能夠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再把哲理融入進自己的生活中,相信一定是會有所收穫。
  • 杜荀鶴的這首《小松》,通篇充滿了哲理,只要讀懂了一定受益終生
    唐朝的詩人與宋朝的詩人有著明顯的區別,那就是他們在創作時往往把詩寫得描寫得極為抒情,可是宋朝的詩人又不一樣,他們更是願意融入進一份哲理,這也使得很多的宋詩裡充滿了深刻的哲理,而唐詩主要還是以抒情為主。那麼唐朝詩人杜荀鶴的這首《小松》,便是一首極為能得的佳作,整首詩看上去寫得很普通,可是那一份深厚的哲理,卻是令人感動,寫得也是極為唯美,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也是充滿了無限的哲理。詩人也正是融入進了自己的思想,從而也使得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字裡行間更是充滿哲理,所以這樣的作品,只要細細品來,那對於自己有著很大的幫助。
  • 朱熹最有哲理的一首詩,每一句都有深意,每個人至少要認真讀一次
    這首詩可謂是膾炙人口,成為了宋詩裡面比較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整首詩意境唯美,看似信手拈來,但是每一句都充滿詩情畫意,美得也是猶如一幅畫。朱熹的詩看似很簡練,可是寫得很唯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所以這樣的作品,那也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一定能夠感受到那種獨特的美,每一句都美得猶如一幅畫,連起來那就是一幅淡淡的山水畫卷。
  • 富哲理的袁枚詩,每句話裡都有大智慧,他告訴了很多真相
    袁枚是清代最具影響力特色的詩人之一,他的詩歌無論是文學還是思想,都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有的甚至可以與唐詩相提並論。我個人的最喜歡袁枚《苔》,這首詩不僅很抒情,而且那種深邃的哲理準備出來,讓人拍手叫好。
  • 杜荀鶴很孤獨的一首詩,開篇第一句就充滿憂愁,最後兩句直擊人心
    《江雪》,這首詩每一句都有著一種寒冷的孤獨之感,無論你怎麼解讀,那都是繞不開「孤獨」二字,當時柳宗元正是被貶湖南永州,生活上陷入了困境,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居無定所,這讓他無比的孤獨,才能夠寫出如此悽美的作品。
  • 劉禹錫最有哲理的一首詩,告訴了世人很多大道理,讀懂了受益終生
    唐詩其實是不會刻意偏向哲理,這一點與宋詩是有區別,畢竟唐詩主要還是以抒情為主,只有宋詩一味地側重於哲理;後世的評價家,對於宋詩的哲理,那也是褒貶不一,認為失去了詩歌的神韻。其實哲理也有引導作用,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普通讀者,只要能夠從中感悟一二,真正理解詩歌中的哲理,再把哲理融入到生活中,那對於自己的人生也是會有幫助。
  • 蘇軾一首經典的聽雨詩,每一句都有大智慧,這一生至少要讀一遍
    ,當然這也是見仁見智,那在我看來兩人都是偉大的詩人。,所以這首詩每一句都有大智慧,同時也體現出了他複雜的情感變化。那這首詩寫於什麼時間,各種文集裡沒有明確註明,從字面上來看,應當是屬於後期的作品,當時蘇軾正處於人生的低谷,借宿在淨行院,還下著淅淅瀝瀝的雨,對於蘇軾來說可謂是百感交集,所以他從中也是有所悟,於是寫下了這麼一首感傷之作,從中告訴了世人很多的道理。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讀這樣的作品,也應該要有所悟,只有這樣讀詩才有意義。
  • 貫休充滿哲理的一首詩,句句經典,充滿無限哲理,讀懂了受益終身
    貫休,唐末五代著名畫僧,俗姓姜,字德隱,今天江西進賢人,他的一生可謂是充滿了傳奇,不僅詩寫得好,他的畫更是一絕,不過關於他的畫,不過很可惜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了他的真跡,現在很多他的畫,大多都是後世的仿作。
  • 一首很有哲理的唐詩,告訴了我們很多大道理,每一句都寫得很深刻
    不是隨隨便便都可以成功,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所以當你想要成為人上人,想要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你一定要準備去吃苦,而且要堅持下來,只有這樣你才能夠真正實現人生理想。古人的話是很有道理,那是經驗之談,而且一些經典的唐詩裡面,也是講述了很多這樣的大道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晚唐詩僧黃檗禪師的《上堂開示頌》,在這首詩中,他就告訴了年輕人,如果你想要成功,那麼就要受苦,要吃別人更多的苦。
  • 《全唐詩》裡最具有哲理的一首詩,每一句都是至理名言,句句經典
    《全唐詩》裡所收錄的四萬九千多首詩中,大部分都是以抒情為主,畢竟唐詩和宋詩是有區別,不會處處充滿哲理,這一點還是有著很明顯的區別,不過有一些作品,它還是不一樣,或多或少還是充滿了哲理,譬如其中的《金縷衣》一詩,那就是一首很獨特的作品,通篇句句經典,另外每一句又都是至理名言,還充滿了深刻的哲理,這樣的作品也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只要能夠從中感悟一二,那對於自己的人生也是會有幫助,哲理也是講述了一個個大道理
  • 張旭這首詩看似寫得很一般,其實通篇有理有據,每一句都充滿哲理
    唐朝之所以能夠在文學上取得那麼大的成就,正是由於當時的文人都致力於詩歌的創作,人們不僅喜愛詩歌,同時也加入到詩歌創作的隊伍,逐漸使得詩歌慢慢地融入進了生活中。,這首詩意境高遠,同時還充滿了深刻的哲理。,描寫得也是充滿了詩情畫意,每一句都很美,另外那份哲理也是呼之欲出,所以使得整首詩顯得別具一格,讀來也是朗朗上口,成為了唐詩裡比較獨特的一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