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那些橫跨長江的橋梁工程,真的美哭了

2020-12-06 騰訊網

1、武漢長江大橋

武漢長江大橋位於武漢市武昌區蛇山和漢陽區龜山之間,是萬裡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也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橋,被稱為「萬裡長江第一橋」。於1955年9月動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車。全長約1670米。

2、武漢長江二橋

武漢長江二橋是武漢市第二座長江大橋也是第一座斜拉橋,大橋北起漢口黃浦大街,跨越長江南至武昌徐東大街,位於長江大橋下遊6.8公裡處。於1991年開始興建,1995年6月通車,全長4407米。

3、武漢白沙洲長江大橋

武漢白沙洲長江大橋也稱武漢長江三橋,位於武漢長江大橋上遊 8.6公裡 處。1997年3月28日正式開工建設,2000年9月8日正式通車,大橋全長 3586.38米。

4、武漢軍山長江大橋

武漢軍山長江大橋是武漢第四座長江大橋(武漢長江大橋中最西的一座),武漢繞城高速西部段的重要組成部分。於1998年12月30日開工建設,2001年12月15日建成通車,全長4881.178米。

5、武漢陽邏長江大橋

武漢陽邏長江大橋是武漢第五座長江大橋,起於新洲區陽邏街,止於青山區向家尾村。是京珠、滬蓉等國道主幹線武漢繞城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控制性工程。於2007年12月26日正式建成通車,全長約10公裡。

6、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

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是武漢第六座長江大橋,世界上最大的公鐵兩用橋,也是繼武漢長江大橋之後的武漢第二座公鐵兩用橋。大橋西北起漢口平安鋪,東南止武昌武青主幹道,是武漢市的第六座長江大橋,第二座公鐵兩用橋,武漢三環線重點工程。於2004年9月28日開工,2008年9月10日合攏,2009年12月26日建成通車。總投資約110.6億元人民幣(武漢投資最大的橋梁),全長4657米。

7、武漢二七長江大橋

武漢二七長江大橋是武漢市的第七座長江大橋,位於武漢長江二橋下遊3.2公裡、天興洲長江大橋上遊約7公裡處,是武漢城市二環線上跨越長江的特大型橋梁。北起於江岸區武鐵新江岸小區處,南止於青山區鋼都花園羅家港。於2008年7月1日開工建設,於2011年12月31日建成通車,全長3575米。

8、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

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是武漢第八座長江大橋,位於武漢長江大橋上遊2.3公裡,距上遊再建楊泗港過大橋約3.2Km,北起漢陽的鸚鵡大道,南連武昌的復興路。為世界首座主纜連續的三塔四跨懸索橋,鸚鵡洲長江大橋2010年8月開工建設,2014年12月28日正式建成通車,全長3420米。

9、武漢沌口長江大橋

武漢沌口長江大橋是武漢的第九座長江大橋,也是是武漢四環線重要過長江通道,位於白沙洲長江大橋上遊約7公裡處。北起於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徐家堡,南接漢洪高速公路。於2014年12月3日正式開工建設,2017年12月28日正式通車,大橋全長8.583公裡

10、武漢楊泗港長江大橋

武漢楊泗港長江大橋是武漢市長江上的第十座長江大橋,正在施工建設中。它位於武漢長江大橋上遊約6公裡處,路線全長約5.8公裡,楊泗港長江大橋按雙層12車道布置,主跨1700m,鋼桁架主梁,混凝土橋門架塔,是世界上跨度第二大的懸索橋,總投資約80.34億元。於2014年12月3日宣布正式開工,2019年9月通車。

11、武漢青山長江大橋

武漢青山長江大橋,又稱「青山長江公路大橋」,原名「武湖長江公路大橋」,是武漢四環線的過江通道之一,距上遊的天興洲長江大橋約6.5公裡,距下遊的陽邏長江大橋約9.5公裡,大橋線路全長7547.6米。

最後問一下,你最喜歡哪一個呢?

相關焦點

  • 欣賞武漢沿江兩岸城市風光之美,除了去長江大橋,還可以到這裡
    欣賞武漢沿江兩岸城市風光之美,除了去長江大橋,還可以到這裡由於武漢是一座沿著長江而建的城市,因此,這裡的蠻多旅遊景點也都散落和分布在武漢長江沿岸。並且,為了更好地方便武漢兩岸三鎮之間的互相往來,在武漢長江之上一共修建了11座跨江大橋。因為這11座跨江大橋所處的地理位置的不同,所以站在這些大橋之上,還可以欣賞到武漢長江沿岸不同的城市風光之美。對於武漢的11座跨江大橋而言,可能蠻多朋友都會想到武漢長江大橋。
  • 武漢再添一座長江大橋,「橋都」到底有多厲害
    本月,武漢再添一座長江大橋——青山長江大橋順利通過交工驗收,只待通車,它也是武漢的第11座長江大橋。武漢「橋都」之稱,當之無愧,大小橋梁遍布江城,走遍武漢的橋,發現武漢的美。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武漢長江上的這些橋,他們背後身載的榮譽你們知道嗎?
  • 美 經得起歲月無聲——橋梁美學與玻璃橋工程的思考
    橋梁工程美學面對的到底是什麼問題?其實質是什麼?涉及的幾個方面,如文化現象、審美意識、構形技法及工程技術,如何取得協調並很好運用,以及怎麼對待建築理論與行業做法的關係等。這裡不涉及美學技法問題,那樣將失去了文以載道的意義。所以,還是講點橋梁工程師的所思所想,或者稱之為不同視角下的橋梁工程美學,或者叫個人的觀點都行。
  • 長江之門,選址定了!H形大門橫跨長江,將成大武漢新景觀
    &nbsp&nbsp&nbsp&nbsp試想,未來在長江武漢段左岸,一座與對岸「武漢綠地中心」高度相當的綜合體拔地而起,形成「H」形「大門」橫跨長江,這將是怎樣一番壯麗場景?
  • "橋梁大師"唐寰澄辭世 曾出版"世界橋梁美學"等
    楚天金報訊 圖為:唐寰澄年輕時和武漢長江大橋模型合影  圖為:唐老86歲時留影  金報訊(記者鄧偉 通訊員劉家華)57年前的10月15日,武漢長江大橋橫跨天塹。至今,這座中國橋梁建築史上的豐碑已巍然屹立兩萬八百個日夜。昨日凌晨3時許,該橋橋頭堡設計者唐寰澄因病在漢去世,享年88歲。  唐寰澄1926年出生於上海,1948年畢業於上海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繫結構組,畢業後進入茅以升先生創立的中國橋梁公司武漢分公司,參與了武漢長江大橋的初步方案設計。
  • 大江大湖大武漢 路美景美橋更美「萬裡長江青山橋」
    本報訊: 1955年9月,武漢長江大橋動工興建。2015年10月,武漢青山長江大橋開工建設。時間跨過60年,順流直下27公裡,兩座大橋穿越時空,憑水相逢。一直以來,武漢長江大橋享有「萬裡長江第一橋」的美譽。
  • 萬裡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遊記
    來到長江邊就看到武漢長江大橋「一橋飛架南北」的雄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武漢長江大橋實在算不上什麼了,橫跨長江的大橋,從上遊到下遊,總有幾十座了吧。但倒退60年,在新中國剛成立不久的1950年代,武漢長江大橋的建設,可是新中國標誌性的建築成就。
  • 老照片:萬裡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宣傳畫
    1956年夏天的時候,毛主席第一次橫渡長江,當時寫下了一首詞《水調歌頭 遊泳》: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裡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這裡所說的就是舉世矚目的武漢長江大橋,人稱萬裡長江第一橋。歷史上,武漢長江大橋修建於1955年,1957年通車運營。
  • 中國又一「世紀工程」,橫跨長江的「通天大道」,相當於12個鳥巢
    而這些年來,我們國家的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在基建領域方面更是取得諸多令人驕傲的成就,每一個大工程都可以堪稱是「世紀工程」,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如今,中國有將有一個「世紀工程」問世,它是橫跨長江的「通天大道」,相當於12個鳥巢。
  • 生日快樂,武漢長江大橋!感謝你陪伴我們60年…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中國的橋梁建設和交通格局正式開啟新的篇章。60年風風雨雨,武漢長江大橋見證時代的變遷、城市的發展。中國人對這座橋有著別樣的深情,太多值得講述的故事。劉浩然介紹,武漢長江大橋是我國建造的首座公鐵兩用橫跨長江的鋼梁橋,自建成通車以來,這座大橋雖歷經7次較大洪水、77次輪船撞擊,但至今仍十分健康。
  • 檔案|宣傳畫裡的武漢長江大橋
    1956年夏天的時候,毛主席第一次橫渡長江,當時寫下了一首詞《水調歌頭 遊泳》: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裡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這裡所說的就是舉世矚目的武漢長江大橋,人稱萬裡長江第一橋。
  • 來武漢旅遊,不能不看的萬裡長江第一橋
    128米,橋下可通萬噸巨輪,八個橋墩除第七墩外,此外都接納「大型管柱鑽孔法」,這是由我國橋梁工作者所草創的新型施工方式,凝聚著我國橋梁工作者的機智和精湛的工藝。武漢長江大橋位於武漢市漢陽龜山和武昌蛇山之間,是新中國建樹後在「天塹」長江上構築的第一座大橋,也是古往今來,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是我國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橋,建成之後,成為連接我國南北的大動脈,對促進南北經濟的成長起到了促進。
  • 「設計之都」成武漢新名片 橋梁設計建造一枝獨秀
    此外,武漢還積極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對擁有專利、商標、版權等智慧財產權的工業設計企業,積極給予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信用貸款等信貸支持。  這些舉措為武漢工業設計產業起飛培育了良好的生態土壤。目前,武漢在橋梁、高鐵等工程設計領域,居世界領先地位,現有工程設計企業數量497家、從業人數7.28萬人,營業收入131.94億美元,工程設計綜合實力居全國前列。
  • 秦順全:橋梁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據了解,秦順全,出生日期1963年7月15日,橋梁工程專家。生於四川省綿竹市,原籍四川省綿竹市。1987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現任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教授級高工,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九屆理事會常務理事、橋梁及結構工程分會副理事長,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橋梁委員會副主任,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
  • 中鐵大橋局總經理:武漢二七長江大橋未搶工期
    昨日,二七長江大橋工程竣工和配套工程通車驗收組專家代表、來自武漢理工大學的專家劉沐宇宣布驗收組結論:該橋梁工程質量符合設計規範要求,結構安全,滿足使用功能。觀察相鄰橋梁間距從20公裡縮減至3.2公裡武漢跨江橋步入「微距時代」本報記者梅軍昨日,武漢第七座長江大橋二七長江大橋通車。值得注意的是,二七大橋與上遊武漢長江二橋的間距僅有3.2公裡,創造了武漢跨長江橋梁的最小間距紀錄。
  • 橋都武漢,我國集齊彩色橋梁的城市,待一切安好我便來看你
    作為我國中部交通樞紐城市,被封閉後的武漢儼然一座空城,沒有人敢在街道上隨意走動,籠罩在陰雨和霧霾下的城市更多了幾分陰鬱。幸好,前兩天太陽的光芒終於又覆蓋這座城市,一掃以往的陰沉,帶給了這座城市新的希望和生機。陽光照射在城裡的每一個角落,同樣有被太陽照顧到的,還有長江上的那些彩色大橋。
  • 壯哉,美哉,武漢長江大橋!
    武漢長江大橋,一座新中國發展的豐碑!,還是中國橋梁與建築業發展的標誌,更是中國經濟社會走向繁榮富強的象徵……2013年5月3日,武漢長江大橋成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9月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2018年1月入選「中國第一批工業遺產保護名錄」……,這就是對大橋最好的褒獎與肯定!
  • 湖北專家再攬中國橋梁工程最高獎:中鐵大橋院秦順全獲茅以升橋梁大獎
    10月24日,在第二十九屆茅以升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秦順全榮獲中國橋梁工程界最高水平獎——茅以升「橋梁大獎」,湖北獲此大獎的專家由此增至6人。該獎是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准設立的,設「橋梁大獎」「鐵道工程師獎」「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大獎」「青年獎」等10個獎項。其中,「橋梁大獎」從1992年設立,兩年一屆,每屆兩名(首屆評出一名),旨在表彰我國橋梁事業的傑出工作者,成為中國橋梁工程界最高水平、最具權威和最有影響力的獎項。本屆「橋梁大獎」獲獎者為秦順全院士、廣西大學教授鄭皆連院士。
  • 【特·麗人】戴嵐:12年如一日守護武漢長江二橋(圖)
    >  [特·麗人]程晶晶:震撼整個舞臺的鋼管舞女孩兒  荊楚網消息(記者 張競恆 趙恆 通訊員 張靈)見到戴嵐,是3月7日晚上8時左右,她正坐武漢市城市路橋收費管理中心長江二橋管理所的辦公室裡,專心致志的盯著電腦屏幕上的武漢長江二橋電力監護系統。
  • 以大美武漢貢獻美麗中國丨長江評論
    長江網評論員劉珍 「浴火重生英雄城 感恩奮進新徵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武漢」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六場聚焦「堅定不移保護改善生態環境」。 兩江交匯、三鎮鼎立、一城秀水半城山,生態稟賦優越,大江大湖大城的格局和氣魄世界少有,我們不能辜負大自然的眷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