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美書店 ∣ 疫後重啟,一起來感受那城市久違的書店的聲音!

2021-01-10 兩江商業觀察

書店,被視為一座城市的靈魂。

近日,隨著文旅產業有序復工復產,重慶街頭的書店又出現了讀書人的身影。

儘管人流量相對較少,線下讀書會等活動還未恢復,但對實體書店來說,行業在有序重啟。

為了向廣大市民了解書店恢復情況,推薦「重慶最美書店」,我們特別探訪了位於兩江四岸的多家書店,為大家帶來重慶多家品牌書店經營者久違的聲音。

01

在危機當中尋求機會,在線上尋求突破

言幾又華西區市場部/韓曉鷺

言幾又是集實體書店、咖啡文化、文創產品、文藝沙龍、特色體驗店為一體的城市文化生活體驗空間。截至目前,全國62家言幾又實體店已入駐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等14個核心城市。

自春節後,言幾又積極在線上經營中尋求突破,在危機中尋找機會,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疫情前後線上銷售的布局:

2月5日上線了「言讀:精神食糧補充站」專題活動,與京東、順豐等線下物流合作,開啟全國同城快送服務;

2月12號,該活動全面上線「餓了嗎」外賣平臺,服務再次升級,用戶可以在線選購,「餓了麼」提供配送;

2月20日,推出希望之光會員儲值活動,既緩解了現金流壓力,也給用戶提供最大誠意的福利;

3月,在摩點上線「點亮知識之光」的眾籌項目,推薦創意書單,提倡大家堅持閱讀力量。

此外,言幾又還將內容和服務優勢移植到線上。比如,精選千餘件圖書和產品,組合為符合當下時宜主題生活提案,並且定期更新,供用戶選擇;同時,開通了圖書分享直播,邀請資深圖書編輯為讀者線上解讀推薦書籍,讓廣大讀者朋友們不用出門,在家依然能享受到言幾又提供的知識服務。

線上商城以及外賣平臺的上線,彌補了一部分實體店的營收,但是總體銷售比起正常時期還相差很遠。因為言幾又一直主打的是線下場景體驗的模式,用戶主要來自線下,把客群的消費習慣轉移至線上需要一個過程。不過隨著線上圖書和產品內容的不斷豐富,以及用戶想要看書又避免出門這樣客觀條件的促使下,線上部分的營收正處於逐漸上升的狀態。

疫情最嚴重的2月底,言幾又推出了儲值贈禮活動,並發布《特殊時期言幾又致顧客的一封家書》,得到了大量顧客朋友的支持和回應,很多顧客表示願意與言幾又一起度過這個困難的時期,並用現金充值的實際行動來給予支持。因此更加確定了言幾又全力為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的決心。言幾又相信,困難總會過去,只要攜手去刺破眼前的黑暗,那麼,光明就在不遠的前方。

推薦書籍:《情緒斷舍離》、《人生十二法則》

推薦理由:正視恐慌,學會如何應對,如何更好的進入工作狀態

02

書店行業亟待規範秩序,引導良好讀書氛圍

重慶東川書城總經理/何志慧

重慶東川書城歷經21年磨勵,脫變升級於2018年,被華龍網組織評為最美書店之一。目前東川書城在重慶有4家門店,總店位於沙坪垻區沙南街16號,擁有兩千多平米,主營圖書+咖啡+文創。

此次新冠疫情,對書店行業影響較大,尤其東川書城主要是線下實景體驗,疫情期間基本沒有營收。當然,東川書城也在積極搭建線上商城,但短時間內難以改變消費習慣。

東川書城線上主要依靠建立微信群,一部分老顧客在線上下單,然後員工到店裡通過快遞發貨。有些老顧客還以充值的方式來對書店表示支持,讓東川書城經營者非常感動。

這幾年書店受線上電商的衝擊本就很艱難,但東川書城認為,書店代表了一個城市的文化氛圍,還會堅持繼續做下去。希望政府能夠多出臺一些政策措施,規範行業秩序,打擊盜版書籍,規範網絡售書價格秩序,另外也希望政府和媒體能夠引導良好的讀書氛圍,這是實體書店所需要的最大支持和幫助。

最後東川書城想對讀者說的是,書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符號之一,不可或缺。希望在疫情危機之際,在"危"中找"機"會,趁機多讀讀書,即提高了文化素養,又增強了工作能力,還支持了實體書店的生存,也為提高城市文化氛圍作出貢獻。

03

開展線上讀書會,給大家帶來力量

南之山書店運營總監/鄧榮東

南之山目前有三家書店,第一家書店位於南山公園北路,是一個被森林包圍、可觀山望江的書店;第二家書店位於重慶江北區金融街財信廣場頂樓公園,是一家商務社區型書店;

第三家書店位於重慶市渝北區N37°月光之城,是一家擁有多層樓規模的複合型書店(目前只復工LG一層)。和市場主流書店一樣,南之山採用「書店+」模式,主營業務為書店+文創+咖啡的經營模式。

南之山在4月1日進行了復工,復工時間不長,在復工後經營後,營業額已經恢復到疫情之前40%左右的水平;目前面臨的挑戰和大多數實體書店一致,希望政府或相關機構能對實體書店等文化機構提供支持,合作方能夠對書店文化類型的商家租金優惠延續一定時間,幫助書店度過客流回升期難關。

疫情爆發後,無論是書店,還是讀者,都在各自經歷著不同的困境,但無論寒冬有多泠冽和持久,只要滿懷信心和期待,只要堅持到底,春天一定會到來,就像南之山山長君在微博說的「不管經歷了什麼,都要和新的春天一起,再次盛開」 。

推薦書籍:《1918年之疫》

推薦理由:今年大家親身經歷的疫情和歷史上的西班牙流感對比,相信會給到大家一些啟示及思考。

04

上線借閱、外賣服務,希望讓讀書成為驕傲

重慶大眾書局運營總監/石紋綺

大眾書局品牌起源於1927年,而重慶大眾書局則是2018年開業,位於重慶4A景區彈子石老街,面積1074平方米,共有圖書12萬冊,是一間生長在四合院裡,以文學類和兒童類書籍為主的綜合性書店,也是大眾書局西南首家旗艦店。

疫情閉店期間,大眾書局線下實體經營轉向線上經營,與美團外賣平臺合作,首次上線書店外賣服務,方便更多人下單「精神食糧」。另外還舉辦了線上分享會,通過雲直播,邀請知名作家做客直播間。恢復營業後,大眾書局又推出了讀書借閱卡服務,讀者持卡可享受店內書籍(含新書)循環借閱,將圖書館的借閱理念落地於實體書店,為讀者提供便利。

大眾書局希望與讀者朋友們分享的是,不要放棄閱讀,不要放棄夢想!大眾書局就是「城市的一間書房」,期望會成為讀者心中的夢想閱讀集合地,以獨特的方式改變大家的閱讀和生活。

推薦書籍:《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推薦理由:比爾·蓋茨年度特別推薦,登頂《紐約時報》暢銷榜80 周!多一個人讀到這個真實故事,就多一個人勇敢做自己。

編後語

「世紀長假」逐步結束,城市逐漸復甦。 為吸引廣大市民走出家門,擁抱春暖花開的重慶商業,市商務委、重慶新華傳媒和西南購物中心(重慶)俱樂部聯合兩江商業觀察、一點資訊(重慶)等媒體,組織全市各大書店,開展以「春暖花開 美好生活」為主題的消費服務業 「十個一」系列主題活動第五場——「泡一次書店「專題活動。

四月的重慶生活開始回歸,閱讀正在路上。對此,我們一直有一個疑問,最美書店應該是什麼樣子的?這個問題1000個人心中,可能有1000個答案。

而在今年新冠疫情考驗之後,作為城市文化引領者,眾多書店依然能夠克服重重困難,為市民敞開心懷。在此,我們特別呼籲大家,去自己喜歡的書店逛逛,買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支持最美書店,支持我們的「擁抱春暖花開,享受美好生活」!

文|歆雨

原創採訪稿件,版權所有

相關焦點

  • 微紀錄片:尋找最美書店第一站之新鮮空氣書店
    經濟觀察報 EEO 視頻 出品尋找中國最美書店,這是我們的一份行動。探尋城市中極具特色的實體書店對於一座城市的意義。2017年《領讀中國》攜手雷克薩斯將和大家共同開啟一個旅程,我們將邀請各行各業的嘉賓,通過視頻的形式,採訪、記錄、分享散布在城市角落裡的「最美書店」。
  • 尋找你心目中的最美書店?原來在這裡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一起分享幾個自已覺得最美的書店。第一個是果戈裡書店。它位於哈爾濱擁有一百多年歷史的果戈裡大街上,它被譽為「中國最美書店」之一的果戈裡書店!走進書店的一樓門廳,就可以感受到濃濃的歐洲古典氣息撲面而來,眼前的一切仿佛都在訴說著這座城市曾經經歷的故事。
  • 書業觀察|法國書店重啟運動:關閉書店,城市就失去了光
    這幾天,網絡、報刊、電視上對重啟書店的討論也層出不窮。不少已經飽受電商衝擊的實體書店店主哭訴,若不允許書店開門,很快他們的書店就會倒閉。就連因為出版D.H.勞倫斯和喬伊斯而馳名世界的「莎士比亞書店」(La librairie Shakespeare and Co.)最近也不得已向讀者求救。這家書店今年3月以來,營業額比往年少了八成。
  • 一周文化講座︱書店力:天堂書店、世界最佳書店都來了
    譯者李和慶將在活動中分享參與這個項目的感受、翻譯《崩潰》的過程及體會感受。嘉賓:Matthieu de Montchalin(法國書店協會主席)、石川鬱子(蒲蒲蘭繪本館總經理)、孫雲(高級室內建築設計師)等方所「書店力:2016成都國際書店論壇」空前匯集了十數家國際與國內最美與最具影響力的書店代表,包括來自法國的莎士比亞書店、英國最大的連鎖書店水石書店、具有百年歷史的英國老牌書店福伊爾、有「天堂書店」之稱的荷蘭多米尼加書店
  • 最美書店——廣州方所書店
    方所佔地1800平米,集書店、美學生活、咖啡、展覽空間與服飾時尚等混業經營為一體。在方所的玻璃門上,是詩人也斯的贈語:「但願回到更多詩歌朗讀的年代:『隨風合唱中隱晦了的抒情需要另外的聆聽。』」這句話很好的概括了書店的經營範圍:主營人文、藝術、設計、建築類書籍,其中有4萬種港臺書刊和近萬種外文書,也有部分內地出版物。店內專門設有「方所推薦」、「媒體推薦」、「網絡意見領袖推薦」等特色書架。
  • 最美書店 | 幾何書店——於鬧市中邂逅「最美洞穴」
    每一次都會被浸潤其中的煙火氣質與盈盈書香所吸引慢下來、去感受、去思考,落戶於煙火味十足的猛追灣,是一個包涵人文、創意的慢生活的文化大型複合式書店。,分別是重磅閱讀、雪域淨土、天空之城、時光書館、空間之門、重拾生活,這六個區域各有側重又有機關聯,讓幾何書店成為這個城市中充滿人間煙火的一方淨土。
  • 以聲為錨,發現書店裡的「大世界」——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書店聲音漫步第二季上線
    「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聲音漫步」通過作家引領、書店參與和平臺互動,實現了「書店+」的跨界,突破地域、時間和行業,讓人們找到精神共鳴,重新發現書店。該節目推出後,受到廣大讀者的關注,同時探索出城市文旅結合的更多可能性。
  • 以聲為錨,發現書店裡的「大世界」——遇見一家書店·24小時書店聲音漫步第二季上線
    (詳情請戳:24小時不打烊,48位名家帶你換一種方式逛書店)該節目推出後,受到廣大讀者的關注,同時探索出城市文旅結合的更多可能性。節目以實體書店扶持與城市文化之間的有機聯繫為索引,結合首都文化定位、城市公共服務、城市經濟、城市文旅、全民閱讀等多種背景和角度,延伸挖掘書店價值,著重宣傳實體書店的特色和文化創新聯結,突出創新性、示範性和可複製性的內容精品。
  • 最美書店的商業價值,剖析網紅書店鍾書閣的設計師李想
    如今,鍾書閣每每新店開業即飽受行業內外高度關注,其「一店一設計」、「最美書店」等獨特的空間印象常常被人反覆提起,一直是多維領域中的大熱IP。   9月19日,鍾書閣都江堰店驚豔亮相,店內設計更魔幻、更極致,迅速成為熱門打卡勝地。
  • 碧山書局:被CNN評為最美鄉村書店,南京先鋒書店第8家店
    書店,作為一座城市最後的庇護所,是衡量城市文化的重要標準之一,所以每到一個地方,我都會去尋找當地最有特色的書店。碧山書局,就是黃山市黟縣最有特色和韻味的書店,曾被CNN評為中國最美的鄉村書店,書店非常美,來了就不想走,但我卻覺得悲哀。
  • 濱海這家書店入選2020江蘇最美書店
    近日2020江蘇最美書店評選公示結束在最終評出的全省10家最美書店中鳳凰新華濱海分公司濱海書城名列其中>是鹽城市唯一入選的書店江蘇最美書店評選活動由省新聞出版局主辦、省出版物發行業協會承辦,每年選出的10家最美書店,都是實體書店中的標杆和典範。
  • 領讀中國丨尋找中國最美書店第三站:三味書屋——孤獨靈魂的休憩地
    原標題:領讀中國丨尋找中國最美書店第三站:三味書屋——孤獨靈魂的休憩地 2017年《領讀中國》攜手雷克薩斯共同開啟了「尋找中國最美書店」的旅程,與各行業嘉賓一起,通過視頻,採訪、記錄的形式,探尋城市中極具特色的實體書店、深度解讀書店對於一座城市的意義。
  • 走進徐涇最美書店,感受「悅」讀魅力~
    走進徐涇最美書店,感受「悅」讀魅力~ 2020-04-28 1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最美書店掠影
    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 綜述:世界最美書店掠影  新華社記者  書店是一處心靈棲息之地。在書店,人們享受安寧、汲取知識,自由地徜徉在精神世界的海洋。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之際,請跟隨新華社記者走進幾家全球「最美」書店,在這裡放慢時光的腳步,去感受書籍的厚度、知識的溫度和精神的力量。  日本:蔦屋書店  成立於1983年的日本蔦屋書店在日本已有超過1400家分店,其中許多店鋪成為當地的地標建築。
  • 久違的書店開門迎接讀者了!
    手機出示安康碼綠碼、隨後掃描皖新通行碼、再伸出手腕測溫、然後領取號碼牌,經過一番嚴格的「安檢」後,我走進三孝口24小時書店。停擺一個多月的書店,咋天正式開業迎吝,意謂著市民的文化生活,正一步步回到往正常。
  • 全球十大最美書店之一,中國最美的書店藏在南京的地下
    英國BBC曾經評出過全球十大最美書店,其中有一座上榜的中國書店,令人驚訝的不是出現在北京,而是在古都金陵,南京先鋒書店赫然名列其中;這已經不是先鋒書店第一次登上類似的榜單了,2013年先鋒曾被美國CNN贊為「中國最美的書店」,之前還曾榮獲"中國2009年度最美的書店獎"那麼,這最美的書店,究竟美在哪裡,終於,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攝影師的鏡頭追蹤到了這裡
  • 對,你身邊的覔書店就是「中國最美書店」
    ■晶報記者 謝晨星 先鋒書店、鍾書閣,這些「最美書店」是否曾讓你神往?如今,深圳的觀眾不用再羨慕其它城市,因為深圳也有了自己的「中國最美書店」。友誼書城總經理龔縣流告訴記者,「覔書店」品牌創建於2014年,是深圳市友誼書城有限公司經營20多年後推出的又一個書店新品牌,是為友誼書城今後更好發展打造的新模式。三年一瞬,覔從0到7,新生新長;從九方城覔書店到壹方城覔書店,書店的面積越開越大,也越開越美。 壹方城覔書店是友誼書城旗下第6家覔書店,為「覔書店」品牌2.0升級版。
  • 朱曉劍:漫遊書店,尋找書店的生存密碼
    「就在書店吧。」以前常常聽到這樣的聚會邀請,似乎到書店是很自然的事兒。現在,這種聲音似乎越來越少了。有同好逛書店的人就更為稀少了。這也許是因為現在閱讀的方式變得多元,而書店只是眾多選擇當中的一個。我想,實體書店十年來的發展,給人印象的最大變化也在於此。
  • 重慶最美書店:南之山——用「書店+」的模式保護閱讀本身
    經過深思熟慮後,他決定開書店。成於思說:「文化、文創、閱讀感覺大家都喜歡,但很難,不好做,一路創業下來,還有個感觸就是創業真的很艱辛,一定要謹慎。」成於思說:「我們的讀者群體是25~45歲,偏年輕;書籍銷量好的是生活、文學、商業類,鴛鴦那家店兒童類也賣得比較多;兒童類的書籍更能抵禦網際網路的衝擊,小朋友看到有吸引力的就想買。」
  • 最美書店—成都本土品牌書店言幾天府芙蓉園店來了!
    從這點來講,但捷希望言幾又的設計和創新給大家帶來不同的設計方面、空間方面的感受,另外 「言幾又」這個名字從品牌上來講辨識度比較高,能讓人記得住。經過多年的品牌沉澱,言幾又已經從專為用戶提供閱讀的「偏安一隅」,迭代為融合設計、城市人文、生活美學的城市文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