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爛陀寺傳說,原是釋迦牟尼的大弟子舍利弗誕生及逝世之處,釋迦牟尼亦路經此地。
12世紀,此寺一直是印度佛教重要的教學及研究中心之一。據說在極盛時期,佛教學者雲集,主客常達萬人。不僅當時印度的著名佛教學者在此修持講學,唐僧取經就是來這裡
那爛陀遺址攝影:Rajneesh Raj
紅線內是那爛陀大學的遺址
那爛陀遺址內的佛陀像,攝於1895年
1193年突厥人侵佔那爛陀寺,寺院和圖書館遭受嚴重破壞,大批那爛陀僧侶逃往西藏避難,從此那爛陀寺失去昔日的光輝,並漸漸被遺忘,變成廢墟。
那爛陀寺附近有一座中國式的玄奘紀念堂,是中國政府在1957年捐款30萬元人民幣建造的,以紀念這位中印文化交流的先驅。
當年,那爛陀寺每天都有一百多個講壇,學習課程包括大乘佛典、天文學、數學、醫藥等。
關於遺址的發現:1861年,英國考古學家亞歷山大 ·康寧漢在這裡發現了一片佛教遺址,經過與《大唐西域記》的記載核對,證明這就是那爛陀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