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義詩人拜倫詩歌精選三首欣賞

2020-11-22 澎湃新聞

喬治·戈登·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是英國19世紀初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代表作品有《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唐璜》等,並在他的詩歌裡塑造了一批「拜倫式英雄」。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詩人,還是一個為理想戰鬥一生的勇士,積極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參加了希臘民族解放運動,並成為領導人之一。

拜倫詩歌精選

She Walks in Beauty

她走來,風姿幽美

She walks in beauty, like the night

她走來,風姿幽美,好像

Of cloudless climes and starry skies;

無雲的夜空,繁星閃閃;

And all that's best of dark and bright

明與暗的最美的形象

Meet in her aspect and her eyes:

交集於她的容顏和雙眼,

Thus mellow'd to that tender light

融成一片淡雅的清光——

Which heaven to gaudy day denies.

濃豔的白晝與此無緣。

One shade the more, one ray the less,

多一道陰影,少一縷光芒,

Had half impair'd the nameless grace

都會有損於這無名之美:

Which waves in every raven tress,

美在她綹綹黑髮間蕩漾,

Or softly lightens o'er her face;

也在她顏面上灑布柔輝;

Where thoughts serenely sweet express

愉悅的思想在那兒頌揚

How pure, how dear their dwelling-place.

這神聖寓所的純潔高貴。

And on that cheek, and o'er that brow,

安詳,和婉,富於情態——

So soft, so calm, yet eloquent,

在那臉頰上,在那眉宇間,

The smiles that win, the tints that glow,

迷人的笑容,照人的光彩,

But tell of days in goodness spent,

顯示溫情伴送著芳年;

A mind at peace with all below,

顯示她涵容一切的胸懷,

A heart whose love is innocent!

她葆有真純之愛的心田!

The Chain I Gave

我給你的項鍊

The chain I gave was fair to view,

我給你的項鍊玲瓏精緻,

The lute I added sweet in sound;

我贈你的詩琴悅耳動聽;

The heart that offer'd both was true,

向你獻禮的心兒也忠實,

And ill deserved the fate it found.

誰知碰上了倒黴的命星。

These gifts were charm'd by secret spell

這兩件禮品有神奇法力,

Thy truth in absence to divine;

能佔卜我走後你是否忠貞;

And they have done their duty well,—

它們的責任盡到了,——可惜

Alas! they could not teach thee thine.

沒能教會你盡你的責任。

That chain was firm in every link,

項鍊挺結實,環環扣緊,

But not to bear a stranger's touch;

但生人的撫弄它不能忍受;

That lute was sweet—till thou could'st think

琴聲也甜美——但你莫相信

In other hands its notes were such.

在別人手裡它同樣溫柔。

Let him, who from thy neck unbound

他摘你項鍊,項鍊就斷折,

The chain which shiver'd in his grasp,

他彈這詩琴,琴啞口無言;

Who saw that lute refuse to sound,

它們抗拒他,看來,他只得

Restring the chords, renew the clasp.

換新的鏈扣,上新的琴弦。

When thou wert changed, they alter'd too;

既然你變了,它們也得變:

The chain is broke, the music mute.

項鍊碎裂,琴韻無聲。

'Tis past—to them and thee adieu—

罷了!和它們、和你再見——

False heart, frail chain, and silent lute.

啞琴,脆鏈,欺詐的心靈!

Windsor Poetics

溫莎的詩興

Famed for contemptuous breach of sacred ties,

查理沒有頭,旁邊是亨利沒有心——

By headless Charles see heartless Henry lies;

蔑視和背棄誓約使他出了名;

Between them stands another sceptred thing—

中間站著個手持王 杖的動物——

It moves, it reigns — in all but name, a king:

會動,會統治——是國王,只少個名目。

Charles to his people, Henry to his wife,

他呀,對人民像查理,對妻子像亨利,

—In him the double tyrant starts to life:

他身上,一個雙料暴君在崛起;

Justice and death have mix'd their dust in vain,

審判和死亡枉自把屍灰糅混,

Each royal vampire wakes to life again.

兩個皇家吸血鬼又起死還魂。

Ah, what can tombs avail!— since these disgorge

墳墓沒奈何,把他們的骨血灰渣

The blood and dust of both — to mould a George.

吐出來,捏塑成一位喬治殿下。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讀睡詩社創辦於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現已出版詩友合著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詩友們筆耕不輟,詩社砥礪前行,不斷推陳出新,推薦優秀詩作,出品優質詩集,朗誦優秀作品,以多種形式推薦詩人作品,讓更多人讀優秀作品,體味詩歌文化,我們正在行進中!

原標題:《浪漫主義詩人拜倫詩歌精選三首欣賞》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浪漫主義詩人拜倫詩歌精選三首欣賞
    >喬治·戈登·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是英國19世紀初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代表作品有《恰爾德·哈洛爾德遊記》、《唐璜》等,並在他的詩歌裡塑造了一批「拜倫式英雄」。
  • 拜倫詩歌三首!感受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的才情和神思!
    拜倫與同為浪漫主義詩人的雪萊相互賞識,構成了英國詩歌歷史上的雙劍合璧,同時也被魯迅先生高度評價,足以說明其詩作及人格的光輝是不可磨滅的,為人們所熟知的《唐璜》正是其長篇敘事抒情詩之一,而「拜倫式英雄」也成了一種獨特的人物形象。
  • 拜倫和雪萊:兩位傳奇性的英國浪漫主義詩人
    導語:18世紀末期,一股叛逆的風潮席捲了整個歐洲,這就是浪漫主義。他推翻了古典主義對於歐洲文壇的統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便是雪萊和拜倫。他們是詩人嗎?是的,但是他們不僅僅是詩人。 他們是戰士、是英雄,他們將詩歌作為武器,鼓舞人民從壓迫與剝削中站起來。
  • 拜倫和雪萊:兩位傳奇性的英國浪漫主義詩人
    導語:18世紀末期,一股叛逆的風潮席捲了整個歐洲,這就是浪漫主義。他推翻了古典主義對於歐洲文壇的統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便是雪萊和拜倫。他們是詩人嗎?是的,但是他們不僅僅是詩人。他們是戰士、是英雄,他們將詩歌作為武器,鼓舞人民從壓迫與剝削中站起來。他們的詩歌引起了封建統治階級的仇恨,反對勢力誣陷他們、詆毀他們。但是這些並沒有摧毀他們的脊梁,反而使他們堅定了革命的決心。雪萊:他的死亡是世界的損失1792年,在英國的一戶貴族家庭中,一位未來的著名浪漫主義詩人誕生了,他就是波西·比希·雪萊。
  • 董元奔‖現實必須打碎·未來是這樣的:拜倫與雪萊的浪漫主義
    拜倫對雪萊和自己心臟的重視顯示出拜倫對二人詩歌靈魂的珍視,但是他對於這兩顆心臟的處理方式也顯示出這是兩個不同的靈魂。那麼這是兩個怎樣不同的靈魂呢?浪漫主義是英國十九世紀前期最重要的文學流派之一,其在詩歌領域存在著消極浪漫主義和積極浪漫主義兩個遞進的發展階段。
  • 拜倫為何被稱為浪漫主義的老大?看看他的這幾首詩就知道
    人們對於拜倫的詩歌往往會有兩種認識:一是在詩歌中標榜自己的特立獨行;二是將其對自由的嚮往、熱愛與追求融入詩歌,將其內心的浪漫、不羈都通過詩歌傳遞給世人。拜倫與其同時代的浪漫主義詩人的雪萊相互賞識,同時也被魯迅先生高度評價,足以說明其詩作及人格的光輝是不可磨滅的,為人們所熟知的《唐璜》正是其長篇敘事抒情詩之一,而「拜倫式英雄」也成了一種獨特的人物形象。總結起來,拜倫詩歌有三大特點,分別為:自我表現、自由個性和浪漫情懷。
  • 拜倫和雪萊的一生,到底是浪漫主義還是十足的渣男?
    在我的印象中,拜倫和雪萊都是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他們最傑出的作品主要是詩歌。現在提到詩歌,很多人都會認為寫詩的都是神經病。詩歌似乎在這個年代已經死亡了。的確,在我的漫長的記憶裡,我似乎只知道有徐志摩,海子這些比較出名的詩人。
  •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及其書信選
    《拜倫書信選》中譯本在世界文學史上,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喬治·戈登·拜倫勳爵(一七八八-一八二四)無疑是最令人喜愛的作家之一。這部《拜倫書信選》(百花文藝出版社,1992年)所編譯的信件,包含各方面的內容。拜倫在其中談論自己的著作,講述自己的愛情,也說到了他的婚姻,他的友誼,他對女兒的父愛,等等,庶幾能讓讀者看到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吧。在「致弗朗西斯·霍奇森,1810年10月3日」中,拜倫說:「一切寫作的目的在於給人以消遣。」
  • 最受歡迎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勳爵的長詩和詩劇
    在浪漫主義詩人中,拜倫無疑是最受人(包括文學家、評論家、普通讀者)喜愛的。他英俊的容顏、風流的事跡、鮮明的個性,以及那些不同凡響的詩作,俘獲了無數人的心。即便伍爾夫這樣倡導女權主義的作家,也被他所傾倒。拜倫創作的詩歌很多,其中包括不少長詩和詩劇。
  • 英國最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的生平事跡
    ——拜倫喬治·戈登·拜倫是十九世紀英國最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離經叛道的個人式英雄主義者,他個人的成長故事比任何一部小說都要精彩百倍,他的詩歌又給他的成長經歷增添了幾分名氣,他是一個為理想奮鬥不息的狂熱份子,厭惡女人但又離不開女人,狂躁症患者的典型分裂式人格他的父親被稱為「瘋子傑克」
  • 拜倫:英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一個性格很倔強的人
    19世紀英國偉大的積極浪漫主義詩人喬治·戈登·拜倫(1783-1824),出身於一個古老的貴族家庭,童年時隨著被遺棄的母親在蘇格蘭度過一段相當艱難的日子。這位眉清目秀的少年腿有點跛。家屣的破碎,身體的缺陷,常使他陷入痛苦和憂鬱之中。
  • 英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的故居:目光所及之處皆是風景!
    熟悉英國文學的朋友們一定聽過這位英國詩人:喬治·戈登·拜倫(George Gordon Bryon)。他的作品有很多經典的語句,至今仍廣為流傳:「你宛若一場天國的綺夢,塵世的愛情不配去攀求。」「我不會為了你捨棄世界。
  • 浪漫主義詩人拜倫,雖一生坎坷,但卻從在追求真愛的路上止步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講的是英國19世紀初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拜倫1788年1月22日出生於倫敦一間被租用的簡陋房子裡。父母都出自沒落貴族家庭。他天生跛一足,並對此很敏感。十歲時,拜倫家族的世襲爵位及產業(紐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為拜倫第六世勳爵。1801年,為了同拜倫的貴族地位和身份相稱,家裡決定送他到一所素有名望的學校——哈羅公學就讀。
  • 第一位現代詩人在國內名氣為何不如拜倫雪萊?跟魯迅等人有關
    一說到現代浪漫主義詩歌,大家可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拜倫、雪萊、濟慈以及柯勒律治、騷塞。但說到第一個現代詩人,這一桂冠式的稱呼非華茲華斯莫屬。早在19世紀後期,詩人馬修·阿諾德就做出了這樣一個論斷:威廉·華茲華斯是英國浪漫主義詩人中成就最高的一個,也是莎士比亞和彌爾頓之後英國最重要的詩人。
  • 詩人拜倫書信集拍賣破紀錄 一些作品從未發表(圖)
    英國著名浪漫主義詩人拜倫。  中新網11月4日電倫敦蘇富比拍賣公司(Sotheby"s)說,著名詩人拜倫(Byron)的書信集以277250英鎊的高價售出,打破了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書信集拍賣的世界紀錄。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這些書信收藏來自英國前任首相羅斯貝瑞伯爵(EarlofRosebery)的部分書信及手稿收藏。
  • 浪漫主義文學發端於德國,為何英國盛產浪漫主義詩人?
    從農民詩人彭斯、布萊克發端,經華茲華斯、柯爾律治的興盛時期,到拜倫、雪萊、濟慈的鼎盛時代,七位詩人用各自的不同生命經驗與不羈才華寫下數量可觀的經典詩歌文本,成為英國詩歌史上熠熠生輝的代表性詩人,猶如一片燦爛星雲。本篇選擇其中五位詩人。詩歌中文版經上海譯文出版社授權摘錄於《英國詩選》。
  • 19世紀的浪漫主義思潮,其主要體裁則是詩歌
    當然,古典主義時期也有古典主義詩歌,浪漫主義時期也有浪漫主義戲劇,但都不是主要體裁。這說明,文學體裁併不是一種中性的形式而是本身就具有傾向性的。戲劇之於古典主義,詩歌之於浪漫主義,這並非出於偶然,而是具有內在必然性的換句話也就是說,古典主義使戲劇獨處一尊,浪漫主義使詩歌鶴立雞群。
  •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與登山詩歌
    《登飛來峰》一掃前三者的傾頹之氣,流露出一股朝氣蓬勃的氣息,展現了詩人志在一展抱負的決心。由這些例子可見,中國古代詩人早已將登山主題納入自己的詩行之中,生動地表達著複雜的詩歌情感。而在英語詩歌中,登山主題成為常見文學題材的時間卻要晚許多。
  • 胡適佚文:為詩人拜倫撰寫年譜
    筆者最近查找資料時,意外在《莊諧雜誌》上發現,著名學者胡適在少年時代,曾為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編寫過一個年譜,彌足珍貴。       《莊諧雜誌》是1909年2月創刊於上海的一份文學雜誌,每五天出版一期,即為五日刊。
  • 讀詩|從布萊克到濟慈,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的星雲
    浪漫主義文學發端於當時頗為落後的德國,但其精神卻在英國被發揚到極致。在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的催發下,英國出現一眾出色的浪漫主義詩人。從農民詩人彭斯、布萊克發端,經華茲華斯、柯爾律治的興盛時期,到拜倫、雪萊、濟慈的鼎盛時代,七位詩人勇各自不同的生命經驗與不羈才華寫下數量可觀的經典詩歌文本,成為英國詩歌史上熠熠生輝的代表性詩人,猶如一片燦爛星雲。我們選擇了其中五位詩人。詩歌中文版經上海譯文出版社授權摘錄於《英國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