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詞另類解讀:第18期)
(文·張凡)
人在年少時往往都有很多夢想,一心只想高歌猛進,更上一層樓。甚至還會把自己假設成多年之後的樣子,去體會本不屬於那個年齡的感受。可一旦時過境遷,真的走到那步田地之時,卻又總是喜歡回首曾經。這便是人生中的無奈,憧憬到不了的未來,懷念回不去的過往。而早在千年之前,就已經有人把這種感受,寫成了一首流傳千古的經典宋詞——辛棄疾一首詞道盡人生無奈,曾經年少輕狂氣盛,如今老來回首滄桑。
或許是看慣了太多的感慨與嘆息,如今人們的心靈,已經很少再被詩詞歌賦所打動。但這首宋詞卻是一個例外,只要對其中的境界體會得足夠仔細,內心深處必然會有一種聲音,跟它產生共鳴。
這首宋詞名為《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雖然簡潔明了,但卻寓意深刻,可謂是一首不可多得的絕世佳作。即便辛棄疾一生留下無數名篇,但這首詞卻始終擁有著一個,不可代替的位置。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宋·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有人曾言,人生就像是一個沙漏,隨著歲月的流逝,裡面的沙子只會越來越少,留下的只是一片空蕩蕩的回憶。如今再看這首宋詞,這樣的感受真是越發的明顯,就連辛棄疾這樣的人中龍鳳,都會在英雄遲暮之年,忍不住打開塵封的回憶。頂著滿頭蒼蒼白髮,去回想當初的年少輕狂。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這是他對於年少時光的第一印象,熱血方鋼,一往無前,從來不知道何為憂愁,更不曾回首過往的蕭瑟之處。因為那時候對他來說,一切都在未來的天空,沒有可以回首的歲月。他只想走得更遠,飛得更高,「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何日望斷天涯,方才心滿意足。
可是隨著人生的路越走越遠,他才發現「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時光,竟然已經在不知不覺當中漸行漸遠。不知從何時開始,那個意氣風發,喜歡彈劍高歌的少年,早已不見了蹤影。那個一心追尋夢想,從來不會回頭的辛棄疾,似乎也已隨著少年時光,一同逝去。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現在的他已經嘗遍了人間的冷暖,飽經了世事的滄桑。世間的千般愁緒早已將他緊緊捆綁,無情的世態炎涼也已讓他遍體鱗傷。物是人非,不復當年。
一句「欲說還休」,最是能夠體現出他內心中的悲涼。心間萬般苦,又能訴向何處!胸中一腔情,只嘆無人來聽。他感覺自己,就像是一朵生長在幽谷中的蘭花,哪怕有一天將會在秋風中飄零凋落,卻依舊不會有人問津。
「卻道天涼好個秋。」
心中縱有千言萬語,最後卻只能化成這一句不著邊際的感慨。秋風瑟瑟催人老,遍野枯黃夜初涼,人生遲暮,冷暖自知,在孤獨中咽下辛酸。
在這首宋詞當中,可以看到一個少年時的辛棄疾,帶著一腔豪情登上高樓,望盡天涯,獨領風騷。又看到一個垂垂老矣的他,在黃昏的秋風中回憶著曾經的過往,獨自神傷。
辛棄疾這一首詞,真可謂是道盡人生無奈,曾經年少輕狂氣盛,如今老來回首滄桑。這種景象讓人不禁聯想到,到了遲暮之年的我們,又是怎樣一種姿態,是否能夠坦然的去面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