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未來在長江武漢段左岸,一座與對岸「武漢綠地中心」高度相當的綜合體拔地而起,形成「H」形「大門」橫跨長江,這將是怎樣一番壯麗場景?
    規劃建設「長江之門」,打造城市新奇觀,是今年武漢重塑大都市發展空間大格局的重要謀劃之一。昨日,項目建設有了新的重大進展。
    
    昨日下午,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向中國電子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芮曉武一行介紹長江主軸左岸規劃及建設情況。 記者周超 攝
    昨日下午,武漢市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框架協議,就「長江之門」項目建設用地達成共識。同日,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與中國電子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芮曉武一行座談。
    「長江之門」左岸選址確定,變「傷疤」為「奇觀」
    「長江之門」在左岸的最終選址,為江岸區勝利街226號,與長江右岸的「武漢綠地中心」正好隔江相望。
    
    武漢綠地中心建成後將達到636米,成為中國第一高樓。圖為從武漢綠地中心向長江對岸俯瞰。
    今年初,陳一新在調研長江主軸左岸大道規劃建設時,提出打造「長江之門」的設想,並實地考察了「長江之門」在左岸的若干待選地塊。而後,市區相關部門進行了多次專題研究論證,最終確定選址範圍。
    江岸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選址的地塊位於臨江一線,由沿江大道、五福路、四唯街、勝利街圍合而成,用地面積約43.5畝,地形方正,地基穩定。該地塊為中國電子集團權屬用地。由於其旗下子公司中原電子公司於2011年遷至東湖高新區,地塊內廠房、倉庫等建築閒置,成了沿江大道一帶的一塊「傷疤」。
    昨日籤署的協議中,中國電子集團表示,支持武漢市盤活該地塊,在符合相關土地政策的前提下,用於項目建設,形成「長江之門」城市新景觀。
    加快「一軸串三城」,「長江之心」「長江之門」「長江之珠」都有新進展
    
    長江武漢段資料圖
    偉大的城市,必有偉大夢想;偉大夢想,引領偉大的城市。
    今年初召開的武漢市「兩會」上,陳一新指出,託起城市偉大夢想,為大武漢謀復興,為老百姓謀幸福,必須要有強烈的使命擔當和責任意識,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他要求,持續做好做足「長江」這篇大文章,堅持「一軸串三城」,創新優化城市戰略空間布局,引領武漢大都市由「組團結構」向「中軸結構」發展、向「長江時代」跨越。
    「一軸串三城」,就是要全面啟動建設長江主軸,打造「歷史之城」「當代之城」「未來之城」。「長江之心」「長江之門」「長江之珠」可行性論證和規劃建設,是其中的點睛之筆。
    ——規劃建設「長江之心」,就是要以長江、漢江交匯的南岸嘴,打造媲美「雪梨歌劇院」的標誌性建築,集中展示長江文明,建設世界級歷史人文集聚展示區。
    ——規劃建設「長江之門」,就是在長江左岸建設與右岸「武漢綠地中心」高度相當的綜合體,打造城市新奇觀。目前已開展土地收儲工作,計劃12月底前完成規劃方案論證,以及項目備案招商等前期工作。
    ——開展「長江之珠」規劃建設可行性研究,就是要針對能否在天興洲打造「長江生態風情島」開展科學論證。
    陳一新指出,以長江為時空主軸,建設「歷史之城」「當代之城」「未來之城」,絕不是簡單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任務,絕不是城市功能品質的單一提升,而是武漢大都市戰略空間的重大優化調整,是百年大計、武漢大業。市委市政府有信心也有決心,創新思路和舉措,步步為營、久久為功,努力將武漢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和世界亮點城市,全面復興大武漢。
    注意:此「門」非彼「門」!
    
    江城之門效果圖
    3月7日,武漢舉行2018年全市招商引資重大項目首場集中開工活動。其中,「江城之門」是武昌區當天開工項目之一,然而這並非這篇稿子所提到的「長江之門」。
    江城之門項目總投資37.9億元,位於臨江大道以東,長江隧道以北,總建築面積24.84萬平方米,由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兩家世界500強公司聯袂打造,主要建設238.6米甲級寫字樓,外觀為江城之門。建成後將引進華電電科總院、國電南自、華電工程等集團內從事電力自動化、節能程控等研發機構,項目致力於電廠節能智能化研發,並吸引世界500強企業中的能源、金融企業入駐。
    百年大計、武漢大業
    步步為營、久久為功
    為全面復興大武漢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