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寫的「口水詩」,水平高
朋友看紅樓,離不開對於詩詞的欣賞、猜測、評判和「回車」。
黛玉的:
//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問譯文大約可不可以這樣做:半卷湘妃竹簾半掩著門,啊,白海棠,你高潔白淨,該是碾冰不土以玉為盆來栽培你。
你偷來梨花花蕊的三分潔白,又借得傲雪梅花一縷香魂。
你像月宮中仙女縫製的白色舞衣,又像秋閨中哀怨的少女在擦拭淚痕。
嬌羞怯怯默默無言衷腸無處訴,我倦倦倚在西風窗下不覺日已昏。
查出處,出自《紅樓夢》的《詠白海棠》,《紅樓夢》的第三十七回。
小說中寫,由賈探春發起海棠詩會,賈探春、薛寶釵、賈寶玉和林黛玉完成了四首作品,其中這首詩由林黛玉所作。
海棠詩會的歷史背景,在這一時間,看起來還是大觀園的「太平盛世」。
但,社會正統與異端的激烈搏鬥。
嫡庶之間的生死相爭,已經連續發生。
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年輕一代,在這座實際已是危機四伏的「樂園」裡,賞花飲酒,而衰亡的預感,也正在侵襲著他們的腐朽的享樂生活。
作品的欣賞者認為,這首《詠白海棠》與薛寶釵淡而不露的風格不同,此詩淡化了現實的外部環境,突出了詩人的主體形象,寫出了一個熱戀中的少女的心聲。
作者曹雪芹(1715—1764),名沾,字夢阮。雪芹是其號,又號芹圃、芹溪。祖籍遼寧遼陽,先世原是漢族,後為滿洲正白旗「包衣」。
曹雪芹一生正好經歷了曹家盛極而衰的過程。少年時期曾經在南京過了一段「錦衣紈絝」、「飫甘饜肥」的生活。
十三歲遷居北京。雍正(1722—1735)初年,曹家遭受一系列打擊,家產抄沒。乾隆十五年(1750)左右遷居北京西郊黃葉村(現為北京曹雪芹紀念館),「蓬牖茅椽、繩床瓦灶」,貧病交加,又加上幼子夭折,生活非常悲涼。最後因貧病無醫而逝世。
曹雪芹性格傲岸,憤世嫉俗,豪放不羈,嗜酒,才氣縱橫,善談吐。他能詩善畫,其詩立意新奇,風格近唐代詩人李賀。我們知道他最大的貢獻在於小說創作,他所創作的長篇小說《紅樓夢》代表了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成就,在世界文壇上享有崇高聲譽。
他在小說中以主人公與不同角色所寫的百篇詩詞,質量都還不錯。在今人看來,很少有人能達到他那樣的高度。
當然,研究者有的認為,書中的大部分詩詞作品,並非出自曹雪芹本人,應該是集體創作的產物。也不無道理。
還留兩首:
憶菊
悵望西風抱悶思,蓼紅葦白斷腸時。
空籬舊圃秋無跡,瘦月清霜夢有知。
念念心隨歸雁遠,寥寥坐聽晚砧痴。
誰憐我為黃花病,位於重陽會有期。
種菊
攜鋤秋圃自移來,籬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經雨活,今朝有喜帶霜開。
冷吟秋色詩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護惜,好知井徑絕塵埃。
今已秋,現代人寫寫試試,對比一下,看雪芹是不是高水平。有個統計說,《紅樓夢》詩詞,不一定準確,說其中——
詩:81首(其中五絕4首,七絕26首,五律9首,七律37首,排律2首,樂府一首,歌行2首)
詞:18首
曲:18首
賦:1篇
歌:3首
諺:1首
偈:4篇
謠:1首
贊文:1篇
誄文:1篇
燈謎詩:13首
詩謎:11首
曲謎:1首
酒令:16首
牙牌令:7首
駢文:1篇
有心者,一一共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