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唐詩裡的梨花,很多人想到就是那一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但這句唐詩寫的應是雪,只是用梨花來比喻。自古不乏寫梨花的唐詩,除了梨花,唐詩裡也常常出現桃李,不過,小編還是覺得,唐詩裡的桃花之美,桃李都要自嘆不如!唐詩裡的梨花究竟有多美?3首詩告訴你!

1、《春怨》唐·劉方平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都知道金屋藏嬌,年少時許下的承諾不久便被關進了長門宮,《相如賦》也無力挽回。愛的時候千珍萬重,金屋玉榻,榮寵無限;不愛的時候即使一步之遙的長門宮,都不肯踏足回首。恩斷義絕,覆水難收,郎心妾意,轉眼成空。

日薄西山,已是黃昏,院門深閉,獨看殘春,空曠的院子裡寂寞的人,暮春的時節裡傷懷的人,梨花滿地,院門緊閉,這般情景,豈是寂寞一詞能道盡?

讀這首詩,好像做了一個很長的夢,醒來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是了,阿嬌早就不在了,春日黃昏,梨花的花瓣灑了一地,哀愁儲於淋漓的墨跡裡,現在讀來詩句仍然沾染了寂寞的氣息,又美麗又哀傷。

2、《雜詩》唐·無名氏
舊山雖在不關身,且向長安過暮春。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

「一樹梨花一溪月,不如今夜屬何人?」梨花詩中寫得好的,總是傷感的。記得有一年,曾路過一個地方,一路上梨花盛開,那片片瓣瓣,隨風灑落在水中。如今思之,宛若前塵。離別在即,想此後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獨立在夕陽下,一直望到夜闌風寒,如梨花帶雨一般的淚珠,無人看見。
3、《初冬夜飲》唐·杜牧
淮陽多病偶求歡,客袖侵霜與燭盤。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闌幹。

所謂「求歡」,「歡」代指酒,酒在古代亦有「歡伯」這一別稱。若無傷心事,又怎會舉杯求歡?值得一提的是,這首詩最後2句「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闌幹」被蘇東坡化用為「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唐詩裡的梨花有多美?3首詩告訴你,桃李都要自嘆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