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來,中國武術一直以實戰而聞名,可是今天為什麼有人對傳統武術的實戰功能進行否認呢?為什麼有的人直指中國傳統武術,甚至稱之為「舞術」,這是為什麼呢?
其主要原因就是近幾十年來武術特別是武術套路的表演化。
隨著和平生活的到來,武術的實戰功能大減,從五十年代起,官方陸續編制了大量官方武術套路,這些套路大大削減了傳統武術套路中的實戰功能,代之以健身和表演,這些套路由於官方推廣而廣為流傳,既滿足了人們練習武術的願望,又不至於給社會治安製造大的麻煩。這是每個和平時期官方必然要做的事。使大量武術退化為「舞術」。
另外,就是在解放前的江湖上,也同樣有仿武術的舞術存在,其原因是,許多靠武術為生的江湖藝人所面對的大多數是外行,外行看武術必然看熱鬧,而真武術恰恰是外行看不懂的,如果買藝的沒有讓外行看去很精彩東西,那非餓死不可。於是必然在武術表演的同時要伴隨著「舞術」。
再有一個「舞術」產生的原因就在於傳藝中,一個真武術高手在遇上非傳不可,卻又不應當傳授的人時,也往往用花架子教授的套路敷延,於是也出現了搏擊高手的弟子卻是滿身舞術的事。就比如楊露禪在京城的達官貴人中傳授太極拳,就屬於這種情況。
種種原因造成了許多人被套路搞花了眼,加上現在武俠小說、動作片滿天飛,而真武術卻難得一見,也難怪一些人產生誤解了。
其實,真正的傳統武術套路是因傳承的需要而出現,為實戰而生存。無論從初級到高級,其搏殺功能都貫穿其中。真正的傳統武術的武術套路的訓練其本質就上打的訓練。真武術套路是是真武術的重要載體,基本訓練也往往是動手能力的開始,其編排也是和實戰密不可分的。
要說明這一點,首先我們要了解,一個常識,那就是任何事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打架也不例外。一個沒有經過訓練的人打人,往往就是起手一拳,動作往往是:抬起手,一拳迎面打出來。對於不會武術的人來說,這是非常實際的一拳,如果對方也是一個沒有經過武術訓練的人,往往就挨上了這一拳,有的甚至就此無力再戰,有的體力或鬥志比較強,再起手還上一拳,或衝過去扭打在一起。這是最簡單、最常見、最原始的打架。
我們就用真正的傳統武術套路中的基本套路來說事。也就是真正接觸過這些門派真武術的人,沒有人不會這些動作,沒有人沒有練過類似套路,所不同者就是是否得到了真傳並以科學的方式進行訓練。
下面就對這一拳舉例說明:會詠春拳的,基本功夫就有膀手,沒有一個會詠春拳的人不會膀手,此時只要一個膀手這一拳就會走空。會太極的,只要起式的一半就可以封壓住對方的手。如果你練習過的是自然門內圈手,只要一隻手半個圈,對方生死就在你的掌握之中。如果你形意拳剛剛入門,那麼你多半會來一個勾手下挫,對方就只有挨打的份了。如果你練過真正的少林功夫,那麼,在外掛上你一定是下了幾天功夫的,你只要一個外掛,對方就會失去戰鬥力。如果你學習了幾天真正的武當拳,那你一個引手,就會輕鬆的置對方於無力……,當然,還有早年的武警擒敵拳、峨眉、八極、八卦掌等,在下不用一一說明,這裡所舉的例子,除早年的武警擒敵拳套路外,都是傳統武術的入門基本套路。
如果是民事糾紛,這一下過後就基本結束了,後面當如何對敵,每套入門功夫中均有交待,這裡俺無須多說。如果對方還想再來打過,那就怪不得別人了。
如果有人不信,就請觀察一下,或自己試一下,一般人是不是多喜歡這樣打架。而傳統武術套路中的這些基本功,只要經過真人講解傳授,哪怕你就是閉門造車的拳打千遍,面對這些王八拳打法都會條件反射似地運用出這些動作而防身克敵。
也許有人會問:你打的是活人,人家不會動嗎?那麼我告訴你,只要對方是一個沒有受過專業真武術訓練的人,也不是職業軍警出身,不是經常打架的老江湖、老混混等,當他第一拳失手之後,面對一個進行過專業真武術訓練的人(哪怕這個人只訓練了三、五天),他在數秒鐘內就是一個死靶子,來不及有任何反應。萬一他能來得及的話,那你就自認倒黴吧,你面前的是一個武學天才,就如許多人心中李小龍。
這些動作都只能運用在打架中甚至真實的生死搏鬥中,在現代散打的擂臺上運用,卻沒有多大意義。只要稍微對打鬥有過點了解的人都會看的出來,這樣一個動作能決定你在打架中的存亡、生死,卻無法決定一場比賽的勝負,這也就是在散打比賽中見不到真正傳統武術的一個重要原因。
傳統武術套路中每一個動作都是為戰而生。在下也無能把所有的例子舉完。傳統武術套路,是無數先輩的結晶,每招每式都是為了戰。
說白了,真正的傳統武術套路,就是針對各類打架,撕殺場合的專項訓練。還是那句話:對於有望得到真正的傳統武術套路的朋友來說:練好套路三、五套,再不會打也能搏。
【武術之家的故事】
【武醫之家】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