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靜:行走在公益路上的司法所長

2021-01-10 濟寧新聞

吳德靜,作為全國模範司法所長,她的本職工作幹得有聲有色;同時她也是一名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為了運用所學幫助更多的人,這些年一直行走在公益路上,成為一名受人尊重的愛心使者。

吳德靜

2020年12月26日下午,由汶上藍雅社工申報承辦的山東科學大講堂第344期活動在汶上縣中都街道辛王莊社區拉開帷幕。本期講堂主題為「心理健康與社區和諧」,也是2020年度民政部「護童成長」兒童關愛項目及共青團中央「雙零社區」創建項目的延伸。

在講堂上,汶上縣司法局郭倉司法所所長、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助理社工師吳德靜作了「心理健康、家庭和諧與社區和諧」主題講座,並帶領30餘名社區兒童體驗了「培養良好習慣」為主題的團隊活動以及集體經典誦讀環節。活動目的是從社區居民家庭教育知識普及入手,幫助家長們更新育兒觀念,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學會夫妻相處之道,提高經營家庭的能力,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環境和社區環境。

在社區兒童之家,帶領孩子們實施「趣味十足的互動遊戲「貓和老鼠」鍛鍊了孩子們的基本運動技能和躲閃能力;主題遊戲「結冰」則可以培養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習慣,促進孩子公德的形成和遵守。參加活動的家長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強化了家庭觀念,學會了夫妻相處之道,增加了育兒知識的積累,孩子們也通過參與團隊活動獲得了體驗的快樂和自信心的提升。

這次活動只是吳德靜日常工作的一個縮影,司法所長和公益結緣,這還要從多年前她拿到的一個證書說起。作為青年幹部管理學院的優秀畢業生,吳德靜自學通過了山東大學新聞學本科課程,又考取了國家公務員,進入汶上縣司法局郭倉司法所工作。作為一名基層司法工作人員,為促進社區矯正人員的心理矯治試點工作,早在2005年她就自費報考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司法與罪犯心理矯治專業專科函授課程以及社會心理學應用研究生課程,期間,還通過了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考試,2007年就拿到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證書。

吳德靜接受媒體採訪

「拿到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證書後,我就覺得應該充分發揮它的作用,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吳德靜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那時候,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整個社會關注的焦點和家庭教育難題,吳德靜發動當時一起學習心理學的同道一塊,深入到各中小學校學校、校外培訓機構和鎮村留守兒童之家,通過普法宣傳教育、團體心理輔導和心理健康講座的方式,為農村留守兒童及其現有監護人提供公益服務,一做就是十幾年。在預防青少年犯罪、提高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提高監護人科學育兒水平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為發動更多的心理學人進入公益隊伍,2013年4月,吳德靜在兄弟縣區心理學同行的幫助下開始籌備成立心理學公益組織。因為成立條件要求,需要50名心理諮詢師會員才可以審批通過,她一個學校一個學校的拜訪尋找參加心理諮詢師考證的人員,同時發動現有的心理諮詢師去聯絡所有持證的心理諮詢師,經過5個月的共同努力,共吸納了68名個人會員、34個團體會員,在民政局正式登記註冊了汶上縣第一個心理學社團組織——汶上縣心理學會。

公益組織成立了,接下來的重點就是如何更好的發揮機構和人員的作用,服務於更多的特殊社會群體。為強化隊伍專業服務水平,吳德靜自己出資購買了精神分析等心理學基礎網絡課程,免費提供培訓場地,定期組織會員接受專業培訓;同時多次邀請省內外心理學專家、教授分別針對精神分析、行為認知、催眠、團體輔導和家庭教育等方面進行專業培訓,一支專業的心理服務團隊打造出來了。

「讓更多人因心理學而受益」成為吳德靜帶領的心理普及團隊的宗旨,也是紮根在她們心裡難以動搖的信念。普及過程中遇到過重重的困難和障礙,但都走過來了。在早幾年裡,心理學大眾接受程度並不高,甚至一些單位、學校對此並不接納,不敢接受心理教育進校園、進單位,擔心會影響正常的教學管理和人事管理,村居、社區也會因為害怕孩子們參加活動發生安全問題承擔責任而不願意組織心理輔導活動。吳德靜帶領諮詢師們從自己的本職工作職責入手,對郭倉轄區乃至全縣的社區矯正對象提供系統的心理疏導和心理矯治,為他們進行定期心理測量、入矯和解矯心理風險評估和針對性的心理矯治方案。基於這些實踐經驗,吳德靜接受省司法廳委託參與了全省社區矯正心理健康教材編寫,全省各兄弟單位請她去講授心理學應用於基層司法工作課程。

吳德靜還將心理學及傳統文化的應用總結成「三入一平」人民調解經驗,多次在全省乃至全國範圍內交流推廣,先後被評為「全市最美人民調解員」、「全省首批人民調解專家」、全國模範司法所長。她將普法宣傳教育與心理教育相結合,在預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中實現創新,引起了很大反響。然而這些工作,都是她們團隊的公益付出,沒有一分錢的回報,也沒有明確的工作考核指標獎勵,有時還會拿出錢對特困家庭和孩子實施一些緊急物資救助。「我只希望讓更多的人因為我們的服務而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從而更加重視和支持心理學普及工作」,吳德靜十幾年如一日一直堅持下來。慢慢的,更多的單位開始主動聯繫預約各類心理學課程。

在康驛鎮的一次貧困家庭未成年子女團體輔導活動結束後,吳德靜讓孩子們都去找本次活動結識的新朋友握個手,大部分孩子都三三兩兩找到了夥伴熱烈的聊天,有一個在室內穿著雨靴的女孩和另一位食指含在口中的女孩呆呆的站著,眼裡透著膽怯和失落。憑著專業的敏感性吳德靜認識到,如果處理不好,會給這兩個困境兒童帶來二次傷害,加重她們「自己不值得愛」的自卑感,因此,她把兩個孩子拉到一起,經過簡單的專業引導,其中一個孩子主動伸出手,兩個孩子就很自然的牽手笑了。看著這一幕,吳德靜既感動又滿意的笑了,眼睛卻溼潤了。因為一次成功的心理輔導真的可以治療一個人,對其一生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在「啟扉 築夢」精準扶貧家庭未成年子女心理陪護項目中,她通過心理學敘事療法讓孩子們坐成一圈輪流講述自己的「悲慘故事」,然後再幫助她們改寫和升華自己的人生故事,找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作為繼續生活下去的力量進行「賦能」,讓一個個「父親去世、母親改嫁」的孩子得到治癒並建立新的社會支持,喚回一個個孤獨的生命的力量。有的團體輔導中,處理多個類似的因為「二胎」引發的「父母偏向」造成的孩子心理傷害的案例,或幫助未成年子女克服自卑心理,重新揚起生活風帆的案例......

2016年以來,省民政廳、省科協、團省委等各級、各政府部門開始購買社會組織公益服務,基於團隊的專業積累,吳德靜團隊通過實力競爭獲得更多的支持機會,擴大了服務範圍和服務量,為團隊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吳德靜帶領她的團隊成員正在實施的有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支持民政部的「護童成長」兒童關愛項目、共青團中央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雙零社區」創建項目、中國社工聯支持授權的「安縣小屋」社區居民疫情後常態化心理服務項目、縣婦聯婚姻輔導中心婚姻糾紛調解公益項目、縣民政局困境兒童保障和兒童關愛保護公益項目、山東大學特殊群體心理評估項目組「社區矯正人員心理評估與矯治聯合實驗室」項目等。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吳德靜及時組建了專業團隊,為汶上縣及濟寧周邊居民提供心理援助和法律諮詢600餘人次;電話和在線化解糾紛32起,先進事跡2次在司法部《人民調解》雜誌發表。組織開展普法宣傳和心理健康網上課堂36次,受益家長和孩子達4700餘人次。利用微信公眾號「汶城心理援助」和「心理評估與矯治」普及疫情防控相關知識67次。

同時,她非常重視糾紛預防和基層群眾整體素質的提高,先後成立汶上縣心理學會和藍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帶領心理社工和法律顧問深入村居和學校開展「法德講堂」巡迴活動,為村居兒童青少年、留守婦女和老人等特殊群體提供普法宣傳和安全自護教育、禁毒知識宣傳、團體和個體心理輔導600餘場次。

努力終將收穫。她的團隊在2018年全市「孔孟和諧使者」評選活動中有4名會員入選候選人,最終有一人當選。吳德靜本人先後被評為全國模範司法所長、全省首批人民調解專家,曾獲省市「三等功」,全市最美人民調解員、汶上縣第四屆最美汶上人、汶上縣第九屆勞動模範。多次被評為濟寧市最美志願者、優秀巾幗志願者和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疫情期間,武漢團市委頒授「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青年志願服務證書」;5月被評為全市抗擊疫情最美志願者。

相關焦點

  • 甘肅永昌縣司法所長:用忠誠詮釋「司法為民」
    他,沒有驚天的業績,也沒有動地的作為,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名基層司法所所長,但在他的調解下:一觸即發的群體性械鬥事件煙消雲散;義憤填膺的群體性上訪事件得以平息;鬧得不可開交的夫妻破鏡重圓;反目成仇的兄弟重歸於好
  • 陽白司法所開展社區矯正新年公益勞動
    新年新氣象,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也為了增強社區矯正人員團結協作的能力,陽白司法所於近日開展了新年公益勞動的活動。司法所所長劉宜彤帶領所管理的社區矯正人員,一大早就拿著掃帚、鐵鍬等工具,來到鄉政府二部院內進行積雪清理,之後又對司法所辦公區域進行了大清掃。
  • 司法所長王榮祥:社區裡面的「老娘舅」
    不少市民會說,找司法所裡面的人民調解員。的確,作為最貼近群眾的法律服務機構,司法所就是社區裡面的「老娘舅」,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西秀區南街社區的司法所長王榮祥,我們來看看他的忙碌一天。上午八點半,在西秀區司法局南街司法所,所長王榮祥已經換好了他的藍色衝鋒衣,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
  • 華泰司法鑑定所所長張達武參觀中南大刑事司法學院
    華泰司法鑑定所所長張達武參觀中南大刑事司法學院 2019年02月27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2019年1月17日,廣東華泰司法鑑定所所長張達武、所長助理黃旭鑫協同顧問肖寶成、馬啟君等人,帶著「司法鑑定的現狀、檢驗鑑定能力培訓及提升」等問題前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進行交流訪問,受到院長胡向陽、主任曾大慶等司法鑑定教授的熱情接待。
  • 人民日報|為美麗中國築牢司法屏障 檢察公益訴訟一直在路上
    從2017年7月檢察公益訴訟制度正式寫入法律,到今年1月,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公益訴訟案件10565件,其中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案件6335件,督促恢復被汙染、破壞的耕地、林地等15.2萬畝,督促治理恢復被汙染水源面積284餘平方公裡,督促1451家違法企業進行整改,為「美麗中國」築造了一道堅固的司法保護屏障。
  • 司法所長怒踹美容院女生的事兒,真的沒有炒作點嗎?
    1河北省行唐縣獨羊崗鄉司法所所長張璽鵬,雖然級別不高,但是生的虎背熊腰,很是威風,尤其是在他叼著香菸踹人的時候,渾身上下更是散發出一種濃鬱的男人味。喔,不,是人渣味!並且據劉小姐說,張所長那天還說了這麼一句話:打你也白打,也不打聽打聽我是誰!真的是屎殼郎打噴嚏,好大的口氣啊!2司法所長是幹什麼的?
  • 【榜樣的力量】百姓眼中的調解專家 —文昌司法所所長李玉江
    【榜樣的力量】百姓眼中的調解專家 —文昌司法所所長李玉江 2020-07-24 1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愛在路上公益團組織開展「樂山樂水2020年江河衛士」公益活動
    #緒剛說事#【愛在路上公益團組織開展「樂山樂水2020年江河衛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型環保公益活動】9月13日,西安市愛在路上公益團積極響應三秦都市報.阿里巴巴正能量.公益記者號組織開展「樂山樂水2020年江河衛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型環保公益活動,他們組織20名環保小天使和
  • 司法所長學客家話 「密碼本」網上走紅(圖)
    她的工作身份是成都新都區石板灘鎮司法所所長,在網絡上,她還有一重身份,一位以一本神秘密碼本走紅的另類基層公務員。  日前,記者走進新都石板灘鎮司法所,一探這位神秘密碼本主人背後的故事。  密碼本網絡走紅 「火星詞彙」引網友猜測  「哪個來幫我翻譯下這本神秘密碼本,寫的是漢字,看起來卻完全是天書。」
  • 「老營長」的故事一籮筐 ——記清江街道司法所所長劉清平
    中國江蘇網5月7日淮安訊(杜勇清 張建軍)在淮安司法行政戰線,人稱「老營長」的劉清平,8年前在部隊就是個「傳奇人物」。當戰士考軍校,只有高中文化的劉清平,考了連隊第一名;比能力論提幹,他年年拿先進、五年升三級,成為軍校同學中第一個正營職軍官。
  • 堅守初心的司法所長 記眉山市「人民調解能手」劉帝成二三事
    他,就是眉山市東坡區秦家鎮司法所所長劉帝成。18年來,他始終站在社會維穩第一線,堅守公平正義、司法為民的初心,堅持用理來消除隔閡,用情來溝通理解,用法來理順關係,用公平正義來贏得群眾信任,總計調解大大小小矛盾糾紛達4000餘起,調解成功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無一出現反彈和轉化為治安或刑事案件,促使全鎮違法犯罪率大大減少,切實維護了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受到幹部群眾的廣泛讚譽。
  • 司法所長胡立剛: 當好隔離點31位隔離者「當家人」
    □ 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宵鵬 通訊員 李麗坤 文/圖「立剛所長,WiFi信號還是弱,有點卡,不行我用熱點連接吧。」「真不好意思,你再試試,別耽誤孩子上網課,我現在就去調試。」從湖北省武漢市返回河北省邢臺市任縣老家後,劉女士一家三口被安置在隔離觀察點。
  • 出臺司法解釋,拓展公益訴訟範圍
    李鴻彬全國人大代表李鴻彬建議:出臺司法解釋,拓展公益訴訟範圍個人信息被網際網路平臺或App違規收集洩露,未成年人成為網吧、酒吧的「顧客」,網際網路時代老年人殘疾人的權益在未知情況下被侵犯,對英烈紀念設施的汙損破壞遭遇維權困境…… 5月24日,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外國語學校教學處副主任李鴻彬建議,通過出臺法律解釋或兩高司法解釋,加大對社會公共利益的保護,避免一些公共利益被「沉默侵害」。
  • 【職工之星】重慶市銅梁區司法局巴川司法所所長—陳泓志
    大學本科文化,中共黨員,現任重慶市銅梁區司法局巴川司法所所長。該同志自從事司法行政工作十三年以來,他先後5次年度考核為「優秀幹部」,5次年度考核為「優秀共產黨員」,榮獲嘉獎6次,2012年被評為銅梁縣調解能手,2013年榮獲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榮譽稱號,2015年榮獲全國「模範司法所長」榮譽稱號,2016年榮獲「銅梁好人」提名獎。
  • ...丨守土盡責 無愧初心 ——記陽城縣司法局鳳城鎮司法所所長劉紅亮
    一線風採丨守土盡責 無愧初心 ——記陽城縣司法局鳳城鎮司法所所長劉紅亮 2020-03-03 21: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記福州市倉山區司法局建新司法所所長郭萍萍
    「我的工作平凡又瑣碎」  法制今報5月8日訊 7年前,郭萍萍到福州市倉山區司法局建新司法所任所長。
  • 一會在我家吃飯嘞」 這位女司法所長在扶貧路上和...
    我叫潘永優,是貴州省黔東南自治州榕江縣司法局車民街道司法所所長,也是一個喜歡用歌聲頌揚家鄉美好的90後。2019年10月,在八開鎮脫貧攻堅指揮部的工作安排下,當時在八開司法所工作的我,成了擺柳村九戶貧困戶的結對幫扶幹部。
  • 抗疫一線淬初心,司法巾幗展作為——南石頭司法所所長譚欣瑩
    在司法行政幹部隊伍中,有這樣一個人,她不忘當年入黨錚錚誓言,面對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嚴峻態勢,毅然衝在防控疫情工作的第一線,用滿腔熱忱踐行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她就是「海珠好人」——南石頭司法所所長譚欣瑩。
  • 行走在詩香的路上
    行走在詩香的路上作者:譚鳳滿(滿滿)我行走在詩香的路上總覺得無奈與渺茫一個人寫詩的日子孤獨寂寞渴望有志同道合的知音來陪伴那樣會兩情相悅,心有靈犀可以把靈魂安放可以把光陰寫成詩度過生命歲月升華美好時光雖然天各一方
  • 清荷——一直在公益的路上
    公益,為我們指出一個途徑來改變這個狀態。自古以來,中國人對公益就不吝溢美之詞:樂善好施、積德行善、善言善行、善有善報。時至今日,公益已經成為了衡量一個地區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慈善事業是惠及社會大眾的事業,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是一種具有廣泛群眾性的道德實踐,慈善事業在促進社會和諧中的作用日益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