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東不往前伸,西不向後挪」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09 秉燭讀夏秋

我是農村漢子,我蓋了兩處房,都是親力親為,對蓋房裡面的說道很清楚。

「東不向前伸,西不向後挪」是有關蓋房採光的問題,下面我就為親們講講其中的道理。

農村蓋房是一件大事,人們對其重視程度不亞於婚喪嫁娶。畢竟百年大計,誰家也不總蓋房。

因此裡面有許多說道。比如房子向陽方向,你發現沒有?農村所有房子並非正北正南,都是稍微偏向東邊,這是因為太陽從東方升起,為了陽光照射時間長些。

還有就是院子要方正,不能一頭大一頭小,那是棺材院,住人不吉利。

也不能凹進一塊或者凸出一塊,那是刀背院或者手槍院,都是不吉利的院子。

農村蓋房都是橫成排,豎成行,儘量和前後左右鄰居保持一致,要顧及鄰家的感受。

比如你不要蓋的比鄰家房子高,最好一般齊(鄰家是多年的舊房除外)也不要在鄰家房子上空出「帽」。這在農村很忌諱,你這樣做是壓人一頭的意思,鄰家肯定不高興,你蓋高,鄰家就會加高攔水牆,如此一來鄰裡關係就會很緊張。

親們一定要切記「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搞好鄰裡關係很重要。

說到採光的問題,假如一排房子,你家的房子處在最東邊,蓋房時不要往前伸,為什麼呢?

太陽從東邊升起,你的房子往前伸就擋住了鄰家的陽光,萬物生長靠太陽,人也離不開陽光。你家往前伸,升起的太陽光遲遲照射不到鄰家,你想鄰家能高興嗎?你家住在最東邊兒,無論靠前靠後都可以採到第一縷陽光。為什麼要損人不利己往前伸呢?明白人不會做這種事。

「西不往後挪」意思是說在西邊的鄰家不要往後挪,還是說的採光問題,往後挪就會被東邊的鄰家擋住陽光。正確的做法是既不往前伸,也不往後挪。(統一蓋樓房不存在這個問題)

保持鄰家之間的看齊是正確答案。

文/秉燭讀夏秋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寧趕一山不曬根,不挪一寸莫吞陽」啥意思?有道理嗎?
    等等,總之,在農村每天都能聽到簡單通俗,卻蘊含著人生的哲理的俗語,讓你不得不佩服勞動人民的智慧!這不,前段時間和村裡幾位八旬老人閒聊時,就聽到了兩則特別耐人尋味的俗語俗語「寧趕一山不曬根,不挪一寸莫吞陽」何意?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寧趕一山不曬根,不挪一寸莫吞陽」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不僅有淳樸的民風,優美的環境,更有許多有意思的對話,閒暇之餘,大家三五成群的聚攏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的,不管是說話者還是旁聽者,都會陶醉在其中,而民間聊天之所以這麼有魅力,關鍵在於人們能熟練地運用到俗語,比如人們在討論到物品的價值和好壞時,就常感慨到「俗話說,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一分價錢,一分貨」簡潔明了的說到了要害之處。
  • 農村俗語「西高過於東,家敗損人丁」,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比如說以下的三則,俗語,你知道它們的含義嗎?一、庭院無配房,家敗主斷財在農村,在房屋建造時,主家都要求「周全」,也就是房屋需要配齊所有的設施。二、院牆高過簷,名曰「牢獄」宅在農村,房屋建造完成後,對於院落的圍牆的高矮也是有講究的,一般情況下是不能高過,配房的房簷的,原因是,如果院牆過高,在外邊看酷似「監獄高牆」,很是不好!並且,這也預示著,家人或有牢獄之災!
  • 農村俗語「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急」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所以天氣變化嚴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在古代沒有氣象預報的年代,人們就總結出來很多關於天氣變化的俗語,並以此為依據來判斷未來的天氣變化。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急:這句話正確的說法是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這句俗語根據流傳地區的不同,相應也有一些變化,在其它地區流行著同樣的說法是,東閃太陽紅彤彤,西閃雨重重,兩句俗語表達的道理是一樣的,都說明了人們根據閃電出現的方位來預測雨水的降落情況。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農村俗語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生活經驗,對人們的生活有實際指導意義。特別是在農村裡,一些息息相關的事情自然離不開農村俗語。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這句關於生活的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老祖宗們蓋房子是非常有講究的,由於蓋房子是一輩子的大事,所以老祖宗在建設房屋的時候,必經過一番的考量。而古時候一些仔細的人,在選擇房屋的住址時,也要經過「高人」指點才能破土動工。
  • 老人言:窮搬家,富挪墳,不窮不富挪大門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老人言:窮搬家,富挪墳,不窮不富挪大門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相信有不少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這些俗語對於農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說很多地方的農民對蓋房子都是有很多講究的,而這一點就可以從農村的俗語體現出來,不僅如此,農村俗語涉及的領域也是非常的多。
  • 農村古語「寧往前推一山,不往後挪一步」啥意思?今天有何意義?
    「寧往前推一山,不往後挪一步」,這是農村古俗語。本意是講農村建房時,需往前推,勿往後靠,一為人與物的安全,二為與鄰和睦共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已有重要的引申意義,今天仍然很重要!大家都知道一個道理不?那就是每逢雨季時,大山容易出現滑坡與泥石流現象,所以農村建房時要學會選擇地址,不選山腳下,不選陡峭處,不選斷層帶等地方,而需選擇平坦處。
  • 俗語:「寧往前趕一山,不往後挪一磚」什麼意思?
    緣起俗語祖輩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和智慧,傳下了很多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俗語,歷經千年而不衰。俗語包含了:人情世故、諸事宜忌、農業氣象、生活竅門、婚喪習俗、堪輿風水等等。俗語「寧往前趕一山,不往後挪一磚",可能說的是:鄰裡之間的人情世故的處理方式。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而這句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就很明確的說了這一點,那麼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呢?
  • 農村俗語:「家門有橫路,子孫多富貴」,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我們農村中會有很多的俗語流傳在我們生活中,而且很多都是比較受用的。基本上很多俗語都來自農民的日常生活和經驗的總結。在我們小時候,家裡老人經常跟我們講故事,同時也教會了我們很多人生道理,讓我們少走彎路。記得以前農村老人常說:「門口有橫路,子孫多富貴」,這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寧往南逃千裡,不願北挪一磚」,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好,這裡是【更三農】,網羅農村熱點,分享農村風土民情,探索不一樣的農村俗語!歡迎大家點讚,關注每日都有新內容,今天我們就探索一下流傳在農村的幾則俗語!我國文化底蘊豐富,在農村亦然,不僅有農諺,俗語,歇後語,還有許多的膾炙人口的謎語故事!而俗語雖然各地變現不一,但卻殊途同歸,蘊含著相同的哲理!在農村老人對俗語的喜好更甚,有些俗語講述了農業知識,也涵蓋了許多先輩對子孫的教導,以下的這三句俗語,大家都知道嗎?
  • 農村俗語「男人嘴大吃八方,女人嘴大吃窮郎」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的俗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隨口就能說出幾句,而這些俗語經過歲月的沉澱,更具魅力。每一句俗語都折射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也反應出當時的生活狀態,同時還表達了大家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因為地域不同,俗語還具有地方特色後和趣味性。
  • 農村俗語「五十不治財,六十不治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五十不治財,六十不治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相信在很多人的身邊,應該都有一些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那麼你們應該會發現一般來說,在農村生活的朋友們都會比較懂事,而且都普遍會比較早熟一點,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會比較好。
  • 農村俗語「流水向,財流光」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流水向,財流光」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一些農村的老人口中經常會蹦出一些特別有趣的老話,而這些老話其實就是農村俗語,也是農村文化的一部分。一般來說俗語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讓人一眼就能看出裡面蘊含的意思和道理。
  • 農村老話:「寧往北走一千,不往南挪一磚」,這是為啥?
    農村很多俗語都是有一定道理的,雖然看起來有點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但是實際上卻是幾代人經驗的總結,具有很深的教育意義。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句農村老話「寧往北走一千,不往南挪一磚」,看看這句話給我們講述的是一個什麼道理。
  • 農村俗語:「大暑涼颼颼,立冬笑死牛」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大暑涼颼颼,立冬笑死牛」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前農村的一些俗語已經被世人所遺忘,雖然經常聽到農村老一輩的說出幾句俗語。比如農村俗語:「大暑涼颼颼,立冬笑死牛」,這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大暑涼颼颼,立冬笑死牛」這句話從字面上看,我們完全摸不著頭腦的,因為一時半會腦洞大開的我們也想不出緣由。這句俗語是原來勞動人民根據一些實際情況而總結出來的,這句話的背景就是農耕產品與季節的聯繫。
  • 在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大關口」,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好,這裡是「豬友巴巴」,每日點評農村大小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三農趣事,農村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在農村,俗語「明七暗九,暗九大關口」,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該看看
    導讀:農村俗語「燕知寒門,狗知新婿」,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該看看生活在農村,很多年輕人走進了城市,在他鄉打工謀生,而落寞的農村,幾聲狗吠傳來,那是有生人進門了,而我們也都知道在農村小時候見到過最常見的應該就是天上飛的各種的小鳥了,而其中燕子被很多人視為「吉祥鳥」,畢竟有那麼一句俗語叫做「燕雀不入苦寒門」,而我們今天所要了解的是另一句俗語,那就是「燕知寒門,狗知新婿」,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大暑涼颼颼,立冬笑死牛」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這段時間最喜農,作物生長速度最快,常見農村老人飯前飯後在農田邊看著玉米、土豆、辣椒、花生等莊稼作物露出微笑,嘴裡還說著一些怪話,如「伏裡多雨,囤裡多米」,「伏不受旱,一畝增一擔」等等,您知道老人說的是什麼嗎?大家都知道「熱在三伏,冷在三九」,而大暑節氣正值「三伏」,今年大暑,是六月的二十一,距離大暑還有2天,農村流傳的這些知道嗎?啥意思?
  • 農村俗語:「要想睡得好,切莫頭朝東」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要想睡得好,切莫頭朝東」是什麼意思?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農村俗語,而這些俗語就是教會我們怎麼生活、怎麼為人處世,並讓我們在以後得工作生活上不迷路。雖然這些農村俗語聽起來有些粗糙,但是這「話糙理不糙」的俗語卻正確的引領了我們的世界觀,這和一些華而不實的詩句相比,這老祖宗留下的俗語則是更有魅力。因此來說,這農村俗語更貼近農村農民的生活,並指導我們後人前進。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關於睡覺的農村俗語,而農村老話說:「要想睡的好,切莫頭朝東」,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說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