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被貶後寫下一首詞,豪邁背後儘是柔腸,道盡人生滄桑

2020-12-02 娛樂小魔王

詩人給我們的印象都是柔弱的,而他恰恰相反,被後人稱為文武將領,既能吟詩作對,也是上陣殺敵,他就是辛棄疾。

辛棄疾是我國著名詩人,但從他的詩中可以看出他有過一段時間的軍旅生活,並且還上過戰場,與敵人展開搏鬥。

公元1181年~公元1192年,辛棄疾被彈劾後,便被免去了官職,隨後一直在帶湖一帶居住。在這期間,辛棄疾看起來已經是閒散之人了,沒有朝堂之事來煩憂,而實際上,他內心卻是猶豫的。他是個極為愛國的人,國家的局勢一日不如一日,自己卻也遭受免職。

這是辛棄疾被彈劾去職、閒居帶湖時所作的一首詞。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上片回憶自己的少年時代。風華正茂,涉世不深,樂觀自信。

首句「少年不識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

那時的辛棄疾,空有抗金復國的膽識和才略,卻不知何為「愁 」,為了抒發一段所謂「愁情 」,他是「愛上層樓」。

隨著年歲的增長,經歷了種種事情,處世閱歷漸深,對於「愁」字才有了真切的體驗。

辛棄疾懷著捐軀報國的志願投奔南宋,本想與南宋同心協力,共建恢復大業 。

誰知,皇帝對他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他不僅報國無門,而且還落得被削職閒居的境地,「一腔忠憤,無處發洩」,心中的愁悶痛楚豈是這一個字能說盡的?

「而今識盡愁滋味」,一個「盡」字,包含著他諸多複雜感受。而兩句「 欲說還休」,更是訴出了想說又不能說的無奈。

在當時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況下,抒發這種憂愁是犯大忌的,因此稼軒只得轉而言天氣,「天涼好個秋」。表面形似輕脫,實則十分無言、無奈。

辛棄疾的這首詞,也算是說出了很多人的經歷吧,但是,言語多多,只有自己經歷了才懂其中的悲涼與無奈。

辛棄疾的詩風我們都知道是非常豪放大氣的,一腔熱血、慷慨激昂,有著強烈的愛國之情。但是就是這樣一位豪放派的詩人,卻能寫出如此細膩感情的家庭溫暖的詞,可見他對這種美好生活也是非常充滿嚮往的。

辛棄疾一生的詞作都記錄在了《辛棄疾詞傳》中,這本書記載了他生平的詩詞和人物傳記。細細翻閱能夠讀懂辛棄疾一生的所有才情壯志,更加了解這位詩人。

這一套書中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和《蘇軾詞傳》,都是我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詩人,一同領略他們那充滿傳奇的一生。特別是蘇軾和辛棄疾兩人合稱為「蘇辛」,譽為「詞中之龍」。

如今教育也側重對古詩詞的考察,可以理解為誰把握的詩詞多,誰就搶佔了先機。多閱讀詩詞也能增長我們的才情。

六本書一共僅需79元,就能夠讀到這6位大詩人的傳世名作,領悟這些名人的人生真理,何樂而不為呢?

相關焦點

  • 辛棄疾最悲涼的一首詞,豪邁背後儘是柔腸,讀罷內心儘是滄桑
    辛棄疾有著出色的個人能力,在南宋那個重文輕武的朝代,辛棄疾可以說是難得的文武全才,即便是這樣,早年就已經縱馬幾進幾出金營的辛棄疾辛棄疾不光有豪放,豪放之餘他也有悲涼之作,讀起來感人至深,令人難以忘懷。古人的離別是一朝分別再見已不知道何年何月,因此古人特別重視離別,除了十八裡相送之外,他們還會在內心感情最激動的時候賦詩一首,以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如此膾炙人口的詩詞便這樣被創作並流傳下來。
  • 辛棄疾一首詞道盡人生無奈,曾經年少輕狂氣盛,如今老來回首滄桑
    而早在千年之前,就已經有人把這種感受,寫成了一首流傳千古的經典宋詞——辛棄疾一首詞道盡人生無奈,曾經年少輕狂氣盛,如今老來回首滄桑。或許是看慣了太多的感慨與嘆息,如今人們的心靈,已經很少再被詩詞歌賦所打動。但這首宋詞卻是一個例外,只要對其中的境界體會得足夠仔細,內心深處必然會有一種聲音,跟它產生共鳴。
  • 蘇軾被貶黃州,心情低落遊歷赤壁,隨手寫下一首詞,卻傳誦至今
    蘇軾,絕對是個很優秀的詞人,身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詞既能豪邁恢宏、也能婉約清新,與辛棄疾並稱為「蘇辛」,個人覺得他可以坐上宋代詞人的頭把交椅。蘇軾的詞作現存約300餘首,精品眾多,只選擇一首代表作很難取捨,還是選了他的這首《赤壁懷古》吧。《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 蘇軾被貶黃州,心情低落遊歷赤壁,隨手寫下一首詞,卻傳誦至今
    提到唐詩,我們肯定繞不開李白和杜甫,而提到宋詞也一樣繞不開一些名字,比如蘇軾、辛棄疾、李清照、柳永等。但如果要評價說唐詩宋詞中的巔峰之作是哪一首?今天史官就要和你好好談談。蘇軾到了黃州後,有好友送了蘇軾一塊地,蘇東坡就在上面種了些莊稼,並自稱為東坡先生。雖然蘇東坡是被貶在黃州,但他很有情懷,時常去看江,看赤壁,而在赤壁看到了絕美的風景,就想到了這裡發生的精彩故事和英雄人物。
  • 蘇軾被貶後創作的一首詞,為友人小妾而作,卻安慰了世人900年
    這首詞的原文是: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裡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在這首詞的背後,其實隱藏著一個故事。創作這首詞的時候,蘇軾已經43歲,由於受到官場黨派鬥爭的關聯,被卷進了"烏臺詩案",導致自己被貶黃州。王鞏,字定國,是蘇軾的好友。
  • 辛棄疾最虛偽的一首詞,看似詼諧可愛,卻句句令人肝腸寸斷
    辛棄疾性格豪爽,作品有著非一般的大氣磅礴。在南宋那個外敵入侵的慌亂朝代,辛棄疾作為一名文人沒有坐在在朝堂等待,相反,他一直在儘自己的能力去挽救國家,抵抗外族入侵。他年輕的時候參加過義軍,後又任地方通判使,一腔赤誠的他,嘗遍了做官的滋味,卻因小人讒言數次被貶。
  • 辛棄疾寫下戒酒詞,不久反悔,又寫下一首破戒詞,成為千古笑談
    辛棄疾,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為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是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然而,喝酒傷身,尤其是過量飲酒,對人的身體有巨大的不好影響,而辛棄疾便是年老之時遇到了這樣的情況,甚至連筆都拿不穩了,於是他便有了戒酒之心,並寫下了一首《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表明自己戒酒的決心。《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
  • 辛棄疾被罷官,寫下這首狂放之詞,豪邁之中夾雜著無奈
    儘管辛棄疾文武雙全,卻也逃不過仕途不順的命運,在他的一生中,曾經多次經歷過被罷官,又被復用。在某一次被罷官後,辛棄疾寫下了一首詩。《賀新郎.甚矣吾衰矣》,堪稱是他六百首詞作之中,最是張狂的一首。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一尊搔首東窗裡。
  • 蘇軾臨終絕筆,人生最後一首詩,僅28字,卻道盡人生的三重境界
    蘇軾臨終之前寫下的最後一首詩《廬山煙雨》,雖然只有短短的28個字,卻道盡人生的無常!可能不了解蘇軾的人對這首詩不太熟悉,寫下這首詩的時候蘇軾已經60多歲了,在經歷了滄桑世事,經歷了一生的顛沛流離之後,此時的蘇軾已經是一位風燭老人,早已沒有了當年的意氣風發。這首詩更像是人將遲暮,一位老人對於人生更深層次的感悟。
  • 蘇軾臨終絕筆,人生最後一首詩,僅28字,卻道盡人生的三重境界
    其實蘇軾的一生過得也十分坎坷,屢次被貶,挫折不斷,但是他照樣能夠過得很瀟灑,用一種樂觀的態度面對一切,即便是前一秒深陷苦海,下一秒也能夠談笑風生,實在是令人佩服。蘇軾臨終之前寫下的最後一首詩《廬山煙雨》,雖然只有短短的28個字,卻道盡人生的無常!
  • 辛棄疾被貶後,寫下這首詞,被稱為最狂的詞,讀後全身舒暢!
    但是讓人遺憾的是,即便辛棄疾能文能武,有膽識,但是仕途並沒有很順利。他經歷過多次被罷免官職,之後又多次被恢復官職。一、詞人寫這首詞的原因他在一次被罷免官職之後,寫下了一首醉狂的詞,這首詞就是《賀新郎·甚矣吾衰矣》。在這首詞的序當中,詞人寫明了自己寫這首詞的原因。那時候辛棄疾在江西的一個停雲亭當中。
  •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除了散文上的成就,蘇軾在詩、詞、書、畫等方面也得很高成就;詩歌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善書,為「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
  •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
    蘇東坡被貶黃州,途中遇雨,寫下人生最曠達的一首詞,常人難及!蘇軾被貶黃州,寫下人生最孤獨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除在散文上的成就,蘇軾在詩、詞、書、畫等方面也得很高成就;詩歌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善書,為「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
  • 蘇軾臨死前一首詩,短短28字,道盡人生3境界,不少人卡在第2層
    臨死前寫一首詩,短短28字提起蘇軾,大多數人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詩人,但他還是一個身有官職的朝廷官員。二十歲那年他就考中了進士,稱得上是年少有為,但是他的仕途走得卻並不平坦,做官期間他有過三次被貶的經歷。
  • 秦觀被貶後寫下一首千秋歲,十年後黃庭堅寫下同名詞作,高下立見
    眾所周知,蘇軾是全才,詩、詞、書法、繪畫、散文,無所不精。 作為他的弟子,黃庭堅在書法和詩歌創作方面的成就絕不亞於其師,兩宋影響力最大的詩歌流派,便是以黃庭堅為開山祖師。 而至於秦觀,更多的成就則是在詞的創作方面,被後世尊為婉約詞派的一代宗師。
  • 一代名將辛棄疾,遭遇罷官後,寫下一首詩,道盡平生狂傲
    在還沒有回歸南宋朝廷的時候,年輕的辛棄疾就帶領著義軍對北方的金人進行反抗戰鬥。這時候的他是肆意地,利用自己的軍事才能一次又一次地戰勝金軍。而回歸南宋朝廷後,卻被朝內的主和派牽制難以重新回到北方前線。看著眼前的秀麗江山,回想起自己閒居在家的這段時光不禁內心有一絲特殊的感嘆,所以寫下了這首詞。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最開始的上半首詞句裡,辛棄疾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 辛棄疾給妻子的祝壽詞,為哄她使盡渾身解數,7個字道盡男兒柔腸
    當年蘇軾在給好友陳季常的一首詩中,寫道:「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著著實實地將這個「妻管嚴」好友調侃了一回。雖然在唐宋文壇巨匠裡,並沒有像陳季常這樣的男子,不過寵老婆的卻不少,只是這份對妻子的愛似乎總是來得那麼晚、那麼令人傷感。
  • 辛棄疾最狂野的一首詞,有「匈奴未滅」之遺風
    眾所周知,宋詞豪放派最具代表的人物便是蘇東坡和辛棄疾。蘇東坡首創豪放派,而辛棄疾卻是將豪放詞風演繹到了巔峰。若說蘇東坡的詞是豪放曠達,那麼辛棄疾的詞便是狂放激昂,充滿熱血之氣,讀來令人豪氣頓生!但不得不說的是,辛棄疾也是一位悲劇詞人,一生立志抗金恢復河山,卻屢受打壓,自從青年時代率義軍歸宋後,再也沒有能上馬殺敵。
  • 辛棄疾一生最「絕」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王國維讚不絕口!
    辛棄疾一生最「絕」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王國維讚不絕口!「平生塞外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裡江山。」他是慷慨悲壯的英雄,也是情感熾熱的詞人,他空有殺賊本領,報國豪情,卻一生寂寞。烏臺詩案後,東坡屢屢遭貶,轉而向出世,常有「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之嘆。東坡的出世之念,可以當真。辛棄疾則不然,從中年開始,屢屢遷任、遭貶,也有「我愧淵明久矣」「素壁寫《歸來》」之句,但稼軒的「歸來」之思,卻不可當真。
  • 辛棄疾被罷官後,寫下最狂的一首詞,讀完大呼過癮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時期最著名的抗金將領,也是一位傑出的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作為一位抗金將領,辛棄疾武功精湛;作為一位傑出的詞人,辛棄疾文採橫溢。在文學和武功上,都達到了極致的辛棄疾,締造了很多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