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書閣北京開新店迅速成網紅 京外品牌書店集體「北上」

2020-12-09 新華網客戶端

鍾書閣北京店的書籍陳列很有特色。樊甲山攝

  來自上海的「最美書店」鍾書閣進駐北京不到20天,迅速成為一家網紅書店,也引發業內對外地品牌書店集體北上現象的熱切關注。這些品牌書店生存現狀如何?它們對北京實體書店生態產生怎樣的影響?未來其發展會是什麼趨勢?這些問題在記者近日的尋訪中一一有了答案。

  網紅書店

  日均3500人次打卡

  「我用什麼才能留駐你?」鍾書閣位於海澱區科學院南路融科資訊中心,書店的問候語白字黑底地寫在進門處。走進來就會發現,這果真是一家千方百計想把讀者留下來的書店。

  7月11日並非周末,但這裡依然人氣爆棚。位於一樓的兒童閱讀館,就像是積木搭成的小城堡,向「小城堡」舉目望去,中午時分還有30多人。菁菁媽媽說,聽說周末人很多,特意趕在平日過來,看著8歲的女兒對《迷路的鳥蛋》《王后的茶壺》愛不釋手,媽媽笑意盈盈。「貓頭鷹瞌睡了。」這是12歲的姐姐正在給妹妹小然然講故事,書店開業19天,小然然來了8次。「每次都嚷著要來,不來不行。」姐姐說。

  來鍾書閣會發現,有的書會高得摸不著,有的書就擺放在腳邊。伴隨通道上不時出現的圖書,順著轉角樓梯,曲曲折折、兜兜轉轉,終於到了樓上,會看到由數個書架組成的各個閱讀空間,外面的喧囂世界被瞬間屏蔽。

  剛參加完高考和中考的學生紛紛選擇在此調節身心。湖北女孩張子奇正在翻看《電車難題》,高三畢業的她,報考了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專業。來自鐵二中的劉同學已參加完中考,他正在投入閱讀《擺渡人》,「聽新聞說,這是一家最美書店,就想著一定要來看看。」

  「我是在朋友圈裡看見這家書店的。」讀者劉松石說,這家書店和普通書店不一樣,布局不是方方正正,打破了傳統書店格局。他說,與京劇臉譜座椅的不期而遇,簡直可以稱之為驚喜。而書店則提供了驚人的數字,開業來,每天「打卡」讀者有3500人次,下雨天也有2500人次。

  與鍾書閣相距兩公裡的言幾又書店也是全國品牌書店進京的典範。位於中關村創業大街的這家書店,上周四舉辦了《周國平少年哲學智慧書》新書分享會,20名孩子有備而來。11歲的吳夢澤想問作家,「當一個人處不好人際關係該怎麼辦?」讀者胡克非來書店閒逛,這家新興書店勾起了他太多的回憶。原來,他爸爸媽媽當年談戀愛就在這條街上,他曾經還和爸爸騎著自行車來海澱圖書城淘書。「舊書店早已不見了,但好在還有這家店。」

  記者從7月10日在北京市委宣傳部召開的「京外書店座談會」上了解到,近一段時期以來,京外書店,特別是南方書店紛紛落戶北京。截至目前,西西弗書店已在北京開店23家,言幾又有8家,建投書局開店2家,上海三聯書店和鍾書閣分別開店1家。種種跡象表明,京外品牌書店北上之勢愈發強勁。

  進京開店

  有驚喜也有困惑

  品牌書店是紛紛進京了,其整體生存態勢如何,同樣值得關注。

  最早以租書起家的言幾又書店,發端於成都,2013年進京以來,目前已在京開辦書店8家。言幾又華北區公共事務部經理王柯堯說,「我們計劃在藍色港灣一帶,再開一家1萬平方米的書店。」她說,多元合作、多業態合作以及文化空間的精心打造,將是未來堅持的方向。

  上海三聯書店2015年開始投身實體書店,2017年5月書店進行升級,在寧波開辦了2900平方米的複合型文化空間。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品牌運營總經理張楨宇稱,進駐北京朝陽大悅城,是看重這裡聚集了25歲至35歲的目標人群以及高素質家庭。「北京店是寧波店的升級版本,我們重在以內容來賦能空間。」他透露,上海三聯書店在上海、寧波、北京都有書店,而北京銷售額是最高的。「目前,北京店每年活動能達到150場至200場,年銷售達1000萬元。」

  對於鍾書閣北京店店長向愛群來說,這幾天經歷的一切有些夢幻色彩。她坦言,書店在京開業只有19天,但和預期差別很大,「我們沒想到,會來那麼多人。」她說,2013年鍾書閣開始走出上海,就想到北京發展,但一直機緣不成熟,直到2018年終於變成現實,「歷經8個月的過程,北京店終於開業。」而鍾書閣旨在用設計美引來讀者,用內容美讓讀者坐下來,用服務美使讀者成為粉絲,這些理念顯然北京讀者買帳了。

  建投書局由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開辦,最早的書店誕生於上海,繼在永安裡開店後,經過兩年籌備,今年4月在國貿開新店。這家書店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但建投書店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克忻透露,和一街之隔的西西弗書店相比,自家書店每天客流量差了很多,每天不過100人。她將原因歸結於,「我們不在文化圈,在京開店又缺乏經驗,因此經歷了很多困難。」這位負責人認為,北京讀者口味垂直,特別在意內容是否喜歡,活動是否有流量明星,這無疑給書店經營帶來了挑戰。

  一視同仁

  鼓勵外地書店進京

  知名品牌書店紛紛進駐北京,已形成一個值得關注的文化現象,對於業內專家和相關部門而言,他們很樂於剖析這個現象。

  百道網CEO程三國認為,鍾書閣的火爆,意味著城市書店成為社交空間的趨勢日益明顯。在他看來,隨著多年前光合作用、風入松、第三極等實體書店的紛紛倒下,海澱區新型書店的布局還未跟上,而鍾書閣的到來,引爆了人們對新型書店的渴望。知名出版人、作家劉明清認為,鍾書閣在海澱的火爆現象證明,書店成為商業流量導流的入口,其起到的輻射帶動作用、溢出效應最大。

  至於京外書店為何紛紛北上,程三國分析,北京的文化消費土壤肥沃,閱讀人口、文化人群在全國最多、最密集;北京出臺了扶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優惠政策,扶持力度前所未有;隨著消費習慣改變,北京高端書店供給與需求之間形成了真空和價值挖地,讓外地書店看到了發展的機遇。他預測,「外地書店進京已經成為一種趨勢,而且隨著政策效果的顯現,將有更多的京外優秀品牌特色書店進入北京。」專家們預測,外地品牌書店進京,還會引發北京實體書店的競爭格局,形成優勝劣汰,書店只有具備核心競爭力,未來才能真正立足。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王野霏表示,品牌書店進京,是市場競爭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為首都書店行業增添了新鮮血液,彌補了行業短板,豐富了企業類型,是首都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有益補充。他明確表態,歡迎、支持京外品牌書店到北京創業發展,「我們在審批、管理等方面,不管是北京市企業還是外地企業都將一視同仁。2019年對於外省品牌在內的北京地區優秀特色書店,還將加大扶持力度,鼓勵其擴張發展。」(記者 路豔霞)

相關焦點

  • 鍾書閣北京開新店迅速成網紅 引發業界熱切關注
    來自上海的「最美書店」鍾書閣進駐北京不到20天,迅速成為一家網紅書店,也引發業內對外地品牌書店集體北上現象的熱切關注。這些品牌書店生存現狀如何?它們對北京實體書店生態產生怎樣的影響?未來其發展會是什麼趨勢?這些問題在記者近日的尋訪中一一有了答案。
  • 北京鍾書閣書店什麼時候開業?營業時間及地址在哪裡?
    不獨鍾書閣,今年以來,京外書店,特別是南方書店紛紛落戶北京。  來自上海的「最美書店」鍾書閣進駐北京不到20天,迅速成為一家網紅書店,也引發業內對外地品牌書店集體北上現象的熱切關注。這些品牌書店生存現狀如何?它們對北京實體書店生態產生怎樣的影響?未來其發展會是什麼趨勢?這些問題在記者近日的尋訪中一一有了答案。
  • 最美書店的商業價值,剖析網紅書店鍾書閣的設計師李想
    如今,鍾書閣每每新店開業即飽受行業內外高度關注,其「一店一設計」、「最美書店」等獨特的空間印象常常被人反覆提起,一直是多維領域中的大熱IP。   9月19日,鍾書閣都江堰店驚豔亮相,店內設計更魔幻、更極致,迅速成為熱門打卡勝地。
  • 北京新增加一批實體書店,傳統模樣被徹底顛覆,不僅吸引年輕人
    來自上海的「最美書店」鍾書閣進駐北京「我用什麼才能留住你?」一進門,鍾書閣的問候語就撲面而來。鍾書閣北京店店長向愛群告訴記者,「進入冬季以來,平日每天有1000人次,周末2500人次,到店拍照打卡人群有下降,但是購書、消費的讀者在上升。」截至目前,像鍾書閣這樣的京外品牌書店,已有幾十家在北京扎堆兒。截至目前,西西弗書店在北京開店21家,言幾又有8家,建投書局開店2家,上海三聯書店和鍾書閣分別開店1家。
  • 網紅最美書店鍾書閣入駐楊家坪
    九龍坡新聞微信公眾號消息,被網友譽為「網紅最美書店」鍾書閣來重慶九龍坡楊家坪啦!我叫鍾書閣,2013年4月生於上海,成為申城引人注目的文化地標,大家都叫我「上海最美書店」,還讓中國實體書店轉型都向我學習。我在上海很有名,不僅有外表的「美」和內在的「活」,還敢於突破常規,所有越來越招大家喜歡了!
  • 鍾書閣北京西單新店試營業
    鍾書閣北京西單老佛爺新店。  本報記者 王坤寧 攝   「我朋友上周日來這家新開業的書店打卡了,她是鍾書閣的會員,告訴我這裡特美,一定要過來看看!」「嗯,你看這與北京相契合的四合院院門造型,就很別致呢!咱們趕緊進去逛一逛!」4月20日下午2點半左右,《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來到鍾書閣正在試營業的北京西單老佛爺新店採訪時,恰巧聽到門口前來打卡的兩位讀者朋友的對話。  「自從4月18日我們開店以來,就有不少讀者前來參觀,其中有些還是北四環融科店的會員。
  • 「最美書店」鍾書閣西單開新店
    陳列好圖書和文創;衝調好咖啡和茶飲;佩戴好口罩和手套;營造出人間煙火味的胡同和四合院.....被譽為「最美書店」的鐘書閣二度進駐京城,在西單老佛爺店新店試營業。設計師還獨具匠心地將幾處月洞門打造成閱讀空間,坐在其中細細品讀一本好書,仿佛可以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水磨石材質築造的收銀臺,延伸至了咖啡閱讀區。石水缽與「逐鹿」的結合,富有雅趣與禪意。看一本書、品一杯咖啡,時間仿佛靜止,暫時讓人忘記了新冠肺炎疫情。散中有序的共享式桌椅排列方式,仿若「曲水流觴」。人群可以根據不同的社交需求列坐其間。
  • 網紅書店製造機「鍾書閣」又開都江堰新店,11家爆款門店為何個個出...
    來自:建道築格ArchiDogs(ID:ArchiDogs_AD)本文已獲得授權在今年疫情衝擊下許多實體商業紛紛閉店而近日鍾書閣還在都江堰開設了新店拱形門洞交錯層疊看起來十分魔幻點擊播放 GIF 2.8M網紅書店千千萬為何鍾書閣能持續保持熱度?
  • 網紅書店為什麼這樣紅?探訪貴陽「最美書店」鍾書閣
    近日,貴陽人的朋友圈妥妥地被「全球最美書店」刷屏了。據書店提供的數據,其2300平方米的面積成為鍾書閣現有13家書店中面積最大的一個,整體藏書量達到10餘萬冊。開業第一天,人流量達到3萬3千多人。目前平均每天的人流量已經超過1萬人,銷售額在鍾書閣的全國13家書店中名列前茅。
  • 「中國最美書店」鍾書閣首進深圳,將在華僑城歡樂港灣打造華南旗艦店
    自2013年鍾書閣在上海松江開出第一家店,便迅速成為當地引人注目的文化地標,不僅獲譽「上海最美書店」,還被視作中國實體書店轉型的一個標杆。 此外,其兒童閱讀區、舉辦交流活動等多樣功能也使得用戶體驗被注重及滿足,鍾書閣的品牌價值很快通過設計的落地深入人心。   隨著鍾書閣走向全國,其也從「上海最美書店」變成「中國最美書店」,每開到一座城市,便化身當地「網紅」,成為大眾必去打卡地。
  • 2019這一年,老一代作家向我們告別,新一代網紅書店誕生
    2019年即將成為永遠的過去,這一年,文化的調性豐富,告別老作家,打卡網紅書店,有傷感、有回憶,更有對未來的期盼。這一年,國內外重量級文學獎項揭曉,有回味,有反思,無論怎樣,文學真正走進大眾群體,貌似還任重道遠。
  • 北京:「最美書店」鍾書閣西單店試營業
    2020年4月21日,北京,迎接世界讀書日,被譽為「最美書店」的鐘書閣二度進駐京城,在西單老佛爺店新店試營業。北京,迎接世界讀書日,被譽為「最美書店」的鐘書閣二度進駐京城,在西單老佛爺店新店試營業。北京,迎接世界讀書日,被譽為「最美書店」的鐘書閣二度進駐京城,在西單老佛爺店新店試營業。北京,迎接世界讀書日,被譽為「最美書店」的鐘書閣二度進駐京城,在西單老佛爺店新店試營業。北京,迎接世界讀書日,被譽為「最美書店」的鐘書閣二度進駐京城,在西單老佛爺店新店試營業。
  • 「最美書店」鍾書閣北京第一家店開業
    被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評為「中國最美書店」、十餘次獲國際設計大獎、已在全國開了17家連鎖店的鐘書閣京城首店,日前在北四環邊上的融科資訊中心開業,迅速成為網紅打卡地,開業不久就不得不採取限流措施。鍾書閣融科店營業面積660平方米,有文學、社科、藝術、經濟、育兒等藏書近6萬冊,營業時間為每天10時至21時。
  • 話題書店在哪裡:朵雲落地廣富林,鍾書閣開到了廣州
    自2019年8月開業,這家書店很快成了熱門網紅景點,不少年輕人到這家位於雲端的書店打卡。在2200多平方米的空間內,巨大的山形書架錯落有致,就像群山層巒疊嶂,移步換景,凸顯出設計師「山水·秘境」的設計理念。當然,書店更吸引人的還是能夠在喝咖啡或選書的間歇,俯瞰黃浦江兩岸的風景。
  • 最美書店鍾書閣上海又下一子 這次進駐靜安大融城
    聯商網消息:9月28日,最美書店鍾書閣北上海首店進駐靜安大融城。據悉,這是鍾書閣在上海的第5家店,目前在全國擁有12家門店。 從泰晤士小鎮出發,鍾書閣每開一家新店,都會引起一番熱議,其最大的特色就是自創立以來探索出的一條「連鎖不複製」模式。
  • 海澱鍾書閣書店轉型做「網紅」促銷
    蓋茨說,瑞達利歐曾向我提供非常寶貴的指導和忠告,你在《原則》一書中都能找到……」鍾書閣店員們通過抖音、微博、朋友圈用短視頻進行著書籍和文創產品的推廣。這條捷徑在讀者看來是便利,但對店員們來說意味著由銷售到不同行業的「轉型」。小尚、小呂作為店裡的顏值擔當,已經化身「網紅」,頻頻出鏡。
  • 重慶網紅書店鍾書閣,不是看書的地方,那又如何呢?
    Instagram截圖要知道,重慶鍾書閣2019年初才亮相重慶,它何以如此迅速地躥升為重慶人氣最旺的書店,魅力之大甚至連外國人都無法抵抗?如果我們對鍾書閣這一品牌的歷史稍作考察,就會發現,這一切其實並不奇怪。中國最美書店打造出"中國最美書店「鍾書閣的,是來自上海的鐘書實業有限公司。
  • 話題書店在哪裡:蔦屋率先落地杭州,鍾書閣開到了廣州
    來源:一財網終於跨過暑熱,迎來秋高氣爽,是時候抽一個晴天出門溜溜,逛逛書店了。近兩年,書店業快速變動,煥發出多元的面貌。書店,已經不是一個純粹賣書的場所,它越來越多地與餐飲、旅遊、文創和地產聯繫到了一起。
  • 鍾書閣:開業排隊並非出於營銷手段 「網紅」也從來不是我們的目標
    在網際網路和內容營銷的的加持下,市場上衍生出越來越多的網紅品牌,「網紅經濟」隨之爆發。   開業之初,排隊三小時的喜茶、因為太紅而一直被模仿山寨的鮑師傅、打卡人數太多而限流的鐘書閣(需求面積:650-2000平方米)、因其ins風而紅爆網絡的泰式海鮮火鍋集漁......這些品牌均因為其極高的曝光率和話題度成為市場上炙手可熱的「網紅品牌」,聚集了大量的人氣,圈粉無數。
  • 網紅書店鍾書閣熱得都開始限流了!店長卻說自己很無奈
    從開業起,書店便人氣爆棚,前來買書、閱讀、拍照、參觀的人絡繹不絕,迅速發展成為眾多本地市民乃至遊客心目中的網紅打卡地。書店開門時間為早上10點,往往在9點多門口就聚集了眾多等候入場的人。談及實體書店設計,這位讓大學城荒山上的破舊老窯變身「網紅」的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副教授認為,營造與設計貼切優雅的環境,以吸引更多年齡層次的人,是實體書店吸引客流最有效的途徑之一,「但是對於書店這樣一個原本需要安靜氛圍的公共空間而言,把握一個度非常重要,一旦出線,讓營造氛圍的環境設計成為遊覽拍照的布景,會衝淡書店的文化屬性與特質,讓真正需要安靜閱讀的人敬而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