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國:新水墨下的女性表達

2020-08-25 廣州藝博匯藝術館

石建國,1964年生於中國河北唐山,1991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現為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美術」編輯室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石建國 | Shi JianGuo

近年來,中國水墨在如今多元國際的時代背景下迸發出了多樣的水墨形態,隨著水墨形式的拓展及精神表達的延伸,新水墨應運而生。新水墨有別於傳統水墨的固有程式,以當前的文化語境為立足點,生發出關注個體、關注內在的水墨新語言。


石建國《我們的田野(之三)》231x146cm 2008年 紙本水墨

石建國積極踐行在中國新水墨的探索道路上,在數十載的藝術實踐過程中,他發掘了新水墨表達的多元性,並確立了自己的水墨創作方向,用全新筆墨呈現女性形象,通過展現一個個婀娜多姿的都市女性形象,揭示了在劇烈的城市化進程中,都市女性群體的各異形態。


石建國《午夜留聲》80x148cm 2007年 紙本水墨

觀石建國筆下的香草美人,人物的服飾、髮型均散發出濃厚的東方女性的獨特韻味,但又不同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月份牌美女圖的那種豔俗,她們是嫻雅的,又是回歸原始狀態的,而非矯揉造作。石建國所構建的女性,多神情自若,並與畫面中的貓咪形成了奇妙的互動與映襯,散發出如貓般悠然自得又高冷的人物氣質。


石建國《如煙》77x146cm 紙本水墨 2007年

在筆墨景觀中,石建國自由構建出女性人物水墨新形態,從石建國一系列的人物畫作中,我們可以直觀感受到一种放松、流暢和嫻熟從畫面中溢出。在一筆一墨自然點綴中,石建國將水墨之乾濕、構圖之疏密互融共生,最終生成一氣呵成之氣韻。


石建國《夏涼》 75x193cm 水墨紙本 2007年

不同於西方繪畫的層層滲入,石建國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始終貫穿著國畫氣韻的哲學和風骨,這種連貫氣息來自於畫家控筆的自如和內在精神的傾注。藝術處理在帶給觀者視覺美感的同時,也帶給畫家以精神領悟,進而讓畫面中的主體人物更具層次和質感。


石建國《姐妹》 49x76cm 水墨紙本 2016年

從以往的藝術發展進程中,我們不難察覺到:駐立在不同時空的藝術家們總是樂於用不同的圖像去表現他們所處時代的風貌。因此,石建國也從自身生活中去尋找和創造能體現時代特徵的圖式,在虛實結合中,我們能夠清晰感知到畫家與人物之間的深度對話,以及在時代車輪不斷前進中女性群體的精神風貌。


石建國《紅酒-1》48.5x79cm 水墨紙本 2016年

細觀石建國的筆下女性,打破了以往女性拘謹、勤勞的形象,手夾香菸、駕駛著車輛、隨處擺放的煙盒等場景的塑造,呈現了新時代女性對於生命的體悟。石建國用新水墨延續了女性意識之下的文人傳統與風骨,這是一種流淌在血脈當中的東方哲學精神,讓觀者在現實與虛幻的交織中,重新審視和構建本我心靈的樂園。


相關焦點

  • 石建國:筆墨景觀中的女性風度
    石建國作品《姐妹-6》水墨紙本 48×58cm「八五」之後入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60後水墨藝術家石建國先生,對女性題材創作有著個人獨特的理解,嫵媚動人的新古典女性水墨人物,是他主要的創作對象。他脫離慣有的「男權」欣賞視角塑造美而不淫的女性新形態,創作出別具一格且兼具時代性與獨特性的女性之美!
  • 舞動著的畫中思緒——品讀石建國的《蝶舞》系列作品
    從石建國創作的《蝶舞》系列作品中,我們不難從中看出人物的外表特徵,手拿香菸的神態,細長嫵媚的眉眼,散發出人物不屑與孤傲的氣質。>歷經多年的藝術實踐,石建國早已提煉出獨屬自己的藝術語言,其筆下的人物造型及線條較為工細,設色淡雅,在水色交融間,渲染和滲透較為隨意,生成渾然天成之趣。
  • 石建國是在中國繪畫體系中酣暢地踐行水墨繪畫語言的功能和表現性
    石建國的水墨實踐即是在追求這樣一種方向,是以一種自覺的信心,在水墨的空間裡縱橫馳騁,將心態、筆勢、生活合為尺幅天地。讀他的作品,需要進入到它的自身語言維度上,由內部的體驗來心會其藝術的特點,若然僅僅關注在外部關係上,則無以領略中國水墨凜凜之生機。
  • 【石建國】筆趣與自由
    因此,建國的水墨人物富有戲劇化、生活化。趣味不失為是生活態度的補充,它不再是沉重的歷史畫卷,但顯示了一種生活姿態——讓繪畫充滿了樂趣。石建國對這種生活姿態的把握如同達摩面壁,參悟了繪畫可以解衣磅礴、應手隨意。
  • 「她水墨」中國當代女藝術家水墨大展在京開幕
    、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汪港青教授分别致辭祝賀,樸素的言語和飽滿的情感中都對女性藝術家在中國畫創作,以及她們在中國畫學術研究領域做出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她水墨」大展顧問、北京愛爾公益基金會創會會長陶斯亮女士出席開幕式,並對「她水墨」大展稱讚有加,希望「她水墨」展覽繼續辦下去,成為中國畫壇一個有影響的學術品牌。
  • 水墨寫生:新圖式與新表達
    當代水墨畫在創新的同時要重視傳統,山水畫的創新離不開傳統,尤其是對於筆墨技法和意境氣韻的學習不可以忽略。宿利群的水墨景觀系列作品在繼承傳統山水畫的基礎上大膽突破,充分發揮了水墨的獨特魅力,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時積極吸收外來優秀文化,為當代水墨畫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生機。
  • 藝術家蔡廣斌與他的「影像水墨」:傳統水墨的新表達
    今年三月,《再造新墨韻:蔡廣斌當代水墨藝術研究展》(下簡稱《再造新墨韻》)在華府藝術空間展出。走入展廳,不少作品被IPHONE的黑色外殼包裹著,畫面的主體僅是一張面容特寫,除此之外,幾乎沒有任何多餘的留白。他們或疑慮、或審視、或慌張,甚至看起來有些奇怪,部分作品還因失焦重了影。蔡廣斌解釋道,這些「重影」反映出自拍者內心的搖擺——既想表達自己,又舉棋不定——研究個體心理訴求是他的創作母題。
  • 頭戴工程帽揮毫寫書法「抹灰哥」石建國身處塵埃心懷江海
    上次採訪一年後,記者再次見到石建國時,他的笑容依舊靦腆。陽光下,皮膚黝黑的他舉著手,向記者打招呼。那是一雙粗糙、布滿紋路的手,十指的指縫裡,沾滿了灰黑的泥土。若不是此前相識,很難將這雙手與書法聯繫在一起。「有夢想的人就值得被尊敬,好樣的!」「小哥哥很棒,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 100位女性藝術家展現「她水墨」風採
    參展的100位女性藝術家從50後至90後,年齡跨度近半個世紀,她們均為各自時代下具有代表性的女性藝術家。由於疫情持續防控的要求,「她水墨」展覽分兩場展出,首先是在「水墨新潮」單元裡展示50位女性藝術家的110件作品,另外50位女藝術家的116件作品於9月12日在「水墨後浪」單元裡呈現,展至9月20日。
  • 100位女性藝術家展現「她水墨」風採
    9月1日起,由今日美術館、北京華亞藝術基金會主辦的「她水墨——中國當代女藝術家水墨大展」在今日美術館舉辦。參展的100位女性藝術家從50後至90後,年齡跨度近半個世紀,她們均為各自時代下具有代表性的女性藝術家。
  • 「她水墨——中國當代女藝術家水墨大展」在今日美術館開幕
    出席「她水墨」大展開幕式的主要嘉賓有張冀、曾慶洋、 郭珊、 楊建國、石建國、楊聲、 代瑞雪、劉梅子、龍錚、何京生、胡勁光、張雁之、鄭硯農、陶冶、李戟、解丁丁、邵琦、張運鋒、王豪文、馬達飛、王瓊、馬東生、曾力、張永明、陳真、 王子勇、仝凌飛、馬龍、陳海平等在京的政界、經濟界和文化藝術界嘉賓及參展藝術家近百人,其中還有專程從天津、石家莊、 廣州、 蘭州來京參加開幕式的參展藝術家。
  • 「她水墨」大展學術研討會暨「水墨後浪」開幕式在今日美術館舉行
    出席此次展覽開幕式的嘉賓有北京華亞藝術基金會監事長張冀先生、國防大學教授黃宏先生和當代中國畫家馮鍾雲、江源、石建國、姚大伍、陸虹、嶽增光、趙強等業內人士及藝術家粉絲、鐵桿觀眾百十餘人。還有專程從長三角江浙滬、粵港澳大灣區趕來的參展畫家與京津冀參展畫家匯聚一堂,共享特別時期難得的水墨藝術盛宴。
  • 文人水墨 詩意表達|阮勇的新文人水墨符號
    他的山水畫,有鮮明的筆墨語言和強烈的藝術個性,形成了大開大合,圖式整飭,虛實分明,結構簡潔的的新文人水墨符號。中國畫以線造型為主,「以形寫神」,寫「形」的目的全在於傳神傳意。因而阮勇在形的刻畫上大下過大功夫。然中國畫又非真實再現真實之形,而是高度概括與提煉物象之「真實」。
  • 「她水墨」大展「今日」隆重開幕
    」大展參展的一百位女藝術家涵蓋50後至90後特別具有代表性女藝術家群體,跨度達半個世紀,是彰顯20世紀中國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來中國畫壇女性水墨藝術家成長、發展的宏圖大展。她水墨系當代中國畫女藝術家水墨大展,是21世紀中國畫壇當代女藝術家群英薈,她們既是當代中國女性水墨藝術的佼佼者,也是新時代藝術公益的踐行者。
  • 以當代水墨營造多維女性空間
    《窺-6》 水墨 絹《七個夜晚:第一夜》 麻紙水墨從近日起至7月29日,彭薇個展「彭薇:女性空間」在廣東美術館舉辦。此次展覽集中呈現了彭薇2017年-2020年創作的《七個夜晚》《故事新編》《窺》《這就是她》《夢中人》《器世間》等7個系列近60件作品,涉及水墨、裝置、影像等多種形式,帶領觀眾進入彭薇不同形式的水墨藝術作品所營造出的多層次多維度的女性空間,讓觀眾重新體驗關於女性的不同境遇和命運。
  • 注入新國風,《水墨人生》如何開啟言情劇新表達丨專訪導演麥田
    差異化言情新表達《水墨人生》故事背景設立於民國。這是近代言情劇中鮮少涉及的年代,首先在劇集市場就打出了差異化。民國時局動蕩,三教九流相互碰撞、中西文化相互交匯,動蕩與浪漫,現實與摩登,讓劇作人物命運與發展更富有張力。
  • 「她水墨」大展在北京今日美術館隆重開幕
    」大展參展的一百位女藝術家涵蓋50後至90後特別具有代表性女藝術家群體,跨度達半個世紀,是彰顯20世紀中國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來中國畫壇女性水墨藝術家成長、發展的宏圖大展。她水墨系當代中國畫女藝術家水墨大展,是21世紀中國畫壇當代女藝術家群英薈,她們既是當代中國女性水墨藝術的佼佼者,也是新時代藝術公益的踐行者。通過展覽中的這些作品,觀者們感受到年齡跨越半個世紀的當代水墨女藝術家,這些不同代際的水墨女藝術家立足傳統又直面理性創新的價值追求,以當代藝術的觀念性介入傳統繪畫形式,開闢當代水墨具有文化自信與本土原創性的新時代路徑。
  • 廣州藝博會推薦|在矛盾中構建新境——品味石建國風趣的女性群像
    女性,是歷代為人所不倦的繪畫題材。由此而發展的仕女畫也成為中國人物畫裡一個重要的分目,形成了相當清晰成熟的發展脈絡。晉之清姿飄逸,唐之丰容華貴,宋之樸素平謹,明之端莊文雅,清之風露柳韻。由不同時代風姿各異的女性,反映了不同的時代面貌,歷代對女性的審美差異,以及在人物繪畫上的技法變革。
  • 當代女性畫家在玩什麼水墨?來看這個展覽
    當代中國女性水墨藝術家以出生於20世紀的「50後」和「60後」為先鋒。她們以優異的學習成績和創作成果畢業後,或到藝術院校任教,或到專業藝術機構繼續從事創作。她們在受到現實主義主題創作的藝術影響之時,也在新的美術思想的驅動下逐漸轉入當代水墨藝術語境的探索;她們新穎的水墨表現語言和水墨藝術圖像的成功嘗試,也深深地影響和帶動了她們的後學和晚輩——「70後」「80後」以及「90後」當代水墨藝術家的成長和發展。
  • 國風新水墨來襲
    作者有話說: 我希望選取一些傳統的題材和框架比如一些中國民間傳說和神話題材,結合一些現在我的觀念和感悟結合一些二次元的元素和語境去重新演繹畫面,無需刻意的深刻體悟,寄希望我自己的圖式去傳播和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智慧,在網際網路文化下去傳播自己的水墨世界觀和自述表達,讓圖式語言和面貌在傳統基礎上更加具有辨識度,希望新的國風水墨回歸生活,在新的演繹方式上和時代,媒介相互互溶,吾輩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