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圈內最「不正經」的建築大師張永和
,其設計是通過嚴謹的調研、分析和實驗得來的,並注重食客的習慣以及材料和結構。張永和設計的「葫蘆」與「一葉荷」系列餐具「態度:觀察生活;方法:概念思維;材料:感性判斷。」這是張永和總結出來,將建築設計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帶入產品設計的三個方面。
-
建築大師張永和為曲美設計彎曲木系列家具(圖)
(原標題:建築大師張永和為曲美設計彎曲木系列家具(圖)) 北京晨報訊
-
ARCHINA專訪×張永和|「豆漿叔」談建築
當然,每個建築師也會有他們各自不同的側重點,張永和關注得更多的則是「建造」。他習慣把與之相關的所有材料、結構、使用空間等問題從設計之初就帶進項目裡來,而非在之後的深化過程中再帶入。「就和律師、醫生一樣,建築師也是一種職業,在通常情況下,建築設計是高度組織的一種活動,所以也有人稱之為社會實踐。
-
張永和 建築可親
他是國內第一位成立獨立建築事務所的建築師,也是第一位參與威尼斯建築設計雙年展的中國建築師,他為國內建築領域帶來許多新的觀念,曾「跨界」設計時裝、家居、舞美甚至食物。 出差中的張永和 很難概括張永和的「風格」,他不以「形式」來定義建築,在他看來:「建築不該分為東方和西方,而是根據氣候,分為南北。
-
呂敬人對話張永和:提升設計的修養,不是一場風花雪月
殷智賢在時尚媒體工作20餘年的經歷,使其有機緣集結呂敬人、張永和、王澍等12位享譽國際的中國設計大師,以通俗易懂的訪談形式為普羅大眾解讀設計。兩位設計師作為各自行業的泰鬥級人物,從設計的不同審視角度碰撞出眾多思想火花,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整理了部分對談內容以饗讀者。
-
文化人物提名|張永和:開創了中國建築設計界諸多第一
20年後,著名建築評論家、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周榕教授撰文稱:「作為張永和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建成作品,席殊書屋堪稱是一部集中展現其世界觀和建築思想的空間教科書。「席殊書屋這一不足200㎡』違章建築』的設計建成,對中國當代建築產生了』核爆級』的觀念衝擊力。……具有不可估量的啟蒙價值。……在任何一個學科生態中,從思想基因層面影響甚至改變整個生態系統演化進程的歷史機遇都頗為罕見。而1996年張永和設計的席殊書屋,就歷史性地承擔了為中國當代建築提供「重啟型」思想基因的生態革新使命。」
-
張永和受邀擔任吳大羽美術館建築設計師
李大鈞與張永和籤署協議2017年1月,吳大羽藝術基金會與張永和/非常建築籤署協議,確定張永和為吳大羽美術館建築設計師。張永和張永和出生於北京,曾在中國和美國學習建築,並在美國生活工作過多年。他是美國註冊建築師,美國建築師協會會員,非常建築創始人、主持建築師。
-
名人|張永和:建築大咖的「非常」生活
非常建築作為建築師,他就想蓋房子。1996年年底,已經獲得多個設計和競賽國際獎項的張永和,辭去了號稱「南方哈佛」的美國萊斯大學的教職,和夫人魯力佳一起,離開了高度城市化的美國。張永和:會。其實產生衝突是無法避免的,是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呢,小時候我和我哥都是放養的,等到後來我爸想要影響我的時候,我已經完全不習慣忽然有一個人,很權威地告訴我,只能怎麼怎麼樣。第二個,也跟我去留學有關係,我的思想方法跟我父親很不一樣了。
-
張永和|建築可親
張永和,中國建築師,普利茲克獎評委,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前建築系主任。他是國內第一位成立獨立建築事務所的建築師,也是第一位參與威尼斯建築設計雙年展的中國建築師,他為國內建築領域帶來許多新的觀念,曾「跨界」設計時裝、家居、舞美甚至食物。
-
建築大師張永和:我對中國熱衷奇觀性建築十分警惕
最終的設計方案是:只有三層,進深很淺,保證自然通風和日照條件;研發中心由三棟相互連通的建築構成,兩個主要的院落坐落在這三個建築之間,還零散有些不同高度的小院子和天台。結果是,程式設計師們真的願意多出來,散步、做操。這讓張永和很得意:「這個事情軟也軟,真的是有用的,有益人的健康。說明設計成功了。」
-
在場| 張永和:非常建築之「非常」與「正常」
4月17日,由踐談APT組織、雪城大學建築學院協辦的第二十六期APT踐談·踐享活動Present Continuous Tense在雪城大學Fisher Center舉辦。本期有幸邀請到非常建築創始人張永和老師,為紐約及周邊各位建築師、學生分享近期的一些實踐項目。本文由建道築格ArchiDogs總結髮布。
-
建築人物:張永和
張永和個人簡介: 張永和,中國建築師,建築教育家,非常建築工作室主持建築師;美國註冊建築師;美國伯克利加利福尼亞大學建築系碩士;北京大學建築學研究中心負責人、教授;2002年美國哈佛大學設計研究院丹下健三教授教席;2005年9月就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建築系主任 作品入選。
-
張永和:非常建築
我們當時什麼計劃都沒有,把工作一辭我們就回來了,那時我問過張永和一個問題,以後萬一回不來美國怎麼辦,他說到時候再說吧。稀裡糊塗就回來了。」 這就是為了理想百折不回的張永和。1996年底,他正式辭去美國萊斯大學教職,和魯力佳決定回國,全力經營當時還沒有什麼名氣的「非常建築工作室」。這個現在在中國建築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建築設計團體在1993年成立時,卻常常陷入青黃不接的窘境。
-
[分享]張永和建築作品資料下載
瀏覽數:453 築龍獨家2010年12月19日下午,張永和、羅健中、歐寧在三裡屯就「後奧運時代北京需要什麼樣的公共建築?」
-
張永和:「跨界」中的概念思維
張永和 除建築外,張永和與其所創建的非常建築的工作還涉及到景觀、產品、家具,乃至服裝、首飾、展覽等多個設計領域的創新嘗試,這些作品的靈感均來源於特色鮮明的中國概念為此,本期我們特別採訪到張永和,向讀者展示由其設計的不同時期不同系列的經典設計作品,全面呈現一個知名建築師的「跨界」設計之路。 張永和,曾在中國和美國學習建築,是中國最早獲得國際聲譽的建築師、最重要的建築先驅之一。2005至2010年間曾任美國麻省理工建築系系主任,目前他是麻省理工和同濟大學的教授。非常建築於1993年由張永和與魯力佳創立。
-
席殊書屋拆遷大幅打折 由著名建築設計師張永和設計
由著名建築設計師張永和設計,曾經在文化界和建築界引起廣泛讚譽的席殊書屋位於車公莊的北京總店,在經歷了四年的風雨後,即將於九月中旬關閉。據了解,關閉原因是租賃到期,房主建築設計院決定整體部署,恢復這間房子過去作為通道的功能。
-
曲美家居攜手非常建築張永和「我愛瑜伽」新品上市
當 「手笨」設計師張永和遇到「野心」老師傅趙瑞海「我愛瑜伽」是張永和和曲美家居合作推出的第一系列家具設計作品4月26日,曲美家居正式宣布「我愛瑜伽」系列產品將在曲美全國體驗店和線上OAO電商平臺正式開放訂購。主設計師張永和、曲美家居董事長趙瑞海、曲美國人生活研究院院長殷智賢及多家媒體都出席了本次「我愛瑜伽」新品上市巡展。彎曲木這一從上世紀40年代就開始使用的技術,在這套流暢而靜美的設計中卻呈現出了一種跨越設計風格和時代界限的生活趣味。
-
呂敬人VS張永和:我們的教科書為什麼設計得那麼醜?
著名書籍設計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呂敬人和著名建築設計師、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張永和一起,在殷智賢的主持下,就什麼是好的設計,設計與生活的關係,設計與大眾審美等問題同現場讀者分享了各自的看法。此外,好的設計總是要落到生活上,落到與人打交道的尺度上,哪怕設計的不是可以捧在手中閱讀的書籍,而是將人納入其間的體量龐大的建築,人的尺度也依然是一個好的設計師所要考量的。張永和以自己在韓國的親身經歷為例,解釋了什麼是建築設計中的人的尺度問題。「我在韓國時去一個建築事務所串門,上廁所的時候,一進門覺得這個洗手間比較暗。」
-
張永和:從「非常建築」到「普通建築」(上)
展覽由張永和在處女花園策劃的「應對」和阿城在油庫策劃的「日常生長」兩部分組成。在「應對」部分,張永和邀請了建築師葛明、李興剛、劉克成、童明和劉家琨參加。「和強調創意獨特的重大公共、文化項目設計不同,普通的建築總是在應對、協調、周旋各方面因素。我們習慣熱衷那些不普通的建築,因此有必要觸及什麼是普通建築。通常,設計是建築師不斷應對業主、基地、造價、規範等條件的過程。
-
張永和:建築要與當地文化結合
張永和:建築要與當地文化結合 admin 2006-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