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過海力推安徽農產品觸網上行

2020-12-12 中國網財經

  4月8日,商務部在安徽省蚌埠市召開農村電子商務工作推進會。會議指出,發展農村電商要「重上行,增強農村電商對農民增收的帶動作用」。在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的推動下,安徽省各示範縣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採取多種舉措力推農產品上行。2015年,安徽省15個示範縣農產品網上銷售22.5億元,增長117%,有力地促進農業產業升級和農民增收。

  打造線上平臺為農產品找「出口」

  2015年,阿里巴巴在全國推出了一項「團年豬」的銷售活動。在這次活動中,安徽省舒城縣出盡了風頭:作為活動的主推縣,舒城縣在活動期間售出「舒城黑毛豬」5000多份,帶來經濟效益近百萬元。在2016年春節前夕,舒城縣又組織各電商企業積極參加蘇寧易購、京東、天貓、郵樂等平臺的「年貨節」促銷活動,僅安徽華銀「野嶺」牌茶油就實現線上銷售586萬元,安徽過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過灣」富硒米、雜糧實現線上銷售646萬元。

  要把農產品通過網際網路賣出去,就要廣泛搭建網絡銷售平臺。就拿舒城縣來說,以本地特色農產品和優勢工業品為依託,該縣先後建成了建成了郵樂農品舒城館、京東舒城館、淘寶舒城館,上線產品不斷豐富,銷量穩步提升,成為農產品和工業品走向市場的重要渠道。

  目前,安徽省各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均積極在淘寶、京東、蘇寧、1號店等全國性電商平臺及郵樂農品網等地方性平臺建立了縣域特色館,據統計,安徽省已建成線上「特色館」39個,有效拓寬了特色農產品的網絡銷售渠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霍山縣。為加快百合產業轉型升級,霍山縣成功引進了全國百合現貨交易中心,以「產業電商+金融」模式運行,將銷售、採購、定價、結算、融資等供應鏈上各環節由「線下」搬到「線上」,重新塑造了百合行業的流通體系,成功打造了從產地直達終端經銷商和消費者的貿易生態。自2015年3月上市至2015年底,該中心電子盤上交易額超700億元。更為重要的是,該平臺帶動霍山百合畝均增產350公斤,優質高產百合銷售價格每公斤較原來提高近4元,標準品百合幹價格也上漲了30%,為百合種植戶、合作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

  搞農產品集約化品牌化

  農產品與工業生產線上的工業品不同,往往不具備標準化特徵,要讓農產品「觸網」更具競爭力,就必須用集約化的方式,提升生產、包裝、配送、品牌形象等諸多環節的水平。

  為提升農產品集約化水平,金寨縣開始嘗試創建電商專業村,按照網際網路+生態農業+生態旅遊思路,選擇了10個特色產業優勢明顯、特色產品豐富、具備一定電子商務基礎的村為重點開展基地建設,在此過程中探索「電商+貧困戶+合作社」模式,建立貧困戶、電商企業和合作社的微信群,開發傻瓜式APP應用軟體,將貧困戶的生產信息和市場信息無縫對接,減少農產品銷售中間環節,增加貧困戶收入。

  與此同時,該縣還開通了「金寨旅遊」、「紅色金寨」、「長壽之鄉」等微信公眾號,將旅遊景點、住宿、特產搬上網際網路,打包抱團推介,有力地推動了農產品、休閒旅遊業的網上品牌塑造和營銷。

  在發展農村電商的過程中,「公司+合作社+農戶+電商」的模式在安徽得到了廣泛推廣。

  以廣德縣為例,該縣的徽風農業公司聯合了50多家農特產品專業合作社,利用郵樂農品廣德館、天貓等平臺銷售農特產品,年銷售額達1200餘萬元。在2016年春節前夕,僅「廣德冬筍」這麼一個小小的單品,銷售額即達8000餘斤,交易額7萬餘元。

  此外,安徽各地在農產品品牌建設方面也作了大量嘗試。有「世界梨都」、「水果之鄉」美譽的碭山縣,水果品牌建設等一直是困擾當地的難題,自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工作開展以來,碭山縣積極培育龍頭企業和一批電商先鋒軍,確定了安徽億度商業管理集團為開展農村電子商務試範縣承辦企業。2015年6月,該集團在蘇寧易購平臺策劃了帶有「私人訂製」性質的碭山酥梨眾籌活動,打出健康、新鮮、原產地理念,共銷售酥梨5000公斤,最終完成比率達到193%,為碭山酥梨邁向高端作出了一次有益嘗試。帶澳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則大膽創新,打造「桃氣的梨」品牌,每箱產品搭配均等數量的梨罐頭和黃桃罐頭,滿足了顧客多樣化需求,每天銷量達2000多件。

  O2O不稀奇融合發展走出新路

  近年來,O2O成為了電商行業努力探索的熱點領域,但從全國範圍來看,成功的案例並不多見。在安徽發展農村電商的過程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卻成為了一種常見的形式,對農產品上行起到了良好的宣傳與推動作用。

  不久前,桐城縣舉辦了「首屆鄉村採茶節」大型鄉村旅遊活動,這次活動採取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政府、企業、知名電商平臺均共同參與其中。活動基於桐城特色茶葉品牌——桐城小花,在京東、淘寶線上開展眾籌,通過線上海選投票玩法吸引流量與關注度,帶動線下包括「健身長跑、茶藝師比拼、手工制茶大賽、攝影展、景區精華遊」等內容豐富的鄉村旅遊活動開展。這次活動充分利用桐城豐富的茶園資源和美好鄉村資源,不僅有利於把桐城小花打造為知名公共地域品牌,更能進一步促進鄉村旅遊業發展。

  安徽許多企業也積極探索線上加線下融合發展模式。

  在金寨縣商務局的引導下,該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項目承辦企業——金寨縣三個農民電子商務公司積極開展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各類活動,在大別山自建和合作種植、養殖生產基地76家,同2700家農戶籤約,先後在北京、上海、常州、廈門、合肥等地建立「三個農民」大別山名優特產線下倉儲、直銷、體驗店和配給處,給予消費者更加直觀、透明的展示,形成一站式的服務,給全國消費者帶去原始、生態、綠色、安全的大別山優質特色農產品。據了解,該公司還採取了與農戶、客商連接成「三點一線」的互動營銷模式,走「親商暖商」之路。針對會員,公司經常邀請其前往金寨觀光旅遊,到原產地品鑑吃、喝、玩、樂、購的田園風光,體驗原生態「一條龍」全程服務,以線下體驗帶動線上銷售。

  目前,安徽農村電商廣泛呈現出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態勢:績溪縣「上街去」在上海、杭州、合肥、淮南、六安、滁州探索「一城一店」模式,把安徽農產品推廣到了外市乃至外省;淮商集團、石臺縣天方茶業公司等也紛紛依託各自資源,探索各具特色的「O2O」模式,為安徽農產品上行探索出了新的路徑。

相關焦點

  • 天貓618生鮮大爆發背後:菜鳥冷鏈物流發力,農產品上行空間打開了
    摘要:在阿里巴巴強大的生態體系下,生鮮農產品「觸網上行」之路繞開了高物流費用、高損耗的荊棘叢,以更系統、快速和便捷的方式接入千家萬戶。 不過,天貓生鮮和菜鳥網絡還是讓全國130多個城市的消費者享受到了次日達服務,確保消費者收到的是最新鮮的農產品。在阿里巴巴強大的生態體系下,生鮮農產品「觸網上行」之路繞開了高物流費用、高損耗的荊棘叢,以更系統、快速和便捷的方式接入千家萬戶。消費者最終拿到了更新鮮的農產品,而商家則突然發現原來可以把生意做得這麼大。
  • 中國產糧大省黑龍江農產品「觸網」喜憂參半
    雖然農產品的網上銷量和服裝電子產品等比起來還不成氣候,但張金傑堅信電子商務會成為農產品銷售的主流。但他也表示:「公司在天貓上的旗艦店銷量穩步提升,但很多訂單只有5公斤、10公斤,物流成本很高。另外,線上銷售會不會威脅到各地經銷商的利益也是個問題。」
  • 山東省重點破解農產品「上行」瓶頸
    明年底縣域基本實現電商服務體系全覆蓋山東省重點破解農產品「上行」瓶頸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山東省將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圍繞消費品和農資生產資料下行,建立便民、利民的新型流通渠道;圍繞農副產品上行,構建農產品生產、供應鏈管理與電商平臺對接的新型網絡營銷體系
  • 陝西省·拼多多農產品上行扶貧行動啟動
    4月24日,陝西省·拼多多農產品上行扶貧行動啟動儀式暨陝西省農業農村廳與拼多多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柞水縣金米村舉行。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黃思光宣布行動啟動,副廳長王韜籤訂雙方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副市長李育江出席,市農業農村局、柞水縣政府負責人推介優勢特色農產品。
  • 多地郵政探索農產品上行新模式
    近日,在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與多家電商平臺合作推動「919電商節」期間,「陝西渭南模式」「廣西貴港模式」等農產品上行模式受到廣泛關注。從2016年起,中國郵政的地方分公司就在剛成立的拼多多平臺上,開啟了第一撥電商試點,並在接下來4年內,從北至南,從西到東,推廣到多個省市。
  • 貴港郵政攜手拼多多:打造農產品上行「多方共贏」廣西模式
    廣西貴港郵政做農產品上行,曾遇到「一千個怎麼辦」。特色農產品豐產卻滯銷,出路在哪裡?在拼多多平臺賣往全國,又擔心銷量暴增後續產品供應跟不上?打造產業物流園區,聚合十幾家電商企業一起運營,但怎麼保障品質?
  • 茶葉成安徽地方特色農產品 霍山石斛、黃山毛峰等走紅淘寶
    原標題:茶葉成安徽地方特色農產品淘寶日前發布的《全國地方特色農產品上行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淘寶、天貓上地方特色農產品數量達到2900多種,覆蓋所有省份。其中,霍山石斛、黃山毛峰、祁門紅茶作為安徽地方特色農產品,走紅淘寶。
  • 中國郵政+拼多多,強強合作助力農產品上行
    從地方到全國,全力發展農村電商生態作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近年來與中國郵政持續在地方上展開合作,探索出全國農產品上行極速通道的「陝西渭南模式」「廣西貴港模式」。雙方的合作最早可追溯至2016年。
  • 山東省農業廳姜衛良:著力打造山東品牌農產品上行渠道
    山東省農業廳副巡視員姜衛良表示,山東是農業大省,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條件得天獨厚,潛力巨大,山東正在全力打造品牌農產品上行渠道。農產品出口連續17年領跑全國,同時,具有地域和文化特色的農產品也非常豐富。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全省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各類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產和其他其他新型農業經營主題超過12萬家,農產品網商超過6萬家,農產品電子商品交易額達到500億元,相關農業人員超過50萬人,農品人均增收超過500元。
  • 巢湖兩個農產品獲中國安徽名優農產品
    據巢湖市人民政府網報導,9月18日,從安徽省農業委員會傳來消息,安徽富煌三珍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商標為「巢三珍」的湖鮮醬、巢湖市振康禽業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商標為「振康」的冰鮮雞,榮獲中國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2016•合肥)參展產品金獎。
  • 《2020年新農人調研報告》:模式創新+人才培育成拼多多農產品上行...
    《報告》以目前全球增長最快的電商平臺拼多多為例,詳述了以農產品上行起家的拼多多依託高頻的農產品消費帶動低頻的工業品消費增長;此外,在銷售農產品同時,拼多多也注重新農商的培育。《報告》將拼多多的農產品上行戰略,概括為模式創新+人才培育兩大核心體系。模式方面,基於中國小農經濟分散化的特點,拼多多探索出了「農地雲拼」模式。該模式以「拼購+產地直發」為核心。
  • 站在農產品上行風口 年銷千億農貨的拼多多有望再翻一番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加強村級電商服務站點建設,推動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電商平臺已經成為農產品和工業品「上行下達」的最有力手段,電商在經濟活動中的定位越來越高。
  • 安徽望江縣公布區域公共品牌標識助力全縣農產品銷售
    該圖形標識由書法行書(設計字體)組成,結合望江首字母「WJ」、「欲滴的食用油(綠色)」、「高飛的鳳凰」、「流淌的江水」、「秀麗的山峰」等元素進行藝術創意,體現瞭望江縣古雷池文化底蘊、人傑地靈等特色,強調望江縣區域公共品牌農產品綠色新鮮、天然、健康、生態、營養、無公害的品質。
  • 文昌鳳梨借「網」進城 天貓成農產品網際網路上行重要通道
    通過天貓整合阿里經濟體的電商力量,共建農產品網際網路通路,促進聲量、銷量並發,形成規劃化的農產品營銷品牌矩陣。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整個社會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損傷。不僅農業產業受損,在家隔離的消費者也過起了起早貪黑搶菜的生活,蔬果的供應遠沒有跟上需求。天貓正宗原產地基於阿里生態,調配各方力量,加大物流支持,也將優質的農產品第一時間帶給到了消費者。
  • 陝西原產地商品官方旗艦店 成功帶動縣域農產品上行
    農特電商的發展需要一批有恆心的從業者,要有著對整個行業專業知識的掌握,同時要求種植戶要能嚴格按照要求種植出符合規定的產品,在陝西各地有著大量的優質地理標誌農產品,能通過地理標誌認證的產品都是具有當地特色的好產品。但很多地方的產品銷售的並不好,如何能將這些好產品傳承下來,銷售出去?是各級政府部門一直努力解決的,成立專業的地標產品銷售團隊也是迫在眉睫。
  • 我省打造農產品商標品牌、發展產業扶貧示範項目、力推科技興農...
    品牌富農增強扶貧農產品競爭力「我們陵水聖女果是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的農產品,和別的地區種植的聖女果口感、色澤都不一樣,很受消費者歡迎。」海南滴滴沃家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凌燕告訴記者,公司種植聖女果、黃燈籠辣椒等農產品,由於打響了品牌,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大大增強,去年共帶動200戶貧困戶增收。去年以來,我省圍繞農業示範基地建設,大力挖掘各地「名、優、特、新」農產品,精心打造農產品商標品牌,不斷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脫貧增力。
  • 首批企業入駐「一縣一店」,廈門又一城助力農產品上行
    據悉,"一縣一店·全國鄉土消費社群"平臺是一家專注鄉村振興與農產上行的社群平臺,核心圍繞農產品出村進城,為縣域搭建獨立電商平臺,提供獨立營銷銷售體系,推廣農特產;聯盟2800多個縣抱團發展,結合文旅活動,聚合流量、內容、渠道等資源共享,構建全國鄉土消費社群。
  • 生態安徽·綠色食品·合作共贏 中國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
    12月20日至23日,以「生態安徽·綠色食品·合作共贏」為主題,由農業農村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安徽省人民政府駐上海辦事處、安徽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承辦的「中國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在上海市光大會展中心舉辦
  • 農產品上行服務新標杆!——中墾國際電商聯手廣西墾區傾力打造
    一是做大做強線下大宗農產品流通業態。通過雙方渠道和產品資源優勢取長補短,共同發力,實現「買全國賣全國」目標。中墾國際電商提供專業服務,整合多年深耕平臺資源和專業領域資源,分別從區域、渠道和產品三個維度全面布局,逐步形成從廣西地域輔射到國內國際的銷售網絡,以大中型批發市場和商超為主,產品涵蓋生鮮和快消品領域,將廣西農墾優質產品通過各類農產品上行渠道實現全國布局銷售;同時,將中國農墾體系其他墾區內優質產品引入廣西銷售。把控好供應鏈過程管理,儘可能規避市場風險,隨行就市,實現銷售額穩步增長。
  • 拼多多推農產品「原產地直發」,究竟在下一盤什麼棋?
    12月14日,拼多多宣布推出農產品「原產地直發」,將通過加大資金投入、直播扶持、人才培育、供應鏈優化等綜合舉措,進一步加大對優質水果、蔬菜、肉蛋等生鮮產品的補貼力度,不斷完善原產地直發的農產品上行模式,強化數據應用和人才支撐,助推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