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感謝媽媽》我不感謝媽媽,是她每天罰我站牆角。我不感謝媽媽,是她每天逼我寫練習冊。我不感謝媽媽,是她每天給我上語文課。我不感謝媽媽,是她每天給我出卷子。我不感謝媽媽,是她每天讓我寫生字。我不感謝媽媽,是她教我每天背古詩。沒有媽媽,就沒有現在的我。我不感謝她,我還能感謝誰呢?
這是最近網上引起眾人「圍觀」的一首詩,出自一個一年級小學生寫給媽媽的詩。媽媽看後非常感動,覺得孩子長大了。詩中不難看出平時媽媽就很注重對孩子教育的培養,和孩子辛勤的努力。類似的這樣的事情有很多,說明孩子們的個性得到了尊重和發揮,他們的特長有機會健康地發展和展示,同時也證明他們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
兒童的天性雖差別不大,但方向卻不盡相同,有的長於寫作,有的長於表演,關鍵在於發現和引導。我們做父母的要如何發現和引導孩子,才能探出他們身上的「潛力股」呢?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
孩子都有他獨特的性格,需要你觀察孩子在不同場合中出現的不同的表現,去具體分析孩子的性格,根據孩子的性格來挖掘孩子的天賦。
如:喜歡問為什麼、怎麼回事的孩子,可能在數學、邏輯方面有天賦,他們會比較喜愛下跳棋和象棋等。
如:他會背詩和有韻律的句子,會講一些精彩的故事,這類孩子可能有很好的語言天賦,平時要多給他們提供一些好點的書籍。
如:隨著音樂動作姿勢很優美,善於模仿各種身體動作及面部表情。代表他有很好的身體動覺才能,通常運動員和舞蹈家都有這方面的天賦。
其次,培養孩子的興趣
發現孩子天賦後,就要開始培養興趣,現在社會上興趣班是一個簡單有效的方式。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報一個或幾個特長班,讓孩子去試試,可能在學習中孩子的天賦就會漸漸顯示出來。比如,他對某個興趣班或者是某項運動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在上課時注意力特別集中,即使老師沒有要求,在課下他能夠很自覺地進行練習,學習讓他完全沒有壓力只有快樂,那麼他的興趣和天賦,很可能在此。
孩子自己喜歡的事情,他堅持的時間也會更長更久,學的也會越來越開心。如果試了一段時間孩子的興趣發生轉移,家長也能夠及時地做出調整,不要強迫孩子學習已經沒興趣的事情,那會徒勞無功的。
家長是孩子心目中的第一個權威評價者,他的興趣有時也爭取得到的意見,當孩子某個方面做得好時,家長可以適時表揚一下,可當孩子做得不好或者失敗時,要先發現孩子有創造性的一面,然後再用溫柔的語言鼓勵他們。支持孩子,促使孩子興趣廣泛性;樹立信心,幫助孩子建立興趣持久。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有他不同的規律,有的孩子聰慧,早早就超越同齡,彰顯過人的才能,有些孩子大器晚成,表現的並不明顯,但家長不必著急,有句話說的好: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開的不同,父母要給孩子的成長留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即使孩子的花期一直沒到,他可能就不是花朵了,有可能是參天大樹哦,正在儲蓄自己的能量呢,總有天孩子會一鳴驚人,厚積薄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