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博物館的《徐謂禮文書——南宋官制百科全書》已經在上個月底結束了,現在即將登場的是《黃賓虹書法收藏展》,浙博的展覽老是出乎意料又展期短暫。
徐謂禮是南宋名臣徐邦憲之子,因父蔭入仕,雖然一直都只是中下層官員,卻是名副其實的「官二代」。這批七百多年前的文書,是2011年破獲的一起盜墓案追繳回來的,包括有字文書十五卷、封紙二張、空白紙二卷。文書分三種類型:告身、敕黃、印紙。按我的理解,它就是古代的幹部檔案,不過陪葬的這個是抄錄的副本,抄錄人佚名,是一組歷史價值大於藝術價值的文物,通過它們可以深入了解南宋的文官制度。
南宋,徐謂禮錄白敕黃,武義縣博物館藏
宋代職官由寄祿官(階官、官員級別)和差遣(實際職務)兩部分組成。一般而言,委任寄祿官用告身,委任差遣用敕黃。尚書省上承皇帝敕旨,製作成尚書省牒文發給被委任者,稱「敕牒」。敕牒用黃紙寫成,故稱「敕黃」。
南宋,徐謂禮錄白告身(局部),武義縣博物館藏
告身是朝廷頒發的授官(寄祿官)憑證,是官員身份的憑證和象徵。南宋告身分三種:制授告身、敕授告身與奏授告身。制授告身是任命宰相、樞密使等高級官員的告身;敕授告身是遇祭祀大禮、皇帝即位、生日等重大祥瑞,符合資格的官員特旨升遷的告身;奏授告身是經人事部門向上報告,層層審核,由朝廷批准的常規升遷的告身。
南宋,徐謂禮錄白印紙(局部),武義縣博物館藏
印紙本義即指加蓋官印的官文書紙,適用於多種官方文書,對官吏的行為、績效進行監管考核是印紙尤為重要的一個用途。故而狹義的印紙是官員的檔案記錄與「績效考核表」。官員上任,上級部門頒發一份印紙與其相隨。將官員在任內的作為和表現記錄在檔案內,稱「批書」,作為日後考核、升遷的依據。此前,印紙只見於宋代文獻記載,徐謂禮錄白印紙首次得見實物。
文書裡有徐謂禮任職期間的考核記錄,包括有沒有請假,有沒有轉官(也就是升遷)等等,最重要的是記錄了在任期間收稅納糧的情況,這是最重要的考核。據介紹,徐謂禮的妻子林處端是名臣林大中的曾孫女,徐謂禮還是權相賈似道的姻親,是賈似道的委保人。
南宋,《忠義堂帖》,浙江省博物館藏
南宋嘉定八年(1215)留元剛編集顏真卿墨跡刻石的匯帖,1217年鞏嶸續刻,共收帖四十五種,所收七道唐代告身有重要歷史價值,是一級文物。這是明末清初孫承澤舊藏。其實挺諷刺的,孫承澤收藏了這忠義堂帖,卻學不到顏真卿的半分忠義,先後投降李自成和滿清,三易其主。
徐邦憲墓誌拓本
徐邦憲的墓距離徐謂禮墓3.7公裡,2019年6月才發現的,可惜早已被盜。
南宋,銅筆山,浙江省博物館藏
展覽中有部分南宋的器物。
南宋,銅兕觥,武義縣博物館藏
南宋,鏤空包鑲金飾件,武義縣博物館藏
呂祖謙妻韓招墓出土。這個飾件是包鑲器物用的。
南宋,龍泉窯青釉蟾蜍硯滴、龍泉窯青釉水盂,浙江省博物館藏
蟾蜍寓意「蟾宮折桂」,即科舉高中。
南宋,文官木俑立像,浙江省博物館藏
官帽上長長的幞頭已失,比較可惜。
南宋,絲綢鞋,武義縣博物館藏
徐謂禮夫妻墓出土,是一隻右腳男鞋,鞋面為平紋絁,鞋內填充絲綿。
北宋,《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浙江省博物館藏
然後在浙博的古代史陳列看到了這卷北宋抄經,出土於瑞安慧光塔,也不記得以前見過沒有了。
北宋,貼金彩繪石雕經函,浙江省博物館藏
然後還有這件經函,東陽南寺塔出土。看朋友圈發現,它現在已經出現在深圳博物館的《雷峰塔與吳越國佛教藝術展》裡了,過幾天我們會再遇。
然後看看上海嘉定博物館的東西,作為區級博物館來說,建築和館藏都挺好的,不過東西不是很多,就不單獨發一篇了。嘉定博物館其實跟江南園林秋霞圃只有一牆之隔。
元,石雕鳳戲牡丹函,嘉定博物館藏
元,石雕雙龍戲珠函,嘉定博物館藏
這兩個石函都是1996年法華寺地宮出土。
明,青花墓志銘,嘉定博物館藏
天啟年制,用青花瓷做墓誌,還是比較少見的。
明,婁堅《行書詩軸》,嘉定博物館藏
嘉定博物館有部分書畫展品,都是嘉定本地明清名人的作品,選兩件看看好了。婁堅書學蘇軾,與唐時升、李流芳、程嘉燧聲氣相通,人們尊稱「嘉定四先生」。
明,黃淳耀《楷書冊頁》,嘉定博物館藏
黃淳耀是崇禎十六年進士,弘光元年(1645),嘉定人抗清起義,黃淳耀與侯峒曾被推為首領。城破後,與弟黃淵耀自縊於館舍。清軍攻破嘉定城後,對城中平民進行了三次大屠殺,死者兩萬多人,史稱「嘉定三屠」,與「揚州十日」齊名。
可能你也留意到了,《忠義堂帖》刻於南宋嘉定年間,而嘉定也是因為這個年號而得名,並從南宋開始設縣。同樣,紹興也是因南宋的年號而得名。
這次的滬杭之行就報告到這裡,剛回來半個月,這幾天陸續又開了許多新展,上博的繪畫館也換展了,我又開始想念江南了。
●《徐謂禮文書——南宋官制百科全書》
時間:2020年5月15日—2020年6月30日
地點: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