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易經》之五——八卦和六十四卦的關係

2020-08-27 至尊番茄

之前,我們用了三期文章來介紹八卦的基本知識,如果大家對於八卦還有其它問題,可以隨時私信小編。我們今天來探討一下,八卦和六十四卦的關係。

八卦已經成為一種東方的文化象徵

排列組合——易理雖然古老但卻能引領潮流

六十四卦方圓圖

簡單來說,六十四卦就是八卦的排列組合,我們都知道排列組合是數學當中組合學的基本概念,可是西方國家的數學家們也想不到,在太古時期,我們中華民族已經在這方面有所耕耘。根據八卦的兩兩排列,每一卦有三爻,那麼兩個卦就是六個爻,按照數學的算法,一共會有8的二次方這麼多,正好是六十四卦。

順便延伸一下,古人用十個天幹和十二個地支以六十為周期來記載月和年,幾乎是人們至今所了解的最早發現的組合問題甚或是架構語境學,在後續文章中,會專門講到陰曆和《易經》的關係。

又要提到我們的孔子啦

借用孔子的一句話,六十四卦從何而來?答案就是「八卦相蕩」。所以到這裡,我們就該明白,八卦有兩種含義,一種是三個爻的八卦,另一種則是六個爻的八卦,這八卦在六十四卦中,好像八個小隊長一樣,將六十四卦分為八宮(口)。

用「三才」理論辯證六十四卦為什麼都是六個爻

易理真是說不完也說不全,小編希望能幫助大家管中窺豹

除了八卦的排列組合,六十四卦還有很多學說,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其中的兩種:

自然現象是易經哲學的基本因素

古人認為,世界上萬事萬物的發展,都會有六個階段,不多不少。有人會說,那如果發展到六個階段之後呢?答案特別簡單,會發展到新的六個階段。所以瑪雅文明關於2012年世界末日的說法,現在看來只不過是代表曆法和時空觀念的一種更替。所以按照這種學說,六十四卦最多六爻,便可以演變完每一卦所蘊含的東西。

人類文明的發展,其實就是人類和自然的一場博弈

第二種理論需要仔細品味,那就是回到「三才」的理論,按照之前文章闡述過的「天、地、人」三個因素,幾乎是囊括了千萬種可能,在這其中,「天」代表陽的力量,「地」代表陰的力量,「人」代表天地陰陽二氣相交所產生的靈智,這也是八卦誕生的由來。

世界上民族何其多,卻鮮有相同的文明

在後天世界中,創造力的驅使下,各種事物如萬花筒般綻放,單單靠先天八卦、後天八卦顯然不能解讀明白。所以在某一天,伏羲氏端坐良久,將八卦的每一爻附於了陰陽之力,這代表了「天、地、人」三才也有陰陽,將三才的陰陽剖析出來,一共有六十四種組合,這樣基本上就可以更加清晰地解讀世界,所以六十四卦就這樣來了。

小編更喜歡第二種解讀,大家如果還有什麼想法可以一起在評論區交流哦!下期開始,我們找幾個熱點,再加深一下關於基礎易理的知識。

相關焦點

  • 八卦與六十四卦:《易經》的骨架
    八卦源於古人對宇宙生成、日月與地球的關係、農業社會和人生哲學的認識。它們代表了構成天地萬物的八種元素。「卦」是由陰爻和陽爻按一定規律組合到一起的,每三個爻組成一卦,共八卦。八卦重疊而成六十四卦。卦卦是為《易經》特定的佔卜目的而排列成的符號,是《易經》的基木組成單位。
  • 易經尋根:六十四卦是先天八卦的發展和延伸
    周秋鵬六十四卦方圓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模型,它抽象地描述了天地萬物的運行規律,而且與先天八卦一脈相承。歸納成一句話:六十四卦方圓圖就是先天八卦的發展和延伸。最初的先天八卦是時空一體的。每個卦象,既代表時間,也代表空間。後來古人開始意識到,時間和空間雖然存在著連接,但又有不同的層面。比如,時間有過去、未來之分,空間有附近、遠方之分。而天地萬物的運行,則是穿越了過去和未來,從附近到遠方。解讀六十四卦方圓圖,首先形成的概念就是天圓地方。
  • 詳解八卦卦象-易經為什麼是六十四卦
    應用「單卦法」,可以學習熟悉「八卦」;應用「重卦法」,可以學習熟悉「六十四卦」。周易的精髓並不在於卦爻辭。精髓在於它這套符號系統。卦爻辭是一個範例,那個時代應用周易,收集起來的記錄。好,今天接上次的。上次提到了用數字轉化為八卦、六十四卦的方法作為入門。六十四卦又是以八卦為基礎,今天講一下八卦卦象問題。八卦、六十四卦全部都是由兩個基本的元素組成的。就是一橫 一橫的那個符號, 一個「一」,中間不斷開的,叫「陽爻」,一個是「- -」中間斷開的,叫「陰爻」。
  • 解讀《周易》六十四卦的思路
    之前覺得周易六十四卦是在描述六十四種處境。最近又冒出一些新的靈感,關於如何去具體的解讀六十四卦。三生萬物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同樣在易經中也有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通過三爻所構成的八卦,就可以類比萬物。之所以可以用八卦來類比萬物,是因為萬物的生成過程,一定都是符合某個演化過程。萬物生成之前是「無」,萬物誕生之初是「有」,「有」的前期是混沌的「一」,「一」開陰陽生「二」,陰陽相交而生「三」。具體用三爻來表示,也就是八種卦象。
  • 如何方便的記憶《易經》八卦、六十四卦
    伏羲八卦先天八卦的基本組成是由陽爻和陰爻組成的,陽爻代表主動力《易經》的「易」有三個意思:第一是變化,第二個是不易(變化的規則是不變的),第三個易簡。這裡對於第三個意思易簡進行詳細說明:易——乾卦,代表時間與創造力;簡——坤卦,代表空間與承受力,它們是世間萬物變化的基礎。因此,才有後來如何將三爻重疊演變成六十四卦的思想。
  • 【解讀六十四卦】第四十八卦水風井
  • 易經六十四卦註解
    上篇寫了如何快速看懂自己的五行八字讓博主多了3個粉絲,哈哈哈哈哈(內心笑眯眯,第一次,有點小激動)今天我們來講解下易經六十四卦,注意,六十四卦寫完大家都可以佔卜了哦。先說說易經吧,上有伏羲的結繩文化,先天八卦圖形,六十四卦圖形,主要特點還是上古人類著眼觀察自然,著重講自然規律。後有周文王的後天八卦圖形,六十四卦卦名,卦辭,卦爻等陰陽變化。而我們經常用的就是周文王的後天六十四卦佔卜下面我們來講解下易經六十四卦的每卦註解。
  • 八卦大家都熟悉 易經六十四卦呢
    現在大家只知道八卦,其為: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很少有人提到易經,而易經則把八卦分六十四卦及六十四卦的疊卦做了詳細的介紹。六十四卦分別是: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履·秦·否·同人·大有·謙·豫。
  • 易經六十四卦中為什麼說有四象生八卦
    《易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最先出自《易經》。四象繼而產生八卦,八卦是中國古代人民的基本哲學概念,是古代的陰陽學說。原始有太極,太極即陰陽未生渾茫廣大之氣,太極變而產生天地,是謂兩儀;兩儀變而產生木火金水,是謂四象;四象變而生生天地水火風雷山澤,因此有了《周易自測牌》六十四卦;遵循《易經》之道即能趨吉避兇,而造成偉大的事業。
  • 【六爻八卦】四大吉卦是哪四卦,易經六十四卦中最好的上卦
    易經中有六十四種卦象,每一種卦象都有著不同的吉兇禍福含義。其中有四種卦象是最為吉利的,我們稱其為四大吉卦,即坤艮謙卦、山火賁卦、火地晉卦、火天大有卦。 從上古時候起,人們就已經通過六爻八卦來進行算命了,後來衍生出了易經六十四卦,這六十四卦中的每一種卦象都有著不同的含義,有的代表著吉利,有的代表著兇險,其中最為吉利的卦象要屬四大吉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謙卦、賁卦、晉卦、大有卦等等。
  • 最新梳理《易經六十四卦錯綜關係》,尋找易經隱藏著的規律
    從古至今歷代易經愛好者、研究者都在不斷的努力去尋找易經隱藏著的規律,尋找易經隱藏著的秘密。易經六十四卦之間的關係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六十四卦之間的關係有:變卦(之卦、動卦)、錯卦(對卦、旁通卦)、互卦、綜卦(覆卦、反卦)等。
  • 易經六十四卦的先天卦序
    先天卦序是從先天八卦圖衍生出來的天地運行順序,即我們所熟知的天圓地方圖,又稱六十四卦方圓圖。天圓地方圖據傳由陳摶老祖傳出,後經康節先生發揚光大。天圓地方圖由兩部分組成,即外部沿圓周排列的六十四卦和內部八行八列分布的六十四卦。外部的圓形叫做天圖,象徵天,內部的方形叫做地圖(方圖),象徵地。
  • 易經六十四卦
    《易經》六十四卦卦序,現主要有:先天卦序(伏羲方圓卦序)、八宮卦序、孔子《序卦》所排的通行本《周易》卦序,以及現代考古發現的西漢《帛書》卦序,等等。在此之外,本人研究發現了《易經》六十四卦自然形成的循環卦序,並據此進一步嘗試模仿古人對《周易》乾、坤兩卦卦、爻辭的解讀思路,對《周易》其他六十二卦卦爻辭重新進行解讀,多有發現,帖出與各位國學同好者分享。《易經》六十四卦自然形成了六個循環體系,包括先人早已提出的十二消息卦:乾、姤、遯、否、觀、剝、坤、復、臨、泰、大壯、夬。
  • 《易經》六十四卦從哪裡來,代表怎樣的意義?
    儘管我們對於八卦耳熟能詳,但《易經》這本書裡並沒有講到八卦的知識。古經部分只有六十四幅卦象,還有關於卦象的文字說明。除了這些內容,古經文並沒有交代什麼是八卦,它們從哪裡來,以及八卦與六十四卦之間究竟有怎樣的關係等問題。
  • 《易經》六十四卦的原理和命名法則,讀懂卦象與經文的重要基礎
    導讀:這一節的內容很重要,它揭示了《易經》卦象的意義和命名法則,是我們讀懂《易經》一書的重要基礎。六十四幅卦象,代表意義不同,名稱不同,經文各異,但卻存在著規律性的內容。比如,卦象的意義如何定義,卦象的名字是如何命名的,卦辭、爻辭如何解釋卦象、爻象,如何論斷吉兇休咎,都包含著統一性的法則,掌握了這些規律,讀懂《易經》並不難。上一節講了八卦的來歷及其意義,現在我們就可以來探索《易經》六十四卦的奧秘了。
  • 易經六十四卦,只有一卦的每個爻都是「吉」,是哪一卦,有何深意
    我們知道,周文王姬昌在「伏羲八卦」的基礎上,經過潛心鑽研、反覆推算,最後推演創立了「易經六十四卦」,「易經六十四卦」是把「伏羲八卦」兩兩相疊,八八六十四,正好「六十四卦」。「伏羲八卦」是地地道道的「無字天書」,而周文王的「易經六十四卦」則不但有圖像,還有文字,這些文字是對「六十四卦」中每一爻的注釋,被稱為「爻辭」。當然,也有人認為「爻辭」並非周文王姬昌所寫,而是出於他的兒子,即周公旦之手,甚至還有人認為「爻辭」其實是孔子寫的。關於「爻辭」究竟是何人所寫,我們不去深究,因為這並不是我們今天所要討論的話題。
  • 八卦相重——六十四卦的結構
    不過作為易經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還是要對易經中的其它內容做進一步的研究。八卦定吉兇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前述的以梅花易數為代表的八卦直接預測法,還有一種就是將八卦兩兩相重得到六十四卦,用六十四卦來彰往察來,預測吉兇。六十四卦是繼梅花易數的八卦之後,第二個建立時空全息模型的工具。
  • 《易經》:六十四卦中的奧秘
    佔卜是為了預測吉兇,並對當下和未來的行為提供根據和準繩。我們的祖先就是用這種方式來解釋他們身處於其中的這個世界的。但是這裡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為什麼我們的祖先用演卦來進行算命,而不是用別的方式來算命呢?比如,他們完全可以靠類似於今天投硬幣的辦法來預測吉兇啊!
  • 《易經》六十四卦成書和哪幾個人有關呢?
    相傳系周文王姬昌在八卦的基礎上推演六十四卦做並做辭,成《周易》,現又名《易經》。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易傳》是一部戰國時期解說和發揮《易經》的論文集。其學說本於老莊,黃老學派後學之手。《易傳》共7種10篇,它們是《彖傳》上下篇、《象傳》上下篇、《文言傳》、《繫辭傳》上下篇、《說卦傳》、《序卦傳》和《雜卦傳》,自漢代起,它們又被稱為「十翼」。
  • 《易經》八卦為什麼是三爻卦?六十四卦為什麼是六爻卦?
    先天八卦每卦有三爻,三而八之,即指一年二十四個節氣。六十四卦為什麼是六爻卦,也是天地人三才之道的緣故。《繫辭傳》云: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