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之門,選址定了!H形大門橫跨長江,將成大武漢新景觀

2020-12-06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試想,未來在長江武漢段左岸,一座與對岸「武漢綠地中心」高度相當的綜合體拔地而起,形成「H」形「大門」橫跨長江,這將是怎樣一番壯麗場景?

&nbsp&nbsp&nbsp&nbsp規劃建設「長江之門」,打造城市新奇觀,是今年武漢重塑大都市發展空間大格局的重要謀劃之一。昨日,項目建設有了新的重大進展。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昨日下午,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向中國電子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芮曉武一行介紹長江主軸左岸規劃及建設情況。 記者周超 攝

&nbsp&nbsp&nbsp&nbsp昨日下午,武漢市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框架協議,就「長江之門」項目建設用地達成共識。同日,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與中國電子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芮曉武一行座談。

&nbsp&nbsp&nbsp&nbsp「長江之門」左岸選址確定,變「傷疤」為「奇觀」

&nbsp&nbsp&nbsp&nbsp「長江之門」在左岸的最終選址,為江岸區勝利街226號,與長江右岸的「武漢綠地中心」正好隔江相望。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武漢綠地中心建成後將達到636米,成為中國第一高樓。圖為從武漢綠地中心向長江對岸俯瞰。

&nbsp&nbsp&nbsp&nbsp今年初,陳一新在調研長江主軸左岸大道規劃建設時,提出打造「長江之門」的設想,並實地考察了「長江之門」在左岸的若干待選地塊。而後,市區相關部門進行了多次專題研究論證,最終確定選址範圍。

&nbsp&nbsp&nbsp&nbsp江岸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選址的地塊位於臨江一線,由沿江大道、五福路、四唯街、勝利街圍合而成,用地面積約43.5畝,地形方正,地基穩定。該地塊為中國電子集團權屬用地。由於其旗下子公司中原電子公司於2011年遷至東湖高新區,地塊內廠房、倉庫等建築閒置,成了沿江大道一帶的一塊「傷疤」。

&nbsp&nbsp&nbsp&nbsp昨日籤署的協議中,中國電子集團表示,支持武漢市盤活該地塊,在符合相關土地政策的前提下,用於項目建設,形成「長江之門」城市新景觀。

&nbsp&nbsp&nbsp&nbsp加快「一軸串三城」,「長江之心」「長江之門」「長江之珠」都有新進展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長江武漢段資料圖

&nbsp&nbsp&nbsp&nbsp偉大的城市,必有偉大夢想;偉大夢想,引領偉大的城市。

&nbsp&nbsp&nbsp&nbsp今年初召開的武漢市「兩會」上,陳一新指出,託起城市偉大夢想,為大武漢謀復興,為老百姓謀幸福,必須要有強烈的使命擔當和責任意識,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他要求,持續做好做足「長江」這篇大文章,堅持「一軸串三城」,創新優化城市戰略空間布局,引領武漢大都市由「組團結構」向「中軸結構」發展、向「長江時代」跨越。

&nbsp&nbsp&nbsp&nbsp「一軸串三城」,就是要全面啟動建設長江主軸,打造「歷史之城」「當代之城」「未來之城」。「長江之心」「長江之門」「長江之珠」可行性論證和規劃建設,是其中的點睛之筆。

&nbsp&nbsp&nbsp&nbsp——規劃建設「長江之心」,就是要以長江、漢江交匯的南岸嘴,打造媲美「雪梨歌劇院」的標誌性建築,集中展示長江文明,建設世界級歷史人文集聚展示區。

&nbsp&nbsp&nbsp&nbsp——規劃建設「長江之門」,就是在長江左岸建設與右岸「武漢綠地中心」高度相當的綜合體,打造城市新奇觀。目前已開展土地收儲工作,計劃12月底前完成規劃方案論證,以及項目備案招商等前期工作。

&nbsp&nbsp&nbsp&nbsp——開展「長江之珠」規劃建設可行性研究,就是要針對能否在天興洲打造「長江生態風情島」開展科學論證。

&nbsp&nbsp&nbsp&nbsp陳一新指出,以長江為時空主軸,建設「歷史之城」「當代之城」「未來之城」,絕不是簡單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任務,絕不是城市功能品質的單一提升,而是武漢大都市戰略空間的重大優化調整,是百年大計、武漢大業。市委市政府有信心也有決心,創新思路和舉措,步步為營、久久為功,努力將武漢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和世界亮點城市,全面復興大武漢。

&nbsp&nbsp&nbsp&nbsp注意:此「門」非彼「門」!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江城之門效果圖

&nbsp&nbsp&nbsp&nbsp3月7日,武漢舉行2018年全市招商引資重大項目首場集中開工活動。其中,「江城之門」是武昌區當天開工項目之一,然而這並非這篇稿子所提到的「長江之門」。

&nbsp&nbsp&nbsp&nbsp江城之門項目總投資37.9億元,位於臨江大道以東,長江隧道以北,總建築面積24.84萬平方米,由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兩家世界500強公司聯袂打造,主要建設238.6米甲級寫字樓,外觀為江城之門。建成後將引進華電電科總院、國電南自、華電工程等集團內從事電力自動化、節能程控等研發機構,項目致力於電廠節能智能化研發,並吸引世界500強企業中的能源、金融企業入駐。

&nbsp&nbsp&nbsp&nbsp百年大計、武漢大業

&nbsp&nbsp&nbsp&nbsp步步為營、久久為功

&nbsp&nbsp&nbsp&nbsp為全面復興大武漢點讚

相關焦點

  • 萬裡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遊記
    來到長江邊就看到武漢長江大橋「一橋飛架南北」的雄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武漢長江大橋實在算不上什麼了,橫跨長江的大橋,從上遊到下遊,總有幾十座了吧。但倒退60年,在新中國剛成立不久的1950年代,武漢長江大橋的建設,可是新中國標誌性的建築成就。
  • 武漢又將新增至少50個新地標 看看在你家附近嗎
    長江之門H形大門橫跨長江,將成大武漢新景觀(武漢綠地中心)未來在長江武漢段左岸,一座與對岸「武漢綠地中心」高度相當的綜合體拔地而起,與「綠地中心」隔江相望,形成「H形大門」橫跨長江。長江之心打造媲美「雪梨歌劇院」的標誌性建築
  • 嘉魚再添一座長江大橋?!選址是……
    其中湖北有24座過江通道將被重點建設武漢都市區環線漢南過江通道(漢南連接嘉魚簰洲的過江通道)赫然在列湖北省(24 座)巴東長江公路二橋興山至長陽高速公路過江通道宜昌東豔路過江通道宜都紅花套過江通道枝江百裡洲長江大橋李埠長江公鐵大橋觀音寺長江大橋武漢都市區環線漢南過江通道軍山長江二橋武漢軌道17號線過江通道(青菱過江通道)武漢白沙洲過江通道
  • 【徵稿啟事】《武漢印象2018》(美術卷)
    江灘竟有野兔出沒,武漢生態環境真是越來越好了15、這些藏在武漢園子裡的好寶貝,你從沒有認真看過它16、舉全市之力!東湖綠道三期全面啟動,亮點很多,13公裡精品線路先開工17、讓世界聚焦東湖之美, 踏雪尋美東湖攝影大賽評選結果揭曉18、軍人來武漢看妻子三入火場救人,犧牲時還背著被困女子…英雄走好!19、儘快設立國家級武漢長江新區!
  • 老照片:萬裡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宣傳畫
    1956年夏天的時候,毛主席第一次橫渡長江,當時寫下了一首詞《水調歌頭 遊泳》: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裡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這裡所說的就是舉世矚目的武漢長江大橋,人稱萬裡長江第一橋。歷史上,武漢長江大橋修建於1955年,1957年通車運營。
  • 長江,長江,不盡長江滾滾來
    我想了很久,長江水非得如此湧湧地喧囂著嗎?可是假若沒有它的潑辣,中國就少了激昂,就少了一座永遠踴躍著喧囂著生命的巴蜀城。唯有百折不撓長江水,浪花濤濤出英雄。〈 長江之胸 〉荊楚之地,大氣大勇三峽之後,長江終於掙脫了高山縱谷的束縛,大展筋骨,「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山平水闊之際,荊楚大地呼之欲出。
  • 長江,長江,不盡長江滾滾來
    〈 長江之胸 〉荊楚之地,大氣大勇三峽之後,長江終於掙脫了高山縱谷的束縛,大展筋骨,「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山平水闊之際,荊楚大地呼之欲出。任江水如何洶湧,風平浪靜時,一切浪潮都將被大江大湖包容,在水底深處消解。不如撒開了活,莫問昨日黃花,如這江水奔騰不息向前,追求明日繁星。像他們在指路時不是說東南西北,而是「朝上走」,江大湖大胸襟大。
  • 長江大學新校區將建,圖書館規模僅次於武漢大學,位列湖北第2
    長江大學東校區南擴,在長江大學合併之初便開始提及。但由於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如願。後不得不在武漢尋求新的辦學窗口,但由於武漢校區選址太偏,並未取得預想中的效果。近幾年,荊州市借著棚改政策,終於完成了東校區南側500畝淨地交付。
  • 武漢那些橫跨長江的橋梁工程,真的美哭了
    3、武漢白沙洲長江大橋 武漢白沙洲長江大橋也稱武漢長江三橋,位於武漢長江大橋上遊世界上最大的公鐵兩用橋,也是繼武漢長江大橋之後的武漢第二座公鐵兩用橋。
  • 武漢開發區將新建兩條長江大橋,一條在沌口長江大橋與軍山大橋間...
    官方回復回復單位:武漢開發區 2019-03-26 15:54您好,感謝您的留言,現對您投訴的問題回復如下:網民您好,關於您諮詢的智慧生態城的規劃問題,經核實,目前智慧生態城內沒有規劃高等教育用地;汽車博物館選址正在研究中,暫未確定;同時,漢南、軍山至武漢市方向現有漢洪高速、通順河大道等高快速道路,目前完全能滿足我區漢南及軍山片區交通出行功能
  • 視頻|武漢長江大橋「老物件」,滿滿的回憶
    江水滔滔,汽笛悠悠這裡是有著萬裡長江第一橋美譽的武漢長江大橋
  • 檔案|宣傳畫裡的武漢長江大橋
    1956年夏天的時候,毛主席第一次橫渡長江,當時寫下了一首詞《水調歌頭 遊泳》: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裡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這裡所說的就是舉世矚目的武漢長江大橋,人稱萬裡長江第一橋。
  • 武漢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注入綠色新動能
    中新網武漢6月19日電 題:武漢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注入綠色新動能  記者 張芹  位於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交匯處的武漢,作為長江經濟帶沿線重要節點城市,這座老工業基地如何譜寫新時代的新篇章?  近期,武漢捷報頻傳。
  • 好消息:武漢漢南將建一座長江大橋,環評正式公示
    好消息,位於武漢市漢南區的腹地又要添一座新的長江大橋,這長江大橋作為武漢都市圈的重一要環,2020年11月27日,武漢市交通運輸局對此座長江大橋有明確的具體選址位置和走向。(漢南長江大橋設計圖)漢南過江通道採用的是懸索橋,標誌性顏色為紅色,全橋長度為2.865公裡,主線按高架橋的方法進行設置與建設,所以錢線互通式立交很多,共有8處:一般性互通5處,樞紐互通4處。而且還設有四個收費站,看樣子不是免費通行的,主要是為武漢新外環的貨運通道。
  • 湖北武漢有「大動作」,迎來第12條長江大橋,向建造者致敬
    02然而,長江的跨度實在是太大了,足足有幾百米長,古人還是沒有辦法在長江上建橋。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建橋技術逐漸提高,近幾十年來修建了很多橫跨高山大河的橋梁。武漢今年就將迎來境內的第12座跨江大橋,全國人民都非常期待。
  • 武漢,長江沿線的勃勃生機
    差不多又有半月沒有踏出家門了,武漢抗疫的工作雖說有了階段性進展,但這幾天又悄悄收緊了政策,又給人一種「馬虎不得」的心理暗示。「我們去長江沿線踩線,從武漢至嘉魚,風景很美的。」老牧又說。出去玩這件事,你若不提起,倒也無事。但若將它擺在眼前,想要出去玩的念頭便如野草一般在心裡瘋長起來。
  • 武漢今年將建成青山長江大橋 開建雙柳長江大橋
    武漢今年將建成青山長江大橋 開建雙柳長江大橋發布時間:2020年05月20日 08:59 來源:楚天都市報   建成青山長江大橋、開建雙柳長江大橋……  武漢今年有一大批重點交通建設項目  楚天都市報5
  • 染指長江在武漢(下)
    (續前) 看重建的歷史建築意義不大,但黃鶴樓卻不能不看,畢竟這樓的名氣也太大了,以至於我背不全崔顥那首《黃鶴樓》詩的事,從不願在人前提起,當然老伴兒還是知道的。這次也是因老伴兒能背詩卻沒見過黃鶴樓才過去看看的。我是早就知道了,黃鶴樓始建於和鐵門關同時代的東漢年間,最初是作為軍事用途的碉樓,後演變成為觀賞樓。可惜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
  • 欣賞武漢沿江兩岸城市風光之美,除了去長江大橋,還可以到這裡
    欣賞武漢沿江兩岸城市風光之美,除了去長江大橋,還可以到這裡由於武漢是一座沿著長江而建的城市,因此,這裡的蠻多旅遊景點也都散落和分布在武漢長江沿岸。並且,為了更好地方便武漢兩岸三鎮之間的互相往來,在武漢長江之上一共修建了11座跨江大橋。因為這11座跨江大橋所處的地理位置的不同,所以站在這些大橋之上,還可以欣賞到武漢長江沿岸不同的城市風光之美。對於武漢的11座跨江大橋而言,可能蠻多朋友都會想到武漢長江大橋。
  • 武漢市建設長江創意設計城,推進475米楚商大廈,打造高鐵設計園
    積極協調、服務二零四九集團、遠洋集團等企業,促進武漢設計之都創意中心項目(豔陽天、豔陽天擴大地塊)儘早開工;推進楚商大廈項目實施,打造武漢城市新地標,與武漢綠地中心隔江相望,形成長江主軸上的「長江之門」;合理規劃新興街片空間布局、產業安排,為搭建綜合型創業服務中心,引入工程設計創意產業企業提供更多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