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圈的「亂象」,賣茶的不懂茶,懂茶的賣不出去茶

2020-12-18 茶馬古道之德拉姆

如果你認為賣你茶葉的人都是懂茶的人,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在當今的茶行業,有一個十分特別的現象,那就是茶葉賣得好的人,不一定是懂茶的人,而十分懂茶的人,很有可能根本賣不出去茶葉,即便懂茶的人所賣的茶葉比所謂的商家低了幾倍,人們仍然不買他的茶葉,可以說是十分奇怪了。

我曾聽過這樣一個段子,說懂茶的人歷經千辛萬苦做好茶葉的鑑別與挑選,選擇出好的茶葉以一個較低的價格批發給商家,隨後商家以高出4、5倍的價格轉手賣給茶客,生意好到不行。這讓懂茶的人十分不解,明明都是賣茶,為什麼價格高的反而賣得更好呢?

這第一點原因就是因為懂茶的老闆過於懂茶了,所以他認為來他這裡買茶的人都是懂茶的人,故此他不敢隨便抬高價格,說的簡單一點,就是心虛。他自己經過各種鑑別挑選出來的茶葉,自然是知道何為好茶,何為次茶的,所以他總是認為買茶的人也一口能喝出來這個茶到底好不好。

所以懂茶的老闆是不敢要離譜的高價格的,甚至有些良心老闆不僅不敢隨便漲價,就連運費都包了。他們確實是因為太過於知曉這個行業的艱辛與不容易,所以在面對客戶的時候,他們除了要賺錢之外,更多的是想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在販賣茶葉的時候,絕對不會虛假售賣。

但顯然商家是沒有這個考慮的。他本身就是不懂茶的,至於什麼樣的茶葉味道算是好的,他其實也不是特別明白,他們更加追求的是外在,茶餅看著還不錯,味道也還可以,那就能稱得上是好茶葉,至於有人質疑或者提問,畢竟中國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每個人的見解都是不同的。

商家之所以賣得那麼好,是因為他們深諳銷售之道,他們十分了解買茶之人的心理,也十分了解每一個買茶人都不怎麼懂茶的內涵,在這種情況之下,面子工程就成為了買茶人評判茶葉好壞的一個重要標準。即便茶葉本身並不是什麼好茶,但一旦加上一個精美的包裝,茶葉的價格就直線上漲了。

精美的包裝就會引發人們的炫耀心理,當人們擁有一個覺得十分有面子的東西時,自然免不了想與其他人分享,而分享的過程就是幫商家拓展銷路的過程,一傳十,十傳百,商家自然是不愁賣的,至於茶葉到底好不好,似乎商家與買者都不是很在意。

也許對於一個商家來說,一份茶葉只是代表著利益,他們更多注重的是純利潤有多少。而對於一個懂茶的老闆來說,茶葉不僅僅是賺錢的工具,更代表了一種情懷,他們總是不想將自己飽含心血的事業帶上太多的利益色彩,所以對於很多懂茶的老闆來說,賺的錢再多,都不及遇到一個懂茶的茶友來得開心。

相關焦點

  • 胡秀秀:為什麼越懂茶的茶商越賣不動茶?
    一、真正愛茶懂茶之人有責任感。真正愛茶懂茶之人,由於他對一款茶有著充分的了解,知道這款茶值多少錢,在銷售的時候不會把價格偏離價值太多,不然會覺得過意,與自己的價值觀不符。另外,真正愛茶懂茶之人他們偏向於向客戶介紹自己認為好(各方面都優)的普洱茶,如此一來客戶群體必將減少。雖然從茶品出發自己從行業角度出發這是一件好事,但是從營銷學的角度看這是不會做生意的表現,而那些剛入行或者不懂茶不愛茶的茶商恰恰把營銷得遊刃有餘。舉個慄子。
  • 喜茶又搞事情,賣茶葉蛋卻被?
    有網友調侃說,不知道買了金鳳茶葉蛋的人,會不會在朋友圈曬圖,並配上文字「瞧,這蛋的裂紋多美!」畢竟,當下網紅產品的一大共同特質就是好看、有顏值。 其實,關於茶葉蛋這個熱門單品,在今年2月24日的時候,肯德基也官方發布過九龍金玉茶葉蛋,15元2個。現在可以搜到九龍茶葉蛋已經成為套餐搭配基礎款。
  • 1斤茶賣6250元,深扒「小罐茶」成名史:賣的不是茶,是營銷
    小罐茶顛覆了以往的傳統賣茶思路,平時按斤賣的茶葉,在它這裡都是按克賣,價格高到嚇人,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小罐茶給消費者灌輸的理念一直是「有小罐才有好茶」,讓人感覺包裝比茶葉還貴。而喝過小罐茶的網友紛紛表示,目前小罐茶的品質與價位並不對等,「價格虛高」。 「小罐茶,大師作。」
  • 為何網上賣茶價格超便宜,這些茶質量怎麼樣?你有沒有網購過茶?
    說實話,現在網購真不是什麼新鮮事。因此看到有人問這個問題,一開始我覺得沒有回答的必要。可是後來轉念一想,茶跟其他商品,還是有些區別的。許多人對網上賣茶還是有一點點牴觸心理。所以,還是跟大家再說一次。首先,為何網上那麼多人賣茶?網上賣茶買茶,這是很平常的,現在網購發達,火箭都能賣,何況是茶葉呢。作為一種新興的、流行的、火熱的銷售渠道,網上茶葉交易無可厚非。而且網上開店的成本低(只說開店,並不討論如何運營好一家網店),只要稍微懂點電腦操作,就能開店。
  • 這些買/賣茶的秘密你不知道真的太可惜了?
    一看對方是個大boos,估計能100元的茶「殺到」 1000元的價格賣,你真以為你這樣有哪一天不穿幫。並且還對這個客戶對哪個客戶 唱這一出那一出。不要不信,說的很具體。不是營銷不強,而是你對茶葉價格完全沒放心上。希望各位賣茶都能統一價格賣茶,千萬不要一刀「斬」。不然你終究會失去每一個客戶。
  • 那些在武夷山賣茶的異鄉人
    然而對於一個沒有真正切入武夷山正巖茶壓的異鄉人來說,真正的慧苑坑肉桂並不好買——要麼價位不合適,要麼茶葉品質不行。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買到滿意的,卻被懂行的人揭底,說裡面拼了高山肉桂。這成為了他心頭永遠的痛,也是他下定決心要拜師學茶的導火索。
  • 懂不懂茶,自己品才知道
    但是,如果不懂茶,可能會很辜負一位愛茶的朋友的一番美意。懂不懂茶,應該如何界定?蓮英7歲開始採茶、做茶,以茶經商也有十餘載。見過形形色色的茶友,不論是做茶的,賣茶的,買茶的,喝茶的,品茶的,還是剛剛接觸茶的。但是,對於一個人懂不懂茶,其實也很難斷定!
  • 普洱茶亂象:印上"古樹茶"貴十倍 茶商購百斤摻假賣千斤
    今年普洱茶頭春茶採摘季剛剛結束不久,但在茶葉店鋪裡,各種號稱幾百年的古樹茶已琳琅滿目。記者近日在採訪中發現,經過多年發展,普洱茶價格不斷被炒高,由此也引發行業亂象叢生。「我們對外的批發價是150元一餅,上海、廣東、福建、北京等地的銷售商買回去之後,換上印著百年古樹茶的包裝,一餅能賣到一兩千塊。」一位雲南地區普洱茶加工貿易商在談起班章時向記者說道,普洱茶中走貨比較好的當屬班章和冰島,這兩個屬於經典品。
  • 茶市I直播賣茶靠譜嗎?藝福堂、八馬和小茶婆婆能賣多少茶葉?
    今天的文章,就給大家分享走在直播營銷玩法前列的3家公司—藝福堂、八馬茶業和小茶婆婆。通過30日(4月6日—5月5日)的淘寶店鋪直播銷售數據拆解,幫助你洞察直播賣茶這件事。直播期間,單次直播時長稍顯隨意,從1個小時到10個小時,每天安排都不一樣。直播銷售單量累計為49087單,銷售金額累計為4,196,722.5元。
  • 開「茶吧」、賣茶冷飲,吳裕泰「放招」俘獲年輕人
    說起國內知名茶葉品牌,吳裕泰絕對名列前茅。這個有著129年歷史的老字號茶企,為何歷經茶市沉浮始終屹立不倒,年銷售額還多達7億元?吳裕泰董事長趙書新道出了「武林秘籍」。年銷售7億元,北京仍是「主戰場」  公開資料顯示,吳裕泰茶葉品牌創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至今已有129年的歷史,是商務部首批認定的「中華老字號」。
  • 安溪探茶:賣茶者說,對於老茶蟲,鐵觀音才是最有滋味的茶
    不久前到福建安溪探訪鐵觀音,沒有想到遇到清冷的茶葉市場與超低的鐵觀音價位。鐵觀音茶從當年的清高王子,似乎一下子被打入了十八層地獄,不僅當年的行情不在,很多人對鐵觀音茶避而遠之了,不買、不喝,甚至都不說了。
  • 高檔茶葉禮盒賣不動 商家力推「親民茶」
    高檔茶葉禮盒賣不動 商家力推「親民茶」 由於需求量的減少,有馬連道茶葉街的商戶反映,今年高檔茶葉的價格比去年下降了。而更多的商家今年開始大力推廣「親民茶」。  高檔茶今年價格降了  近日,由北京二商京華茶業有限公司和北京天福緣茶葉市場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打造的京華茶業大世界開業,它是北京首家集茶文化展示、茶葉茶具銷售、演藝、餐飲於一身的茶文化商業綜合體。
  • 在巖茶、白茶、紅茶、普洱茶圈,近些年,賣茶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
    「哎,這個人居然去做茶了!」 「呀,又有一個人宣布開始做茶。」 手機遞到我面前,一看,一個原來當導遊的朋友,從前整天在朋友圈發景點風光照片的。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發起了茶。 一溜九張圖,全是茶葉。
  • 小罐茶貴得嚇人,4克茶一罐賣50元,賣罐還是賣茶?
    小罐茶貴得嚇人,4克茶一罐賣50元,賣罐還是賣茶? 原標題:小罐茶,賣罐還是賣茶受訪專家: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茶葉學會理事長江用文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姚國坤
  • 不懂茶的人買茶,最害怕遇見什麼情況?茶葉初學者該如何挑選茶葉
    我國是一個茶葉大國,很多人都喜歡喝茶,但是要真正說到懂茶,可能大多數人並不能做出確切的回答。因為茶葉作為中國的國飲是日常消費品,所謂柴米油鹽醬醋茶,試問多少人在購買米油的時候去真正了解大米的生產源頭在哪裡,質量怎麼樣呢?
  • 當你問「這條茶怎麼賣」時,說明你真的懂茶
    當你問「這種茶怎麼賣」時,你是茶商「磨刀霍霍」的茶小白。當你問「這泡茶一斤多少錢」時,你是似懂非懂的老茶客。只有當你問「這條茶怎麼賣」時,你才會發現原本口沫橫飛的茶商瞬間陷入寧靜,隨之擺出一副要與你開門見山、開誠布公的架勢。
  • 休寧裡莊村採茶季最後一天,見證炒茶流程賣茶場景
    我並不懂茶,對茶文化了解不多。但是在裡莊村的這幾天裡,我是深刻的感受到了茶是裡莊村人們的生活一部分,處處都有茶的影子。作為遊客,我寫作這個主題可能並不成熟,我只能整理出來我這幾天裡的感受。裡莊村,是一個我願意再來的地方,我希望以後對這裡更加的了解,深入的理解我為什麼來到這個村莊就喜歡上這裡。
  • 小罐茶為什麼一年能賣20億元?厚積而薄發!
    小罐茶,一個從0開始,走向了一年賣20個億的中國茶行業零售額第一品牌。說小罐茶從0開始,一點都不假,小罐茶的創始人杜國楹在進入茶行業之前,頂多就是個喜歡喝茶的人,他不懂茶。要弄清楚這些為什麼,就要深入實地去考察,去調研,在三年半的時間裡,杜國楹洞悉了茶行業存在的問題以及消費者對茶的痛點:中國茶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種植、加工、流通、銷售整個產業鏈條上的每一環節都極度分散,各個環節又沒有進入門檻。同時,他們為茶葉消費畫出三個消費場景,即"買、喝、送"。
  • 一家不賣新茶的私家茶會所
    朋友的朋友在江蘇有幾家私家茶會所。前段時間忙完了茶季,朋友帶了幾款茶樣,去江蘇遛了一圈。回政和後分享的第一件事,不是他這次賣了多少政和白茶。一見面分享的是另一個重特大發現,朋友說,他江蘇朋友的福鼎白茶供應商裡,有一家工藝和我們一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不賣當年新茶,他們新茶都是日曬完存好,等第二年才烘透。
  • 賣茶不得不知道的成交技巧,讓你的茶葉「身價」翻倍
    從神農嘗百草到如今琳琅滿目的茶品被擺上展臺,源遠流長的茶文化仍在散發著它的魅力,吸引著無數愛好喝茶的文人雅客,茶葉市場的發展也隨之蒸蒸日上。 茶葉按照最基本的種類區分,可分為綠茶、紅茶、青茶、白茶、黑茶、黃茶六類,以及以這六種茶為原料再進行加工的保健茶、花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