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攝樂橋主塔封頂 造型似大寫字母「A」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太原攝樂橋主塔封頂 造型似大寫字母「A」

2016-10-21 14:14:36來源:太原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鮑文玉

2016年10月21日 14:14 來源:太原晚報

參與互動 

  本報訊(記者李濤實習生喬安冬)昨日,記者了解到,我市第18座跨汾河大橋攝樂橋最重要的節點工程——113米高的主塔現已成功封頂,周邊的互通匝道橋主體部分也已基本成型。19日11時19分,攝樂橋工程主橋主塔最後一塊重達35噸的節段開始起吊,20餘分鐘後吊裝到位,這標誌著該橋主塔成功封頂。

  攝樂橋北距柴村橋2.5公裡,南離北中環橋2.9公裡,為全互通立交,由濱河西路立交橋、濱河東路立交橋和攝樂橋主橋三部分組成。該橋建成後,可以實現濱河東路、濱河西路、攝樂橋兩端道路的全互通,極大方便附近市民的出行。

  其中,主橋是工程最關鍵的部分,也最具特色。該橋為「獨塔空間扭索麵斜拉橋」結構,全長360米,寬51.5米,雙向8車道,除具備一般橋梁的使用功能外,還兼具觀賞性,造型極其優美。整座橋梁基礎由5座橋墩組成,跨徑布置為30米+150米+150米 +30 米。這當中,3號橋墩支撐起的主塔又是重中之重,為全橋靈魂,高113.8米,超過祥雲橋主塔高度。橋面的主要重量,通過吊索由它承擔。其造型從正面看,像一個無橫梁的大寫英文字母「A」。

  該主塔中上部為全鋼結構,全重3000噸,共由35塊節段組成,需要由大型塔吊一塊一塊吊裝到位後焊接,整個吊裝工作持續了一個多月,技術要求高,施工難度大。攝樂橋主橋主塔施工使用的 D5200 塔吊,是目前亞洲最大的上迴轉式塔式起重機,單次最大起重量達240噸。吊裝工程中,攻克了超厚鋼板空間曲面異形鋼塔製造難度大、鋼塔節段環焊縫高空焊接風險高等一道道難關,實現了每天都能起吊鋼塔的要求。

  主塔成功封頂後,下一步將安裝吊索。據了解,該橋斜拉索共有64根,最長150米,單根最大重量6.9噸。

相關焦點

  • 「月環橋」主塔封頂
    今天上午,漩門灣大橋主塔成功封頂!這標誌著漩門灣大橋的主體工程施工正式完成,玉環人民心中的「月亮」也將正式在漩門灣水面上升起。玉環市委常委孫群宣布漩門灣大橋主塔封頂。玉環漩門灣大橋主橋採用跨徑為120+75米獨塔斜拉橋,橋塔造型為「月環」型鋼橋塔,橋塔高63米,其中橋面以上約50米,橋面以下約13米。「月環」型的橋塔,體現「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意境,寓意玉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如潮水般生生不息。
  • 來太原這些地方,陪父母過個別樣的重陽節!
    顧桐 攝攝樂橋:站在東山、西山更多的是賞自然風景。在市區,除了高聳的大樓,海拔較高的就是橫跨汾河的大橋了。在太原橫跨汾河的大橋裡,北邊最高的當屬攝樂橋。這座於2017年2月通車的跨河大橋,總高113米,約有40層樓高。
  • 嘉魚長江公路大橋主塔封頂 武漢城市圈外環高速加快畫圓
    湖北日報訊 (記者江萌、通訊員周漓)7月16日,嘉魚長江公路大橋主塔成功封頂(如圖),即將進入主橋鋼箱梁安裝、橋面施工等上部構造施工。嘉魚長江公路大橋連接洪湖與嘉魚,是武漢城市圈外環高速的重要控制性工程,大橋主塔封頂將加快外環高速全面合龍畫圓。嘉魚大橋南北兩座主塔並不等高,洪湖北岸主塔高239.5米,嘉魚南岸主塔高255.9米。兩座主塔塔冠遠望去像是分叉的魚尾。項目建設指揮部介紹,魚尾狀造型主要是考慮與「南有嘉魚」等當地獨特的歷史文化相匹配,以彰顯地域特色。
  • 調順跨海大橋91號墩主塔順利封頂
    12月4日,經過近21個小時的連續奮戰,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湛江調順跨海大橋91號主塔上橫梁順利完成混凝土澆築。至此,調順跨海大橋兩個主塔全部成功封頂,兩個主塔」門當戶對「,成功「聯姻」,湛江紅門順利落成,為大橋2021年建成通車提供了有力保障。
  • 全國首座高鐵無砟軌道跨海斜拉橋主塔順利封頂
    近日,全國首座高鐵無砟軌道跨海斜拉橋——安海灣特大橋主塔順利封頂大橋主跨300米,主塔高126.9米,為H形曲線造型,外觀像微張的扇貝,呈現出開放包容的姿態。
  • 橋梁大事:紅河特大橋主塔封頂、赤水河大橋月底建成
    紅河特大橋主塔封頂9月10日,雲南紅河州建(個)元高速公路紅河特大橋建水側主塔順利封頂。這座大橋於2017年11月開工建設,預計於2020年12月正式建成。其中建水側主塔高181.286米,元陽側主塔高122.5米(已於2019年7月31日封頂)。大橋全長1366米,主跨跨徑為700米,庫區水面距橋面高達188.4米,橋面寬25.5米。
  • 首座跨斷裂帶大橋主塔封頂 文昌到海口只需30分鐘
    首座跨斷裂帶大橋原標題:國內首座跨斷裂帶大橋主塔順利封頂8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國內首個跨斷裂帶大橋——海南鋪前跨海大橋主塔順利封頂,這標誌著主橋整體邁入上構施工快通道,也為大橋按期貫通奠定了堅實基礎。
  • 湖北赤壁長江大橋主塔封頂 為世界跨度最大結合梁斜拉橋
    (抗擊新冠肺炎)湖北赤壁長江大橋主塔封頂 為世界跨度最大結合梁斜拉橋中新社武漢4月29日電 (馬海斌 陳衝 徐金波)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鐵大橋局」)29日發布消息稱,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湖北赤壁長江大橋北岸
  • 3班倒搶回一個月工期,赤壁長江大橋全部主塔封頂
    楚天都市報4月29日訊(記者李曉琴 通訊員邢影 馬海斌)今日上午10時8分,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築完成,赤壁長江大橋主塔全部封頂。儘管疫情延誤了兩個月的工期,但中鐵大橋局赤壁長江大橋項目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復工,僅比疫情前原計劃時間延遲一個月完成主塔封頂,為大橋如期建成通車贏得寶貴時間。赤壁長江大橋及接線工程位於三國赤壁古戰場上遊約6公裡,連接洪湖、赤壁革命老區,是長江上首個採用「PPP」模式建設管理示範項目。
  • 南岸主塔封頂——台州椒江這座特大橋創世界站孔樁深度之最!
    12月6日下午3時杭紹臺高鐵重點控制性工程台州市椒江特大橋194米高的南岸50號主塔成功封頂此次封頂完成的南岸50號主塔,是椒江特大橋的兩座主塔之一,為H形混凝土塔,塔高為194米。水下樁基採用42根直徑2.5米的鑽孔樁組成,塔柱採用液壓爬模法施工,共分33節施工完成,共使用混凝土約17000立方米,鋼筋約3400噸。
  • 徐工金霸氣助力哈爾濱首座轉體橋主塔封頂!
    從木橋、石橋到充滿現代科技感的鋼鐵大橋承載著人類創新的追求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10月5日,國內跨既有線最多、高緯度地區最重的的市政轉體橋——哈爾濱市哈西大街打通工程雙塔雙索麵轉體斜拉橋主塔順利封頂此次封頂的大橋主塔就是建立在距離地面近「20米」高度的橋梁上。
  • 海滄隧道海滄端通風塔封頂
    近日,位於海滄段擁軍路的通風塔順利封頂,這標誌著海滄隧道通風塔全線封頂。海滄隧道全線設通風塔兩座,是隧道的主要通風設施,分別位於海滄區擁軍路、湖裡區象嶼保稅區內。位於海滄端的通風塔建築高度為92米,塔身上、下部分別開設排風口和進風口。塔身外部整體採用筒體外掛鋁單板幕牆,形成多重翼片狀片牆,整體造型以海浪帆影為概念,營造出清新舒展的動態效果。
  • 中鐵城建聊城中華路跨徒駭河特大橋主塔成功封頂
    近日,隨著最後一節橫梁吊裝完成,由中鐵城建承建的聊城市中華路北延工程(中華路跨徒駭河特大橋工程項目)鋼塔成功封頂,標誌著徒駭河特大橋鋼結構主體施工完成。徒駭河特大橋為中華路北延工程控制性工程,其全長244.4米,主橋採用非對稱獨塔斜拉橋結構形式,跨徑布置為151.1米+91.1米,橋梁採用混合梁結構,即主跨採用鋼梁—UHPC薄層輕型組合梁,邊跨採用砼箱梁。
  • 引江濟淮在建「最高塔」封頂
    9月29日,記者從合肥市重點局獲悉,引江濟淮新橋大道橋梁工程實現塔柱封頂,這可是目前引江濟淮在建項目「個頭最高」的塔柱。新橋大道橋為引江濟淮工程跨越河道的特大市政橋梁,橋梁位於江淮溝通段航道處。為實現本項目與規劃習友路及八卦泉路的交通轉換,主線橋兩側各設置一條地面輔道與規劃習友路及八卦泉路信控平交,橋下輔道均屬於本次施工範圍。項目負責人介紹,新橋大道橋梁工程路線為南北走向。橋梁設計為多聯結構,新橋大道橋主塔採用現澆混凝土,從承臺頂面算起全高108米,主塔的塔柱於2020年9月29日上午封頂,這是目前引江濟淮在建項目已完成的最高塔柱。
  • 封頂!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大運塔主體建成
    成功「封頂」  100多米高空精準安裝   記者28日下午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施工現場採訪時看到,這裡塔吊林立,機歡人忙,一派火熱的施工場景而最吸引人眼球的是: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工程另外一道景觀——「大運塔」建設迎來新的節點:大運塔最後一個大部件塔頂吊裝,進行「封頂」。   據揚州邗建集團鋼結構公司現場負責同志介紹,這次吊裝的鋼結構塔頂,是最後一件鋼結構部件,這一塔頂重8噸,16米高,是在下面製作好油漆之後,再吊裝上去的。這一鋼結構塔頂的吊裝完成,也預示著整個「大運塔」主體建成。
  • 五峰山長江大橋主塔封頂 系我國首座公鐵兩用懸索橋
    15日,由中鐵大橋局施工的五峰山長江大橋主塔成功封頂,標誌著我國首座公鐵兩用懸索橋建設取得階段性勝利。「由於橋址處航運繁忙,水深流急,且橋位南岸是山坡,適合修建錨碇(懸索橋專屬結構),所以大橋設計為一跨過江的懸索橋。」
  • 溫州甌江北口大橋中塔順利封頂
    今天,隨著最後一方混凝土澆注至中塔上遊第25節塔柱模板內,標誌著世界首座三塔四跨雙層鋼桁梁懸索橋——溫州甌江北口大橋中塔順利封頂,大橋所有主塔建設完成,工程建設按下 「快進鍵」。甌江北口大橋中塔縱向為A型,橫向為門型,塔柱高度139m,共分為25節澆築。市交發集團甌江口大橋公司工作人員說,中塔建設需克服多個難點,一是大橋中塔系國內首次採用A型混凝土剛性塔,內腔界面變化大,結構形式複雜,施工難度大。二是水上施工且作業面小,涉及鋼筋、爬模、勁性骨架、橫撐等眾多工序。
  • 「海浪帆影」將成海滄新地標 海滄隧道兩座通風塔封頂
    繼廈門第二西通道(海滄隧道)工程島內段通風塔10月5日封頂之後,海滄段通風塔也於近日順利封頂。這標誌著海滄隧道全線兩座通風塔均已封頂,將在明年春節前完工。按照計劃,海滄隧道將於明年上半年建成。海滄隧道全線設通風塔兩座,是隧道的主要通風設施,分別位於海滄區擁軍路和湖裡區象嶼保稅區內。據介紹,近期封頂的海滄段通風塔建築高度92米,塔身上部開設排風口,下部開設進風口,塔身外部採用筒體外掛鋁單板幕牆,形成多重翼片狀片牆。整體造型以海浪帆影為概念,營造出清新舒展的動態效果。
  • 甌江北口大橋計劃於11月底完成中塔封頂
    溫都訊 記者今從市交發集團甌江口大橋公司了解到,甌江北口大橋計劃於11月底完成最後一個主塔——中塔的封頂作業。這也意味著大橋主塔(北塔、中塔、南塔)全部建設完成。
  • 通風塔全線封頂,計劃明年春節前完工
    11 月 30 日,廈門第二西通道 ( 以下簡稱"海滄隧道" ) 工程位於海滄段擁軍路的通風塔順利封頂,標誌著海滄隧道通風塔全線封頂!島內通風塔此前已封頂,兩項目計劃於明年春節前全面完工。通風塔將保障海滄隧道內的尾氣及時排出、新鮮空氣換入,保障市民行車過程中的空氣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