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茶葉,很多人都會覺得中國茶葉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在中國不同地方產不同的茶葉,品類繁多,很多人都不甚了解。其實很多人都一樣,有的茶葉名稱也叫不上來,這很正常。我們只能根據茶葉的製作工藝上來區分,中國茶葉大致分為六大類。包含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紅茶,黑茶等,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各類茶葉。
一.綠茶的特點和製作工藝,以及包含的主要品種:
綠茶屬於不發酵茶葉,幹茶色澤綠潤鮮豔,湯色碧綠清澈,香氣馥鬱高長,茶湯中綠葉飄逸姿態吸引人。綠茶分為曬青綠茶,炒青綠茶,烘青綠茶和蒸青綠茶。綠茶的形狀有螺形綠茶,捲曲形綠茶,蘭花形綠茶,針形綠茶,片形綠茶等,主要包含的名貴品種有:西湖龍井,碧螺春,竹葉青,安吉白茶,信陽毛尖等。

綠茶製作工藝:鮮葉——殺青 ——捻揉——乾燥
二.白茶的特點和製作工藝
白茶六大茶類之一,屬於輕微發酵茶。成品茶多為芽頭,身披白毫,滋味清淡回甘。白茶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之說,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也受到很多人追捧。白茶主要品種包含:福鼎白茶,白牡丹,白毫銀針等。白茶工藝有委凋,乾燥兩種工序。
三.黃茶的特點和工藝要求:
黃茶是輕度發酵茶,製作方法與綠茶比較相似,多了一道悶堆工序。特點是黃茶黃湯,按芽葉嫩度可分為黃芽茶,黃小茶和黃大茶三類。主要品種有:君山銀針,霍山黃芽。黃茶一年一喝,所以選購新鮮的,喝完再買。
四.烏龍茶的特點和工藝:
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葉,又稱青茶。製作工藝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既有綠茶的清香,又有紅茶的醇厚,多數烏龍茶衝泡後有綠葉紅鑲邊,而且七泡有餘香。烏龍茶的幹茶形狀有半球形,顆粒狀等。烏龍茶按照地域特點,可分為臺灣烏龍茶,廣東烏龍茶,福建烏龍茶(又包含閩南烏龍茶和閩北烏龍茶)。烏龍茶的主要名貴品種有:武夷大紅袍,鐵觀音,永春佛手茶,水仙,肉桂,凍頂烏龍等。

烏龍茶製作工藝流程:採摘——委凋——做青——炒青——捻揉——乾燥
五.紅茶的特點和工藝要求:
紅茶屬於全發酵茶類,主要分為小種紅茶,工夫紅茶和紅碎茶。紅茶形狀有顆粒狀,條形狀等,茶湯以紅色為主調,滋味濃厚鮮爽。紅茶的主要品種包含:正山小種,金駿眉,祁紅,滇紅等。
紅茶製作工藝:委凋,捻揉,發酵,乾燥。
六.黑茶的特點和製作工藝要求:
黑茶屬於後發酵茶葉,黑茶使用製作的鮮葉一般較為粗老,在加工製作過程堆積發酵時間較長,幹茶顏色較為暗淡。黑茶主要分布在中國的雲南,四川,湖北,湖南等地。黑茶的形狀主要有散茶,茶磚,圓餅等。黑茶醇和香濃,主要品種有:普洱茶,茯磚茶,六堡茶,柑普茶等。

黑茶製作工藝:殺青——捻揉——渥堆——復揉——烘焙
看了這些的人,多多少少對中國六大茶類有了初步了解。了解了這些,你就不會對中國茶葉感到陌生。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就要去多多學習,多多喝茶,向有經驗的人求教。中國是一個產茶大國,也是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我們應該熱愛中國茶,積極推廣我們自己的茶葉,畢竟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希望我們一代代人去堅守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