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說《詩經》裡那些美得讓人心動的詩——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2020-12-17 歲月小鎮365

1.桃夭

作者:佚名

桃之夭夭(yāo),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實

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zhēn)。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小編一開始不知道這首詩是描寫新嫁娘的,只是一眼就喜歡上了,「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只輕輕吟誦,就覺得有一股子歡喜。

桃花開得多麼漂亮茂密啊,嬌羞的新娘今日就要出嫁,願你婚後和睦啊,子嗣綿長。

來源:視覺中國

2.子衿

作者:佚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小編讀著這首詩,腦海裡不由地想像著,那城旁邊的觀樓上啊,站著一個姑娘,那姑娘眉間染著輕愁啊,痴痴地望著遠方,等著那念念不忘的青色身影,我心愛的人啊,你怎麼還不到來呢?

又嘆到:我心有郎君,芝蘭玉樹,日日相思,不得相見。

來源:視覺中國

3.漢廣

作者:佚名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對!沒錯!小編其實只看懂了這一句,但是足夠了,一句話足以讓人愛上一首詩。

然後小編去查了一下,這首詩寫得是一個青年的樵夫,隔水相望,愛上了一位美麗的女子,但是他心裡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只是這未表達便夭折的愛情太過苦澀,他只能對著江水唱著憂傷的歌。

來源:視覺中國

詩經很美,反覆的誦讀仍舊讓人唇齒留香。親愛的讀者們,你們還喜歡哪些出自詩經的句子呢?

聲明:本文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視覺中國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相關焦點

  • 《詩經》寶寶起名第二篇: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這是一首祝福人多子多孫的詩。詩人以蝗蟲詵詵、薨薨、揖揖形容其聲音之盛,藉以形容蝗蟲之多子,更以此類比人的多子。應該是祭祀時讚美君主多子多孫的詩篇。取名:宜爾出自:"宜爾子孫,振振兮。"——《詩經 螽斯》,本句詩的意思是:「你的子孫多又多,家族正興旺啊。」
  • 《詩經》寶寶起名第二篇: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這是一首祝福人多子多孫的詩。詩人以蝗蟲詵詵、薨薨、揖揖形容其聲音之盛,藉以形容蝗蟲之多子,更以此類比人的多子。應該是祭祀時讚美君主多子多孫的詩篇。取名:宜爾出自:&34;——《詩經 螽斯》,本句詩的意思是:「你的子孫多又多,家族正興旺啊。」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夭作者:付萬裡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詩經·周南·桃夭》一首《桃夭》,將女子待嫁的明媚動人,盡現於此,仿佛一閉眼,那詩意水墨,燦然芳華便浮現在我眼前。不由得便覺得那中華的嫁衣情節便是緣起於此。她不能輕易示人,卻滿溢笑語哀容,每一針,繡的都是未曾拂面的期許,每一線,網羅的都是無法言說的迷濛。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 何捷張馨予婚禮: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這個酒店很高級,酒席極貴,單價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得起,酒席價格至少是14888元一桌,至高是25888元一桌。在宴會的會場大門外,小兩口把親手寫的好運結掛在桃樹上,這讓棠姐想起了《詩經》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代表著新婚夫婦希望在未來依然能夠愛情甜蜜,家庭幸福的美好憧憬。
  • 《桃天》是一首男婚女嫁,宜其室家的祝頌詩
    《桃天》桃之天天,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天天,有蓄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天天,共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古時男子有妻叫有室,女子有夫叫有家。這是一首男婚女嫁,宜其室家的祝頌詩。姑娘要出嫁,親友們前來道賀,舉行一個歡送儀式,《桃天》之歌大約就是在送別儀式上演唱的。無非是一些誇讚新娘的吉利話,祝她出嫁後早生貴子,與公婆和睦相處。清人方玉潤說:「蓋此亦詠新婚詩,與《關雎》同為房中樂,如後世催妝坐筵等詞。特《關雎》從男求女一面說,而此從女歸男一面說,互相掩映,同為美俗」。
  • 9首桃花詩詞,灼灼其華,宜其室家
    總之千古佳句數不勝數,最早的應該就是《詩經·桃夭》了。今天分享20首桃花詩詞,給你最美的十裡桃花。《詩經·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 虛空先生淺解: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 宜其家人?
    《詩》雲「桃之夭夭 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 宜其家人」多美的一段話,出自於《詩經》。「桃之夭夭」茂盛的樣子,「夭夭」就是茂盛的嬌美的樣子,以前《詩經》喜歡借物言情或者借物表達對一個人的讚美。接下來又說,其葉蓁蓁「蓁蓁」內在果實很茂盛很豐厚的樣子。「之子于歸」形容待嫁的少女。「宜其家人」是嫁過去以後對對方的家人是有益的,「桃之夭夭」是形容少女的外在是很茂盛的,很嬌美的樣子,很年輕很俊美。「其葉蓁蓁」不光外表很年輕很嬌美,內在也很美很有才華很有女德。所以她的內在叫「其葉蓁蓁」。
  • 詩經中的這首詩,寫盡少女之美,是千古賦詠美人之祖
    《詩經》中的《桃夭》,是描寫美女最早的詩篇,詩中以桃樹桃花喻新嫁少女的青春豔麗,開後世以自然景物喻美女的先聲,清人姚際恆《詩經通論》中說:「桃花色最豔,故以取喻女子,開千古詞賦詠美人之祖。」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毛詩序》中說:「《桃夭》,后妃之所致也。不妒忌,則男女以正,婚姻以時,國無鰥民也。」
  • 你是要灼灼容顏,還是要宜其室家 | 鳳凰詩刊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周南·桃夭》(上)白居易有句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以前不覺得怎樣,現在覺得幽美難言。桃花開得很早,現在卻要等到其他的花都謝了,開得倦怠了才盛開,而且是開在山中,這份熱鬧中帶著難言的收斂和沉靜。
  • 《詩經》裡最美的10首詩,純真無限,美得令人窒息
    有人說,最美的情話在《詩經》裡,如「一日不見,如三秋兮」;有人說,最美的花兒在《詩經》裡,如「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有人說,最美的女子在《詩經》裡,如「手如柔荑,膚如凝脂」;……是啊
  • 《詩經》裡最美的10首詩,純真無限,美得令人窒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男子和心上人約好了,在城樓下相見。男子到了之後,卻發現女子故意躲了起來,找不到人,急得他抓耳撓腮。
  • 《詩經桃夭》:讚美女子宜其家室的良好美德
    絕大多數人肯定是不能背下《國風·周南·桃夭》篇的,但是很多人都會背誦「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這兩句。我想這是我們的文化基因對於我們的傳承,就是要看重婚姻和家庭,因為婚姻家庭才是我們的立足之本。
  • 之子于歸,宜室宜家
    不禁叫人想起「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叫人想起「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其募日月之精華,融合水之柔媚,火之熱烈,鐵之剛毅,既有著「驚鴻照影」般的豔麗,又有著特立獨行的傲岸。桃花亦叫人想起女子,葛藟則可代男子,《詩經》「桃夭」和「樛木」分別是新郎新婦的頌婚詩。一個說:「樂只君子,福履將之。」一個說:「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即便後來以桃花喻女子者浩淼,總不及《詩經》意思好正。
  • 從「執子之手」到「宜其家室」:我們有著怎樣的傳統婚姻文化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詩經》裡流傳最廣也最為浪漫的話。這句來自中國傳統文化源頭的八個字,成為所有人對美好愛情和婚姻的期待與祝福。新嫁娘的詩,知道的人卻不多。這首詩即《詩經》第六篇的《桃夭》,它才真正將現實的婚姻擺在新娘的面前: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經中別樣的美,就在這裡!
    《桃夭》是詩經《國風》中「周南」篇目裡的代表作之一。這其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哪怕不讀《詩經》之人,相信也聽說過這兩句詩歌所蘊含的別樣的美。今天,我們就繼續領略《詩經》中的美。《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 《詩經》中那些愛情,是我們一直追求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詩經》又稱《詩三百》,共收錄了三百零五篇詩歌。《關雎》是歌頌愛情的一首詩歌,放在《詩經》的第一篇,古今對它的評價非常高。《史記》曾經記述說:「《易》基乾坤,《詩》始《關雎》,《書》美釐降……夫婦之際,人道之大倫也。」
  • 詩經國風•周南中的經典,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子之於歸宜室宜家
    前言:最近小編在推文之餘,每日發布一點古詩,希望大家喜歡,今天小編想要分享的是詩經中的經典,它在春秋時期是用來歌頌女子和愛情的,念起來朗朗上口,盡顯古詩的魅力。第一首: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你無能?是你偷懶吧。」林峻懷裡的若素撇撇嘴一針見血直指出白狗諦聽的軟肋。呃,大白狗呆滯,露出驚愕外加臉紅的表情。幸虧它是一隻狗白毛掩蓋下看不出來。真是個聰明丫頭。雖不是全中,也是不遠了。林峻低頭大臉摩挲著若素的鬢角,留下一串細碎的吻。
  • 西周美學,內在美和外在美的內外兼修——讀《詩經·桃夭》有感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這種桃花的嬌豔比興到女子的容貌上,就是女子的外在之美,外表的美麗,少女的外表猶如春季盛開的桃花,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自古以來,人們對女子的美貌從來都是不吝其詞的,「灼灼其華」就是最樸素的最美好的寫照。第一章三四句「之子于歸,宜其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