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外國語學院營造了處處育人、時時育人、事事兒育人的校園文化

2020-12-16 河外美美噠

在河北外國語學院,形成了濃厚的黨建文化、德育文化、讀書文化、環境文化、管理文化、創新文化等國際性的多元文化,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營造了處處育人、時時育人、事事兒育人的河外校園文化。

「西點式」口語訓練軍團大舞 臺,讓全校22000餘名師生共上一堂課。學校堅持11年的「西點式」口語訓練軍團,每天早晨7:20至8點10分,在校園裡,同學們以團、營、連、排、班為單位大聲練習口語。北京、廣州、四川以及很多省份的百所高校,來學校參觀西點、課堂改革、宿舍、外語情境實訓室建設。包括河北省四期省培項目、一期國培項目在內的河北省100多所高中的外語老師都來校進行了參觀學習。

讓公寓成為德育教育的主陣地,人人追求「在私密空間體現出的道德水平」。在河北外國語學院容納兩萬多名學生的宿舍,學校通過二十年努力把宿舍打造了「育德大學」的定位格局,在「育德大學」每一棟樓建黨總支、每半棟樓建黨支部、每三個樓層建黨小組。通過黨建形式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形成了獨特的育人場所和陣地,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為實現「制度是用來規範的、紀律是提醒紅線的、行為是養成習慣的」,學校創造了涵蓋22個框架的框架工作法:第一層次:場地、組織、人員、崗位、事情及責任;第二層次:時間、紀律、標準、過程、目標;第三層次:信息、數據、結果、質量;第四層次:比較、評價、獎懲、揚棄(繼承發揚,摒棄去除)、創新;第五層次:設備保障(設備條件)、思想體系、未來規劃。

學校通過六個平臺:朗誦閣、故事匯、演講堂、辯士臺、寫作坊、工作室,踐行六種課型:版塊式專業詞句學習課、閱讀背誦欣賞課、視聽說翻譯綜合訓練課、瘋狂口語養成課、外語規範化學習課、譯著著作課,實現讓人人涵養底蘊、培植特長、彰顯氣質、鑽石人生。

河北外國語學院讓100%的同學建立或參加到專業工作室中。通過「專業學習興趣小組——專業學習研究小組——專業研究工作室——專業學習研究所——專業學習研究中心」五個層級,幫助同學實現自己的所學與單位的所需無縫對接。

「專業化工作室」練兵場,讓學生成為「職業人」。河北外國語學院讓100%的同學建立或參加到專業工作室中,通過「專業學習興趣小組——專業學習研究小組——專業研究工作室——專業學習研究所——專業學習研究中心」五個層級,結合自己的專業和興趣,建立專業工作室,實現集智備學,對接未來就業崗位需求,最終實現自己的所學與單位的所需無縫對接。

科研成果做引擎,通過項目帶動學生成長成才。編寫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手冊系列、黨團建設成果系列、校園文化建設成果系列、校園新媒體文化建設成果系列、「今日西點」學習手冊系列、小語種專業學習手冊系列、「六個平臺」建設成果系列、學生社團文化成果系列、大學生志願服務系列等學習資料140餘種,為學校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專業化社團建設助力。

相關焦點

  • 文化何以育人?環境濡染育人方法論析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文化固有的功能與使命。那麼,文化何以育人呢?事實上,文化的這種「化人」「育人」效果總是藉助於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來實現的。文化育人方法既有「灌輸式」的文化知識教育,更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式的隱性教育,其中,「環境濡染法」是重要的育人方法。大學在推進文化育人過程中,正是通過創設良好的文化環境,來潛移默化、循序漸進地浸潤人、感染人、薰陶人,從而達到「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
  • 東港區慧通小學:以詩育人打造詩意校園
    近年來,日照市東港區慧通小學以「通達詩文 慧澤人生」為精神文化引領,不斷探求豐厚師生文化底蘊的育人渠道,努力搭建展示師生才藝的成長舞臺,積極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園詩教文化。日前,該校被評為「日照詩教先進單位」。經典詩詞啟智立能情溢校園。
  • 文化育人滋養心靈 愛校教育涵育德行——山東工商學院打造協同育人...
    山東工商學院校史館內的一面浮雕牆格外吸引人的目光。它以「發奮自勵、乘風遠航」為主題,用高度濃縮的場景和文化符號充分體現出該校大學文化建設的理念,昭示著自己的辦學特色。以校園文化為基礎,推動以文化人學校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的培育,著力營造全員育人大格局。學校積極推進建設以財商教育為特色的校園文化,引導新時代大學生樹立財商思維,提高大學生財富管理意識,為學校開展財商教育營造良好的環境。
  • 提升校園文化品位 營造良好育人氛圍
    提升校園文化品位 營造良好育人氛圍 2020-12-25 17: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樹高鐵特色文化品牌,構立體文化育人體系
    首先,學院依託課堂,構建了文化育人制度體系,以制度保障文化育人,著力推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三進工作,積極發揮課堂文化育人主陣地的積極作用,將思政課堂與專業課堂相結合開展文化育人工作,潛移默化浸潤學生;其次,學院致力加強特色鮮明、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建設,將校園文化與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高鐵文化有機融合,打造了「高鐵國風」校園文化品牌;再者,學院高度重視宣傳工作,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雙管齊下
  • 宿州學院:創新文化育人模式 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學校積極吸收地方優秀文化資源,融合自身優良辦學傳統,形成了「友善、博學、務實、奮進」的校訓精神和「敬業樂群、淡泊名利、潛心育人」的師德師風。在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推動文化育人進程中,學校及時更新辦學理念、不斷優化文化育人頂層設計,先後採取「校園文化工程」「大學文化工程」「創文化育人牌」等舉措,著力培養思想素質高、政治覺悟高、道德情操高、文化素養高的應用型人才。
  • 全市高職院校齊聚永川,探討校園文化育人
    重慶市高職院校校園文化餘人現場交流會11月18日,由重慶市高等教育學會主辦,重慶水利電力職業學院承辦的全市高職校園文化育人現場交流會在我區舉行。區政府副區長宋朝均出席並講話。宋朝均指出,近年來,永川在推進全國文明城區和國家衛生城區、園林城區創建工作中,不斷推動學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打造校園文化特色,構建「一校一品一特色」發展格局,讓國學經典、文化遺產等優秀傳統文化走進校園,融入校園文化景觀,營造了校園文化濃厚氛圍
  • 西安科技大學人文與外國語學院資助育人暖人心
    2020年12月16下午,西安科技大學人文與外國語學院舉辦「衣暖學子心,書寫成才路」主題活動,學院黨委副書記張振中為貧困生代表贈送了棉衣和學習用品,並分享自身的成長經歷,表達了對大家在學習、生活中的殷殷關切,勉勵大家立志自強、刻苦學習、成長成才。
  • 重慶市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育人現場交流會舉行
    11月18日上午,重慶市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育人現場交流會在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舉行。交流會圍繞「立德樹人」「三全育人」這一主題,探討交流新時代高等職業教育校園如何以文育人。重慶市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育人現場交流會在重慶水利電力職業學院舉行。
  • 動態的精神文化更育人
    目前普遍的觀點認為,校園文化建設主要分為三部分,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設,三部分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為學校樹立起全面完整的文化形象。置身於學校參觀學習,如果大家有意識地留心觀察,相信都會感同身受,時時處處,目之所及,圖文並茂的物質文化應有盡有,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規範具體的制度文化分門別類,各就各位,一應俱全,均達到飽和狀態。唯獨學校文化的核心內涵——精神文化遭遇冷落,無人問津,成為讓人心痛的軟肋,要麼虎頭蛇尾,要麼飄忽不定,不能一以貫之。何也?我想,原因不言而喻,乃心浮氣躁、急功近利的價值取向使然。
  • 以文化人 以美育人-校園大師劇大中小一體化育人協作平臺在華東...
    來自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宣傳處、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有關大中小學,以及華東師範大學黨委宣傳部、校團委和孟憲承書院的領導和專家出席,一起探討校園大師劇創作,深入交流大師劇育人實踐,共同見證校園大師劇大中小一體化育人協作平臺成立。
  • 「四重奏」領銜三全育人「交響樂」
    安徽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立足三全育人重要目標,把工作重心落實到學生群體、大...經濟學院不斷實踐探索育人新思想、新做法,圍繞輔導員職業規則、職業要求和新技術方法,構建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新思想、新途徑,力求在學生工作中認清形勢、找準方法、提高效率,增強育人實效。
  • 構建「師生融樂」新型師生關係 引導教師潛心育人
    近年來,華中農業大學抓住「師生關係」這一師德師風建設關鍵點,著力構建「師生融樂」新型師生關係,堅持育人者先自育,引導師生平等交流、自由互動、深度對話,探索「師生融樂」的場域從課堂教學拓展到學術活動、文化活動、實踐活動、體育活動,做到人人事事時時處處皆育人,不斷深化教育共同體、學術共同體、價值共同體建設。
  • 試點「一院一品」 城建學院挖掘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
    在上海城建職業學院「一院一品」校園文化建設匯報展示暨研討會上了解到,該校圍繞「樹一流校風,建一流院校,育一流工匠」的目標,積極開展「一院一品」校園文化建設項目的實踐探索,堅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念指導,努力挖掘學院育人內容和方式的傳承與創新。
  • 大學裡的寶藏博物館,涵養校園育人文化
    新中國成立後,高校博物館在中國博物館界也享有許多「第一」的稱號,中央美院美術館是首座專業類美術展覽館,北京印刷學院中國印刷博物館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印刷專業博物館,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是第一個專業的人類學博物館。
  • 棗莊學院:實踐育人譜新篇
    近年來,棗莊學院不斷加大改革和建設力度,逐漸形成了立足棗莊本地特色文化資源開展觀感類實踐教學、積極探索基於產教融合校企協同的勞動類實踐教學、利用援疆實習支教拓展實踐教學的運行機制和模式,大大提升了實踐育人的時代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 構建「泛在協同」社區化育人體系 形成全方位思政實踐育人格局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大力推進思想政治改革創新工作,全面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牢牢抓住學生社區——這個學生學習生活聚集最為集中、停留時間最長的關鍵區域,構建社區化全方位思政實踐育人體系,形成平臺載體全方位、育人活動全方位、發展評價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 從農耕文化中追尋學校根與魂——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文化育人...
    原標題:從農耕文化中追尋學校根與魂——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文化育人成效凸顯■新時代 新職教 新徵程(江蘇篇) 民以食為天,國以農為本。農耕文化承載著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內涵豐富的農業技術,是中華文明的根基。如何做好農耕文化的傳承,培養更多優秀的農業人才,是每一位涉農教育工作者共同奮鬥的目標。
  • 打造文化育人新模式——吉林工程職業學院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示範案例
    ,營造廣泛開展思政教育的良好氛圍。吉林工程職業學院學校全景一、建設目標發揮文化育人潤心教育聚合作用。2019年,以大力開展「黨建文化、紅色文化、廉潔文化、工匠文化、制度文化、傳統文化、農耕文化、行為文化」的「八大主題」文化育人建設為目標,著力構建「校、院、專業」三個層面文化育人體系、構建「四室一堂一館」六個領域文化育人模式、打造「美化、亮化、綠化」三個環境文化育人工程,結合「紅色文化浸潤」「踐行初心使命」「政治生日儀式」「助力精準扶貧、共築美好生活」「弘揚時代新風 創建文明校園」、「美麗校園 我們在行動
  • 中國海洋大學「海味」特色校園文化育人之路
    在校園文化建設的道路上,制定出好的引領戰略只是開始,而如何把這些美好的構想落到實處,轉化為一件件喜人的文化成果,並發揮其文化育人的功能,還需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走。    氛圍養人:海味薰陶,潤物無聲    為了突出海洋特色,讓學生在「海味」文化的薰陶中學習成才,中國海洋大學多措並舉,屢出奇招,營造了一個「知海、愛海、懂海、學海」的育人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