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挺經第五訣:克己

2020-10-18 歷史會客廳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古人談克己,今人說自律。這股旋風,時不時在媒體掀起一股潮流,比如健身練出馬甲線,每天讀一本書,早起打卡…,從古人修心到現在的一種潮流時尚,只有少數人能特立獨行。多數人將這個與生俱來的技能打包深埋,躺在舒適的溝壑裡,忘記了仰望星空。

青年時自律

在阿富汗北部城市阿伊哈努姆的紀念碑上,刻著來自希臘聖地特爾斐的箴言:童年時聽話、青年時自律、成年時正義、老年時智慧、死去時安詳。青年時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自律,今年6月坎城電影節開幕前,章子怡擔任頒獎嘉賓,為保持形象泡麵只吃了四口,她的自律碾壓了朋友圈。

所謂」克己「,就是克制自己的私慾。賈伯斯說:不自律的人,就是情緒、欲望、和感情的奴隸。不自律有那麼可怕嗎?天冷了不想出門跑步了,刷手機不留神過了12點,買買買停不下來…,這些暫時的誘惑和快樂,讓身體逐漸喪失警戒,一直到精神被重度綁架,出現狂躁恐懼焦慮不安,徹底淪為生活的奴隸。

防微杜漸

曾國藩說: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至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至敗。無論從政為官,還是經營家庭,若想實現長治久安、家業興旺,就要時刻保持警惕,防微杜漸。

官場四忌

克己讓曾國藩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成功,他提出為官四忌:第一忌昏庸懶,如果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來辦事,放縱手下人的胡作非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此種做法不僅害人害己,還讓小錯積累成大錯、後悔莫及。第二忌驕傲狂妄,如果為官總是高高在上,不去體察民情不關心百姓疾苦,導致民怨激憤,小心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第三忌貪小利而無所顧忌,正所謂」魚貪餌,容易上鉤;人貪利,終落陷阱。第四忌個性無常,矢志不渝不能反覆無常,人前一套背後一套,不是真聰明而是真糊塗,蒙蔽了自己的內心還不自知。

治家四忌

克己在家庭經營上,讓曾氏家族長盛不衰,後輩名人頻出,成為家族史上的奇觀。曾國藩提出治家要防止四個跡象出現,若不查勉必將開始衰落。其一若兄弟不和則家勢衰落,一家人不齊心協力互相幫助,就容易被外人挑撥離間,家和是萬事興的基礎。其二若後輩子孫驕傲懶惰,比如太陽很高了還不起床,不勞動不做家務,更不讀聖賢書,那說明家族沒有希望了。其三若對老師不尊重,不注重禮儀規矩,缺失道德的約束就危險了,因為沒有規矩成不了方圓。其四若家裡的婦女不守婦道,不僅玷汙家風,更會延誤子女的前途。

惜福知足

曾國藩崇尚克己修身,認為修身之後才能齊家治國,若想在官場長治久安,經營家庭長盛不衰,有一個法寶就是惜福知足。在他勸誡曾氏家人的信中說:當官的若不崇尚節儉,往年周縣的助手雜役到省城當差,並沒有薪水可拿,後來每月都可以領數十兩銀子,反而嫌少了。晚晴全國上下難民無數,遍地都有餓死的人,和他們比曾家已經是萬幸了,還有什麼奢望呢?怎麼還會浪費東西呢?

關閉窗戶,打開大門

有人擔心克己,是否會讓人生變得寡淡?會不會變得無趣?完全不會,反而更幸福!克己的行為就像修剪樹苗,砍掉扭曲的枝蔓雖有些痛苦,但成年後鑽天入雲的大樹會惠人無數。克己是通往幸福生活的必經之路,廉價的快樂不容易延續,主動關閉一些欲望的窗戶,打開的卻是無數領域的大門:通過自律的天梯,當你愛上跑步,當你愛上讀書,當你關愛家庭時,你會發現一個個全新的世界,自律讓你自信、自信讓你自由!

相關焦點

  • 曾國藩的挺經第一訣:入局
    1)曾國藩的入局說曾國藩生前最後一本著作是《挺經》,凝聚了他一生的處事哲學、闖蕩官場的心得體會,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所謂」挺「,就是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即講究勇氣,也運用智慧渡過劫難的意思。挺經第一訣,曾國藩送給你的第一個錦囊,就是入局。所謂入局,就是要有參與感,例如想要學習遊泳,必須跳進泳池才能學會,一輩子呆在岸上是永遠沒機會的。正如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曾國藩提出要躬身入局,才能有改變的希望,所謂躬身就是」五到「,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入什麼局,為什麼要入局?
  • 對不起,《挺經》也不是曾國藩寫的
    之前談到,被諸多出版社、諸多「當代國學家」力推的「曾國藩名著《冰鑑》」,不但是一本超級爛書,而且根本就不是曾國藩寫的(傳送門:《對不起,《冰鑑》這本爛書根本不是曾國藩寫的》)。這裡再說一下另一本所謂的「曾國藩名著」《挺經》。
  • 《冰鑑》《挺經》,都不是曾國藩所著
    書商們極盡扯虎皮拉大旗之能,硬要讓曾國藩左手《冰鑑》、右手《挺經》來傳經布道,即便他是立德立功立言的半個聖人,只怕也忙不過來。因為,所謂的《冰鑑》七篇,純屬託名之作,跟曾國藩毫無關係;所謂的《挺經》十八條,則是剪刀加糨糊的拼接物,完全拉低了曾國藩著書的身段。雖然說,人不讀書則面目可憎、語言無味,但值得提倡的是讀好書、讀經典的書,而不是沒有價值的偽書。
  • 每日一頁書《挺經:曾國藩》
    每日一頁書摘自《挺經:曾國藩》第二訣 勵志
  • 曾國藩《挺經》讀書筆記
    曾國藩出身平民,27歲中進士,十年七遷,連升十級,37歲官居二品。42歲身兼五部侍郎,49歲官居一品,53歲以一介書生封一等毅勇候。毛澤東對他推崇備至:吾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蔣介石甚至明確表示師承曾國藩。甚至於被後人稱之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他獲得巨大成功的背後到底有什麼奧秘?我們一起閱讀曾國藩經典著作《挺經》,尋找他留給後世的智慧寶藏。
  • 曾國藩挺經第二訣:勵志
    《挺經》凝聚了曾國藩一生的處事哲學、闖蕩官場的心得體會,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所謂」挺「,就是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即講究勇氣,也運用智慧,渡過劫難的意思。曾國藩在《挺經》送給大家的第二個錦囊,就是勵志。首先要立志,其次要有識,最後要有恆。勵志不是毒雞湯,而是良藥太苦口,不願意下咽。
  • 曾國藩:成大事的四字訣,一旦悟透,必能逆轉人生,扭轉乾坤!
    欲成大事,不可不讀曾國藩!曾國藩被譽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其所成就的事業堪稱偉大,而且所依靠的正是以下四字訣,一旦悟透,相信必能逆轉人生,扭轉乾坤,受益一生!一、「挺」字訣:堅忍挺立,可成就非凡之業曾國藩的一生,之所以能成就時人難以媲美的功績,實得力於一個「挺」字。
  • 曾國藩挺經第六訣:篤學
    曾國藩深受儒家影響,所以無論是為官還是為人,都深信篤學的巨大功效。曾國藩給父母的信中提到:每天發奮讀書,早起溫經,早飯後讀二十三史,下半日讀詩和古文。他早年就熟讀《經》《史》《子》《集》,後又讀《史記》《莊子》《漢書》《四庫全書》《文選》,對司馬遷、杜甫、韓愈、王安石的作品都仔細研讀。曾國藩在讀書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書籍也是他最重要的財物之一,借錢當冬衣換來的《二十三史》更傳為佳話。
  • 曾國藩挺經第四訣:剛直
    1)七情六慾的煩惱曾國藩的早年,沒有剛直的正氣,而是剛愎自用的戾氣,一身壞毛病而不自知。心浮氣躁、言不由衷、睚眥必究,還好色,時代不同,但年輕人的煩惱都一樣。曾國藩在京時住在南城,離菜市口很近,一有行刑的就拉朋友去看熱鬧,還大肆點評唾沫橫飛。
  • 《挺經》:聽正確的話,一個人可以少走彎路,曾國藩晚年處世心法
    曾國藩在晚年的時候,寫下了《挺經》,回顧自己一生的經歷和經驗教訓,尤其是為人處世的心法。雖然《挺經》還沒寫完,曾國藩就去世了,但《挺經》的智慧仍然是影響著無數後人。在第一章《內聖》的開篇,曾國藩對古人功夫,總結了四端,詳情如下。聽正確的話,一個人可以少走彎路。1、自己和自己的事:慎獨則心泰,主敬則身強。
  • 《冰鑑·挺經》真是曾國藩寫的嗎?
    《冰鑑》的情況如此,那麼《挺經》呢,《挺經》是不是曾國藩寫的呢?簡單來說,《挺經》這部書既是曾國藩寫的,也不是曾國藩寫的。為什麼說《挺經》是曾國藩寫的呢?因為曾國藩的好友歐陽兆熊在筆記《水窗春囈》中稱曾國藩「曾自稱欲著《挺經》,言其剛也」,吳永在《庚子西狩叢談》也曾記載曾國藩的學生李鴻章談到曾氏《挺經》的十八條秘訣。
  • 《曾國藩全集》:一部多側面、多角度走近曾國藩的皇皇巨著
    本次整理出版的《曾國藩全集》分為四部分:《挺經》、《冰鑑》、《家書》、《家訓》,分別從不同側面展現了曾氏傳奇的一生。內容簡介《挺經》詳細記錄了曾國藩在宦海沉浮中總結出的為人處世心法,是其從自身的成敗得失中總結出的一套獨到的為人為官的基本原則和理論。
  • 曾國藩《挺經》:身上有這2個跡象的人,早晚可以成大器
    晚清名臣曾國藩年輕時候也是過於剛強,吃了不少虧,但是他在鹹豐八年後悟透了「剛柔互補」的人生道理,於是「變則通,一通百通」。曾國藩在《挺經-剛柔篇》專門詳細闡述了剛柔並濟的處世哲學,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借鑑。所以說,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剛柔並濟!一個人,身上有以下2個跡象,早晚可以成大器!
  • 曾國藩《挺經》:五個處世智慧,一生受益
    曾國藩,是清朝的中興大臣,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為「晚清四大名臣」,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兩江總督。曾國藩的一生不斷追求修身、齊家、治國,是我們學習的典範。梁啓超曾評價曾國藩:「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我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可以說,曾國藩是修身齊家治國的千古完人。
  • 曾國藩《挺經》:告訴我們五個處世智慧,受益匪淺
    曾國藩,是清朝的中興大臣,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為「晚清四大名臣」,官至武英殿大學士、兩江總督。曾國藩的一生不斷追求修身、齊家、治國,是我們學習的典範。梁啓超曾評價曾國藩:「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我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
  • 心法五:從《挺經·明強》看懂精明人和高明人的「明」
    心法五:從《挺經·明強》看懂精明人和高明人的「明」我們通常會怎麼描述成功者呢?聰明人、經營思路很高明、經商很精明,是出現頻率很高的詞彙。我們注意到其中都有個「明」字,那麼這個「明」指的是什麼,我們又該怎麼做,今天我們結合曾國藩的《挺經》第三章明強和小編的一點個人看法討論一二。縱觀千古的成功人士無論白手起家還是興家業的繼往開來者,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見識高明、處事精明、有先見之明。曾國藩認為成功人士必有一「明」,即所謂「三達德之首曰智,智即明也。
  • 《挺經》中的智慧:曾國藩告訴你,做人該做到戒驕戒躁戒安逸
    ——引自《挺經》卷三.家範曾國藩在這方面非常注意,尤其是當家裡與其他人發生糾紛的時候,更是讓家裡以謙退為懷。曾國藩力戒子弟千萬不要習染官宦之氣。他教導他們說:「吾家子侄半耕半讀,以守先人之舊,填無存半點官氣。不許坐轎,不許喚人取水添茶贛第。
  • 曾國藩一生成功心法的精髓原來是這個
    我老師(文正)的秘傳心法,有十九條《挺經》,這真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寶訣,我試講一條與你聽。一家子有老翁,請了貴客,要留他在家午餐,早間就吩咐兒子前往市上備辦餚蔬果品,日已過巳,尚未還家。這便是《挺經》中開宗明義的第一條。上述這篇文字見於《庚子西狩叢談》,是曾國藩的孫媳吳永所著,這個故事又是李鴻章親口跟吳永講的。只可惜十九條挺經,只留下來一條,但這一條正如李鴻章所言,乃「 開宗明義的第一條 」。曾國藩到底講的什麼意思,歷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就連吳永自己也覺得「意用何在,亦殊不甚明白」。
  • 熟記曾國藩的這四句「修身箴言」,知行合一,至臻至善!
    曾國藩如此優秀,那麼他修身養性的秘訣又是什麼呢?其實我們可以從他的晚年壓案之作《挺經》中找到答案!《挺經》中記載了曾國藩官場30年心得體會總結,囊括了讀心術、馭人術、權謀術等,李鴻章評價這部書是「精通造化、守身用世」的秘訣!所以,我們如果有時間,一定要好好讀讀這本書!   《挺經》的第一章「內聖篇」,曾國藩便講解了自己修身養性的秘訣,他說:「細思古人工夫,其效之尤著者,約有四端:曰慎獨則心泰,曰主敬則身強,曰求仁則人悅,曰思誠則神欽。」
  • 曾國藩是怎樣成為成功學大師的?|80年代|曾國藩家書|曾國藩|冰鑑|...
    答案當然是曾國藩,從重印數十次的長篇小說《曾國藩》,到《挺經》、《冰鑑》等真偽莫辨的曾氏秘傳心法,再到《曾國藩智謀全書》、《曾國藩方圓之道》、《曾國藩陰陽謀略》等無數當代成功學著作,曾國藩一直是中國各地火車站書店裡地位最穩固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