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謂禮文書」正式公開展出:系迄今出土最完整宋代紙質文書

2020-12-04 澎湃新聞
「國寶·重光——南宋徐謂禮文書陳列」展。本文圖片 澎湃新聞記者  葛熔金

5月24日,浙江武義縣博物館新館開館,十七卷在當地出土的國家一級甲等文物——南宋「徐謂禮文書」首次正式公開展出。

此前,它在地下埋藏700多年,被盜掘出土後又在盜墓賊手裡保存數年,文書上的字跡依然清晰。

「『徐謂禮文書』是目前國內出土的最系統、完整的宋代紙質文書,記錄了一個官員的仕宦履歷和官場百態,展示了南宋的官僚制度、政務運作、社會風情,填補了宋史研究的一個空白。」中國宋史研究會副會長苗書梅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首現南宋「印紙」實物

武義縣博物館的「國寶·重光——南宋徐謂禮文書陳列展」分「文書解讀」、「原件陳列室」兩部分。

作為鎮館之寶,「徐謂禮文書」陳列在原件陳列室。陳列室投資1000萬元,採用德國漢氏展櫃,恆溫恆溼,並嚴格控制燈光亮度,限時開放。

「徐謂禮文書」原件首次正式公開展出

「徐謂禮文書」各卷長度不一,共計32.2米,寬約39.5釐米,分錄白告身、錄白敕黃、錄白印紙三種,計4萬餘字。

據介紹,「錄白」可以理解為「副本」。出於上交有關部門或官員本人存底等需要,宋代規定由專門的書鋪抄錄「告身」、「敕黃」、「印紙」,經有關部門核對原件,視該錄白為官方文書的有效副本。

宋代職官由寄祿官(階官)、差遣(實際職務)組成(如「通直郎、知建康府溧陽縣徐謂禮」,「通直郎」為階官,「知溧陽縣」為差遣)。「告身」是官員階官的「任命狀」,即朝廷授予官員寄祿官的身份證書。「敕黃」是差遣「委任狀」,用黃綾紙書寫。「印紙」可理解為官員檔案記錄和「業績考核表」,上任時由上級頒發,記錄任內表現(稱為「批書」),作為考核依據。

苗書梅表示,「印紙」過去只見於宋代文獻記載,「徐謂禮文書」出土後首次得見實物,包括他當官期間所有的「考核表」,內容豐富,合計80則共12卷,是研究南宋政務運作的絕佳材料。

「徐謂禮文書」局部

是「官二代」,做過最大的官是「上饒市市長」

根據文書內容,可以描出徐謂禮一生仕宦的「形跡圖」。

「他當官不是通過科舉,而是靠父親的恩蔭補錄,可以算『官二代』。不過,宋代蔭補官員要從九品開始一級級升遷,科舉則可以破格提拔。」苗書梅說。 

關於徐謂禮生平的存世資料原本極少,在墓葬清理中專家發現徐謂禮與夫人林氏的兩通墓誌,林氏的墓誌完整,徐謂禮的則被盜墓賊擊碎,但拼湊後仍可讀,記錄了其生平、世系、歷官等。  

徐謂禮生於武義望族徐氏。據出土的《徐謂禮壙志》殘文記載,他生於1202年,卒於1254年,與賈似道同時代。徐謂禮本人並不出名,但他父親徐邦憲在《宋史》有傳,南宋光宗紹熙四年(1193年)參加科舉,為禮部第一名,當過工部侍郎兼知臨安府;其舅父則是思想家、文學家陳亮。  

「徐謂禮文書」完整記錄了他從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到淳祐十二年(1252年)的遷轉、差遣任命、考核等。

他從政30多年,從九品承務郎做到從六品朝散大夫,經歷13次遷轉,最後的官職是「提舉福建市舶兼知泉州」,泉州當時是世界性貿易大港,這是個重要崗位,但還沒正式上任就可能死於急病,在世時做過的最大的官是信州(今江西上饒)知州。

徐謂禮墓出土的部分物品

「文書」被埋七百多年基本無損

2011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鄭嘉勵到武義,時任縣博物館館長董三軍給他看了幾張據傳出土於武義縣城近郊古墓並流入市場的「徐謂禮文書」照片。鄭嘉勵等認定照片上的文書系真跡,依據有三:偽造必有所本,南宋紙質文書世間稀有,格式複雜,內容前所未見,作偽者無法憑空捏造;書法有宋人筆意,數萬言偽仿不易;徐謂禮名不見經傳,內容冷僻晦澀,作偽牟利的動機不足。

當時他們未料到,照片上的文書6年前被盜墓賊從古墓中挖出,正在尋找買家。

2005年4月,程某和同夥在武義熟溪街道胡處村龍王山盜掘一座南宋古墓,盜出「徐謂禮文書」以及毛筆、鎮紙、硯臺、印章等。懂點文物知識的程某告訴同夥,17卷文書必須完整保存。

這一存就是6年。令他們懊惱的是,文書紙張完好,字跡如新,沒人相信是南宋舊物。2011年12月,警方抓獲程某等嫌疑人,繳獲分藏幾處的13卷。2012年7月,已流散到北京的4卷也被追回。

「徐謂禮文書」何以在墓中近800年不腐,被盜墓賊保存數年仍字跡清晰?鄭嘉勵告訴澎湃新聞,徐謂禮墓是磚槨石板頂墓室,以密閉、深埋、防腐為主要特徵,文書的完好端賴於此。棺內灌注水銀,外壁整體髹漆,置於磚槨(墓室)內;墓室體量不大,僅能容棺;棺木與墓壁間的空隙填以熟石灰、黏土、沙子、糯米汁混合的「三合土」,棺木密封於內;墓室上覆以石板蓋頂,再加封土。棺木和隨葬品與外界隔絕,才保文書不朽。

「文書留存下來,還有一個原因是被捲起來後又封了一層蠟,多了層保護。」鄭嘉勵說,文書出土後在盜墓賊手裡五六年基本無損,只有局部黴變,說明紙張優良,證明南宋極高的造紙水平。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存世最完整宋代官員履歷曝光 國寶「南宋徐謂禮文書」公開展出
    近800年前的紙質文書完好無損,目前國內出土的最為系統完整的宋代「官員檔案」前所未見。文書包含的重大學術價值和文化意義,在今天獲得了穿越時空的驚世重光。5月24日,國家一級珍貴文物——「南宋徐謂禮文書」公開展出,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公展活動由中共金華市委、金華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武義縣委、縣人民政府承辦。
  • 徐謂禮文書:填補宋史研究空白
    從2005年被盜掘出土,到2012年被武義公安機關悉數追回,再到如今被悉心珍藏,由地下重見天日已有14年之久,有著重大的學術價值和文化意義的國寶「南宋徐謂禮文書」,5月24日,在浙江省武義縣正式開館的博物館新館,正式對外展出。
  • 徐謂禮文書:史上最完整的南宋「幹部檔案」
    >南宋徐謂禮文書,是目前中國國內出土的最為系統完整的宋代「官員檔案」。徐謂禮文書共計17卷,2萬3千餘字,概括了徐謂禮十九歲踏入官場的第一天,到五十三歲去世的三十多年,一生仕宦的「形跡圖」,是史上最完整的南宋「幹部檔案」,也是中國考古史上前所未有的文獻大發現。
  • 國寶級文物徐謂禮文書杭州展出 被譽南宋官制「百科全書」
    童笑雨 攝中新網杭州5月15日電(童笑雨)5月15日,國寶級文物南宋徐謂禮文書在浙江杭州展出,據浙江省博物館歷史文物部副研究館員、策展人王宣豔介紹,如此全面記錄任官經歷的印紙文書,為現存宋代文獻所僅見。錄白印紙。 童笑雨 攝當天,「徐謂禮文書——南宋官制百科全書」展在浙江杭州開幕。
  • 金華:讓徐謂禮文書故事飛入尋常百姓家
    「南宋徐謂禮文書將走出浙江,走向全國。明年,這件國寶計劃將在國家博物館展出。」日前,在金華市政協文化文史工作交流會上,武義縣政協副主席、武義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董三軍透露。一直以來,這件出土於武義的國寶備受關注。今年5月15日,「徐謂禮文書·南宋官制百科全書」特展在浙江省博物館開幕。
  • 金華:讓徐謂禮文書故事飛入尋常百姓家
    「南宋徐謂禮文書將走出浙江,走向全國。明年,這件國寶計劃將在國家博物館展出。」日前,在金華市政協文化文史工作交流會上,武義縣政協副主席、武義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董三軍透露。一直以來,這件出土於武義的國寶備受關注。
  • 南宋「公務員」徐謂禮文書來杭,浙博今起展出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林梢青 馬黎 通訊員 胡慧媚5月15日-6月30日,繼去年的武義首展後,國寶——徐謂禮文書終於來到杭州,將在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三樓書畫廳展出。徐謂禮?誰?這位來自浙江武義的南宋「公務員」的人生故事,要從2011年講起。
  • 「文化故事」國寶徐謂禮文書今展出,南宋「官二代」升遷記
    2019年5月24日上午9點,武義博物館正式開館,國家一級文物——這17卷南宋徐謂禮文書首次完整公開展出。2011年12月,經過公安局的工作,盜墓犯罪嫌疑人全部抓捕歸案,繳獲文書13卷。2012年7月5日,又追回已經流失到北京的另外四卷文書。共17卷文書,完璧歸趙。經過犯罪嫌疑人對盜墓現場的指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隨即對墓葬進行發掘,出土了徐謂禮和他的妻子林氏的墓誌,確證了文書的出土地點。這是轟動2012年的一件大事。
  • 昔日國寶重光 今朝亮相浙博 「徐謂禮文書南宋官制百科全書」展今...
    姚激楊首先感謝了省文物局、省博物館對徐謂禮文書展出工作的大力支持,並向大家介紹了文書重要的歷史意義、學術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他說,去年4月,袁家軍省長來武義視察時提出,要加強對徐謂禮文書的保護研究,使之成為文化浙江的一張「金名片」。
  • 解密「南宋徐謂禮文書」①丨破案破出個國寶
    ,屆時,國寶「南宋徐謂禮文書」將正式對外展出。浙報集團金華分社推出《解密「南宋徐謂禮文書」》系列報導,旨在揭示「徐謂禮文書」發現的傳奇經歷、文書隨葬地下八百年不朽的奧秘,以及其包含的重大學術價值和文化意義。上午8點不到,42歲的陳海江像平常一樣,來到武義縣壺山派出所上班。除了處理日常的案子,最近他一直記掛著即將在武義縣博物館新館對外展出的「南宋徐謂禮文書」。
  • 昭日文書
    它便是國家一級珍貴文物「徐謂禮文書」,一件七百多年前罕見的古代公務員的紙質文書檔案。  胡處村,一個至今尚未被現代機械的鋼牙利齒踐踏撕碎的城市邊緣小村莊,靜謐地棲息在與周邊環境格格不入的一隅,古樸古色。
  • 「史上最全宋代官員檔案」亮相浙博
    760多年前,一名南宋的中層文官徐謂禮去世了,安葬在家鄉浙江武義。而陪葬的全套個人檔案至今保存完整,被譽為「史上最全宋代官員檔案」。從5月15日起,「徐謂禮文書」在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對外展出。  現存「徐謂禮文書」包括有字文書十五卷、封紙二張、空白紙二卷。文書分三種類型:告身、敕黃、印紙。其中,「錄白告身」二卷、「錄白敕黃」一卷、「錄白印紙」十二卷。「錄白」是指將原件抄錄在白紙上,可以理解為「副本」。文書完整記錄了徐謂禮從嘉定十四年(1221)初入仕,至淳祐十二年(1252)三十多年間的仕宦履歷。
  • 武義警方偵破"南宋徐謂禮墓"特大系列盜掘古墓葬案
    浙江在線09月13日訊日前,武義縣公安局經過歷時一年的專案偵查,成功偵破武義「12·28南宋徐謂禮墓」特大系列盜掘古墓葬案,盜掘南宋徐謂禮墓葬的程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歸案,成功追回國家一級珍貴文物———17卷南宋徐謂禮文書。
  • 一個罕見出土文書展勾勒的南宋仕宦與官制
    澎湃新聞獲悉,「徐謂禮文書——南宋官制百科全書」展5月15日起在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開幕,展覽首次全面展出全套國家一級文物南宋《徐謂禮文書》,展現文書主人三十餘年的任官履歷,詳解文書的價值和意義,透視文書背後南宋時期的仕宦與官制。為配合該件文書的展示,展覽同時首次大幅展出浙博館藏一級品南宋《忠義堂帖》。
  • 南宋文書記錄官員30年升遷 專家稱價值無法估量
    宋代規定,須由合法的書鋪來抄錄這些官文書的副本,書鋪抄錄後,需要在錄白上加蓋籤章,以示負責,抄錄完成,有關部門經校對原件,就可以將錄白視為官文書的有效副本了。抄錄有效的『告身』稱為『錄白告身』,依此類推。」——包偉民,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宋史研究專家,說起徐謂禮墓葬的出土文書,如數家珍:「徐謂禮文書均為錄白,估計原件為徐氏後人保留,而將錄白隨葬。」
  • 清光緒紙質文書
    這是一件光緒十二年記載月食的文書。說起這件藏品,還真是運氣使然。那是在數年前,我到天津出差。公事之餘,便來到一處舊書市場淘寶。在翻閱一本紙張發黃的線裝書時,發現書中居然夾了這張光緒年間的紙質文書。出於對收藏的敏感性,覺得此件有很高的收藏價值,便花數百元買下。
  • 唐長孺先生與《吐魯番出土文書》
    該文集全八卷,不少分卷都收有唐先生關於吐魯番文書的研究論文。這些研究論文,高屋建瓴,見微知著,將吐魯番文書披露的歷史信息汲取到極致,現在重讀,仍能感受唐先生學問的廣闊境界和深厚素養。而唐先生從事吐魯番文書研究,時間其實並不太長,大約從整理《吐魯番出土文書》(以下簡稱《文書》)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