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瓷都裡的「洋景漂」:這裡的一切都吸引著我

2020-09-04 中國新聞網

來自美國的Ryan Labar不久前在江西景德鎮度過了45歲的生日,而今年也是他「漂」在這座「千年瓷都」裡的第5個年頭。 李韻涵 攝

來自美國的Ryan Labar不久前在江西景德鎮度過了45歲的生日,而今年也是他「漂」在這座「千年瓷都」裡的第5個年頭。 李韻涵 攝

中新網景德鎮9月1日電 題:千年瓷都裡的「洋景漂」:這裡的一切都吸引著我

作者 李韻涵

來自美國的Ryan Labar不久前在江西景德鎮度過了45歲的生日,而今年也是他「漂」在這座「千年瓷都」裡的第5個年頭。5年間,他從一位外來藝術家,變成了一名「瓷都通」。

Ryan Labar的工作室一角。 李韻涵 攝

「我本該成為一名醫生的,但我在研究生時期對陶瓷感興趣,便追隨著陶瓷發展的歷史來到了中國。」Ryan Labar的本科專業是生物與化學,研究生期間的專業方向是傳統陶藝,機緣巧合之下來到中國,成為最早被邀請到景德鎮陶溪川國際工作室的藝術家之一,隨後紮根景德鎮,成為一名「景漂」。

「這裡的一切都吸引著我,我認為景德鎮就像宗教意義上的麥加聖城一樣,是陶瓷的一個發展中心。所有陶藝家或者任何跟陶藝有關的人都應該來拜訪景德鎮一次。」在Ryan Labar看來,自己愛上景德鎮這座城市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它厚重的陶瓷歷史文化,更是因為這座城市的藝術氛圍與氣質和自己的作品相符。

「文化的差異性是我剛來這裡時面臨的最大困難,如今已經十分適應了。」如今的Ryan Labar已從最開始的不適應,到成為一個「瓷都通」。他在這裡開設自己的工作室,結交當地的朋友,走遍瓷都風景,養了一貓一狗,甚至在這裡收穫了自己的愛情。

不僅如此,Ryan Labar還在這裡收穫了一個獨特的中文名——「喇叭」。「我的朋友們覺得我聲音大又話多。」Ryan Labar笑著解釋道。

Ryan Labar正在向記者展示自己的作品。 李韻涵 攝

走進Ryan Labar的工作室,各種造型各異的作品便映入眼帘。「雖然我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像西方的現代藝術一樣抽象,但我作品的原材料以及製作手法,都是景德鎮傳統的制瓷技藝。」Ryan Labar在美國學習的是傳統陶藝,但在他來到中國景德鎮之後,他的作品深深烙上了「景德鎮符號」。

目前,Ryan Labar的大多數作品被國內外五星級高端酒店買走。此外,藝術畫廊也是他作品的主要去向之一。「最近和巴黎的一個畫廊談妥了,畫廊將會把我的作品在歐洲進行一個展示。」

在景德鎮的5年間,Ryan Labar從一位外來藝術家,變成了一名「瓷都通」。 李韻涵 攝

談及作品的銷售,Ryan Labar十分激動。「最吸引我的便是中國社會這樣的一個發展速度。而且它不僅僅是發展速度之快,同時機會之多也是令我驚訝的。」Ryan Labar隨後一一列舉自己最近接到的作品邀約。

「於我而言,西方的藝術市場沒有中國的那麼有生機,這裡的藝術市場是良性循環的。」Ryan Labar坦言,正是中國諸多的發展機會和景德鎮得天獨厚的發展環境,使自己的想法可以實現,並且推著自己一直向前走,不斷進行再創作。

在景德鎮的5年間,Ryan Labar也見證了這座城市的成長。「在我剛來到陶溪川的時候這邊還沒有建好,但如今已經多了很多新興的建築。」在Ryan Labar看來,景德鎮也像一個藝術家一樣,在通過城市的建設與發展來彰顯自己的個性。

在工作閒暇之餘,Ryan Labar便在自己的工作室逗貓遛狗,也會自己開車前往中國其他城市遊玩,目前已經去過往南京、蘇州等地。「我正在慢慢適應整個中國這樣的一個生活的節奏。」(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匠從八方來 | 千年瓷都裡的「洋景漂」
    來自四面八方的工匠是古代的「景漂」。  如今,這裡有數千名來自全球各地的「洋景漂」。  是什麼吸引他們遠渡重洋、跋涉千裡?  法國人卡米耶·格朗達蒂:「我不會說中文,什麼都不懂。我只知道我需要跟隨一位大師學習。當地匠人製作陶瓷的手法是那麼自然。」
  • 「洋景漂」:在這裡融通中外
    新華社南昌1月13日電 題:「洋景漂」:在這裡融通中外新華社記者沈洋、程迪  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卻對景德鎮情有獨鍾;他們有著不一樣的膚色,卻對陶瓷文化深深迷戀……每年超過5000名「洋景漂」為手工制瓷技藝而來,這是一種自發對中國陶瓷文化的嚮往,反過來又影響中國陶瓷文化
  • 將中國陶瓷文化傳播全球——記千年瓷都裡的「洋景漂」
    記者在景德鎮長期蹲點採訪發現,「洋景漂」因為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而來到中國,這是一種自發的對中國文化的嚮往。業內人士呼籲,國家要從文化戰略的高度出發,藉助陶瓷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向世界輸出中國文化和生活方式。「在景德鎮看到了中國文化的根」放眼全國甚至全球,鮮有景德鎮這樣的城市,以單一手工業支撐千年,既傳統又包容,讓海內外陶藝家魂牽夢繞。
  • 為尋找,吸引3萬多名「景漂」的千年瓷魂,我去了這3個地方
    「千年瓷都」的聲譽也是響徹國內外,這裡深藏的「瓷魂」藝術魅力吸引著3萬多名「景漂」。,踩泥、拉坯、印坯、利坯、挖足、施釉、畫坯…每個人都有嚴格的分工,而且一生只做一道,在瓷器製作的72道工序裡,每一道都是匠人。
  • 千年瓷都如何種好傳承創新「國家試驗田」
    【千年瓷都如何種好傳承創新「國家試驗田」】這裡是景德鎮。 古樸,厚重,時尚,開放。 3萬多名陶瓷愛好者八方鹹聚,塑造了全國特有的「景漂」現象;5000多名「洋景漂」慕名而來,令江西景德鎮四處洋溢著國際範兒;陶溪川、名坊園、三寶瓷谷等街區林立,現代瓷器的「光與影」賡續著古老的窯火傳奇。 2019年8月,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批覆,千年瓷都種上了傳承創新的「國家試驗田」。
  • 陶瓷設計文化之旅 | 千年瓷都景德鎮
    懷著對千年瓷都景德鎮的美好憧憬,鷹牌2086考察小分隊遠赴景德鎮開啟一場陶瓷設計文化之旅。而以單一手工制瓷業支撐上千年發展與繁榮的城市,在全中國乃至世界城市發展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景德鎮就是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
  • 景德鎮:千年瓷都起筆繪宏圖
    新華社南昌10月26日電 題:景德鎮:千年瓷都起筆繪宏圖新華社記者江西景德鎮是中國最早的瓷業城市,曾與陶瓷一起在世界舞臺上閃耀過,又在現代化進程中褪去了光芒。2019年8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和旅遊部印發《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這座千年瓷都被賦予文化新使命。
  • 千年瓷都如何種好傳承創新「國家試驗田」-光明日報-光明網
    3萬多名陶瓷愛好者八方鹹聚,塑造了全國特有的「景漂」現象;5000多名「洋景漂」慕名而來,令江西景德鎮四處洋溢著國際範兒;陶溪川、名坊園、三寶瓷谷等街區林立,現代瓷器的「光與影」賡續著古老的窯火傳奇。    2019年8月,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批覆,千年瓷都種上了傳承創新的「國家試驗田」。
  •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千年瓷都如何種好傳承創新「國家試驗田」
    這裡是景德鎮。古樸,厚重,時尚,開放。3萬多名陶瓷愛好者八方鹹聚,塑造了全國特有的「景漂」現象;5000多名「洋景漂」慕名而來,令江西景德鎮四處洋溢著國際範兒;陶溪川、名坊園、三寶瓷谷等街區林立,現代瓷器的「光與影」賡續著古老的窯火傳奇。
  • 千年瓷都如何種好傳承創新「國家試驗田」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3萬多名陶瓷愛好者八方鹹聚,塑造了全國特有的「景漂」現象;5000多名「洋景漂」慕名而來,令江西景德鎮四處洋溢著國際範兒;陶溪川、名坊園、三寶瓷谷等街區林立,現代瓷器的「光與影」賡續著古老的窯火傳奇。2019年8月,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批覆,千年瓷都種上了傳承創新的「國家試驗田」。
  • 「雙創」讓千年瓷都青春綻放
    圖② 今年的「雲瓷博會」現場直播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圖③ 10月18日,2020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在江西景德鎮開幕。工作人員在瓷博會現場展示瓷板畫繪製技藝。 本報記者 王 晉攝江西景德鎮素有「千年瓷都」之美譽,憑藉著陶瓷業的興旺發展,這裡已經成為中國陶瓷文化創意和傳承的核心地帶。
  • 這裡的一切都吸引著他
    2016年,楊超來到天府新區,作為特殊人才引進到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是怎樣的契機讓籍貫哈爾濱的他選擇來到成都,從一名「世界漂」變身為「蓉漂」呢?楊超形容自己來到天府新區就是「天時、地利、人和」,除了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一個新的規劃,楊超表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良好發展機遇,都深深吸引了他
  • 景德鎮:千年瓷都煥發勃勃生機
    原標題:景德鎮:千年瓷都煥發勃勃生機「新平冶陶,始於漢世。」江西景德鎮制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有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窯史、600多年的御窯史。景德鎮市委副秘書長,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餘志華介紹,陶溪川每年通過舉辦春秋大集、國際音樂會等各類活動,吸引了數以萬計的國外遊客和藝術家來這裡交流創作,被譽為「藝術家之家」的陶溪川國際工作室聚集了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名藝術家。景德鎮人深知,陶瓷文化是萬千景德鎮人的根,更是景德鎮這座千年瓷都的魂。
  • 漂在景德鎮的年輕人,如何撐起這座被譽為「瓷都」的匠心之城?
    去過景德鎮的人大概都知道,這裡有一條以人名命名的道路——唐英大道。此後,景德鎮的創舉接連不斷,釉裡紅、鈷藍釉、銅紅釉、卵白釉等風靡全球的新品種,奠定「瓷都」之地位,使「China」成為中國的代名詞。家中唯有愛人支持了他的想法,「我愛人自己畫工筆的,對陶瓷也很有好感,再者做體育這行,年齡越大越難,所以那時候我愛人支持我去景德鎮學習,後來我景漂回來,也是她支持我賣車籌經費繼續我的試驗。」
  • 專訪景德鎮市委書記鍾志生:打造與世界對話的國際瓷都
    千年窯火、萬裡瓷路,使景德鎮始終是享譽海內外的世界瓷都、陶瓷聖地,吸引著無數陶瓷愛好者前來「朝聖」,目前有3萬多「景漂」、5000多「境外景漂」在這裡創新創業創造。陶瓷是中國文化、世界語言,作為全球化的世界商品,跨越時空、超越國界。景德鎮在講述中國故事中有天然優勢和獨特魅力,可以通過「陶瓷中的中國」為切入口,讓世界更多了解「發展中的中國」「開放中的中國」「為人類文明作貢獻的中國」。
  • 三寶瓷谷,在瓷都景德鎮傳承瓷脈
    (原標題:三寶瓷谷,在瓷都景德鎮傳承瓷脈)
  • 人民網專訪景德鎮市委書記鍾志生:打造與世界對話的國際瓷都
    千年窯火、萬裡瓷路,使景德鎮始終是享譽海內外的世界瓷都、陶瓷聖地,吸引著無數陶瓷愛好者前來「朝聖」,目前有3萬多「景漂」、5000多「境外景漂」在這裡創新創業創造。 陶瓷是中國文化、世界語言,作為全球化的世界商品,跨越時空、超越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