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義警方偵破"南宋徐謂禮墓"特大系列盜掘古墓葬案

2020-12-14 浙江新聞

  公安人員檢查追回的「徐謂禮文書」。

  警方繳獲的其他文物。

  浙江在線09月13日訊日前,武義縣公安局經過歷時一年的專案偵查,成功偵破武義「12·28南宋徐謂禮墓」特大系列盜掘古墓葬案,盜掘南宋徐謂禮墓葬的程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歸案,成功追回國家一級珍貴文物———17卷南宋徐謂禮文書。同時,經過窮追深挖,抓獲了另外11名涉嫌盜竊古墓葬的嫌疑人和一名倒賣文物的犯罪嫌疑人,破獲發生在金華、麗水等地的宋、元及三國、兩晉時期古墓盜掘案20餘起,追回文物57件。該案是我省近年來破獲的最大系列盜墓案件。武義縣公安局為打擊文物犯罪、保護國家歷史文物做出了重大貢獻。

  「徐謂禮文書」完整地保存了17卷共5萬餘字,詳細記錄了徐謂禮從中央到地方、從低級到中級歷官及其政務全過程,涉及中央制度的核心內容,是深入研究南宋中後期政治史乃至其他相關領域的第一手資料,實為前所未有的文獻發現,意義非凡,必將引起學術界的轟動。

  武義縣城東郊,有座龍王山。岡丘綿延,樹木蔥蘢。龍王山下,永康江與熟溪匯合成武義江,往金華方向奔流。山下江面開闊,高高的蘆葦連成大片的青紗帳,白鷺翻飛,鳥鳴相聞。

  龍王山上,有座龍王廟,背山臨水,香火很旺。龍王廟一側土名叫祠堂座的小山坡上有座荒墳,已經相當破敗,隱約有石砌的臺階。

  「沒人知道那是誰的墓,從沒見過有人來祭拜,也沒聽到有過什麼動靜。」守廟已十幾年的81歲當地老人鍾日信,直到今年四五月份才聽說這個小山坡上挖出了珍貴的寶貝,省考古隊的隊員住進了龍王廟,還花錢僱他與老伴燒開水、打掃衛生。鍾日信老人曾興衝衝地跑去觀看古墓發掘:「那棺材剛抬出來時顏色還是緋紅緋紅的,很亮!」古棺在老人面前華麗閃現,顏色隨即變得黯淡。老人看呆了!

  如今,小山坡已經被全面開掘過,用封土保護了起來,只有泥土中散落的幾塊「年糕磚」,隱約傳遞給尋訪者幾許神秘的信息。

  這個小山坡,就是國家一級珍貴文物———「南宋徐謂禮文書」出土的地方。不過,最初發掘出這些國寶的並不是考古隊員,而是幾個盜墓賊。因此,在這一重大文物發現中,公安幹警成了重要角色。

  神秘照片,引出驚天大案

  去年春節,武義山城籠罩在一派祥和的節日氣氛裡。時任縣博物館館長的董三軍卻有些心緒不寧,他手裡有幾張前幾天別人拿給他看的照片,據說文物市場上正有人在為這張照片上的東西尋找買主。

  董三軍剛見到照片時,非常震驚,第一反應是「不會有這種事情」!他忍不住仔細端詳,照片上是一幅鋪開的捲軸,上面寫著一些小小的字,記錄的似乎是宋代的事情。「如果是宋代的,哪怕是一片白紙都非常罕見,價值連城,難道這真的就是宋代的紙質文書?」董三軍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下決心一定要把這件東西搞清楚。

  他一邊查找資料,一邊與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宋代歷史文獻專家鄭嘉勵聯繫,請他務必儘快到武義走一趟。

  去年3月,鄭嘉勵來到武義,董三軍鄭重地拿出照片,遞過去:「鄭老師,請您看看,這東西是真是假?」

  鄭嘉勵接過照片,看了一會,沒說話,抬起頭來,疑惑地看看董三軍,想問什麼,沒開口。他抓起桌上的放大鏡,又反反覆覆端詳了好一陣子。

  「怎麼樣?是真還是假?」董三軍緊張地小聲問。

  過了好一會兒,鄭嘉勵一拍桌子,兩眼放光:「必真無疑!就是把全世界的宋史研究專家和學者請到一起,也造不出這樣的假文書!」

  鄭嘉勵說,文書上記載的內容不是誰都能寫的,如果要造假,需要很全面的歷史知識,而這些知識今人是不具備的;從動機上考慮,造假是為了賣錢,造假者不會笨到花這麼大的精力去造徐謂禮這樣一個無名之輩的假。「南宋的紙質文書,又保存得這麼完整,是前所未有的珍貴文物。」他建議董三軍趕緊報案。

  接到董三軍的報案後,武義縣公安局領導高度重視,當即成立了以副局長蔡高鳴、刑偵大隊長李浩、副大隊長陳海江、民警潘冠武為主要班底的專案組。

  跨省追查,「富二代」臥底地下文物市場

  唯一的線索就是那張照片,從何下手呢?刑偵隊員和董三軍等人分析,文書很可能來自近幾年被盜的古墓,盜墓者拍成照片尋找買家,如果找到最早擁有這張照片的人,就能找到文書的持有者。

  可是,人山人海,怎麼找?

  「地下文物市場我們從沒有接觸過,要進去很難,辦案人員也不是內行。」李浩說,思來想去,最後決定採用「釣魚」方案:把長得又高又帥的民警潘冠武扮成一個喜歡古董的「富二代」,通過可以信任的中間人,到市場上去搜集信息。

  接下來的兩三個月,民警尋訪了浙江省內各個城市的古玩市場,又到安徽、福建、江西等地的文物市場去找,排查了好幾百人後,反饋回來的信息是,有四五十個人持有或曾經見過這張照片,而源頭可能是一個叫「阿興」的永康人。

  一個業餘收藏家告訴「富二代」:「照片是『阿興』帶來的,他說這寶貝是從武義的古墓裡挖出來的,放了好多年,急著想出手……」還有人透露,「阿興」給照片上的東西開出的價是120萬元……

  奪寶目標從各地文物市場縮小到永康、武義。專案組推斷,作案人是武義本地人的可能性很大。民警對「阿興」進行了側面調查,發現他是永康方巖人,專門做古董生意,與一些武義人有過神秘來往。一路追查,與「阿興」聯繫特別頻繁的,是武義履坦人程某。

  鎖定目標,嫌疑人浮出水面

  各方面的線索漸漸聚集到程某身上。經調查,程某沒有正當職業,近幾年專門學習文物知識,還學過易學相術,與人接觸總是很神秘。最可疑的是,他曾到當地打鐵鋪定製過一件特殊的鐵器———洛陽鏟,那是專業的挖墓工具。

  「富二代」還套出了準確消息,程某手上就有文書,但文書有很多卷,分別由好幾個人保管,互相之間保密。

  接下來,就是要與程某進行直接接觸,打聽出文書的下落。「當時我們有三種擔心:公開抓捕怕打草驚蛇,珍貴的文書會被銷毀;收網太早,怕找不到文書,文書體積很小,容易藏匿,如果放在野外就更難找;收網太晚,怕文書已經流失到海外。」專案組想到了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並分別設計了相應的預案。

  通過中間人,潘冠武與程某見了面,此後,或見面或打電話,兩人接觸頻繁。

  潘冠武說,程某手裡有各種寶貝,很想知道能值多少錢,私下向人東打聽西打聽,他心裡可能也沒什麼底。

  程某又是個特別謹慎的人,到底與哪些人共同保存著文書?文書存放在什麼地方?「富二代」怎麼都套不出答案,只能由民警在外圍深入調查,一個多月後,另外3個嫌疑人浮出了水面。

  其中一個姓楊,他與程某關係密切,兩人每次見面都很隱蔽,要把門關起來說話,這在武義農村是很反常的現象。而且,楊某會看風水,這不正是盜墓者特別需要的「特殊本領」之一嗎?

  另外兩人也露面了:曾以盜竊文物罪被判過刑的王某和湯某。王某是個不到150釐米的小個子,特別瘦,幾乎每個盜墓團夥都需要這樣一個適合鑽進墓穴掏東西的人。

  智擒嫌犯,13卷出土文書震驚專家

  嫌疑人發現了4個,但文物一直沒出現。大隊長李浩有點著急,給潘冠武發出指示,利用文物販子急於出手的心理特點,開出比其他買家高一點的價格,想辦法與文物見面。

  「富二代」出了個比別人稍高的價格,超過100萬元。程某很動心,答應帶真貨給他看。

  「你放了好幾年,那些寶貝都要放壞了吧?」「富二代」套話。

  「放心,保存得特別好。」程某說,「我們也不是傻子,古墓是2005年挖的,文書拿出來的時候套著一層宣紙,外面還封著蠟。我們拿出來後也沒有馬上打開,就用黑色塑膠袋包好,密封起來,隔絕空氣,防止氧化。」程某對自己的技術津津樂道。

  2011年7月,程某應「富二代」的要求,帶著一卷文書到上海。「富二代」愛不釋手,要求看全部文書。程某說文書共有13卷,分別放在5個人手裡。

  這邊,辦案人員周密地部署抓捕計劃。對方非常小心,撲空的次數不是一兩回。有一次,警方請了個中間人約程某到永康一家咖啡館喝茶,並安排3個行動小組分別在路口守候,見機行事。那個中間人太緊張,打電話時聲音都發抖了,程某很老練,說自己手裡根本沒有這樣的東西。警方撲了個空。

  機會終於來了。2011年12月下旬,警方獲知程某等人要與一個買家驗貨,分別放在幾處的文書也會集中保管的消息,趕緊制定了周密的抓捕方案。12月28日,統一抓捕行動展開,程某等人非常警惕,提早一個多小時就到驗貨地點去查看,而且還留了一手:並沒有把全部文書帶來。

  「驚心動魄!」董三軍用一個詞來形容。

  12月28日晚開始行動,次日凌晨2時,民警在驗貨地點抓獲了3名犯罪嫌疑人和部分文書。經突擊審查,民警又趕到存放剩餘部分文書的楊某家,將他抓獲。29日凌晨4時,13卷文書悉數追回。

  「拿到文書後,我們立即起程去杭州。12月29日清晨6時,我們到達杭州,6位專家已經在等候。鑑定工作立即進行,一個小時後,鑑定結果就送出來了:『國家一級珍貴文物』!兩小時後,6位專家出來了,手舞足蹈地告訴我們:『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省最重大的文物發現』!」董三軍說,他當時聽得熱血沸騰。專家告訴他,文書詳盡記錄了徐謂禮歷次轉官的經歷,字跡工整,保存完好,出土的宋代紙質文物像這樣保存極為完好的,前所未見,對研究古代官制、葬制、紙張製造等意義重大,極其珍貴,具有重要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北上追繳,國寶文書終成完璧

  「看到文書的時候,我們都驚呆了!13卷文書完好無損,字跡清晰,紙張摸起來像現在的牛皮紙,很厚,很硬。」李浩說。

  今年1月4日,省博物館的12位專家齊聚武義,對古墓和文物再次進行考察、鑑定,大家驚嘆不已。專家說,這樣的文物,如果流落到國外,後果不堪設想。想從國外的文物市場上買回來,至少要花幾個億,而且,如此珍貴的文物,收藏者一般不會拿出來賣。

  經過審訊,警方又了解到一條重大線索:還有4卷內容相對獨立的文書在北京的一個買家手中。

  程某交代,他曾經把17卷文書以70萬元的價格賣給北京一個買家。沒過多久,那買家就要求退貨,說北京的「文物專家」認為這些文書不值錢。他想當禮物送人,竟沒人要,因為文書上既沒有名人印章,也沒有名家落款。

  由於程某沒能把70萬元全部退回去,北京買家把13卷還給程某,自己留下了4卷。

  今年7月5日,武義警方掌握準確信息後,派員到北京,將流散的4卷「錄白告身」追回。至此,徐謂禮文書的「告身」、「赦黃」、「印紙」三部分共17卷終於完整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這夥人分工明確,手法熟練,我們斷定他們不是第一次作案,所以,繼續深挖!」李浩大隊長不忙收兵,要求繼續追查。通過審訊,警方又抓到了11個盜墓者,他們分別結夥,在金華、麗水等地盜掘宋、元及三國、兩晉時期的古墓20餘座,掠獲的57件珍貴文物被收繳。

  至此,這個古墓盜竊案真正結案,目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移送至檢察機關。

  重回古墓前

  要求拍照留念

  這個盜墓者

  還藏著什麼心思

  2011年12月29日,當警方把省文物鑑定中心的「國家一級珍貴文物」鑑定報告給程某看時,他並不相信這個結果。北京買家的退貨,對程某的打擊相當大,他覺得這些文書雖然值錢,但無論如何也稱不上「國寶」。

  因為與程某接觸過多次,潘冠武對他的了解比較深:「我去過程某住的地方,就是很簡陋的出租房,柜子後面、床下面都有不少瓶瓶罐罐,一看都是古代的東西。房間裡還有很多考古方面的書籍,我誇他是業餘文物專家。他說自己對瓷器比較有研究,都是自學的,一件瓷器屬什麼年代,一眼就能看出個大概,不過對文字的東西了解不多。」

  對這些文書,程某很看重。剛出土時,因為文書相當潮溼,他吩咐其他同夥不準打開密封的蠟,兩個月之後才打開來看。分開保管後,所有文書都是用塑膠袋密封,存放在暗處。

  龍王山古墓搶救性發掘清理結束後,民警帶著程某到墓葬原址去辨認現場,看到清理後的徐謂禮夫妻合葬墓規模非凡、構造精緻,加上聽專家介紹了文書的情況,程某信服了。他嘆了口氣,喃喃地說:「是真的,是真的!」

  程某請求民警潘冠武幫他在墓前拍張照片:「留個紀念,等我坐牢出來以後再給我,你幫我保管好。我挖到過這麼值錢的東西,這寶貝還在我家放了6年,也算值了。」

  潘冠武說,程某等人都有一個發財夢,想通過盜掘古墓一夜暴富,但多年來其實過得並不好,也沒有幾個人能真正擺脫生活困境。

  程某告訴專家們,當年王某到這小山坡上挖筍時,看到有青灰色的石頭臺階,懷疑是古墓,就叫來了楊某、程某等人,踏勘風水,確定古墓方位、打盜洞的位置等。他提醒專家,他們盜墓時,見到棺材裡的屍骸上還裹著衣服,有好幾件,有人想去拿,他不讓,說要蓋回去,「方便以後考古學家確定古墓的年代」。誰知,在他們之後,又有兩批盜墓賊光顧這個古墓,其中有個見衣物還不錯,就拿到河裡去洗,洗爛了,就丟了。

  聞者無不嘆惜。古墓清理過程中,考古工作者的確在棺材內發現了一些織物殘片,目前已由中國絲綢博物館取樣,結果將在研究完成後公布。

相關焦點

  • 中國警方破獲青海都蘭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
    中國警方破獲青海都蘭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 2018-08-20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孫靜波   中國警方破獲青海都蘭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
  • 解密「南宋徐謂禮文書」①丨破案破出個國寶
    浙報集團金華分社推出《解密「南宋徐謂禮文書」》系列報導,旨在揭示「徐謂禮文書」發現的傳奇經歷、文書隨葬地下八百年不朽的奧秘,以及其包含的重大學術價值和文化意義。上午8點不到,42歲的陳海江像平常一樣,來到武義縣壺山派出所上班。除了處理日常的案子,最近他一直記掛著即將在武義縣博物館新館對外展出的「南宋徐謂禮文書」。
  • 「徐謂禮文書」正式公開展出:系迄今出土最完整宋代紙質文書
    「國寶·重光——南宋徐謂禮文書陳列」展。本文圖片 澎湃新聞記者  葛熔金5月24日,浙江武義縣博物館新館開館,十七卷在當地出土的國家一級甲等文物——南宋「徐謂禮文書」首次正式公開展出。 關於徐謂禮生平的存世資料原本極少,在墓葬清理中專家發現徐謂禮與夫人林氏的兩通墓誌,林氏的墓誌完整,徐謂禮的則被盜墓賊擊碎,但拼湊後仍可讀,記錄了其生平、世系、歷官等。   徐謂禮生於武義望族徐氏。據出土的《徐謂禮壙志》殘文記載,他生於1202年,卒於1254年,與賈似道同時代。
  • 存世最完整宋代官員履歷曝光 國寶「南宋徐謂禮文書」公開展出
    5月24日,國家一級珍貴文物——「南宋徐謂禮文書」公開展出,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公展活動由中共金華市委、金華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武義縣委、縣人民政府承辦。當天,來自省內外的專家學者、博物館館長,以及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等40多家全國知名媒體齊聚武義,一睹徐謂禮文書這一國寶的真容。
  • 金華:讓徐謂禮文書故事飛入尋常百姓家
    「南宋徐謂禮文書將走出浙江,走向全國。明年,這件國寶計劃將在國家博物館展出。」日前,在金華市政協文化文史工作交流會上,武義縣政協副主席、武義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董三軍透露。一直以來,這件出土於武義的國寶備受關注。今年5月15日,「徐謂禮文書·南宋官制百科全書」特展在浙江省博物館開幕。
  • 金華:讓徐謂禮文書故事飛入尋常百姓家
    今年5月15日,「徐謂禮文書·南宋官制百科全書」特展在浙江省博物館開幕。這是完整版徐謂禮文書首次走出金華,亮相浙江,有文物愛好者專門從北京趕來一睹為快。南宋徐謂禮文書又將迎來一個高光時刻。根據現有計劃安排,明年8月,國家博物館將舉行一場以「浙江宋元文化」為主題的展覽,南宋徐謂禮文書將作為文化浙江的代表性文物亮相國家博物館。
  • 南宋「公務員」徐謂禮文書來杭,浙博今起展出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林梢青 馬黎 通訊員 胡慧媚5月15日-6月30日,繼去年的武義首展後,國寶——徐謂禮文書終於來到杭州,將在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三樓書畫廳展出。徐謂禮?誰?這位來自浙江武義的南宋「公務員」的人生故事,要從2011年講起。
  • 湖南偵破部督盜掘古墓葬案 嫌疑人迷戀盜墓類小說
    湖南偵破部督盜掘古墓葬案5個團夥流竄9省30市盜挖古墓一幫迷戀盜墓類小說、電影和鑑寶節目的人,通過網際網路結識後組團流竄各地盜挖古墓,分工明確:有人負責出資,有人負責看風水、勘探地形,有人負責打挖盜洞……但卻因組織鬆散、相互猜忌,最終爆發內部矛盾,有人給警方打了舉報電話
  • 徐謂禮文書:史上最完整的南宋「幹部檔案」
    >南宋徐謂禮文書,是目前中國國內出土的最為系統完整的宋代「官員檔案」。徐謂禮文書共計17卷,2萬3千餘字,概括了徐謂禮十九歲踏入官場的第一天,到五十三歲去世的三十多年,一生仕宦的「形跡圖」,是史上最完整的南宋「幹部檔案」,也是中國考古史上前所未有的文獻大發現。
  • 洛陽破獲特大盜墓葬 追回西周到民國文物109件
    昨日,回想起5月1日圓滿偵破的「11·1」特大盜掘古墓葬案,此案偵查員、洛陽市公安局龍門派出所民警梁鋒感慨地說,包括「鋪首銜環」在內,通過偵破這起案件和由此案牽出的其他盜掘古墓葬案件,共追回西周到民國(元朝除外)的各類文物109件,文物等級從一般出土文物到國家級出土文物都有。
  • 昔日國寶重光 今朝亮相浙博 「徐謂禮文書南宋官制百科全書」展今...
    展覽首次全面展示全套南宋徐謂禮文書,為觀眾展現文書主人三十餘年的任官履歷,詳解文書的價值和意義,透視文書背後南宋時期的仕宦與官制。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省文物局局長柳河,武義縣委書記姚激揚,省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處副處長楊文慶,浙江省博物館館長陳水華、副館長蔡琴,副縣長朱飛勇,縣政協副主席、文廣旅體局局長董三軍等出席開幕式。
  • 徐謂禮文書:填補宋史研究空白
    從2005年被盜掘出土,到2012年被武義公安機關悉數追回,再到如今被悉心珍藏,由地下重見天日已有14年之久,有著重大的學術價值和文化意義的國寶「南宋徐謂禮文書」,5月24日,在浙江省武義縣正式開館的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外展出。
  • 「摸金校尉」內訌助盜墓系列案偵破 3D還原團夥咋組建
    2017年9月8日,湖南省株洲市公安局偵破「部督『9.26』系列盜掘古墓葬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34名。株洲警方稱,該盜墓團夥分工明確,用暗語溝通,但內訌,有一團夥成員疑似因被排擠,於是向警方舉報該團夥。戳視頻3D還原該盜墓團夥咋組建。
  • 「文化故事」國寶徐謂禮文書今展出,南宋「官二代」升遷記
    很少有人知道徐謂禮是誰,這位浙江武義男子,去世了765年,和普通人一樣,死了,埋了,他的故事也就到此為止了。世上大部分東西都不會留下痕跡,耗散了,能在歷史上留下痕跡,能保留下記憶的,少之又少。近800年來,這個南宋公務員的人生故事,沒有人知道,《宋史》《武義縣誌》裡壓根沒有為徐謂禮立傳。
  • 南宋文書記錄官員30年升遷 專家稱價值無法估量
    武義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接到董三軍的報案:可能有一古墓被盜,盜墓者正出售官牒文書。情況緊急,武義縣公安局迅速成立專案組,著手偵破此案。  2011年12月28日,專案組傳來捷報:統一抓捕行動成功,5名嫌疑人落網,繳獲13卷徐謂禮文書。  次日,武義博物館將繳獲文書攜至浙江省文物鑑定中心。毫無爭議,徐謂禮文書被與會專家認定為真跡,屬國家一級珍貴文物。
  • 盜墓者挖鉤弋夫人墓 牽出96起文物案
    陝西警方破獲「鉤弋夫人」墓被盜系列大案。11月17日,警方在發布會現場展示被追回的文物。新華社發被追回的漢代彩繪跽坐陶俑。新華社發11月17日,發布會現場展示追回的文物。新華社發陝西淳化「7·20」系列盜掘西漢古墓葬案告破;破獲8個盜墓團夥控制91名嫌疑人,1100餘件文物被追回96起文物案件,1100餘件文物被追回,追繳的西漢鎏金編鐘、琉璃髮簪世所罕見……17日,由公安部掛牌督辦的陝西淳化「7·20」系列盜掘西漢古墓葬案宣布告破,警方經過一年多的偵查,打掉相互交織且組織嚴密的8個盜掘古墓葬犯罪團夥,共計91名犯罪嫌疑人落網。
  • 國寶級文物徐謂禮文書杭州展出 被譽南宋官制「百科全書」
    童笑雨 攝中新網杭州5月15日電(童笑雨)5月15日,國寶級文物南宋徐謂禮文書在浙江杭州展出,據浙江省博物館歷史文物部副研究館員、策展人王宣豔介紹,如此全面記錄任官經歷的印紙文書,為現存宋代文獻所僅見。錄白印紙。 童笑雨 攝當天,「徐謂禮文書——南宋官制百科全書」展在浙江杭州開幕。
  • 浙江台州發現南宋古墓,清理出土66件文物,墓主竟是趙匡仁七世孫
    尤其是近些年來全國各地發現的大墓,其中有著許多國寶級文物,但是很多大墓在發現前就已經被盜過。今天要跟大家講浙江發現的古墓,古墓保存完整,墓主人是趙匡胤七世孫。2016年,浙江台州市前礁村村民在建造自家房屋時,意外挖出了隱戴在地下的棺木,村民意識到可能是挖到了古墓,隨即村民將此事上報了當地文物部門,當地文物局在得到消息後立即派文物考古專家趕往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