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公務員」徐謂禮文書來杭,浙博今起展出

2020-12-20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林梢青 馬黎 通訊員 胡慧媚

5月15日-6月30日,繼去年的武義首展後,國寶——徐謂禮文書終於來到杭州,將在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三樓書畫廳展出。

徐謂禮?誰?這位來自浙江武義的南宋「公務員」的人生故事,要從2011年講起。

2011年初,一張文書照片傳到了武義縣博物館館長手中,據傳照片中的文書出土於武義縣城近郊古墓,並流入市場。2011年12月28日公安部門將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繳獲文書13卷。2012年7月5日,又將已流散到北京的另外4卷文書追回。

這些文書在地下安放了750年後,被盜墓者盜發,幾經倒賣、退貨,被公安機關收繳,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經考古發掘證實後,徐謂禮文書的身份才塵埃落定。

二萬三千餘字的徐謂禮文書,不僅生動勾勒出一名南宋普通文官從低層到中級的仕宦生涯,而且展現了南宋中後期文書制度、官員管理、政務運行等,猶如一部南宋官制百科全書。藉助出土墓誌和文書,我們可以勾勒出文書主人徐謂禮的人生軌跡。

徐謂禮(1202—1254),字敬之,婺州武義人。徐謂禮生於「名儒之家」,父親徐邦憲為一代名臣。三十多年宦海生涯,徐謂禮的官階從第三十階「承務郎」(從九品)升遷至第十八階的「朝散大夫」(從六品)。

【重點展品簡介】

徐謂禮墓誌

2005年,徐謂禮墓被盜。徐謂禮墓誌被盜墓者人為砸毀後丟棄,所以很可惜我們現在看到的墓誌是殘缺不全的,缺失了很多重要的信息,但是從殘存的文字裡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徐謂禮的家族世系、為官經歷等信息。

徐謂禮壙志拓本

一套銀器皿

徐謂禮墓所出廝鑼(即水盆)、唾盂、缽盂一套三件銀器皿被追回。這是一組盥洗用器:水盆潔面淨手,缽盂漱口,唾盂承接漱口水,組合使用,外出便攜。宋代繪畫《春遊晚歸圖》《骷髏幻戲圖》是描繪三件器皿成套攜帶的圖像資料。其他宋代墓葬也有類似出土實例,比如江蘇鎮江五洲山宋墓就出土這樣一組三件的盥洗用器。

銀水盆

銀唾盂

錄白敕黃

宋代職官由寄祿官(階官、官員級別)和差遣(實際職務)兩部分組成(如「通直郎、知建康府溧陽縣徐謂禮」,通直郎為寄祿官,「知溧陽縣」為差遣)。一般而言,委任寄祿官用告身,委任差遣用敕黃。徐謂禮敕黃文書是其一生擔任職事的委任狀之彙編。徐謂禮被任命過13個差遣(職事),現存錄白敕黃有10道,其中9道是具體差遣的任命,1道為提舉宮觀的「祠祿官」任命。每道敕黃以「尚書省牒」開頭,以官員籤署結尾。

錄白敕黃(局部)

這件錄白敕黃是嘉定十四年(1221)尚書省下發的授予徐謂禮監臨安府糧料院這一差遣職事的敕牒。包括敕牒的頒發部門、具體內容、籤署日期及官員籤押三個部分。

錄白告身

徐謂禮告身是其一生轉官文書之彙編。徐謂禮一生共轉官12次,現存11道告身。其中,敕授告身5道,奏授告身6道。敕授告身與奏授告身有不同的公文格式和文書程序,但兩者都體現出文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流轉,由此可見徐謂禮文書是研究南宋政務運行的重要資料。

錄白告身(局部)

敕授告身以嘉定十五年(1222)五月二十三日敕授徐謂禮承奉郎告身為例。1221年鎮江副都統翟興宗獻「皇帝恭膺天命之寶」,1222年寧宗皇帝在大慶殿受寶,大赦天下,文武官各進升一等。因此,徐謂禮從從九品承務郎轉官為正九品承奉郎。其流程是中書省、門下省根據皇帝的敕旨擬定並覆核,發尚書省吏部執行的。

奏授告身以淳祐五年(1245)正月十九日磨勘轉承議郎告身為例。奏授告身是經人事部門向上報告,對官員的經歷進行層層審核後,由朝廷批准的常規升遷的告身。

錄白印紙

印紙,本義即指加蓋官印的官文書紙,適用於多種官方文書,對官吏的行為、績效進行監管考核是印紙尤為重要的一個用途。故而狹義的印紙是官員的檔案記錄與「績效考核表」。官員上任,上級部門頒發一份印紙與其相隨。將官員在任內的作為和表現記錄在檔案內,稱「批書」,作為日後考核、升遷的依據。徐謂禮印紙批書,類型眾多,有擬注差遣、轉官、委保、到任、交割、解任、幫放請給、考課、服闋等各種內容的印紙,合計81則,共12卷,另有封紙1張。我們以嘉定十四年(1221)差監臨安府糧料院印紙為例進行解讀。

錄白印紙(局部)

南宋青銅禮器

與父親徐邦憲生活的時代不同,徐謂禮出生的那年理學弛禁,到他去世前十餘年理學已成為國家正統。隨著理學地位的上升,各地方官學常與文廟結合,祭祀孔子,行釋奠禮。武義縣學、文廟遺址附近出土一批青銅器,其中一件銅爵鑄有「州學寶器」銘文,表明該批器物是與南宋婺州州學、武義縣學相關的釋奠祭器。

「州學寶器」銘銅爵

《忠義堂帖》

為配合此次徐謂禮文書展,浙江省博物館首次大幅展出館藏一級品南宋《忠義堂帖》。該帖收錄的顏真卿告身,作為唐代告身的典型,與徐謂禮告身所代表的南宋中晚期告身形成對比,反映出唐宋告身在文書制度上的變化。

《忠義堂帖》唐建中元年(780)顏真卿告身(局部)

南宋留元剛編集顏真卿墨跡付工摹勒上石的法帖——《忠義堂帖》,收錄了唐代顏元孫、顏昭甫、顏真卿、顏允南父顏惟貞、母殷氏等的告身,其中建中元年(780)顏真卿告身在書法史上聲名卓著,大曆十二年(777)顏真卿告身則真實地保持了唐代告身的原樣。

【服務區】

5月15日起,浙博武林館區展廳(底下一層除外)全部對外開放,每日接待觀眾人數上限調整至1200人(含兒童),各時段接待人數不超過300人。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昔日國寶重光 今朝亮相浙博 「徐謂禮文書南宋官制百科全書」展今...
    昔日國寶重光 今朝亮相浙博 「徐謂禮文書南宋官制百科全書」展今開幕 2020-05-17 0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寶級文物徐謂禮文書杭州展出 被譽南宋官制「百科全書」
    童笑雨 攝中新網杭州5月15日電(童笑雨)5月15日,國寶級文物南宋徐謂禮文書在浙江杭州展出,據浙江省博物館歷史文物部副研究館員、策展人王宣豔介紹,如此全面記錄任官經歷的印紙文書,為現存宋代文獻所僅見。錄白印紙。 童笑雨 攝當天,「徐謂禮文書——南宋官制百科全書」展在浙江杭州開幕。
  • 解密「南宋徐謂禮文書」①丨破案破出個國寶
    【編者按】5月24日,武義縣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屆時,國寶「南宋徐謂禮文書
  • 存世最完整宋代官員履歷曝光 國寶「南宋徐謂禮文書」公開展出
    近800年前的紙質文書完好無損,目前國內出土的最為系統完整的宋代「官員檔案」前所未見。文書包含的重大學術價值和文化意義,在今天獲得了穿越時空的驚世重光。5月24日,國家一級珍貴文物——「南宋徐謂禮文書」公開展出,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公展活動由中共金華市委、金華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武義縣委、縣人民政府承辦。
  • 「徐謂禮文書」正式公開展出:系迄今出土最完整宋代紙質文書
    「國寶·重光——南宋徐謂禮文書陳列」展。本文圖片 澎湃新聞記者  葛熔金5月24日,浙江武義縣博物館新館開館,十七卷在當地出土的國家一級甲等文物——南宋「徐謂禮文書」首次正式公開展出。首現南宋「印紙」實物 武義縣博物館的「國寶·重光——南宋徐謂禮文書陳列展」分「文書解讀」、「原件陳列室」兩部分。 作為鎮館之寶,「徐謂禮文書」陳列在原件陳列室。陳列室投資1000萬元,採用德國漢氏展櫃,恆溫恆溼,並嚴格控制燈光亮度,限時開放。
  • 「文化故事」國寶徐謂禮文書今展出,南宋「官二代」升遷記
    很少有人知道徐謂禮是誰,這位浙江武義男子,去世了765年,和普通人一樣,死了,埋了,他的故事也就到此為止了。世上大部分東西都不會留下痕跡,耗散了,能在歷史上留下痕跡,能保留下記憶的,少之又少。近800年來,這個南宋公務員的人生故事,沒有人知道,《宋史》《武義縣誌》裡壓根沒有為徐謂禮立傳。
  • 金華:讓徐謂禮文書故事飛入尋常百姓家
    「南宋徐謂禮文書將走出浙江,走向全國。明年,這件國寶計劃將在國家博物館展出。」日前,在金華市政協文化文史工作交流會上,武義縣政協副主席、武義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董三軍透露。一直以來,這件出土於武義的國寶備受關注。今年5月15日,「徐謂禮文書·南宋官制百科全書」特展在浙江省博物館開幕。
  • 金華:讓徐謂禮文書故事飛入尋常百姓家
    「南宋徐謂禮文書將走出浙江,走向全國。明年,這件國寶計劃將在國家博物館展出。」日前,在金華市政協文化文史工作交流會上,武義縣政協副主席、武義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董三軍透露。一直以來,這件出土於武義的國寶備受關注。
  • 徐謂禮文書:史上最完整的南宋「幹部檔案」
    >南宋徐謂禮文書,是目前中國國內出土的最為系統完整的宋代「官員檔案」。徐謂禮文書共計17卷,2萬3千餘字,概括了徐謂禮十九歲踏入官場的第一天,到五十三歲去世的三十多年,一生仕宦的「形跡圖」,是史上最完整的南宋「幹部檔案」,也是中國考古史上前所未有的文獻大發現。
  • 徐謂禮文書:填補宋史研究空白
    從2005年被盜掘出土,到2012年被武義公安機關悉數追回,再到如今被悉心珍藏,由地下重見天日已有14年之久,有著重大的學術價值和文化意義的國寶「南宋徐謂禮文書」,5月24日,在浙江省武義縣正式開館的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外展出。
  • 快來浙江省博物館 領略南宋官制百科全書
    昨天,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浙江省文物局主辦,武義縣人民政府與浙江省博物館聯合承辦的「徐謂禮文書——南宋官制百科全書」展在浙博武林館區開幕。展覽首次全面展示全套南宋徐謂禮文書,為觀眾展現文書主人三十餘年的任官履歷,詳解文書的價值和意義,透視文書背後南宋時期的仕宦與官制。
  • 武義警方偵破"南宋徐謂禮墓"特大系列盜掘古墓葬案
    公安人員檢查追回的「徐謂禮文書」。  浙江在線09月13日訊日前,武義縣公安局經過歷時一年的專案偵查,成功偵破武義「12·28南宋徐謂禮墓」特大系列盜掘古墓葬案,盜掘南宋徐謂禮墓葬的程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歸案,成功追回國家一級珍貴文物———17卷南宋徐謂禮文書。
  • 一個罕見出土文書展勾勒的南宋仕宦與官制
    澎湃新聞獲悉,「徐謂禮文書——南宋官制百科全書」展5月15日起在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開幕,展覽首次全面展出全套國家一級文物南宋《徐謂禮文書》,展現文書主人三十餘年的任官履歷,詳解文書的價值和意義,透視文書背後南宋時期的仕宦與官制。為配合該件文書的展示,展覽同時首次大幅展出浙博館藏一級品南宋《忠義堂帖》。
  • 昭日文書
    儘管我是後來者,只因從這裡出土見日的那兩大張捲軸封紙,它記錄了一位南宋中級官員從中央到地方,從低級到中級歷官及其政務全過程的細節,它為當代史學家研究南宋中後期政治及其它相關領域情況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它便是國家一級珍貴文物「徐謂禮文書」,一件七百多年前罕見的古代公務員的紙質文書檔案。
  • 南宋文書記錄官員30年升遷 專家稱價值無法估量
    照片上,文書主要分「敕黃」和「印紙」兩部分。困擾鄭嘉勵的是這個問題:如果是件假文物,造假者為何要圍繞一個叫「徐謂禮」的南宋人,苦苦地造出有關他的文書資料來呢?「徐謂禮」的資料在歷史上近乎空白。有關這樣一個人的「文物」,就算被造出來,其意義又有幾何?
  • 從龍泉寶劍看到黃賓虹手稿,浙博每月有新展
    自1908年於《國粹學報》發表第一篇文章起,撰文論著、編輯出版成為其青中年時期的主要工作之一。在長達四十餘年的論著時光中,黃賓虹歷任各報主筆主編,編輯供稿,著述與編撰所涉報刊圖書30餘種,筆耕數千章,文字不下五百餘萬言。黃賓虹曾反覆提及此段經歷並感嘆:「邇來頗思訪覓昔年拙作,如《神州日報》附刊、《時報·文藝周刊》、《國是報》及《東方》、《真相》各雜誌,錄一全份,加以芟削,稍存舊稿,然已不易。」
  • 春雷、石上枯、玉壺冰,浙博唐宋古琴展凝固「千年清音」
    浙博的藏琴主要分四大類:第一類是1953年鎮海徐桴後人捐贈的楊宗稷「五十琴齋」的藏琴,共14張,其中彩鳳鳴岐、來凰、谷應、秋鴻、春雷秋籟、韻雪等10張琴年代可定在宋元以前。第二類是舊藏的古琴,有「號鍾」、浙江巡撫揚昌浚為杭州府學斫制的同治九年款琴等共9張。第三類是成組的原杭州孔廟彝器「雅樂之琴」琴及古箏等。
  • 一個「官二代」和他的文治南宋
    浙江省博物館的《徐謂禮文書——南宋官制百科全書》已經在上個月底結束了,現在即將登場的是《黃賓虹書法收藏展》,浙博的展覽老是出乎意料又展期短暫。 徐謂禮是南宋名臣徐邦憲之子,因父蔭入仕,雖然一直都只是中下層官員,卻是名副其實的「官二代」。
  • 春雷、石上枯、玉壺冰,浙博唐宋古琴特展呈現傳世古琴
    「千年清音·唐宋古琴特展」昨天(9月6日)在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展出。 浙博的藏琴主要分四大類:第一類是1953年鎮海徐桴後人捐贈的楊宗稷「五十琴齋」的藏琴,共14張,其中彩鳳鳴岐、來凰、谷應、秋鴻、春雷秋籟、韻雪等10張琴年代可定在宋元以前。第二類是舊藏的古琴,有「號鍾」、浙江巡撫揚昌浚為杭州府學斫制的同治九年款琴等共9張。第三類是成組的原杭州孔廟彝器「雅樂之琴」琴及古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