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無小事——中國各民族元宵民俗都有哪些,你真的知道嗎?

2020-12-13 小張的幸福生活

元宵節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據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由此代代相傳,一直傳承至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後來節日名稱也演化為「元宵節」。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那麼你知道不同民族在過元宵節時有什麼不同的習俗嗎?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下不同的民族是怎麼過元宵節的吧!

一:漢族

漢族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古老民族,由於其歷史悠久,文化發達,所以風土人情多姿多彩,豐富異常。在元宵節的活動也豐富多彩,主要有吃元宵,看花燈,猜燈謎等。正月十五吃元宵在我國是由來已久的習俗,雖然有些地方上的差異,但是不管是元宵還是湯圓,代表的意義還是相同的,代表著一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所以在元宵節,一家人在一起一定會吃上幾個元宵。除了吃元宵,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一家人喜氣洋洋的出門一起賞花燈,遊花街,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增添節日氣氛。「猜燈謎」又叫「打燈謎」,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深受社會各階層歡迎。

元宵節其實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因為在以前的封建的傳統社會中,禮儀規矩嚴格,尤其是未婚女子,是不能隨意出門的,但是在元宵節這一天,人們都會出門吉祥納福,遊街賞玩,這也就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這樣的習俗就一直流傳到今天,每年都會和家人一起團團圓圓過元宵節,一家人吃著元宵,聊著天,平淡卻幸福。

二:苗族

和漢族不同,苗族會在漢族的元宵節,也就是正月十五這一天舉行偷菜節。關於偷菜節,還有一個歷史典故,在遼金時期,律法比較嚴苛,是嚴禁偷盜的,一經查獲,除依法論罪,還得按所偷的東西的價值實行數倍賠償。但這一律法在正月十五卻不作數,這天被稱為「放偷節」,顧名思義人們可以肆無忌憚地進行偷竊,官府不禁止,也不逮捕。因為在那一天被「偷」得最多的是偷人家菜園子裡面的青菜,所以也叫偷菜節。據記載,一遇元宵佳節,「不論男女老少,不待更深,飯後即出,到處洶洶,勢同掠奪,各園主稍為疏防,即被一掃而空。」

在苗族,「偷菜節」是孩子們的節日,孩子們無論偷誰家菜地的蔬菜,大人們都不能去現場抓趕的,只能在遠處大喊抓偷菜賊嚇嚇他們。偷菜節去偷菜只能空手去別人的菜地摘菜,不能帶藍子什麼的去偷,也不能偷得太多,一人用手偷一把菜,能做成一碗就行了,回家當時就自已動手做,做好了就請大家品嘗。小編覺得偷菜節除了讓孩子們體會一下夜裡到野外偷菜和那種擔驚受怕的感覺和做菜給大家品嘗的快樂還有就是據說夜裡有小孩子去『偷』菜,就預示今年有個好收成,吃了孩子們偷來的菜,全年不會生病生瘡,這也代表了苗族人驅邪禳災的美好願望。

三:白族

白族是一個熱情好客的民族,這一點在元宵節的民俗活動上也有體現。在白族,元宵節則是個快樂無比的節日,他們對元宵節格外重視。這天,白族人早上都要吃元宵,白天祭祀本主、觀音,到了晚上就熱鬧了多了。晚上會有「鬧花燈」的民俗活動,節目有耍龍燈,耍獅燈、耍麒麟、耍馬、耍鳳、耍鹿鶴、跳儺戲等鬧元宵,其表演程序一般通過開場、演武、猴技、唱燈、鹿鶴同春、圓場、賞吉利等過程。這是一種大型的群眾文化娛樂活動,各種演員和執事人員需要幾十人,甚至上百人參加,因此一般白族都會傾全村青壯組織表演。而大理的彌渡縣的花燈唱元宵更是熱鬧非凡,讓人們充分領略雲南民間文化的無窮魅力。如今,大理的元宵節通常是白族、彝族、漢族一起歡度,不分彼此。一直等到元宵節過後,白族「過正月」才算結束。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要說的不同民族的元宵節民俗活動了,小夥伴們有沒有覺得非常有趣呢?

相關焦點

  • 生活無小事——中國各地區元宵民俗都有哪些,你真的知道嗎?
    元宵節緊隨在新年之後半個月,那時候新年的喜悅還沒消逝,人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不只如此,很多地方都會在元宵節那一天舉行熱鬧的民俗活動,那麼不同的地方都會有哪些民俗活動呢?接下來小編就帶你來看一下不同省份的元宵節民俗活動吧!
  • 中國各民族的特色食物,你知道哪些
    中國各民族的特色食物,你知道哪些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風俗習慣,飲食習慣以及服裝特點等。作為一個吃貨,你也必須知道中國各民族的代表食物。京族來自廣西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島」之稱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各族自治縣。
  • 你知道元宵節and張家界元宵燈會嗎?
    元宵節的來源: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史記·樂書》:「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祠,到明而終」)。
  • 元宵節都要吃元宵,你知道怎麼買元宵,怎麼煮元宵嗎?
    元宵節到來時,家家戶戶都會吃元宵,它似乎已經成為固定的民俗活動了。但是各位讀者,你們知道為何元宵節要吃元宵,該怎麼買元宵,又該怎麼煮元宵嗎?看似簡單的事兒,裡面往往藏著各種的小竅門。經過一番掐算後,東方朔告知漢武帝,正月十五要讓元宵姑娘做湯圓,供火神食用,大臣和百姓都要張燈供奉。正因為火神供奉湯圓,元宵姑娘趁機見到了久別的家人。久而久之,正月十五便成了元宵節,而湯圓也稱為元宵。在我國古代,元宵是手工製作的。到了現代,大部分元宵是通過加工機器製成的美食。
  • 元宵節都有哪些習俗?2016元宵節放假嗎?2016元宵節高速免費嗎
    2016元宵節高速免費嗎 2016高速免費時間表  [ 2016元宵節放假嗎]元宵節的習俗活動非常豐富有賞燈、猜燈謎、耍龍燈等等,那麼不少人關心的是2016元宵節放假嗎? 2016元宵節放假嗎:元宵節不是國家的法定節假日,所以國家是不安排全民放假的。  2016元宵節放假嗎?元宵節不是國家的法定節假日,所以國家是不安排全民放假的。
  • 明天冬至,這些東臺民俗你知道嗎?
    這不僅僅是口頭禪,而是真的比過年還要講究,比如現在很多東臺人吃年夜飯會去飯店,但過冬都在家吃。你知道為什麼嗎,聽小東跟你慢慢道來:東臺人為什麼這麼重視過冬至?冬至是東臺古曆法中的新年,周曆過年的日子是冬至這天。雖然後來曆法變更,冬至不再是新年的開始了,但這冬至「過年」的習俗卻傳承了下來。
  • 元宵佳節到了,我們中國元宵節的習俗,看看有哪些是我們看過的?
    元宵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差不多的,部分地區也有自己的特色習俗。今年的元宵節是一個很特別的節日,全國各地都在抗擊疫情,待在家裡,就是過最好的節日。下面一起看看我們中國的元宵佳節都有什麼習俗,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通過千年的發展,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舞獅子、舞龍已經成為了我們元宵節重要的民間習俗。一、吃元宵、湯圓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湯圓,元宵與湯圓都是「團團圓圓」的含義,吃元宵象徵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 元宵節習俗知道少?你不知道的與知道的都在這
    元宵燈會是一種傳統民俗活動,自漢代開始,已有2000年的歷史,也有眾多傳統節日習俗傳承至今,比如吃湯圓、逛燈、猜燈謎等習俗。一、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在中國由來已久。宋代,中國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美其名曰「元寶」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 元宵習俗和禁忌,你不知道的都在這裡!
    年初一是春節,元宵節正月十五,新年基本上告一個段落了,就是有一個尾巴,所以頭和尾都是很重要的。元宵佳節,大家一聽就知道了,圓就是團圓、圓潤;或者說能夠讓更多的事情做得更圓滿一點,所以元宵節比較圓融,讓這一天的人能夠得到更多的加持、更多的興奮,或者家庭、身體都能夠得到比較圓融的感覺。
  • 穿衣無小事,這些禮儀你知道嗎?
    「華夏衣冠」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之樹吸收古今中外各民族文明的營養開出的炫美花朵絢爛多姿、美不勝收的中國古代服飾,昭顯著我們祖先的精神世界、生活藝術和審美意趣。11月7日,央視綜藝頻道《衣尚中國》已經開播,從傳統的各種造物中領略中華美學理想。
  • 元宵節傳統民俗有哪些 2019元宵節發朋友圈祝福語大全
    2019元宵節發朋友圈祝福大全 元宵節傳統民俗有哪些介紹(科普各種月亮小知識)  元宵節臨近,各地舉行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  2月17日報導,2019年02月19日 星期二 (己亥年(豬年)正月十五,距離農曆2019年元宵節還有1天)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
  • 正月十五元宵節,民俗活動有哪些,你們家鄉吃什麼?
    俗話說「五裡不通風,十裡不同俗」全國各地人民均有多種多樣的慶祝方式,每當元宵節到來,每條大街小街都張燈結採,喜氣洋洋鬧元宵,一副美不勝收的場面。那么正月十五元宵節吃什麼?都有哪些民俗活動呢?下面就來了解下。元宵節的由來,相傳漢武帝正月上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到了漢魏之後,正月十五元宵節就開始成了民俗節日。
  • 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你知道古代有哪些禮儀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幾千年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範,中國向來被稱為「禮儀之邦」。那在古代都有哪些禮儀嗎?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嘉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兇禮。民俗界認為禮儀包括生、冠、婚、喪四種人生禮儀。實際上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
  • 中國真的存在龍脈嗎?它們都在哪些地方?你知道嗎?
    中國真的存在龍脈嗎?它們都在哪些地方?你知道嗎?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裡曾經出現了不少光輝菜等比如強大的秦漢王朝屹立於世界前列的唐王朝歐亞大陸的元朝等,仔細看看古代的歷史文獻,發現每個朝代似乎都有著所謂的龍脈,然而事實上,龍脈真的存在嗎?
  • 元宵節的由來你知道嗎?你的家鄉有啥習俗
    馬上快到元宵節了,在元宵節這天你的家鄉有什麼習俗嗎?你知道元宵節的來歷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關於元宵節的由來及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元宵節由來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據資料與民俗傳說,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
  • 2020元宵節小學放假嗎 2020年元宵節放假嗎
    導語:2020元宵節小學放假嗎?首先我們要知道2020年元宵節是在2020年的2月8號,這天正好時候周六,因此這天學校都是不上課的。然後我們要記住的是,元宵節不是法定節假日,這意味著元宵節是不會放假的。詳細的情況我們來看看關於2020年元宵節放假嗎的解答。
  • 人約黃昏後,就著民俗幹了這一碗元宵!
    說到元宵節,你腦海裡呈現的是哪些畫面呢?已經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元宵節其實有很多傳統習俗哦,快拿起你的小本本,跟小編一起學習下元宵節的傳統習俗吧!元宵節的傳統習俗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流傳己久的習俗,寓意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南北方做法不同,口感也不同,你更喜歡哪一款呢?猜燈謎
  • 莆田元宵節文化:民俗嘉年華 元宵似個長
    從正月初六到正月廿九,近一個月時間裡,「五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每天都有不同村莊、不同姓氏以不同形式鬧元宵,這些異彩紛呈的群眾文化則匯聚成獨具特色的莆陽元宵文化。地方的也是民族的,那麼,是何緣故促成莆仙大地每年這個時候上演如此蔚為大觀的「民俗嘉年華」?
  • 嘉興民俗丨新塍元宵民俗
    秀洲區新塍鎮自清代就有「鰲山燈會」之舉,時稱「水嬉」,每十九年一舉,舉必在閏四月,各坊熱心此事者挨戶籌錢,於水面裝成泉石、亭臺、人物、花卉等,爭豔鬥巧,愈出愈奇,遠方來者舟以萬計。「鰲山」是指燈景製作,是由數百盞花燈堆紮成山,形似巨鰲,俗稱「鰲山」。因活動在傍晚進行,花燈齊放,故有「鰲山燈會」之稱。
  • 這裡元宵靜悄悄
    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元宵節也叫大年,和年三十的小年一個是春節的頭,一個是春節的尾。元宵節開始也就意味著春節的結束,所有的營生都要正式開始了,一年一度的團聚親人們又要各自奔忙,親情和溫馨留下在記憶中,所以元宵節是家人們春節團聚的最後的一天,人們格外珍惜這一個節日。在傳統習俗中中國人在這一天紛紛相約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拉兔子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