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滿足的「偽自律」,正在慢慢消磨掉你的意志

2020-12-21 亦楓說情

在我又一次卸載掉王者榮耀,上網又買了一堆書,站在體重秤上看著那個慢慢升回來的數字的時候,整個人感覺就像是從一個陌生的混沌的世界忽然醒了過來,不敢相信自己過去的頹廢與面臨的現實。

可為什麼會這樣?

我明明之前卸載過遊戲,想要好好把時間利用起來。我之前明明買了一堆書,制訂好了學習計劃。我明明已經下定決心減肥,並且體重已經掉了很多。

這一切到底是為什麼?

01

周星馳在電影功夫中,有這樣一段話:

這個世界,滿街都是錢,遍地都是女人,誰能夠下決心就可以爭得贏,誰能夠把握機會就能出人頭地。現在機會來了,狠下心殺個人正式加入斧頭幫,錢和女人就全都有了,千萬別像這些臭要飯的,你看,沒一個上進的,都是混吃等死的。

我們常說周星馳的電影,小時候看到的是喜劇,長大後卻看到的是悲劇。因為只有長大了,才會明白生活的無奈,才會明白小人物的那種卑微,才能理解日復一日,平凡枯燥的生活對一個人意志的消磨是多麼可怕。

反過來看看滿足現狀,不求上進,沒有追求,混吃等死的自己,或許到了一定的程度,內心才會突然不自覺地騰升出一種力量:

我要上進,我要努力,我要成為更好的自己,我要出人頭地!

然後就開始付諸行動,制訂計劃,滿腔熱血,壯志凌雲!規定好自己必須早起,必須在某個時間做某個事情,必須堅持多久。

第一天:你情緒高昂,超額完成計劃,效果很好!

第二天:你有點疲憊,但還在堅持。

一周過去了:你仍然堅持著計劃,依然會按計劃早起,但是早起造成的睏倦讓你一整天都昏昏沉沉。

你依然會去看書,但是眼睛在看書,腦子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

有時候每個字都很認真的在看,看了兩個小時完全不知道自己看了什麼。

你依然想要早睡,可是越想睡越睡不著,越想睡越清醒。

你開始身體不適,情緒波動,直到有一天,早上醒來覺得非常非常孤獨,想哭。

這時候你才會發現,原來自己認為已經有所改變的改變,到頭來只是為了「取悅」自己。僅僅是少了一些內心受不住自己消沉的罪惡感罷了!

02

因為嘗試了,失敗了,開始懷疑自己,或許就是這樣吧,自律的生活並不適合我,而我也是芸芸眾生中最普通的哪一個,我何必這樣對待自己?

接著一個又一個理由開始說服自己,逃不出自我設定的牢籠,開始妥協,慢慢的又恢復到之前的模樣。

當再次反覆的時候,就會說自己沒有那種自控力啊,我該如何自控自己?

說起自控力,在史丹福大學繼續教育學院中,有一門公開課廣受歡迎,叫《The Science Of Willpower》,翻譯成中文是自控力科學。這門課程結合心理學、神經學和經濟學等研究成果,告訴人們如何改變舊習慣,培養健康的新習慣,克服拖延,抓住重點,管理壓力。自控力科學這門課裡的一些觀點,或許可以解答我們的疑問。

1、自控力是像肌肉一樣,有極限,會疲勞,需要鍛鍊。我們平常理解的自控力,好像只要你自己願意去做,就一定可以做到。做不到自律的人,就會被認為是一種態度上的不端正。這種態度其實是不科學的,很多人在自律這件事上,過多的苛責自己,總是強迫自己違背科學規律去「偽自律」,就好像是一個長期不運動的人堅持要舉很重的槓鈴,進行繁重的運動訓練,常常達不到運動的效果,反而會肌肉拉傷,適得其反。

2、大腦會錯誤的把渴望當做幸福。之所以說「偽自律」是「自我滿足」,就是因為很多人雖然不能從「偽自律」中獲得進步,但是可以從「偽自律」中得到滿足,這是因為我們大腦的快樂源泉,除了實際的利益獎勵以外,還有欺騙自己的「期待」,用書上的話說,就是大腦的彌天大謊,很多時候比如說我們看了異常情緒激昂的演講,或者自己剛剛制定了一個計劃,明明自己還沒有真正進行任何有益的實踐,大腦卻興奮的覺得自己付出很多努力,有了很大的進步。

3、低落的情緒會極大的損害自控力。正如前面所說,自控力是一種需要消耗能力的力量,而低落的情緒,本身就會消耗很大的精神能量,低落情緒是自控力的天敵,人們在情緒低落時會本能地讓自己舒適,更容易放棄。

就是因為心理一味地滿足才會欺騙著我們的大腦神經,片面地認為短暫的嘗試就會有所改變,就會改變目前的不良好狀態。卻不知道循序漸進的養成好的習慣,慢慢的在習慣中形成自控與自律。而一次次嘗試都以失敗告終就會慢慢磨掉對自己的信心,看不到的未來的希望了還何必前行?

03

有因就有果,一味的「偽自律」只會慢慢地侵蝕著我們,使我們的意志慢慢消沉下去。

1、偽自律常常不尊重循序漸進的原理,違反科學,盲目制訂達不到的計劃。偽自律從一開始出發點就是錯誤的,它不是為了達到一個進步的目的,而是偷換概念,把進步的目的偷換成了「吃苦」,或者是偷換成了「嚴格遵守」,因此常常既苦不堪言,又毫無效果。

2、偽自律會錯誤地獎勵自己,這種獎勵是建立在「我只要這樣做了就是一種成功」之上,而忽略了「到底有沒有效果」這件事。

3、偽自律會極度消耗一個人的能量。很容易造成人心理上的疲憊,弓弦繃得太近,就會失去彈性,造成心理和生理上都備受折磨。

哲學家康德說過: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而那些讓人變好的選擇,過程都不會太舒服。唯有內心強大的、足夠渴望的,才能有頑強的意志力去支撐,去鼓舞自己的堅持。

04

掌控不了自己的人,何以掌控人生?面對消沉的意志我們應該怎麼辦?

針對偽自律,我們需要做的是兩點:一是尊重科學,二是尊重自己。

尊重科學。就是不要自我感動,不要壯志凌雲,少給自己一些口號和不切實際的目標,靜下心來,以科學的態度,好好分析,度量,理解事物的發展規律,不能揠苗助長,南轅北轍。

尊重自己。就是要從心態上,把「強迫自己改變行為習慣」,轉變為一種能夠真正給自己提供持久動力的內心價值觀。強迫自己這件事已經非常反人類了,而如果不能從內心深處認可自己所做的努力,就會變得特別累。

美國質量管理專家休哈特博士提出的PDCA循環是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案,即計劃(Plan)、執行(Do)、檢查(Check)、處理(Act),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為,慢慢把優秀和自律內化成為自己最舒適的狀態。

相信只要肯於用心分析,反思,總能慢慢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養成自律的方式。等你熬過那段煎熬歲月的時候,你才能體會到真正自律的人生,才會明白擁有健康的身體,完美的狀態和上升的事業是多麼的酣爽。

相關焦點

  • 「偽就業」正在消磨一代人的意志,別等到失業了才後悔莫及!
    其實,是「偽就業」耽誤了你,你被淘汰也是必然。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偽就業」,是不是指的不務正業呢?其實不是。打個比方,年僅22歲的周周在大學期間,偶然發現新起的直播非常賺錢,原來只需要對著屏幕陪人聊天就能輕鬆地把錢賺到,聊效越好就越有人打賞。畢業後的周周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加入了「慢就業」大軍。
  • 丟掉偽自律: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讀《自控力》
    為了打卡而打卡,為了自律而自律,很多人正是過著這樣的偽自律生活,甚至還時常為自己感動到不行,這就是「偽自律」。只要你願意,還有很多「偽自律」的事情可以裝。02什麼是偽自律?所謂偽自律,就是低質量的假勤奮,看上去很美。
  • 疫情下的經濟衰退,正在消磨掉美國年輕人的意志和戰鬥力!
    你想,美國大量的製造業外遷,製造業外遷帶走的也是大量的就業機會。為什麼川普4年之前能選上來?就是因為很多美國人感覺到再這麼搞下去不行了,美國徹底的空心化了。是的,美國還保有相當的高階職位,IT、金融、律師、醫生,這些傳統的高收入行業美國是有的,但是這些行業能容納多少就業?
  • 偽自律,給不了你真自由
    這種沒有考慮後果,不考慮自己的真實需求和感受的堅持,是偽自律,是跟風而已。作家梁爽說:「所謂『偽自律』,就是做不到為了清晰明確的目標而持之以恆,過分追求形式感和儀式感,用表面上的自律,來迴避績效的追問。」知乎上,有一位網友講述了他從同學那聽來的一件趣事。
  • 請別在朋友圈裡「偽自律」了
    有一種人,天天在朋友圈曬步行的成績,讓所有的人都羨慕他有強健的身體,有良好的運動習慣;他還喜歡曬自己讀書的樣子,手裡拿著書,還帶著耳麥,慢慢聽音樂,慢慢看書,生活是愜意的,也體現了熱愛學習的好習慣;他還去公園打卡,向所有的朋友宣布,每天去公園呼吸新鮮空氣,是一種享受。不管是誰,看了他的朋友圈,都佩服他的自律,還自愧不如。
  • 偽自律,可以毀掉一個人
    「永遠都不要小看一個自律的人」。唯有自律,才可以把一件小事都做得很出色,讓生活過得井井有條。自律的人,也許一時半會不能成功,但時隔十年,令人刮目相看。但有的人,只是在「偽自律」,為了上班去上班,為了打卡而打卡,為了別人的點讚而假裝努力。「偽自律」的人,活成了「大雜燴」,樣樣都懂一點點,樣樣都不精通,關鍵時候掉鏈子。
  • 「偽精緻」,正在慢慢毀掉你
    然後打開她的手機備忘錄,指著上面的必買清單說:你看,每一個精緻girl都應該有一隻YSL口紅,和一款LV通勤包,還有……我有點咋舌,同是工薪階層看到好的東西,先買了再說,錢不夠,信用卡來湊,慢慢還就是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每個女生都被「要求」好好愛自己。
  • 因為「偽自律」,你花了多少冤枉錢?
    前幾天我在朋友圈做了個徵集:這一年你買過最沒用的一件東西是什麼?購買工具只是開始,真正能讓我們變得更好的,是堅持使用它們的過程,否則,花再多的錢,也只是偽自律。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了,好好審視一下你的生活,因為「偽自律」你花了多少冤枉錢,快趁現在,把那些沒有上完的私教課繼續上完,落灰的樂器重新利用起來,把偽自律,變成真自律。如果你也下定決心改變,就堅決地說出來吧,讓我知道,這一年有多少人和我一起,共同努力見證新的自己。
  • 不自律,是怎樣慢慢摧毀一個人的?
    不自律,讓一個人在渾渾噩噩、隨波逐流的日子裡,毫無意義地耗費著生命。到頭來,身體和意志力都在自我放縱種逐漸沉淪,一個人離毀滅也就不遠了。直到現在才明白,自律,才能帶來真正的自由。康德說:如果我們像動物一樣,聽從欲望,逃避痛苦,我們就成了欲望和衝動的奴隸。自律,才是一個人自我救贖的開始。
  • 自律等同於人生開掛,越自律越自由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一種憤怒,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自律就是根本途徑。要知道,自律等同於人生開掛。越自律,越自由,自律的人生有多可怕康德說過: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我們渴望自由,但常常混淆了自由與隨心所欲的界限。每個人都討厭被束縛,但自由與自律並不矛盾。
  • 康德道德哲學的純粹理性的準則與意志自律
    康德道德哲學的純粹理性的準則與意志自律 2019年02月22日 17:4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李秀偉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年輕人別在「喪文化」中消磨意志
    &nbsp&nbsp&nbsp&nbsp「年輕人嘛,現在沒錢算什麼,以後沒錢的日子還多著呢」,「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然後就去洗洗睡了」,這樣的調調在年輕人中很受追捧,有網友甚至說,2017年度的年度漢字就應該包括「喪」字。
  • 致自己:延遲滿足,是高級的自律
    這樣一個天才泯滅的悲劇,究其原因是方仲永的父親不懂得推遲滿足。自恃兒子有才,被利慾薰心,可笑的行為如同殺雞取卵。綜上所述,想使自己有所作為,我們要做到的是堅持自律。自律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自我照顧,自我珍惜。這一切源於對自我價值的認可。
  • 一位教師堅守奮鬥的自律人生,自律是讓孩子值得擁有的優秀品質
    自律加克制,才能活出來人人眼中的勵志史。從白玉國老師的身上,我們也看到了一個人擁有自律的特質。自律不是別人要求你如何如何去做,而是你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目標,要如何如何做。自律的過程是辛苦的,但是也是幸福的,因為他們在自律的過程中,收穫的是快樂、收穫的是結果、收穫的是價值。自律是一個人思想境界的完美提升,它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誘惑和幹擾,能夠自律的人意志是一定堅定的。
  • 2021趙麗穎霸屏模式開啟:你自律的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
    不少人說趙麗穎的成功是錦鯉上身,多少人裡才會出現一個運氣好的人,但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的成功並不是隨隨便便的,也不是「天上掉餡餅」,而是源自她多年的努力與極度的自律。世上從來沒有白走的路,每一自律與努力的瞬間,都在慢慢的引導你成為最好的自己。如果你也不想不負自己,養成自律,擁有一個美麗的人生,看完下面,或許你會所收穫!
  • 「清華學霸計劃表」再次點亮自律:但很多孩子誤解了自律這個詞
    由此可見,大多數家長和孩子其實並不了解自律這個詞,產生諸多誤解。還以為只要讓自己痛苦,只要自虐,就是自律!其實,那絕不是真正的「自律」,而是「偽自律」!那麼,什麼是真正的自律?人們對誤解存在哪些誤解?到底什麼才是自律正確的模式?一、什麼是真正的自律。
  • 自我實現是欲望和意志的自我超越
    自從學了馬斯洛的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時,我才認識到我也需要自我實現。我的自我實現是對心理的快樂最高的實現,我發現我也能做到和獲得。我們每天都在想些什麼,其中食物和水是我們生活的基本欲望,是必須的。當心理的欲望從心理獲得滿足時,那種快樂比我們從心理外化表現出來的快樂更快樂,更能記住,更能長久,所以我們要實現欲望的意志化。只有欲望變成了意志的工具,我們的異常動機才可以獲得圓滿的解決,心理再也沒有不滿,因為心理獲得了及時的疏通,獲得心理的平衡,同時也獲得了心理的健康。這就是心理的自我實現。
  • 讀《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有感:自律是種人格力量,是種素質
    自律是一種不可或缺的人格力量我從來不是一個自律的人,我無法做到持續性的自我約束,曾經的我也未曾真正渴望與認識到這樣的自律,當我總為某事繃得越緊,放開之後我就會像彈簧那般乖張得越快。所以我從未學會自律,我只是短暫地被它屈服,繼而將肆意當作自由,將縱容當自愛。
  • 強者的自律,來自於強烈的欲望
    有的欲望,雖然能夠帶給我們快樂,但是過分的滿足對我們有害處,那麼,我們便要加以克制。例如,美食滿足口腹之慾,如果貪食,便造成了肥胖。我們加以克制,並不是說食慾是可恥的,而是因為貪吃對我們的健康沒有好處。有的欲望,需要遵守社會規則與道德。「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 你是如何理解自律的
    對「自律」一詞,我的理解就是自己約束自己的言行,不違反現行道德準則和法律法規。自律一詞,出自《左傳·哀公十六年》,網絡的解釋,是指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通過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循法度,拿它來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指不受外界約束和情感支配,根據自己的善良意志按自己內心的道德規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則。