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牡丹亭》,怎知崑曲韻?12月28日,白先勇青春版崑曲《牡丹亭》將亮相貴州國際會議中心劇場,為觀眾帶來戲曲大家湯顯祖的經典崑曲,再現一段跨越生死的愛情故事。
崑曲原名「崑山腔」或簡稱「崑腔」,是中國古老的劇種之一,擁有600多年的歷史,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中國戲曲之母」。其精美的服飾裝扮,美妙的唱腔和唱詞,都有著動人心魄的魅力。2001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的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牡丹亭》將上演浪漫綺麗的崑曲經典
湯顯祖曾言:「吾一生四夢,得意處唯在《牡丹》。」作為中國戲曲史上浪漫主義的傑作,《牡丹亭》與《西廂記》《桃花扇》《長生殿》並稱為中國四大古典戲劇。故事講述了大家閨秀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竟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人鬼相戀,最後起死回生,終於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
深情演繹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愛情故事
青春版《牡丹亭》與以往的版本不太相同。2004年,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製作了青春版《牡丹亭》,將原本55折的戲縮其精華刪減為27折。全本重點圍繞「情」字,完全繼承原詞,以「夢中情」、「人鬼情」、「人間情」為核心,以簡馭繁,利用現代劇場的概念,讓古老的崑曲藝術煥發青春活力。
現代劇場的概念為古老的崑曲藝術注入青春活力
全本增加了許多很多創新和青春的元素,選角基本上以後起之秀為主,用年輕人的方式表達對崑曲藝術的熱愛與傳承。此外,白先勇還將西方歌劇的音樂創作技法用到了戲曲音樂之中,在唱腔和旋律上進行大膽的創新和突破,豐富了戲曲本身和音樂的表現力。
《牡丹亭》被譽為「此生不可錯過的崑曲演出」
自2004年首演以來,被很多人譽為「此生不可錯過的崑曲演出」,「崑曲入坑之作」的青春版崑曲《牡丹亭》,陸續在世界各地巡演,常常未演先熱,票房一售而空,有時甚至出現一票難求的盛況。
東方浪漫主義經典之作——《牡丹亭》
內容來源:貴州文藝
文:李楨
【來源: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