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沉船被盜,6.7萬件瓷器流失,今要向別國「借回」展覽

2020-11-02 文人教書

文化耀千古,遺產傳萬年。

每一個國家都有專屬於自己的歷史文化,而最能象徵著這些歷史文化的東西就是藝術品,時間久了,藝術品的身上還會多出一個名號來,那就是文物古董。因為自然、人為、利益等一些不完全可控的因素,有心之人也可以輕易的到盜取別國的藝術品。而中國就是一個文物流失大戶。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示意圖


一、海上絲綢之路

即便是沒有精通歷史的人,也會知曉,在唐朝時期我國海上絲綢之路就越來越豐富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繁榮之間使得中國古代與其餘國家的貿易來往以及友好建交更加緊密。貿易的來往帶動的是經濟的繁盛,也因此,在那些時候,出口國外的一些精美藝術品,甚至會根據購買的國家作出一些調整,這些美麗的藝術品在國內也是極其罕見的。

在海上行駛,是很容易出意外的,海上除了風浪之外,還會有無數的暗礁,因此,中國行駛至國外的商船就有很多出現了意外,再也沒有回來。後來這些遺落至海底的瑰寶們也漸漸無人提及。所以說,在海底是有著巨大的寶藏的,所以有心之人就會覬覦這些寶藏,而我國就有不止一艘古代沉船被盜。

黑石號 復原模型


二、黑石號

黑石號是中國唐朝時期沉沒的一艘船,在1998年被成功打撈,因為沉沒在一塊黑色的大礁巖附近,所以被稱為黑石號。黑石號上面搭載的文物全部來自於中國,因為打撈方是德國人,所以這些文物的歸屬都不在中國。可以說,黑石號上面的6.7萬件瓷器全部流失了,也因此中國如今還得向別國「借回」展覽。

唐·伎樂紋八稜金杯,新加坡亞洲文明博


有的人就會不解,為什麼中國的文物被德國人打撈出來,就不屬於中國。因為黑石號是在印尼勿裡洞島海域打撈的,這並不是中國的領土。而且在國際上,在別國打撈出的文物是否要歸還出產國這一點,從來沒有達成過共識。在一些國家,甚至規定,誰找到就是誰的。

德國人沃特法當初就是留意了印尼工人的談話,才最終去尋寶的。他從工人口中得知婆羅洲和蘇門答臘之間的島嶼水域沉沒有古代珍寶。所以他多次帶領團隊前往此處搜尋,並且最終他找到了3處海底寶藏。

唐·揚州江心鏡,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


三、文物參展

中國是非常愛惜文物的,官方機構以及私人藏家都會為了守護那些珍貴的文物作出最大的努力。一般來說,只要在國外發現了中國遺失的文物,中國都會想辦法協調,通過各種合理的方式讓寶貝回到祖國。這一次黑石號的成功打撈,中國文物界知曉了其中的情況之後,國內的幾家文博單位決定一起將文物購買回來。

唐·青釉褐綠彩執壺


黑石號作為海外發現的最大的唐代文物收藏,船隻上面的瓷器涵蓋了唐朝南北方那些名窯,通過這些文物,可以很全面的了解到那一時期人們的生活以及增加對於海上貿易的認識。但是因為當時黑石號打撈文物的價格為4000萬美金,並且要求寶藏整體購買,不僅如此,拍賣的寶藏還必須與印尼政府分享,所以雙方未達成一致,拍賣夭折。

後來這一批文物被新加坡政府買下,常年展出。在中新建交30年之際,文物在上海博物館獲得了展出權。文物的展覽時間從2020年9月15日到2021年1月10日。大家到現在還是有機會去到上海博物館一睹唐朝文物的風採的。

結語

文物代表著一段輝煌或者平淡的歷史,等到時間走過,回首都顯得異常虛無恍惚的時候,它們給人來帶的時光恍惚感也是最為打動人的。觀看這些文物,也是在與曾經的歷史對話。

相關焦點

  • 載有10餘萬件器物的南海一號沉船:尚未遠航,便已沉沒
    南宋 龍泉窯青釉內出筋葵口碗 高5.7、口徑12.6、底徑5.3釐米 「南海一號」沉船出水「南海一號」考古隊提供展覽分為五個部分:南宋中興——「南海一號」沉船所處的時代;萬貫珍品——「南海一號」沉船所載貨物;萬裡行舟——「南海一號」沉船的船員生活;船沉南海——「南海一號」沉船的發現;卅載尋蹤——
  • 首回故裡!千年沉船浮出水面,出土精美寶藏印證古老傳說
    前言:中國瓷器備受西方國家的歡迎,早在幾千年前,古代商船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將大量瓷器出口至世界各地。然而,儘管中國造船業發達,也免不了發生意外,許多商船不幸沉於海底。如今,越來越多的古代沉船被考古隊清理了出來,比如「黑石號」沉船。
  • 南宋古沉船南海一號超6萬件宋瓷器(圖)
    原標題:南宋古沉船南海一號超6萬件宋代瓷器重見天光   在廣東陽江「南海一號」博物館,一位考古工作者向沉船船體木質結構部分覆蓋浸泡過特製藥水的白布加以保護。從考古學角度來看,對沉船船體的研究意義甚至大於船上的這些南宋瓷器。
  • 沉船出水瓷器亮相國博 見證海上絲路
    海上絲綢之路在秦漢之際就已初步形成,是中國古代對外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自唐代中後期起,陶瓷器開始成為大規模外銷商品,開啟了中國古代陶瓷外銷的輝煌歷程。宋元時期,陶瓷海上貿易蓬勃發展,廣州、泉州、明州(今浙江寧波)等世界性港口相繼建立,以中國為主導的陶瓷貿易體系逐步確立。明清時期,隨著新航路的開闢,中國瓷器大量遠銷歐美地區,推動了早期貿易全球化的形成和發展。
  • 帆檣如林,瀛涯萬裡:沉船出水瓷器呈現千年海上貿易盛景
    本次展覽以中國古代陶瓷海上貿易發展史為主線,精心挑選294件(套)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沉船和貿易瓷器及其它相關文物,力求復原我國古代陶瓷海上貿易的繁榮面貌。展覽以中國古代海上貿易瓷器為主體,通過制度、生產、運輸、行銷、影響等幾部分內容,向觀眾展示了自唐五代至明清時期的我國古代陶瓷海上貿易的繁榮盛景
  • 德國水泥廠老闆打撈一艘中國古代沉船,發現6萬多件唐朝文物
    傳奇秘聞 眾之所向在古代,由於地理知識的貧乏,東西方國家互不了解,因此幾乎並未來往。但是到了漢朝,絲綢之路的誕生,促進了中西方文化,中華古國特有的茶葉,絲綢,瓷器,因有這條神奇偉大之路的開闢,從未相交的陌生文化,源源不斷地進行貿易往來。
  • 德國水泥廠老闆打撈一艘中國古代沉船,發現6萬多件唐朝文物
    傳奇秘聞 眾之所向 在古代,由於地理知識的貧乏,東西方國家互不了解,因此幾乎並未來往。但是到了漢朝,絲綢之路的誕生,促進了中西方文化,中華古國特有的茶葉,絲綢,瓷器,因有這條神奇偉大之路的開闢,從未相交的陌生文化,源源不斷地進行貿易往來。
  • 古沉船瓷器出自四大名窯(組圖)
    專家估計整艘船文物超過6萬件。  從2001年至今,考古人員僅從其外圍及其中一個船艙裡,就打撈出金、銅、鐵、瓷類等器物5000多件以及古銅錢1萬多枚!沉船所載瓷器分屬浙江龍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鎮等南宋幾大著名窯系的外銷瓷器,造型獨特,世間罕見!
  • 康熙沉船5萬件青花瓷,市值5億美金無壓力
    文物販子來一趟也不容易,路費油費都是成本,所以儘可能打包成批收購,就像小商品批發,「這型號給我來3萬塊錢」「6萬的貨,包好啊」……03 6月24日,警方接到海底寶藏的舉報,警方、水下考古隊同時出動6月24日,警方收到線人舉報:東南海域有人盜撈海底沉船文物。
  • 「南海一號」南宋沉船發掘:耗資2億元打撈,迄今發現18萬件文物
    據報導,「南海一號」是迄今為止中國境內發現的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沉船,也是保存在「海上絲綢之路」主航道上的珍貴文化遺存。【發掘現場,滿眼都是瓷器】為了儘可能保存沉船裡瓷器的完整,2007年這艘巨大的沉船被整體打撈出水上岸。
  • 沉船故事:瓷器貿易見證晚唐、五代時期的海洋貿易變遷
    從境外各地的考古發現來看,漢晉之際,由於海上航線的開闢,我國的陶瓷器已經隨著人群的遷徙和商業貿易,開始向海外流散。黑石號沉船復原圖1998年,在印度尼西亞勿裡洞島附近發現了「黑石號」沉船,打撈出水6.7萬件唐代瓷器、金銀器、玻璃製品、銅鏡及銀錠等物品。
  • 100件「泰興號」清代沉船出水瓷器入藏中國航海博物館
    10月25日下午,泮廬集團向中國航海博物館捐贈100件「泰興號」清代沉船出水瓷器。現場展示了這些精美的德化窯瓷器,以及正在復原的「泰興號」木帆船模型。當天,「泰興號」珍貴瓷器捐贈研討會暨「泰興號」重走海上絲綢之路啟動儀式在中國航海博物館舉行。
  • 印尼流傳一個寶藏傳說,尋寶隊發現蹤跡,一艘千年沉船浮出水面
    前言:中國瓷器備受西方國家的歡迎,早在幾千年前,古代商船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將大量瓷器出口至世界各地。然而,儘管中國造船業發達,也免不了發生意外,許多商船不幸沉於海底。如今,越來越多的古代沉船被考古隊清理了出來,比如「黑石號」沉船。
  • 德國潛水員發現古老沉船,打撈走6萬多件唐朝文物,賺得盤滿缽滿
    隨著我國對考古方面的重視,以及專業人員的科學技術提高,有些文物正在被我們發現和保護起來,但是對於那些流失在國土之外的,就讓人有些鞭長莫及的失落感。1998年在印尼一處非常適合潛水的海域,來自德國的幾個潛水俱樂部的成員,正在進行潛水訓練和探險,其中幾個技術好的人員,無意間在海底發現了一艘木質的古老沉船。
  • 「盜墓者」找到我國古沉船,撈出文物白萬件,老外一夜賺了40億元
    文物是一個國家的歷史記憶,是國家的名片,有著非凡的意義和價值,各國都在不斷加大文物的保護力度,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文物地位和文物價值又更上一層樓,越來越多的「盜墓者」也相伴而生,「盜墓者」統稱為狂熱尋寶者,不僅有盜取古墓之意,他們還盯上了深海沉船,而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在歷史的長河中沉船無數
  • 190餘件清代沉船瓷器入藏國博
    8月13日,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左)向泮廬集團董事長鄭長來頒發收藏證書。 當日,泮廬集團捐贈「泰興號」清代沉船瓷器儀式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泰興號」沉船為清代沉沒的一艘中國商船,船貨以瓷器為主,兼有少量紫砂陶器、石器、金屬器等。
  • 我國在東海發現4艘英國沉船,全是圓明園文物,英國:請還給我們
    其實「南海一號」的成功打撈並不是僅僅說它值多少錢,這些價值多少的文物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南海一號的順利出水標誌著中國在世界上首創打撈古沉船獲得成功。關於打撈古代沉船,大家可能了解得不多,其實打撈沉船並不是我們自己主動去嘗試的,而是被「逼」出來的。
  • 300餘件珍品亮相南京「海上絲綢之路沉船與貿易瓷器大展」
    新華社南京9月28日電(記者邱冰清、蔣芳)28日,「CHINA與世界——海上絲綢之路沉船與貿易瓷器大展」在南京市博物館開展。從「哥德馬爾森號」「黑石號」「萬曆號」等各國沉船裡出水的300餘件珍品亮相。
  • 水下考古活動,我國成功打撈4艘沉船,船上眾多文物來自圓明園
    因此,這位探險家來到中國南海,還成功將一艘名叫「泰興號」的清朝沉船打撈出來了。這是一艘重達1千多噸的大帆船,船上有100多萬件瓷器。探險家將60多萬件普通瓷器全砸了,其目的就是想抬高剩下的那些瓷器。他將剩餘的36萬件精美瓷器,運到了德國。
  • 唐代「黑石號沉船」文物首回故裡,解開塵封千年的秘密
    這條滿載6萬7千多件中國唐代珍寶的沉船被分兩次打撈出水,因發現地有塊黑色礁石而命名「黑石號」。「黑石號」沉船出水了陶瓷器、金銀器、銅器、鐵器、錢幣、玻璃器、各類香料以及生活用具等大量文物6萬多件,堪稱一個巨大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