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官二代」和他的文治南宋

2020-12-04 騰訊網

浙江省博物館的《徐謂禮文書——南宋官制百科全書》已經在上個月底結束了,現在即將登場的是《黃賓虹書法收藏展》,浙博的展覽老是出乎意料又展期短暫。

徐謂禮是南宋名臣徐邦憲之子,因父蔭入仕,雖然一直都只是中下層官員,卻是名副其實的「官二代」。這批七百多年前的文書,是2011年破獲的一起盜墓案追繳回來的,包括有字文書十五卷、封紙二張、空白紙二卷。文書分三種類型:告身、敕黃、印紙。按我的理解,它就是古代的幹部檔案,不過陪葬的這個是抄錄的副本,抄錄人佚名,是一組歷史價值大於藝術價值的文物,通過它們可以深入了解南宋的文官制度。

南宋,徐謂禮錄白敕黃,武義縣博物館藏

宋代職官由寄祿官(階官、官員級別)和差遣(實際職務)兩部分組成。一般而言,委任寄祿官用告身,委任差遣用敕黃。尚書省上承皇帝敕旨,製作成尚書省牒文發給被委任者,稱「敕牒」。敕牒用黃紙寫成,故稱「敕黃」。

南宋,徐謂禮錄白告身(局部),武義縣博物館藏

告身是朝廷頒發的授官(寄祿官)憑證,是官員身份的憑證和象徵。南宋告身分三種:制授告身、敕授告身與奏授告身。制授告身是任命宰相、樞密使等高級官員的告身;敕授告身是遇祭祀大禮、皇帝即位、生日等重大祥瑞,符合資格的官員特旨升遷的告身;奏授告身是經人事部門向上報告,層層審核,由朝廷批准的常規升遷的告身。

南宋,徐謂禮錄白印紙(局部),武義縣博物館藏

印紙本義即指加蓋官印的官文書紙,適用於多種官方文書,對官吏的行為、績效進行監管考核是印紙尤為重要的一個用途。故而狹義的印紙是官員的檔案記錄與「績效考核表」。官員上任,上級部門頒發一份印紙與其相隨。將官員在任內的作為和表現記錄在檔案內,稱「批書」,作為日後考核、升遷的依據。此前,印紙只見於宋代文獻記載,徐謂禮錄白印紙首次得見實物。

文書裡有徐謂禮任職期間的考核記錄,包括有沒有請假,有沒有轉官(也就是升遷)等等,最重要的是記錄了在任期間收稅納糧的情況,這是最重要的考核。據介紹,徐謂禮的妻子林處端是名臣林大中的曾孫女,徐謂禮還是權相賈似道的姻親,是賈似道的委保人。

南宋,《忠義堂帖》,浙江省博物館藏

南宋嘉定八年(1215)留元剛編集顏真卿墨跡刻石的匯帖,1217年鞏嶸續刻,共收帖四十五種,所收七道唐代告身有重要歷史價值,是一級文物。這是明末清初孫承澤舊藏。其實挺諷刺的,孫承澤收藏了這忠義堂帖,卻學不到顏真卿的半分忠義,先後投降李自成和滿清,三易其主。

徐邦憲墓誌拓本

徐邦憲的墓距離徐謂禮墓3.7公裡,2019年6月才發現的,可惜早已被盜。

南宋,銅筆山,浙江省博物館藏

展覽中有部分南宋的器物。

南宋,銅兕觥,武義縣博物館藏

南宋,鏤空包鑲金飾件,武義縣博物館藏

呂祖謙妻韓招墓出土。這個飾件是包鑲器物用的。

南宋,龍泉窯青釉蟾蜍硯滴、龍泉窯青釉水盂,浙江省博物館藏

蟾蜍寓意「蟾宮折桂」,即科舉高中。

南宋,文官木俑立像,浙江省博物館藏

官帽上長長的幞頭已失,比較可惜。

南宋,絲綢鞋,武義縣博物館藏

徐謂禮夫妻墓出土,是一隻右腳男鞋,鞋面為平紋絁,鞋內填充絲綿。

北宋,《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浙江省博物館藏

然後在浙博的古代史陳列看到了這卷北宋抄經,出土於瑞安慧光塔,也不記得以前見過沒有了。

北宋,貼金彩繪石雕經函,浙江省博物館藏

然後還有這件經函,東陽南寺塔出土。看朋友圈發現,它現在已經出現在深圳博物館的《雷峰塔與吳越國佛教藝術展》裡了,過幾天我們會再遇。

然後看看上海嘉定博物館的東西,作為區級博物館來說,建築和館藏都挺好的,不過東西不是很多,就不單獨發一篇了。嘉定博物館其實跟江南園林秋霞圃只有一牆之隔。

元,石雕鳳戲牡丹函,嘉定博物館藏

元,石雕雙龍戲珠函,嘉定博物館藏

這兩個石函都是1996年法華寺地宮出土。

明,青花墓志銘,嘉定博物館藏

天啟年制,用青花瓷做墓誌,還是比較少見的。

明,婁堅《行書詩軸》,嘉定博物館藏

嘉定博物館有部分書畫展品,都是嘉定本地明清名人的作品,選兩件看看好了。婁堅書學蘇軾,與唐時升、李流芳、程嘉燧聲氣相通,人們尊稱「嘉定四先生」。

明,黃淳耀《楷書冊頁》,嘉定博物館藏

黃淳耀是崇禎十六年進士,弘光元年(1645),嘉定人抗清起義,黃淳耀與侯峒曾被推為首領。城破後,與弟黃淵耀自縊於館舍。清軍攻破嘉定城後,對城中平民進行了三次大屠殺,死者兩萬多人,史稱「嘉定三屠」,與「揚州十日」齊名。

可能你也留意到了,《忠義堂帖》刻於南宋嘉定年間,而嘉定也是因為這個年號而得名,並從南宋開始設縣。同樣,紹興也是因南宋的年號而得名。

這次的滬杭之行就報告到這裡,剛回來半個月,這幾天陸續又開了許多新展,上博的繪畫館也換展了,我又開始想念江南了。

●《徐謂禮文書——南宋官制百科全書》

時間:2020年5月15日—2020年6月30日

地點: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

相關焦點

  • 一個「官二代」和他的文治南宋
    浙江省博物館的《徐謂禮文書——南宋官制百科全書》已經在上個月底結束了,現在即將登場的是《黃賓虹書法收藏展》,浙博的展覽老是出乎意料又展期短暫。 徐謂禮是南宋名臣徐邦憲之子,因父蔭入仕,雖然一直都只是中下層官員,卻是名副其實的「官二代」。這批七百多年前的文書,是2011年破獲的一起盜墓案追繳回來的,包括有字文書十五卷、封紙二張、空白紙二卷。
  • 「官二代」買不起棺
    所以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有人會在案頭擺棺材形狀的玉擺件,就是取其諧音「官財」。因此無論哪個朝代官員都特別看重權位的繼承,子子孫孫為官作宰,豈不美哉?於是就有了「官二代」「官三代」乃至「官N代」。如此看來,「官二代」都應該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他們一生下來便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衣食無憂之餘就會變著法兒的作:賽狗跑馬,提籠架鳥,惹是生非,拈花惹草。
  • 富二代、窮二代與官二代
    富二代、窮二代、官二代   近一個時期以來,富二代、窮二代、官二代已成為輿論的熱門詞語,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從成都富家子弟「豪車聚會」,到網絡的「貧二代18條標準」,再到河南省固始縣的「選舉門」,人們強烈地感受到當前中國社會正步入一個有待破解的「傳承怪圈」。
  • 文治與文字獄(二)
    僅以清宮藏書來看,其藏書量之大,藏書地之多,內容之博,校勘之精,書品之佳,雕版技術之高,裝潢之美,利用之廣,都超過了歷朝各代。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清代文化的繁榮,政治、經濟的昌盛。到今天的北京和臺北,兩個故宮博物院,依然藏有清代圖書五十多萬冊。其中三十多萬冊存貯於北京故宮圖書館,另外五十多萬冊收藏於臺北故宮。
  • 宋元易代之際的南宋士大夫
    當然,南宋士大夫決不限於科舉出身的人,少數有相當高的學術水平和文化素養者,無論以恩蔭入仕,甚至是一個白丁,有時也被列入士大夫之列。所以南宋士大夫往往以學術和文化為紐帶,相互間結成密切的關係。浙東地區不僅入仕人數多,而且學派林立,學者眾多。
  • 恩陽人文地理——古今文治
    2017年元月,恩陽新區建設發展需要,把登科街道辦事處分為文治、司城、登科三個街道辦事處,恩陽河西的老場、回龍、文治三個社區,飛鳳、柏林、馬鞍、青堡、紅梅、元窩、小觀、義陽八個村隸屬文治街道辦事處管轄。從此「文治」這一歷史沿革的地名正式進入了地方政府機構名稱序列。
  • 三國最成功的官二代,從這幾點足以看出他的成功不是偶然
    孫權是三國時期有名的官二代,同樣是子承父業,他卻能憑藉一己之力,穩定江山,抵禦外敵,將江東發展壯大,算是歷史上比較成功的官二代之一了吧,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孫權,漢族,字仲謀,吳郡富春縣(今浙江富陽)人。東吳大帝,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政治家、軍事家。
  • 「文化故事」國寶徐謂禮文書今展出,南宋「官二代」升遷記
    很少有人知道徐謂禮是誰,這位浙江武義男子,去世了765年,和普通人一樣,死了,埋了,他的故事也就到此為止了。世上大部分東西都不會留下痕跡,耗散了,能在歷史上留下痕跡,能保留下記憶的,少之又少。近800年來,這個南宋公務員的人生故事,沒有人知道,《宋史》《武義縣誌》裡壓根沒有為徐謂禮立傳。
  • 一個罕見出土文書展勾勒的南宋仕宦與官制
    澎湃新聞獲悉,「徐謂禮文書——南宋官制百科全書」展5月15日起在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開幕,展覽首次全面展出全套國家一級文物南宋《徐謂禮文書》,展現文書主人三十餘年的任官履歷,詳解文書的價值和意義,透視文書背後南宋時期的仕宦與官制。為配合該件文書的展示,展覽同時首次大幅展出浙博館藏一級品南宋《忠義堂帖》。
  • 近6成人認為「官二代」「富二代」為貶義詞
    「官二代」事件頻繁地跳入大眾的視野,挑戰著大眾敏感而脆弱的神經,已成為當下網絡上的熱門詞語和媒體關注的焦點。  「官二代」演變成  一個群體的代名詞  2009年8月26日,隨著媒體對「河南固始縣公選鄉長中多半當選者為官員子弟」事件的集中報導,使「官二代」一詞正式出現在傳統報紙這一「半官方」平臺上,並演變為一個群體的代名詞,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 :中國三大「官二代」,看完淚目!
    早在1958年,毛主席就對「官二代」作過兩次預言:首先,一些領導幹部的子女生活在韓賢弟和阿鬥的環境中,他們比父親優越。這讓他擔心他們是否會培養出一批貴族少爺。其次,如果老幹部的子女管理不善,總有一天會犯罪的。那麼,毛澤東時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是如何教育「官二代」的呢?
  • 中國歷史上最有錢的官二代,他英年早逝,他敗光家底!
    今天有很多富商的兒子被我們稱做是富二代,很多官員的孩子被稱做官二代,歷史上也出現了一些大物,他們不僅是富二代也是官二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中國歷史上最有錢的官二代都有誰吧第二,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的兒子,他始終是皇帝中的楷模,重用賢才,廣施仁政,尤為著名的是善於納諫——這種「從諫如流」的品質,現代高官都不容易具備,何況「家天下」的封建帝王。」但是李世民晚年,暴露出了形形色色的動物性,尤其對少女、美色貪得無厭。
  • 南宋官方出版:由崇文祖制到文化繁盛
    靖康元年(1126年)入國子監取官書;次年(1127年)又來搜刮閣三館書籍、監本印版、文集,甚至擄走部分學士院待詔、國子監書庫官、秘書省書庫官。搶掠後,代表著北宋百年積累的三館秘閣書籍毀於一旦。如《宋會要輯稿》所載,「文書之厄,莫甚今日」,致使南宋伊始,「史院片紙不存」。在文化復興之路上,典籍文獻的完備必不可少,因此,南宋王朝迫切需要通過出版來進行恢復。
  • 我爸是李剛,官二代張狂撞人堪比高衙內
    也許在他眼裡,別人的生命很低賤,很無所謂,撞死也是白撞。這種張狂而無所謂的態度,讓人想起南京「富二代」胡斌飆車撞死人後,意定神閒的派頭,也許在「富二人」、「官二代」這些「小爺」眼裡,撞死人只是賠點錢的事,沒什麼大不了。   這種派頭,讓人不由得想起《水滸傳》裡的高衙內。這種人,仗著老子的一點權勢,就橫行街頭,這在傳統中國是很有淵源的,人們並不陌生。
  • 聞政明:盤點臺灣藍綠兩大陣營的「官二代」們
    近日,臺灣藍綠兩大陣營的「官二代」們可以說是動作頻頻。據臺灣媒體報導,蔣介石曾孫、前國民黨榮譽副主席蔣孝嚴之子蔣萬安29日登記參選臺北市第三選區(中山、松山區)「立委」。身為蔣孝嚴之子,有人認為他是「官二代」,媒體甚至用「王子復仇記」來形容他的參選,蔣萬安卻表示,不擔心被貼上標籤。
  • 殘害恩師,假詔立帝,皆為官二代史彌遠權力巔峰的墊腳石
    坑爹一詞近年來甚是流行,而古人也是有坑爹行徑的,比如坑爹界鼻祖史彌遠,南宋時期權傾朝野的大人物,擅權南宋朝堂26年,之所以稱其坑爹,就是與他走上權力高峰的作為有關。公元1207年,金國主力攻到長江北岸,此時南宋只能派出大臣向金國求和。
  • 黃曉明神秘女友遭「人肉」疑為京城官二代(圖)(二)
    據稱,日前和黃曉明神秘約會的神秘女子是一個京城富家千金,一位名副其實的官二代。而前些日子,更是被狗仔們抓個正著。看來在如今「官二代」和「富二代」的時代,黃曉明也不能置身事外,傍上官二代,前途可能會更加平坦和順暢,而網友更是人肉出該女子就是嫩模侯詩辰。  且不談這次爆料可靠與否,有一點就是黃曉明的豔福一直不淺,緋聞不斷,與眾女星糾纏不清,正可是遍布兩岸三地。
  • 一個沒有文憑的官二代為什麼能兩次成為宋朝的宰相?
    在這23位宰相中,有一個水平最差、文憑最低的官二代宰相,他就是陳執中。陳執中洪州南昌人,是宋朝頂尖官二代,他爹陳恕是宋太宗朝的參知政事,因為他爹的關係,他蔭封為官。在宋朝宋朝文官入仕有「有出身」與「無出身」兩種方式。
  • 鄧嬋玉一個官二代美女,為何會嫁給身長不過四尺的土行孫?
    首先鄧嬋玉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官二代,鄧嬋玉的父親鄧九公原是三山關總兵,曾多次打敗南伯侯鄂順,屢建大功。因聞太師奉紂王之命討伐西岐命喪絕龍嶺之後,紂王啟用鄧九公為大將,出兵攻打西周。其次鄧嬋玉是一個美女,鄧嬋玉一出場,就有詩讚為證,「紅羅包鳳髻,繡帶扣瀟湘。一瓣紅蕖挑寶鐙,更現得金蓮窄窄;兩灣翠黛拂秋波,越覺得玉溜沉沉。
  • 這個明朝官二代不一般,莫扎特貝多芬等音樂大師全靠他
    官二代在中國的歷史上屢見不鮮,各種吃喝玩樂數不勝數,這個官二代不一般,搞研究做科學,他就是皇帝的後代朱載堉。那這個皇帝的後代是什麼身份呢?大明王朝第四個皇帝明仁宗朱高熾的七世孫,明成祖朱棣的八世孫,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孫。實打實的黃子龍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