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經的印度那爛陀寺,被突厥掠奪後很多僧人跑到西藏

2020-12-13 一壺春秋

那爛陀寺傳說,原是釋迦牟尼的大弟子舍利弗誕生及逝世之處,釋迦牟尼亦路經此地。

12世紀,此寺一直是印度佛教重要的教學及研究中心之一。據說在極盛時期,佛教學者雲集,主客常達萬人。不僅當時印度的著名佛教學者在此修持講學,唐僧取經就是來這裡

那爛陀遺址攝影:Rajneesh Raj

紅線內是那爛陀大學的遺址

那爛陀遺址內的佛陀像,攝於1895年

1193年突厥人侵佔那爛陀寺,寺院和圖書館遭受嚴重破壞,大批那爛陀僧侶逃往西藏避難,從此那爛陀寺失去昔日的光輝,並漸漸被遺忘,變成廢墟。

那爛陀寺附近有一座中國式的玄奘紀念堂,是中國政府在1957年捐款30萬元人民幣建造的,以紀念這位中印文化交流的先驅。

當年,那爛陀寺每天都有一百多個講壇,學習課程包括大乘佛典、天文學、數學、醫藥等。

關於遺址的發現:1861年,英國考古學家亞歷山大 ·康寧漢在這裡發現了一片佛教遺址,經過與《大唐西域記》的記載核對,證明這就是那爛陀寺。

相關焦點

  • 印度那爛陀寺,真實歷史中唐僧取經的終點站,後來怎麼樣了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到達西行取經的終點站大雷音寺,拜謁如來,取得真經。事實上,唐朝高僧玄奘在印度參悟真經的地點,不是神話小說中的大雷音寺,而是舉世聞名的那爛陀寺。在那裡,玄奘渡盡劫波,終成大器。而那爛陀寺也因玄奘的到來聲譽鵲起,因玄奘的離開日漸式微。
  • 唐僧「取經地」800年後複課 建那爛陀大學(圖)
    1  巔峰 玄奘徵服萬人學院  全盛時期的那爛陀寺藏書高達900萬卷,僧人學生多達萬人。因為成績優異,玄奘還獲得在那爛陀寺「留校任教」的資格,那爛陀寺還給他配備了「專車」。  在《西遊記》最後,歷經八十一難的唐僧終於來到「西天」,也就是曾經的那爛陀寺。
  • 唐僧印度「母校」那爛陀大學時隔800年複課 中國提供資金援助
    約1400年前,唐僧「西天取經」時曾在印度比哈爾邦攻讀佛學。今年9月1日,唐僧的「母校」那爛陀大學在時隔八百年後複課,首批15名學生進入這所古老學府深造。據印度《印度時報》1日報導,古代學術機構那爛陀大學在9月1日實現再生,從40個國家的1000名申請者中挑選出來的15名學生開始了新學期學習。
  • 絲路文明 :觸摸印度那爛陀千年古寺
    那爛陀寺(Nalanda Temple)---「蓮花盛開的地方」(圖片來源:資料圖)       公元627年的一天,一位僧人悄悄離開了當時唐朝的首都長安,發出「不至天竺終不東歸一步這位僧人就是當時著名的高僧玄奘,也就是小說《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形。那爛陀寺(Nalanda Temple)便是玄奘西天取經的終極目的地。它的另一個名字在中國家喻戶曉,就是《西遊記》中所描寫的西天大雷音寺。       位於印度古城王舍城(Rajagaha)外約10多公裡處的那爛陀寺,是當時印度最大、最壯觀的佛教高等學府。
  • 玄奘「母校」那爛陀大學「複課」
    早報記者 徐蕭 公元627年,「唐僧」玄奘從長安出發,歷時19年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同時也是一所佛教大學。在那裡,玄奘拜主持戒賢為師,學習佛學五年。那爛陀寺是古印度佛教最高學府和學術中心,然而,公元1193年,突厥軍隊入侵,摧毀了這所大學。今年9月1日,時隔800餘年後,那爛陀大學宣布「複課」,首批15名學生已經開始了新學期的學習。首批招收15名學生那爛陀大學復校計劃始於2006年,由時任印度總統卡拉姆發起。
  • 唐僧當年為什麼要去印度取經?
    稍懂歷史的人都知道,唐僧玄奘確有其人,當年他歷經辛苦去古印度取經,目的地並不是《西遊記》裡說的「雷音寺」,而是一個名叫「那爛陀寺」的寺廟,是當時古印度佛教的最高學府,位於今天印度的比哈爾邦。唐代的那爛陀寺,是佛學界的全球最高學府,相當於佛學界的哈佛大學。唐僧之所以去古印度取經,正是因為那爛陀寺的感召,因為這座寺廟太牛了。他只有來到這裡才可以直探原典,學到最正宗的佛法。下圖就是那爛陀寺當年的盛況還原圖。
  • 印度那爛陀大學時隔800年重開 唐僧曾在此講學
    印度那爛陀大學時隔800年重開 唐僧曾在此講學 2014-09-02 14:04:1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孔慶玲     印度那爛陀大學時隔800年後重新開學
  • 唐僧取經,被三大菩薩安排好的,那爛陀寺的住持說出真相
    西天取經,這事在中國可以說是婦孺皆知,耳熟能詳的故事。但要再深究下去,「唐僧」去西天為了取什麼經?他在西天的師父是誰?對佛教沒有研究的人來說,可能就知之甚少了。唐僧——玄奘法師,去西天(古印度)取的是《瑜伽師地論》。玄奘法師西天取經的事件的背後,一切都是三位菩薩暗中安排的結果。怎麼這樣說呢?聽小編娓娓道來。
  • 唐僧母校那爛陀大學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時隔逾800年後,位於印度的那爛陀大學9月1日重新開學。  據印度媒體報導,經過對1000名申請者的篩選,最終有15人成為首批進入該學府深造的學生。到2020年,該大學將擁有7個學院。  位於印度北部比哈爾邦境內的那爛陀寺遺址,在公元5至12世紀曾是佛學聖地,也是全球最古老大學之一,當時僧人學者逾1萬人、教師約2000人。唐代高僧玄奘法師也在此講學取經,直到12世紀,突厥入侵後,該寺破壞殆盡,印度佛教也因此式微。  那爛陀大學重建源於印度和18個亞太國家的共同倡議,其中中國提供了100萬美元資金。
  • 玄奘「母校」那爛陀大學複課 系大雷音寺原型
    」玄奘從長安出發,歷時19年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同時也是一所佛教大學。那爛陀寺是古印度佛教最高學府和學術中心,然而,公元1193年,突厥軍隊入侵,摧毀了這所大學。今年9月1日,時隔800餘年後,那爛陀大學宣布「複課」,首批15名學生已經開始了新學期的學習。  首批招收15名學生  那爛陀大學復校計劃始於2006年,由時任印度總統卡拉姆發起。
  • 唐僧玄奘印度母校那爛陀大學時隔800年複課
    在唐代高僧玄奘「西天」取經時的母校——印度那爛陀寺遺址附近新建的那爛陀大學有望明年開課。那爛陀寺曾是古印度最高學府,800多年前遭突厥大軍破壞。2006年,時任印度總統卡拉姆發起了重建那爛陀大學的計劃。
  • 玄奘取經之地那爛陀大學在印度重建
    印度國會2年前批准在那爛陀遺址重建大學,但由於資金不足、地理偏僻等原因,學校一再推遲招生。 打造全球頂級學府 自從提出重建構想以來,印度學術界和政界精英為那爛陀大學勾勒了宏偉的藍圖,要把它打造成吸引全球頂級知識分子的高等學府,就像古代的那爛陀寺一樣。 大學建在印度北部比哈爾邦,距離那爛陀寺遺址10公裡。
  • 一曲古琴《那爛陀曲》於空靈之音中,感受千年慈悲
    梵語「那爛陀」三字意謂「施無畏」或「無畏施」。那爛陀又作那蘭陀寺、阿蘭陀寺,全稱那爛陀僧伽藍。為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國首都王舍城北方之大寺院,是古印度規模宏大之佛教寺院及佛教最高學府。佛陀曾於此說法三月,佛陀入滅後未久,帝日王即於此處創建伽藍。現在保留觀自在菩薩之立像及精舍等靈跡。那爛陀寺附近有一座中國式的玄奘紀念堂,是紀念唐玄奘這位中印文化交流的高僧大德。
  • 玄奘曾到印度那爛陀寺拜師求學 獲留校任教資格
    因為成績優異,玄奘還獲得在那爛陀寺「留校任教」的資格,那爛陀寺還給他配備了「專車」。  在《西遊記》最後,歷經八十一難的唐僧終於來到「西天」,也就是曾經的那爛陀寺。儘管沒有佛祖,但電視劇中那金碧輝煌、巍峨壯麗的景象並非誇大。  那爛陀寺是一個以佛教為背景的寺院,在古代摩揭陀國王舍城附近,現在印度比哈爾邦中部都會巴特那東南90公裡。
  • 那爛陀:玄奘留學印度佛教最高學府
    據《大唐西域記》載,當地的森林水池中有名那爛陀的神龍,寺因此得名。據說佛陀曾在此說法,涅槃後不久,帝日王在此建寺。佛教史上的大眾部僧侶曾在此舉行了第三次結集。大乘佛教學者龍樹、無著、提婆、世親等人也曾在此修業講學。學者認為寺當建於5世紀左右。先後有六位印度國王參與了建寺工程,使寺的規模日增,有六院、七院或八院之說。
  • 印度最崇拜的中國人,給印度起名,印度看其書了解自己歷史
    印度和中國是鄰居,同為世界上的文明古國之一。中國和印度關係最密切的時候是唐朝,出了一個唐僧去印度取經,話說也多虧了唐僧,是他第一次給這個神奇的地方定名為印度。以前的時候,中國人管這裡叫天竺、身毒、賢豆等等,知道什麼意思嘛?是「印度河「的諧音,為什麼會有不同諧音呢?
  • 曾是印度佛教最高學府,唐僧的母校,後被伊斯蘭軍摧毀,變成廢墟
    這座偉大而神秘的寺廟始建於公元5世紀左右,經過歷代印度君王的經營與擴建,據說鼎盛時期的「那爛陀大學」有來自中國、蒙古、高麗、日本、波斯等世界各地的僧人學生多達1萬餘人,佛經藏書更是高達驚人的900萬餘卷,其輝煌的盛況大家應該都可以想像得到。更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那爛陀大學」還是我們中國人都耳熟能詳的古代傳奇人物唐僧的「母校」。
  • 是誰讓唐僧去取經的
    玄奘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開始了去西天取經的歷程。到長安後,他就決心到天竺求法。恰好此時長安有個從天竺來的僧人,向他介紹了印度佛教的情況,特別提到了那爛陀寺。那爛陀寺是個寺廟,但實際上是佛學最高學府佛教中心。經過這個印度僧侶的介紹,玄奘更下定決心要去印度,要去那爛陀寺。  玄奘在那爛陀寺歷時五年,備受優遇,並被選為通曉三藏的十德之一(即精通五十部經書的十名高僧之一)。
  • 你知道唐僧西天取經中的「西天」是指的什麼地方嗎?
    古代交通不發達,很多人認為印度已經是天的西邊了。古代中國人去印度都要沿著絲綢之路西行,然後走到一個比西域更遠的地方,人們就把那個地方當成了「西方世界」。公元十六世紀,明朝人吳承恩創作了神話小說《西遊記》,西天取經的故事從此在中國家喻戶曉,其實唐僧取經是歷史上一件真實的事。
  • 明賢法師巡禮手札:智慧之城那爛陀寺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重影) 玄奘大師在印度最主要的參學地——那爛陀寺,在今印度比哈爾邦,位於菩提伽耶和王舍城的東北方,距離菩提伽耶不到百公裡,離王舍城只有5-10公裡。這裡是印度中世紀(6-9世紀間)佛教鼎盛時期實際的佛教中心,甚至取代了佛陀應化時諸大聖地的地位。 關於那爛陀寺得名的說法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