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慕容名復者,浙西路平江府(今江蘇蘇州),鮮卑族人。
天龍八部這樣說他:面如冠玉,風度翩翩,文武雙全,瀟灑閒雅,機警多智。
祖先是十六國時期進入中原,建立了燕國的鮮卑慕容氏,作為沒落皇族貴胄,被取名為「復」,時時提醒自己復國稱帝。
故國已在望,不過是錯覺。這個「復」字,註定了他將為了那個虛無的大燕國奮鬥終身,也註定了他將從一個翩翩君子一步步變成唯利是圖的小人的命運。
俗話說:人就像彈簧,沒有壓力,彈不起來,壓力過大壓扁了,也彈不起來。所以說要張弛有度,勞逸結合。
他的壓力太大了,光復一個國家,談何容易啊。當時北宋統治還算穩定,大遼,金國,蒙古都勢力強盛,你想叢中攪鬥取利而光復大燕國土,那是千難萬難。其父慕容博也不是為此鬥了一生,卻可鬥得一世仇恨。
但是他沒有辦法,家人,族人都看著他呢,丟掉了天下,他和他的族人們不論到哪裡,都覺得是寄人籬下,唯有光復故國才能生存,才對得起祖先。
為此慕容復不得不拋棄所有,一步步成為那個唯利是圖,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無恥之徒。
拋棄朋友。
南慕容,北喬峰。當武林中所有人都把他們的名字放在一起,他們是不是神交已久的朋友?當然是的。喬峰當年就承認了這一點。慕容復心裡肯定也是這樣想的,因為他也喜歡交朋友。
可是在少室山的時候,他不得以要和莊聚賢聯起手來對付喬峰。
他不能像王語嫣說的那樣,南慕容,北喬峰,聯手力抗天下英豪,將來成為武林的佳話。他是以興復大燕國為要任,不會為了自己神交的朋友而得罪天下英雄的,所以他選擇了拋棄朋友,收攬人心。
可他沒想到的是,他這樣做得到的人心,只是小心之人,不能得到士者之心。因為當時的武林義字當先,說什麼,也不能出賣朋友。段譽罵他:你與我大哥齊名,就不應該乘人之危,何況你被冤枉的時候,我大哥還為你捨命開脫呢!
更讓他想不到的是,天龍三弟兄聯手打勝了這一仗,他們都揚名天下了。只剩下他,拋棄了朋友,也沒能如願得到天下英豪的心。最後選擇自殺,幸得其父阻止。
拋棄愛侶。
王語嫣的美,傾國傾城,誰人會視而不見呢?
慕容復是翩翩君子,風流少年,更加不能對這種美色不動心的。可是他心中更大的是復國的責任,所謂,匈奴不滅,何以為家。
也許他心裡早就想到有西夏主公招親一事,所以他對表妹一直都是不冷不熱,冷了,這樣的美人給了別人,豈不可惜,熱了,萬一要成親,那以後就沒有其它機會了。
所以,當西夏主公問出那三個問題時,他義無反顧地講出了自己的答案:我沒有什麼最愛的人,我想快樂是將來的,我希望見到公主之後能回答起這些問題。
在他心裡,只要能幫助他復國的人,不管她是醜是美,不管她是好是壞,他都可以喜歡,都可以娶她,這就是他的愛情觀吧!所以他拋棄了美麗,善良,又溫柔的王語嫣。
拋棄族人。
包不同,風波惡等人應該可以算是他的族人了,鞍前馬後跟了他幾十年,最後因為利害關係被他無情地殺死。
機關算盡,他不得以拜段延慶為義父,可這卻激怒了跟了他幾十年的包不同,把他的種種不是說了出來,不忠不孝,不仁不義,這時候的他確實當得起了。
投靠大理,以後再行反叛,是為不忠。
拜段延慶為義父,對慕容氏為不孝。
日後起兵殘殺大理群臣,是為不仁。
賣友求榮,是為不義。
包不同死在了他掌下,風波惡要為包不同報仇,也被他殺死。他當時可能也茫然了,跟了自己幾十年的包三哥,風四哥都殺得,是不是真的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呢?
結語。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他沒有丟掉性命,可是卻瘋了,瘋在了他做皇帝的夢裡。
用同的話說:興復燕國的大業雖然堅難萬分,但咱們鞠躬盡瘁,竭力以赴,能成大事,固然最好。若不成功,咱們也算是堂堂正正走在這世上的好漢子。
人要有理想,有抱負,但是不能為了理想和抱負不擇手段。不然就算達成理想和抱負,但是失去了一切又有什麼可取之處呢?如果竭盡全力,堅持以赴了,就算達不成,又有什麼感覺遺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