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林梢青 馬黎 通訊員 胡慧媚
5月15日-6月30日,繼去年的武義首展後,國寶——徐謂禮文書終於來到杭州,將在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三樓書畫廳展出。
徐謂禮?誰?這位來自浙江武義的南宋「公務員」的人生故事,要從2011年講起。
2011年初,一張文書照片傳到了武義縣博物館館長手中,據傳照片中的文書出土於武義縣城近郊古墓,並流入市場。2011年12月28日公安部門將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繳獲文書13卷。2012年7月5日,又將已流散到北京的另外4卷文書追回。
這些文書在地下安放了750年後,被盜墓者盜發,幾經倒賣、退貨,被公安機關收繳,被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經考古發掘證實後,徐謂禮文書的身份才塵埃落定。
二萬三千餘字的徐謂禮文書,不僅生動勾勒出一名南宋普通文官從低層到中級的仕宦生涯,而且展現了南宋中後期文書制度、官員管理、政務運行等,猶如一部南宋官制百科全書。藉助出土墓誌和文書,我們可以勾勒出文書主人徐謂禮的人生軌跡。
徐謂禮(1202—1254),字敬之,婺州武義人。徐謂禮生於「名儒之家」,父親徐邦憲為一代名臣。三十多年宦海生涯,徐謂禮的官階從第三十階「承務郎」(從九品)升遷至第十八階的「朝散大夫」(從六品)。
【重點展品簡介】
徐謂禮墓誌
2005年,徐謂禮墓被盜。徐謂禮墓誌被盜墓者人為砸毀後丟棄,所以很可惜我們現在看到的墓誌是殘缺不全的,缺失了很多重要的信息,但是從殘存的文字裡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徐謂禮的家族世系、為官經歷等信息。
徐謂禮壙志拓本
一套銀器皿
徐謂禮墓所出廝鑼(即水盆)、唾盂、缽盂一套三件銀器皿被追回。這是一組盥洗用器:水盆潔面淨手,缽盂漱口,唾盂承接漱口水,組合使用,外出便攜。宋代繪畫《春遊晚歸圖》《骷髏幻戲圖》是描繪三件器皿成套攜帶的圖像資料。其他宋代墓葬也有類似出土實例,比如江蘇鎮江五洲山宋墓就出土這樣一組三件的盥洗用器。
銀水盆
銀唾盂
錄白敕黃
宋代職官由寄祿官(階官、官員級別)和差遣(實際職務)兩部分組成(如「通直郎、知建康府溧陽縣徐謂禮」,通直郎為寄祿官,「知溧陽縣」為差遣)。一般而言,委任寄祿官用告身,委任差遣用敕黃。徐謂禮敕黃文書是其一生擔任職事的委任狀之彙編。徐謂禮被任命過13個差遣(職事),現存錄白敕黃有10道,其中9道是具體差遣的任命,1道為提舉宮觀的「祠祿官」任命。每道敕黃以「尚書省牒」開頭,以官員籤署結尾。
錄白敕黃(局部)
這件錄白敕黃是嘉定十四年(1221)尚書省下發的授予徐謂禮監臨安府糧料院這一差遣職事的敕牒。包括敕牒的頒發部門、具體內容、籤署日期及官員籤押三個部分。
錄白告身
徐謂禮告身是其一生轉官文書之彙編。徐謂禮一生共轉官12次,現存11道告身。其中,敕授告身5道,奏授告身6道。敕授告身與奏授告身有不同的公文格式和文書程序,但兩者都體現出文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流轉,由此可見徐謂禮文書是研究南宋政務運行的重要資料。
錄白告身(局部)
敕授告身以嘉定十五年(1222)五月二十三日敕授徐謂禮承奉郎告身為例。1221年鎮江副都統翟興宗獻「皇帝恭膺天命之寶」,1222年寧宗皇帝在大慶殿受寶,大赦天下,文武官各進升一等。因此,徐謂禮從從九品承務郎轉官為正九品承奉郎。其流程是中書省、門下省根據皇帝的敕旨擬定並覆核,發尚書省吏部執行的。
奏授告身以淳祐五年(1245)正月十九日磨勘轉承議郎告身為例。奏授告身是經人事部門向上報告,對官員的經歷進行層層審核後,由朝廷批准的常規升遷的告身。
錄白印紙
印紙,本義即指加蓋官印的官文書紙,適用於多種官方文書,對官吏的行為、績效進行監管考核是印紙尤為重要的一個用途。故而狹義的印紙是官員的檔案記錄與「績效考核表」。官員上任,上級部門頒發一份印紙與其相隨。將官員在任內的作為和表現記錄在檔案內,稱「批書」,作為日後考核、升遷的依據。徐謂禮印紙批書,類型眾多,有擬注差遣、轉官、委保、到任、交割、解任、幫放請給、考課、服闋等各種內容的印紙,合計81則,共12卷,另有封紙1張。我們以嘉定十四年(1221)差監臨安府糧料院印紙為例進行解讀。
錄白印紙(局部)
南宋青銅禮器
與父親徐邦憲生活的時代不同,徐謂禮出生的那年理學弛禁,到他去世前十餘年理學已成為國家正統。隨著理學地位的上升,各地方官學常與文廟結合,祭祀孔子,行釋奠禮。武義縣學、文廟遺址附近出土一批青銅器,其中一件銅爵鑄有「州學寶器」銘文,表明該批器物是與南宋婺州州學、武義縣學相關的釋奠祭器。
「州學寶器」銘銅爵
《忠義堂帖》
為配合此次徐謂禮文書展,浙江省博物館首次大幅展出館藏一級品南宋《忠義堂帖》。該帖收錄的顏真卿告身,作為唐代告身的典型,與徐謂禮告身所代表的南宋中晚期告身形成對比,反映出唐宋告身在文書制度上的變化。
《忠義堂帖》唐建中元年(780)顏真卿告身(局部)
南宋留元剛編集顏真卿墨跡付工摹勒上石的法帖——《忠義堂帖》,收錄了唐代顏元孫、顏昭甫、顏真卿、顏允南父顏惟貞、母殷氏等的告身,其中建中元年(780)顏真卿告身在書法史上聲名卓著,大曆十二年(777)顏真卿告身則真實地保持了唐代告身的原樣。
【服務區】
5月15日起,浙博武林館區展廳(底下一層除外)全部對外開放,每日接待觀眾人數上限調整至1200人(含兒童),各時段接待人數不超過300人。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