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陽生春又來
明天(22日)將迎來2019年
最後一個節氣——冬至
以冬至節氣為起點
在此後的27天
是我國傳統的「數九寒天」
冬至
冬至是我國傳統節氣,但獨獨在東臺,百姓尤為重視,有句俗話叫「小冬不值錢,大冬大如年」。這不僅僅是口頭禪,而是真的比過年還要講究,比如現在很多東臺人吃年夜飯會去飯店,但過冬都在家吃。
你知道為什麼嗎,聽小東跟你慢慢道來:
東臺人為什麼這麼重視過冬至?
冬至是東臺古曆法中的新年,周曆過年的日子是冬至這天。
雖然後來曆法變更,冬至不再是新年的開始了,但這冬至「過年」的習俗卻傳承了下來。到如今東臺人仍然十分重視冬至節,甚至有「肥冬瘦年」的說法。
東臺冬至習俗知多少?
吃湯圓
早前,咱大東臺人過冬至的最著名的傳統就是,必吃湯圓,寓意合家團圓。
祭祖
冬至又稱大冬,所以冬至的前一日稱為小冬。根據老輩留下的規矩,小冬這一天,東臺的家家戶戶都要祭祖。
九九消寒
從冬至開始,就正式進入數九天了,也是一年當中最冷的日子~冬至的次日開始數九,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提冬數九"。數上9天是一九,再數9天是二九,以此類推,數到"九九"就算"九"盡了。"九盡楊花開",那時天就暖了。入九以後,文人墨客,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冬至詩詞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望三秦?
邯鄲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說到湯圓,70後之前的童鞋肯定會有印象,那時候都是爺爺奶奶或爸爸媽媽自己做的,特別粘,現在一般都是直接到超市買現成的。
東臺的小夥伴們,你還能想起湯圓怎麼做嗎?
既然說到做湯圓,小東相信很多童鞋已經忘記怎麼做了吧。別急,小東告訴你~
有童鞋問了,小東你說湯圓跟元宵有什麼關係呢?其實,湯圓和元宵是一回事,只是做法不同。南方叫湯圓,北方叫元宵。湯圓,是先將糯米粉用水調和成皮,然後將餡「包」好;元宵,則是先在一個特大扁平籮筐內,鋪上很多糯米粉,把事先和好、凝固了的餡,切成小小的正方形的丁,然後倒進一篩內,過一遍水後,扔進籮筐內不停地搖動,餡丁就會沾上一層糯米粉,如此反反覆覆,直至「滾」成雪白渾圓的元宵。注意看下面兩幅圖,別眨眼~
下面,就跟著小東溫習一下湯圓的做法吧~
▶1. 炒花生,鍋少幹,放入花生,用小火炒制。要不停的翻炒,避免糊掉,炒制花生皮越來越深,即可。
▶2. 花生去皮,放入研磨機
▶3. 加入糖進行研磨,越細越好。
▶4. 同樣,芝麻用小火炒制,問道香味,即可。(花生,與芝麻都需要小火不停的翻炒避免糊掉,影響口感)
▶5. 加入糖進行研磨,越細越好。
▶6. 板油切塊
▶7. 鍋中放入水,加入板油扁油。(加入水,是因為怕油粘鍋)
▶8. 扁好的油,因為火候有些大,所以偏黃,如果小火,油是純白色的。
▶9. 糯米粉非常的難活,試探性的加入,剛好把糯米粉溼透成型即可。如果水多了,沒有多餘的糯米粉時可以放置一夜,這樣糯米粉裡的水會揮發。
▶10. 將磨好的芝麻與糖放入大油。芝麻需要多放點,因為比較幹。調好後放入冰箱讓油脂凝固,這樣方便我們包製。
▶11. 去一塊糯米麵,捏成皮。
▶12. 放入芝麻球或花生球,像包餃子一樣包好。去掉多餘的糯米麵。
▶13. 放到手心裡揉成團
▶14. 然後滾上幹糯米粉
▶15. 好了,我們煮湯圓嘍~~~!(*^__^*) 嘻嘻……
加入花香的湯圓,把滿滿的幸福穿成一串,每一口都會有不一樣的味道,也有著別樣的祝福味道。怎麼樣,童鞋們?你學會了嗎?
邋遢冬至乾淨年
冬至還是過年天氣的預報員
古人云,「邋遢冬至乾淨年」,大致意思就是冬至的時候天氣不好,過年的時候就會是好天氣。
東臺今天下雨了,四捨五入也算冬至時候天氣不好,如此看來,過年是不是大概率有好天氣了呢?
冬至過後便開始「數九」,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就要來到,別忘了問候家人和朋友,自己也要注意保暖哦!
「三九補一冬,來年少病痛」
在這一年中最冷
身體最脆弱的時節裡
有哪些器官容易生病?
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我們該如何進行進補呢?
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除了以上七個器官
在寒冷天氣特別注意
還需要注意下面2點:
流 感
流感的最大危害是引發併發症,加重潛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而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種慢性病的人得了流感後,容易出現更嚴重的併發症,甚至可能致死。
建議:流感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到人多的地方最好戴口罩,注意衛生,勤洗手,還要及時接種流感疫苗。
摔 傷
下雪天容易骨折、摔傷,其中,絕大部分為老年人。不要小看摔倒,我國每年約有4000萬65歲以上的老人跌倒,每萬人中有8位老人因跌倒死亡。
建議:老年人在雨雪天最好少出門,出門須有人陪。一旦路面結冰,行走時要像企鵝一樣邁著小碎步,讓雙腳平攤身體的重量。
膝蓋至臀部的股骨是老人的致命點。一旦滑倒,可用雙手支撐一下。摔倒後不要急於起身,應先檢查哪個部位摔傷了。如果腰疼,千萬不要亂動,要儘快撥打120急救電話。
現在的孩子基本已經記不清這些習俗了,
大家可以把今天這個專題放到朋友圈,
或轉給您的朋友或孩子看看,
讓我們一起記住鄉愁~
讓小東猜一下,
明天早上
您一定是邊吃湯圓,
邊看@幸福東臺 吧!
原標題:《明天冬至,這些東臺民俗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